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修2-2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英国数学家泰勒1712年提出了泰勒公式,这个公式是高等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其正弦展开的形式如下:,(其中),则的值约为(1弧度)(       
A.B.C.D.
2023-04-23更新 | 962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届高三三模数学试题
2 .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是微分学的基本定理之一,定理内容如下:如果函数在闭区间上的图象连续不间断,在开区间内的导数为,那么在区间内至少存在一点c,使得成立,其中c叫做上的“拉格朗日中值点”.根据这个定理,可得函数上的“拉格朗日中值点”的个数为(       
A.0B.1C.2D.3
2023-04-16更新 | 792次组卷 | 8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
3 . 欧拉公式:将复指数函数与三角函数联系起来,在复变函数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根据欧拉公式,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所在的象限为(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4 . 欧拉公式是由瑞士著名数学家欧拉创立,该公式将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扩大到复数集,建立了三角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关联,在复变函数论里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数学中的天桥.依据欧拉公式,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对应的点位于第二象限B.为纯虚数
C.的模长等于D.的共轭复数为
2023-02-18更新 | 660次组卷 | 6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监测考试数学(文)试题
5 . 我们把分子,分母同时趋近于0的分式结构称为型,比如:当时,的极限即为型,两个无穷小之比的极限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早在1696年,洛必达在他的著作《无限小分析》一书中创造一种算法(洛必达法则),用以寻找满足一定条件的两函数之商的极限,法则的大意为: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对分子、分母分别求导再求极限来确定未定式值的方法.
如:,则______
2022-01-27更新 | 4395次组卷 | 12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优质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元月联考数学试题
6 . 十八世纪,数学家泰勒发现了公式…,其中,若,下列选项中与的值最接近的是(       
A.B.C.D.
2022-01-23更新 | 1838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校际联合考试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7 . 对于高次方程的根的问题,牛顿在《流数法》一书中,给出了用导数方法求方程近似解的方法——牛顿法.在处作图象的切线,切线与轴的交点为;用替代一直继续下去得到,…,,则,…,的近似解.切线方程为:时,设,继续这个过程可以得到求方程根的牛顿法公式:.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用牛顿法公式求近似解的过程中,随着变大,的精确解误差越来越小.
8 . 年,瑞士数学家欧拉发现了复指数函数和三角函数的关系,并写出以下公式,这个公式在复变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数学中的天桥”.根据此公式,则________________.
2021-03-02更新 | 1772次组卷 | 1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1届高三下学期联考数学试题
9 . 意大利著名天文学家伽利略曾错误地猜测链条自然下垂时的形状是抛物线.直到1690年,雅各布·伯努利正式提出该问题为“悬链线”问题并向数学界征求答案.1691年他的弟弟约翰·伯努利和菜布尼兹、惠更斯三人各自都得到了正确答案,给出悬链线的数学表达式——双曲余弦函数: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当时,记,则的大小关系为(       ).
A.B.C.D.
2021-02-03更新 | 1663次组卷 | 9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文科数学试题
10 . 若函数是连续的平滑曲线,且在上恒非负,则其图象与直线轴围成的封闭图形面积称为上的“围面积”.根据牛顿-莱布尼兹公式,计算围面积时,若存在函数满足,则的值为上的围面积.下列围面积计算正确的有(       
A.函数上的围面积为
B.函数上的围面积为
C.函数上的围面积为
D.函数上的围面积为
2021-01-18更新 | 71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四校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