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①:“已知,求证:”时,可假设“”;命题②:“若,则”时,可假设“”.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①与②的假设都错误B.①与②的假设都正确
C.①的假设正确,②的假设错误D.①的假设错误,②的假设正确
2 . “已知函数,求证: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用反证法证明这个命题时,下列假设正确的是
A.假设;B.假设;
C.假设中至多有一个不小于 ;D.假设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
2018-05-24更新 | 23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福建省龙岩市武平一中、长汀一中、漳平一中等六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
3 . 正多面体也称柏拉图立体,被誉为最有规律的立体结构,是所有面都只由一种正多边形构成的多面体(各面都是全等的正多边形). 数学家已经证明世界上只存在五种柏拉图立体,即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正二十面体. 如图,已知一个正八面体的棱长为2,分别为棱的中点,则直线夹角的余弦值为(       
A.B.
C.D.
2023-11-02更新 | 1124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十二月月考数学试卷
4 . 17世纪,法国数学家马林·梅森在欧几里得、费马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为素数)型的数作了大量的研算,他在著作《物理数学随感》中断言:在的素数中,当,3,5,7,13,17,19,31,67,127,257时,是素数,其它都是合数.除了两个数被后人证明不是素数外,其余都已被证实.人们为了纪念梅森在型素数研究中所做的开创性工作,就把型的素数称为“梅森素数”,记为.几个年来,人类仅发现51个梅森素数,由于这种素数珍奇而迷人,因此被人们答为“数海明珠”.已知第7个梅森素数,第8个梅森素数,则约等于(参考数据:)(       
A.17.1B.8.4C.6.6D.3.6
2023-08-11更新 | 873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3届高三三模数学试题
9-10高二下·天津·期中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从,左边需要增乘的代数式为(  )

A.B.C.D.
2023-08-16更新 | 342次组卷 | 89卷引用:福建省2016届高三毕业班总复习(数列、不等式、算法初步及推理与证明)单元过关平行性测试卷(理科)数学试题
6 . 数学家阿波罗尼斯证明过这样一个命题:平面内到两定点距离之比为常数的点的轨迹是圆,后人将这个圆称为阿波罗尼斯圆,简称阿氏圆.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动点满足,得到动点的轨迹是阿氏圆.若对任意实数,直线与圆恒有公共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A.B.C.D.
2023-05-27更新 | 1081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7 . 阅读下段文字:“已知为无理数,若为有理数,则存在无理数,使得为有理数;若为无理数,则取无理数,此时为有理数.”依据这段文字可以证明的结论是(       
A.是有理数B.是无理数
C.存在无理数ab,使得为有理数D.对任意无理数ab,都有为无理数
2023-04-13更新 | 2933次组卷 | 10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8 . 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描述了圆锥曲线的共性,并给出了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只可惜对这一定义欧几里得没有给出证明.经过了500年,到了3世纪,希腊数学家帕普斯在他的著作《数学汇篇》中,完善了欧几里得关于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并对这一定义进行了证明.他指出,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e的点的轨迹叫做圆锥曲线;当时,轨迹为椭圆;当时,轨迹为抛物线;当时,轨迹为双曲线.现有方程表示的曲线是椭圆,则m的取值范围为(       
A.B.C.D.
2023-03-22更新 | 362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
9 . 《几何原本》卷2的几何代数法(几何方法研究代数问题)成了后世西方数学家处理问题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一原理,很多的代数的公理或定理都能够通过图形实现证明,也称之为无字证明;如图所示图形,点在圆上,点在直径上,且于点,设,该图形完成的无字证明.则图中表示的调和平均数、平方平均数的线段分别是(       
A.B.C.D.
2023-01-28更新 | 383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13-14高二下·广西桂林·期中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的过程中,由时,左边增加了(       )
A.1项B.kC.D.
2023-01-05更新 | 477次组卷 | 5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