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71 道试题
1 .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里有一道关于鸡啄粟的问题:“今有三鸡共啄粟一千一粒,雏啄一,母啄二,翁啄四.主责本粟.问三鸡啄各偿各几何?”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反映了对此问题的一个求解算法,运行该程序框图,则输出的(  )
A.123B.133C.143D.153
2 . 摩索拉斯陵墓位于哈利卡纳素斯,在土耳其()的西南方,建筑的底面是长为40米,宽为30米的长方形,总高45米,其中墩座墙高20米,柱高12米,金字塔高7米,最顶部的马车雕像高6米,建筑物被墩座墙围住,旁边以石像作装饰,顶部的雕像是四匹马拉着一架古代战车,若摩索拉斯陵墓可视为一个长方体与一个正四棱锥的组合体,且长方体的上底面与正四棱锥的底面重合,则陵墓的高与金字塔的侧棱长之比大约为(       )(参考数据:
A.2.77B.2.43C.1.73D.1.35
3 . 中国有悠久的金石文化,印信是金石文化的代表之一,印信的形状多为长方体、正方体或圆柱体,但南北朝时期的官员独孤信的印信形状是“半正多面体”.半正多面体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正多边形围成的多面体.半正多面体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如图是一个棱数为的半正多面体,它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正方体的棱上,且此正方体的棱长为.则下列关于该多面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面体有个顶点,个面
B.多面体的体积为
C.多面体的表面积为
D.多面体有外接球(即经过多面体所有顶点的球)
2021-05-17更新 | 598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12月月考数学试题
4 . 17世纪法国数学家费马在《平面与立体轨迹引论》中证明,方程(k>0,k≠1,a≠0)表示椭圆,费马所依据的是椭圆的重要性质:若从椭圆上任意一点P向长轴AB(异于AB两点)引垂线,垂足为Q,则为常数.据此推断,此常数的值为(       
A.椭圆的离心率B.椭圆离心率的平方
C.短轴长与长轴长的比D.短轴长与长轴长比的平方
5 .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民间有吃粽子的习惯,粽子又称粽粒,俗称“粽子”,古称“角黍”,是端午节大家都会品尝的食品,传说这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臣、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如图,平行四边形形状的纸片是由六个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构成的,将它沿虚线折起来,可以得到如图所示粽子形状的六面体,则该六面体的体积为______
2021-01-02更新 | 548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月考(七)数学试题
6 . 朱世杰是元代著名数学家,他所著的《算学启蒙》是一部在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科学普及著作.《算学启蒙》中涉及一些“堆垛”问题,主要利用“堆垛”研究数列以及数列的求和问题.现有105根相同的圆形铅笔,小明模仿“堆垛”问题,将它们全部堆放成纵断面为等腰梯形的“垛”,要求层数不小于2,且从最下面一层开始,每一层比上一层多1根,则该“等腰梯形垛”应堆放的层数可以是(       
A.4B.5C.6D.7
7 . 阿波罗尼斯是古希腊著名数学家,与欧几里得、阿基米德被称为亚历山大时期数学三巨匠,他对圆锥曲线有深刻而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在他的代表作《圆锥曲线》一书,阿波罗尼斯圆是他的研究成果之一,指的是:已知动点M与两个定点AB的距离之比为λ(λ>0,λ≠1),那么点M的轨迹就是阿波罗尼斯圆.若已知圆Ox2+y2=1和点,点B(4,2),M为圆O上的动点,则2|MA|+|MB|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
2021-04-28更新 | 3056次组卷 | 1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阶段性测试数学理科试题
8 . 我国古代《九章算术》中将上,下两面为平行矩形的六面体称为刍童,如图的刍童有外接球,且,点到平面距离为4,则该刍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
2019高一下·全国·专题练习
9 . 我国古代有着辉煌的数学研究成果,其中《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缉古算经》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是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的重要文献.这5部专著中有3部产生于汉南北朝时期.现拟从这5部专著中选择2部作为学生“数学史”校本课程学习内容,则所选2部专著中至少有一部不是汉南北朝时期专著的概率为(       
A.B.C.D.
2021-08-30更新 | 683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数学(文)试题
2020高三上·广东·专题练习
10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月相变化”,即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随着月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的不同,便会呈现出各种形状,如图所示:古代中国的天象监测人员发现并记录了月相变化的一个数列,记为,其中,将满月分成部分,从新月开始,每天的月相数据如下表所示(部分数据),是指每月的第天可见部分占满月的是指每月的第天可见部分占满月的是指每月的第天(即农历十五)会出现满月.已知在月相数列中,前项构成等比数列,第项到第项构成等差数列,则第天可见部分占满月的(       )

A.B.C.D.
2021-04-15更新 | 1594次组卷 | 13卷引用:数学-学科网2020年高三11月大联考(广东卷)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