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角形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瑞士数学家欧拉于1748年提出了著名的公式:,其中是自然对数的底数,是虚数单位,该公式被称为欧拉公式.根据欧拉公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B.的最大值为2
C.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第二象限
D.若在复平面内分别对应点,则面积的最大值为
2024-04-01更新 | 1103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03 与复数有关的压轴题-【常考压轴题】
2 . 根据中国地震局发布的最新消息,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1月10日,全球共发生六级以上地震110次,最大地震是2023年02月06日09时02分37秒在土耳其发生的7.8级地震.地震定位对地震救援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双台子台阵方法,在一次地震发生后,通过两个地震台站的位置和其接收到的信息,可以把震中的位置限制在双曲线的一支上,这两个地震台站的位置就是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已知地震台站AB在公路l上(l为直线),且AB相距,地震局以的中点为原点O,直线lx轴,为单位长度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在一次地震发生后,根据AB两站收到的信息,并通过计算发现震中P在双曲线的右支上,且,则P到公路l的距离为(       
   
A.B.C.D.
2023-12-31更新 | 291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江淮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阶段性联考数学试题
3 . 古希腊著名数学家阿波罗尼斯发现:平面内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比为定值的点的轨迹是圆,此圆被称为“阿波罗尼斯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满足.设点的轨迹为,则(       
A.轨迹的方程为
B.在轴上存在异于的两点,使得
C.当三点不共线时,射线的角平分线
D.在轨迹上存在点,使得
2023-11-26更新 | 666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情调研数学试卷
4 . 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如图,原纸片为一圆形,直径,需要剪去四边形,可以通过对折、沿裁剪、展开实现. 已知点在圆上,且,则四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
2023-10-30更新 | 253次组卷 | 7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纽绅中学等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数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南宋时期杰出数学家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提出了已知三角形三边求面积的公式,求其法是:“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若把以上这段文字写成公式,即.现有满足,且,则(       
A.外接圆的半径为
B.若的平分线与交于,则的长为
C.若的中点,则的长为
D.若的外心,则
6 . 将一个顶角为的等腰三角形(含边界和内部)的底边三等分,挖去由两个等分点和上顶点构成的等边三角形,得到与原三角形相似的两个全等三角形,再对余下的所有三角形重复这一操作.如果这个操作过程无限继续下去,最后挖剩下的就是一条“雪花”状的曲线,如图所示已知最初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则经过次操作之后所得图形的面积是(       
   
A.B.C.D.
2023-09-13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理)试题
7 . 刘徽(约公元225-295年),魏晋期间伟大的数学家,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割圆术中提出的“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这可视为中国古代极限思想的佳作,割圆术的核心思想是将一个圆的内接正边形等分成个等腰三角形,当变得很大时,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之和近似等于圆的面积,运用割圆术的思想,得到的近似值为______(结论用圆周率表示)
2023-09-11更新 | 227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零诊模拟)数学(文科)试题
8 . 《数书九章》是中国南宋时期杰出数学家秦九韶的著作,全书十八卷共八十一个问题,分为九类,每类九个问题,《数书九章》中记录了秦九韶的许多创造性成就,其中在卷五“三斜求积”中提出了:已知三角形三边abc求面积的公式,这与古希腊的海伦公式完全等价,其求法是:“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若把以上这段文字写成公式,即:,现有周长为满足.判定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A.的面积为B.在中角
C.的外接圆半径为D.的内切圆半径为
2023-08-09更新 | 2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数学试题
9 . 《数书九章》是中国南宋时期杰出数学家秦九韶的著作,在该书的第五卷“三斜求积”中,提出了由三角形的三边直接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把以上这段文字写成公式,就是(其中为三角形面积,为小斜,为中斜,为大斜).在中,若,则的面积等于(       
A.B.C.D.
2023-07-25更新 | 325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10 . 阅读材料:材料一:我国南宋的数学家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提出了“三斜求积术”:若把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称为小斜、中斜和大斜,记小斜为,中斜为,大斜为,则三角形的面积为.这个公式称之为秦九韶公式;材料二:古希腊数学家海伦在其所著的《度量论》或称《测地术》;中给出了用三角形的三条边长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的公式,即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则它的面积为,其中,这个公式称之为海伦公式;材料三:秦九韶公式和海伦公式都解决了由三角形的三边直接求三角形面积的问题.海伦公式形式优美,容易记忆,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秦九韶公式虽然与海伦公式形式不一样,但与海伦公式完全等价,且由秦九韶在不借助余弦定理的情况下独立推出,充分说明了我国古代学者具有很高的数学水平;材料四:印度数学家婆罗摩笈多将海伦公式推广到凸四边形(凸四边形即任取平面四边形一边所在直线,其余各边均在此直线的同侧)中,即设凸四边形的四条边长分别为,凸四边形的一对对角和的半为,则凸四边形的面积为.这个公式称之为婆罗摩笈多公式.请你结合阅读材料解答下面的问题:
(1)在下面两个问题中选择一个作答:(如果多做,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给分)①证明秦九韶公式与海伦公式的等价性;②已知圆内接四边形中,,求的面积;
(2)中,的对边分别为,已知的面积为6,其内切圆半径为1,,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