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朱世杰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所著的《四元玉鉴》卷中“如像招数”五问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官司差夫一千八百六十四人筑堤,只云初日差六十四人,次日转多七人,每人日支米三升,共支米四百三石九斗二升”.其大意为“官府陆续派遣1864人前往修筑堤坝,第一天派出64人,从第二天开始每天派出的人数比前一天多7人,修筑堤坝的每人每天分发大米3升,共发出大米40392升”,则在该问题中从第1天至第3天共需给修筑堤坝的人分发的大米为(       
A.234升B.639升C.1236升D.1917升
2 .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张丘建算经》有“分钱问题”如下:“今有人与钱,初一人与三钱,次一人与四钱,次一人与五钱,以次与之,转多一钱,与讫,还数聚与均分之,人得一百钱,问人几何?”则分钱问题中的人数为________
20-21高二上·全国·课后作业
3 .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善走男,日增等里,首日行走一百里,九日共行一千二百六十里,问日增几何?”,该问题中,善走男第5日所走的路程是(       
A.10B.100C.140D.600
2020-09-18更新 | 322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2.2+等差数列(基础练)-2020-2021学年高二数学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苏教版必修5)
4 . 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用如图的数表列出了一些正整数在三角形中的一种几何排列,俗称“杨辉三角形”.若将这些数字依次排列构成数列1,1,1,1,2,1,1,3,3,1,1,4,6,4,1,…,则此数列的第2020项为(       

A.B.C.D.
2020-08-18更新 | 2570次组卷 | 7卷引用:6.3.2 二项式系数的性质与杨辉三角(作业)-【上好课】2020-2021学年高二数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5 . 我国古代《九章算术》一书中记载关于“竹九”问题:“今有竹九节,下三节容量四升,上四节容量三升,问五、六两节欲均容各多少?意思是下三节容量和为4升,上四节容量和为3升,且每一节容量变化均匀,问第五、六两节容量分别是多少?在这个问题中,最下面一节容量是______,九节总容量是______.
2020-07-10更新 | 769次组卷 | 10卷引用:专题4.2 等差数列(A卷基础篇)-2020-2021学年高二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同步单元AB卷(新教材人教A版,浙江专用)
6 . 《张丘建算经》卷上有一题:今有女善织,日益功疾,初日织五尺,金一月日织九匹三丈意思就是说:有一位善于纺织的女子,从第二天起,每天比前一天多织相同量的布,第一天织了5尺布,现在一个月共织了390尺布(按30天计),记该女子第天织布的量为,则_________,每天比前一天多织布________尺.
2020-07-09更新 | 396次组卷 | 4卷引用:第04章 数列(A卷基础卷)-2020-2021学年高二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同步单元AB卷(新教材人教A版)
单选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北京天坛的圜丘坛为古代祭天的场所,分上、中、下三层,上层中心有一块圆形石板(称为天心石),环绕天心石砌9块扇面形石板构成第一环,向外每环依次增加9块,下一层的第一环比上一层的最后一环多9块,向外每环依次也增加9块,已知每层环数相同,且下层比中层多729块,则三层共有扇面形石板(不含天心石)( )
A.3699块B.3474块C.3402块D.3339块
2020-07-08更新 | 38625次组卷 | 144卷引用:专题05+数列-2021高考数学(理)高频考点、热点题型归类强化
8 . “李生素数猜想”是数学史上著名的未解难题,早在1900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由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提出.所谓“李生素数猜想”是指相差为2的“素数对”,例如3和5.从不超过20的素数中,找到这样的“李生素数猜想”,将每对素数作和.从得到的结果中选择恰当的数,构成一个等差数列,则该等差数列的所有项之和为(       
A.72B.68C.56D.44
2020-07-05更新 | 345次组卷 | 7卷引用:第04章 数列(A卷基础卷)-2020-2021学年高二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同步单元AB卷(新教材人教A版)
9 . 《周髀算经》是我国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其书中记载: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晷长损益相同(晷是按照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晷长即为所测影子的长度),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是连续的九个节气,其晷长依次成等差数列,经记录测算,这九个节气的所有晷长之和为49.5尺,夏至、大暑、处暑三个节气晷长之和为10.5尺,则立秋的晷长为(       
A.1.5尺B.2.5尺C.3.5尺D.4.5尺
2020-06-16更新 | 2128次组卷 | 15卷引用:人教A版(2019) 选修第二册 实战演练 第四章 数列 课时练习05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2)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周髀算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其记载的“日月历法”曰:“阴阳之数,日月之法,十九岁为一章,四章为一部,部七十六岁,二十部为一遂,遂千百五二十岁,….生数皆终,万物复苏,天以更元作纪历”,某老年公寓住有20位老人,他们的年龄(都为正整数)之和恰好为一遂,其中年长者已是奔百之龄(年龄介于90至100),其余19人的年龄依次相差一岁,则年长者的年龄为
A.94B.95C.96D.98
2020-06-05更新 | 1963次组卷 | 24卷引用:4.2.1 等差数列的性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