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轨迹问题——椭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为坐标原点,动点到定点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的距离之比是常数,设动点的轨迹为曲线.
(1)求曲线的方程;
(2)过点的直线与曲线相交于点AB(不在x轴上),记线段AF的中点为,连接PO,并延长PO交曲线于点,求的面积之和的取值范围.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解题方法
2 . 折纸是一种以纸张折成各种不同形状的艺术活动,折纸大约起游于公元1世纪或者2世纪时的中国,折纸与自然科学结合在一起,不仅成为建筑学院的教具,还发展出了折纸几何学成为现代几何学的一个分支.如图,现有一半径为4的圆纸片(A为圆心,B为圆内的一定点),且,如图将圆折起一角,使圆周正好过点B,把纸片展开,并留下一条折痕,折痕上到AB两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为P,如此往复,就能得到越来越多的折痕,设P点的轨迹为曲线C.在C上任取一点M,则△MAB面积的最大值是(       

A.2B.3C.D.
3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动点到定点的距离与动点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值为,记动点M的轨迹为曲线C.
(1)求曲线C的标准方程.
(2)若动直线l与曲线C相交于AB两点,且O为坐标原点),求弦长的取值范围.
2023-02-28更新 | 464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文科数学试题
4 . 已知点,,动点,满足直线与直线的斜率之积为,记动点的轨迹为曲线.
(1)求曲线的方程.
(2)设经过点且不经过点的直线与曲线相交于M,N两点,求证:为定值.
解答题-问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解题方法
5 . 设动点与定点的距离和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
(1)求动点的轨迹方程;
(2)设动点的轨迹为曲线,不过原点且斜率为的直线与曲线交于不同的两点,线段的中点为,直线与曲线交于,D两点,证明:四点共圆.
2021-06-16更新 | 1348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6 . 长为2的线段的两个端点分别在轴和轴上滑动,则点关于点的对称点的轨迹方程为(     
A.B.C.D.
2024-05-27更新 | 399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数学试题

7 . 已知圆,圆,动圆与圆外切于点,与圆内切于点圆心的轨迹记为曲线,则(       

A.的方程为
B.的最小值为
C.
D.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与线段垂直
2024-03-19更新 | 4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三下学期3月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新高考金卷)
8 . 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为该平面上一动点,记直线的斜率分别为,且,设点运动形成曲线,点是曲线上位于轴上方的点,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动点的轨迹方程为B.面积的最大值为
C.的最大值为D.的最小值为
解答题-证明题 | 适中(0.65) |
名校
解题方法
9 . 如图,轴,垂足为D,点P在线段上,且

(1)点M在圆上运动时,求点P的轨迹方程;
(2)记(1)中所求点P的轨迹为,过点作一条直线与相交于两点,与直线交于点Q.记的斜率分别为,证明:是定值.
2024-05-26更新 | 703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考全真模拟数学试题
10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过点的动直线与过点的动直线的交点为P的斜率均存在且乘积为,设动点Р的轨迹为曲线C.
(1)求曲线C的方程;
(2)若点M在曲线C上,过点M且垂直于OM的直线交C于另一点N,点M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为Q.直线NQx轴于点T,求的最大值.
2022-01-12更新 | 822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