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抽样比、样本总量、各层总数、总体容量的计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三个班共有100名学生,为调查他们的体育锻炼情况,通过分层抽样获得了部分学生一周的锻炼时间,数据如下表(单位:小时);
A6

7

8

B6

7

8

10

11

12

C3

6

9

12

(1)试估计班的学生人数;
(2)从班和班抽出的学生中,各随机选取一人,班选出的人记为甲,班选出的人记为乙,假设所有学生的锻炼时间相对独立,求该周甲的锻炼时间比乙的锻炼时间长的概率;
(3)再从三个班中各随机抽取一名学生,他们该周的锻炼时间分别是7,9,8.25(单位:小时),这3个新数据与表格中的数据构成的新样本的平均数记,表格中数据的平均数记为 ,试判断的大小,(结论不要求证明)
2024-06-03更新 | 201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25 概率统计解答题(理科)-3
2 . 某课题实验小组共有来自三个不同班级的45名学生,这45名学生中,BC三个班级的人数比为4:3:2.
(1)某次实验活动需从这45人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9人组成一个核心小组,再从这9人中随机抽取3人负责核心工作,记随机抽取的3人中来自B班级的人数为,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以及方差;
(2)由于不同的实验需要的人数不同,所以为便于进行实验的配合,实验过程中有2人一组,也有多人一组(多于2人),其中2人一组的为基础实验,其他的为研发实验,实验结束后进行实验结果交流.记发言的小组来自研发实验的概率为,若共有5组进行发言,用表示恰有3组来自研发实验的概率,证明:的最大值不会超过.
2024-06-03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3 .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某年级共有学生500人,其中男生300人,女生200人,为了解学生每个学期的阅读时长,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收集统计了他们的阅读时长(单位:小时),计算得男生样本的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6,女生样本的均值为90,标准差为19.
(1)如果男、女的样本量都是25,请估计总样本的均值.以该结果估计总体均值合适吗?为什么?
(2)已知总体划分为2层,采用样本量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各层抽取的样本量、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方差分别为:.记总的样本的均值为,样本方差为.
(ⅰ)证明:
(ⅱ)如果已知男、女样本量按比例分配,请直接写出总样本的均值和标准差(精确到1):
(3)假设全年级学生的阅读时长服从正态分布,以(ⅱ)总样本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作为的估计值.如果按照的比例将阅读时长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四个等级,试确定各等级时长(精确到1).
附:.
2024-06-03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冲刺训练题(二)数学试题
4 . 已知总体分为2层,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各层抽取的样本量、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方差分别为:.记总样本的平均数为,样本方差为.
(1)试证明:
(2)在对某高中1500名高三年级学生的身高的调查中,采用按学生性别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抽取100人,已知这1500名高三年级学生中男生有900人,且抽取的样本中男生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170cm和12,女生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160cm和38.试用(1)证明的公式估计高三年级全体学生身高的方差.
2024-05-29更新 | 852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数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现有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20个标记了数字1的红球、40个标记了数字2的红球、10个标记了数字1的白球、20个标记了数字2的白球,运用分层抽样方法从中抽取9个球后,放入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
(1)求不透明的布袋中4种球的个数;
(2)从布袋中不放回地随机取2个小球,每次取1个,
记事件第一次取到是红球,事件第一次取到了标记数字1的球
事件第一次取到了标记数字2的球,事件第二次取到了标记数字1的球
①求证:
②判断:是否相互独立?请说明理由.
2023-11-21更新 | 671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开心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6 .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我国对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是综合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据.为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某学校从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200名学生进行“是否喜欢体育锻炼”的问卷调查.获得如下信息:
①男生所占比例为
②不喜欢体育锻炼的学生所占比例为
③喜欢体育锻炼的男生比喜欢体育锻炼的女生多50人.
(1)完成列联表,依据小概率值的独立性检验,分析喜欢体育锻炼与性别是否有关联?

性别

体育锻炼

合计

喜欢

不喜欢

合计

(2)(ⅰ)从这200名学生中采用按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人,再从这20人中随机抽取3人.记事件“至少有2名男生”、“至少有2名喜欢体育锻炼的男生”、“至多有1名喜欢体育锻炼的女生”.请计算的值.
(ⅱ)对于随机事件,试分析的大小关系,并给予证明
参考公式及数据:.

0.10

0.05

0.010

0.001

2.706

3.841

6.635

10.828

2024-01-24更新 | 345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数学试题
7 .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心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将伴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日趋加速而逐渐增大,心理压力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个人目标期望值与现实状况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越大产生的心理压力就越大,当心理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不但不会产生积极的动力,反而会使人的身体经络系统失去平衡,进而产生如焦虑症、恐慌症、失眠症等其他心理疾病,某市为了解市民压力情况,随机对该市的1000位市民进行了心理压力测试,并对他们的测试分数进行统计,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1)测试分数越接近100表示压力越大,80分为临界分数,测试分数不低于临界分数的则需要降低追求目标或充分休息,以样本的频率作为总体的概率,在该市随机调查10位市民,X表示其中需要降低追求目标或充分休息的人数,求X的期望;
(2)从样本中测试分数在的两组市民中,用样本量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0人,再从这10人中随机选出3人,求选出的3人中恰有2人测试分数在中的概率;
(3)若一个总体划分为两层,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各层抽取的样本量,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方差分别为:mn.记总的样本平均数为,样本方差为.证明:①;②.
2023-04-18更新 | 29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际名校2023届高三联考二(冲刺卷)数学试题(A)
8 . 某学校有初中部和高中部两个学部,其中初中部有1800名学生.为了解全校学生两个月以来的课外阅读时间,学校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从中抽取了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将样本中的“初中学生”和“高中学生”按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单位:小时)各分为5组:,得到初中生组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图1)和高中生组的频数分布表(表1).

表1高中生组

分组区间

频数

2

10

14

12

2

(1)求高中部的学生人数并估计全校学生中课外阅读时间在小时内的总人数;
(2)从课外阅读时间不足10个小时的样本学生中随机抽取3人,记为3人中初中生的人数,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3)若用样本的频率代替概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该校高中部抽取10名学生进行调查,其中有k名学生的阅读时间在的概率为,请直接写出k为何值时取得最大值.(结论不要求证明)
2023-01-03更新 | 7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9 . 北京2022年冬奥会,向全世界传递了挑战自我、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引导了健康、文明、快乐的生活方式.为了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助力全面健康成长,某中学组织全体学生开展以“筑梦奥运,一起向未来”为主题的体育实践活动.为了解该校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随机抽取100名学生作为样本,统计他们参加体育实践活动时间(单位:分钟),得到下表:

性别612129912
597964
学段初中10
高中1312754
(1)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样本中抽取20名男生,则评分不低于80分的男生应抽取多少人?
(2)从(1)中抽取的评分不低于80分的男生中任选2人,求这2人中至少有1人评分在内的概率;
(3)假设同组中每个数据用该组区间中点值代替,样本中的100名学生参加体育实践活动时间的平均数记为,初中、高中学生参加体育实践活动时间的平均数分别记为,请给出m的一个值,使得.(结论不要求证明)
2022-10-17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十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
10 . 科学数据证明,当前严重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气候变化,主要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所致.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在于“控碳”,其必由之路是先实现“碳达峰”,而后实现“碳中和”.2020年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我国向世界郑重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了解市民对“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知晓程度,某机构随机选取了100名市民进行问卷调查,他们年龄的分布频数及对“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知晓人数如下表:

年龄(单位:岁)

频数

10

20

30

20

10

10

知晓人数

10

20

25

19

4

2

(1)若以“年龄45岁”为分界点,根据以上数据完成下面列联表,并判断是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01的前提下认为知晓“碳达峰”和“碳中和”与人的年龄有关.

年龄不低于45岁的人数

年龄低于45岁的人数

合计

知晓

不知晓

合计

(2)若从年龄在知晓人中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6人,并从这6人中任意选取2人担任“碳达峰’和“碳中和”讲解员,求2人年龄都在的概率.
参考公式:,其中
参考数据: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2.706

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

2022-04-10更新 | 620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数据监测文科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