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64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除夕的夜

阿成

漫天的大雪下了整整一天,整座城市变成了雪国。我总觉得夜里的雪下得静悄悄的,俨然背景音乐,令人有一点迷茫和感伤。

老伴重病已住了半年多的医院。医生说,看能熬过这个年吧,要是能,或者有可能再延长一段时间。我暗自落泪,内心依然巴望奇迹发生。

除夕,我请求回家过年,医生摇了摇头。回不了家,那就在病房里守岁吧。我想,无论如何也要过一个像点样的年啊。我知道老伴吃不下东西了,但哪怕是摆摆样子,让她看一看也好啊。于是,我上街寻找饭店,去买几个老伴爱吃的菜。

大雪甫落之后,东北的除夕夜更加寒气袭人。我踏着雪向前走着,内心很凄凉。现在,这条十里长街上只有我一个人的脚印。

边走边寻找着。街道两旁大商家、小商店、饭店,等等,都关门了。在如此清静的大街上,孤寂、凄凉和失落始终伴我一同寻找。但是,想到今年的除夕或许就是老伴的最后一个年了,我心里就不觉得冷了,我无论如何也要把这十里长街寻遍。记得小时候,为了逃避父亲的打,离家出走,在下雪的夜里我躺在天棚上,看着从瓦隙中飘落下来的雪花,那种孤凄与今夜的感受是何其相似啊。现在自己有家了,就会深深地爱上这个家。

这条路可真长呵,加上是难走的厚厚雪路。最后,路过一个胡同口,我看到几个流浪汉正在用小铁桶涮火锅,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对我说,兄弟,过来喝酒呀,咱们一块儿过年吧!

我说,谢谢,不了,我还有事。

大过年的有什么事啊?你看这么多吃的呢,都是区政府白给我们的,我们就喜欢在大街上造(吃),这才来脾气呢。说着,他们举起了啤酒瓶,兄弟,过年好!过来喝一杯吧!

我说,过年好!你们尽兴吧,我真的是有事。对了,附近有还开门的饭馆吗?我想弄几个菜给住院的老伴儿。

他们答道,往前走到头有一家小饭馆开门,我们的佐料就是她给的呢。

我离开时,那几个流浪汉在喊,祝你老伴儿早日康复!

我听了,眼泪就流下来了。自老伴儿患病后,我第一次听到陌生人祝福我老伴早日康复。老伴儿得了重病之后,我没有通知单位的任何人。我始终认为,一个人的困难永远是自己的,要自己去面对。

雪愈下愈大。果然,在街的尽头我看到了那家小饭馆,我又禁不住热泪盈眶了。

年轻的老板娘见我进来,便站了起来。我问,我想买几个菜带走可以吗?给医院的病人。

饭馆的老板娘说,当然可以,你先选菜吧。然后她说,我给厨师打个电话。

我点了几样老伴儿平时爱吃的菜。哦,只是不知道这家饭馆能不能做,这大过年的。老板娘说,没问题。

厨师很快就回来了,他冲我点了点头。是啊,若是这时候对方的表情里稍微有一丝的不满,都会伤害到客人——这个除夕夜里脆弱的人哟。

我问,今天的和平时还是一个价钱吗?老板娘说,大过年的,不能乘人之危,平时卖什么价还是什么价,还要做得更好、更精细些才对呀。

菜做好了,品相不错,我决计打车回医院。上车后,司机说,过年好!去哪儿?我说,第一医院。司机说,家里有人住院?我说,老伴儿。

司机长叹了一声,这年哪,有人欢喜有人愁哇。刚才我拉了一位老大娘。我问,大娘咋才回家过年哪?老太太一听就流泪了。我就跟她说,大娘,大过年的,咱得高高兴兴的,对吧?临走时,那个老太太非要给我一百块钱。我说,我怎么能要您钱呢?您留着吧。老太太说,就当是我给你的压岁钱了。我一听,眼泪哗哗的。最后,我还是悄悄把钱塞到老太太的包里了,看她进了进站口才走……人人都有犯难的事呀。老哥,你看我,媳妇在家等着我呢,可我为了家人还在路上奔波哩!

回到医院,病床上的老伴儿很高兴。看着一桌子的菜,她说,大年三十儿还有饭店开门?

我说,这是托你的福,说明你的病很快就要好了,好事就从今天开始啦。

老伴儿听了也蛮高兴的,她竟然慢慢地坐了起来。零点的钟声响了,我们老两口儿举起酒杯祝福彼此。老伴儿闪动着泪花说,难为你了。我说,别这么说,我愿意,高兴着哪。

老伴儿说,好好活着。

我说,什么?

老伴儿说,你一定要好好活着。

(选自2019年第1期《长城》,有改动)

1.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交代“我”老伴的病情严重,既是“我”在除夕夜外出买菜的原由,也暗示了“我”在特定环境下的伤感心情。
B.文中插叙“我”小时候逃避父亲的打而离家之事,意在用那时的感受来突出“我”现在的孤独无依以及对家的眷恋。
C.文章两次写“我”流泪,第一次突出了“我”受到陌生人祝福时的感动,第二次表达了“我”找到小饭馆时的感喟。
D.出租车司机的感叹,意蕴丰富,既有对生活艰辛的感慨,又有对“我”的劝慰,从而揭示出人们对人生无常的哀痛。
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采用第一人称,但叙述时却将其它人物推到前台,让读者来认识其言容笑貌,而“我”隐身其后,不再参与其中,处于次要地位。
B.文章开头点出“迷茫和感伤”,它是“我”心情的写照,又让读者产生疑问,从而自然引出对老伴病情的叙述。
C.“街上商家、饭馆等都关门了”一句蕴含了“我”的失落、凄凉与孤寂之情,又与最后找到小饭馆形成了对比。
D.文章构思巧妙,以“我”买菜为线索,将所写人物及事件一一展现,使得文章既层次分明,又脉络清晰,浑然一体。
3.文中对雪夜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从本文人物的身上可看到浓浓的人性之美,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3-10-15更新 | 415次组卷 | 72卷引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第二民族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4-15高三下·黑龙江哈尔滨·期末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朋友圈流传着一个“稻草定律”:路边的一根稻草如果没人理会,它永远只是一根稻草。但如果卖白菜的人用它捆绑白菜,它的价值就与白菜一样。卖螃蟹的人拿它去捆绑螃蟹,它就与螃蟹的价值一样了。于是有人认为人的价值有时也像一根稻草,与自身无关,就看你与谁在一起。但也有人觉得稻草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稻草,螃蟹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螃蟹,螃蟹的美味是稻草永远不会具有的,而稻草孕育的稻米的香味也是螃蟹所不具备的。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10-05更新 | 467次组卷 | 67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青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首联写了哪些景?景的特点如何,给人怎样的感受?
2.结合诗歌内容,写出“万里悲秋常作客”中“悲”的三层含义。
3.根据“艰难苦恨繁霜鬓”句,联系杜甫的身世遭遇,你认为杜甫的“艰难苦恨”包含着哪些寄寓?
2023-08-20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鸿门宴(节选)

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邵……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毗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1.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
A.跟从B.随从C.使……跟从D.指挥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3.结合选文概括刘邦在鸿门宴上转危为安的因素有哪些?
(1)
(2)
(3)
(4)
4.对刘邦和樊哙在席上的讲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刘邦的谢罪之词,极大地满足了项羽自矜功伐的心理需要,巧妙地平息了项羽的愤怒,使鸿门宴开始时的紧张气氛趋于平和。
B.刘邦与樊哙两人讲话的侧重点不同。刘邦侧重于小心辩解,樊哙则是理直气壮,斥责项羽“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实为“亡秦之续”。
C.从战略措施的角度来看,刘邦的巧言申辩属于“以屈求伸”,而樊哙的厉言斥责则是“以攻为守”。
D.樊哙的席上讲话与刘邦的一模一样,这完全是张良一人事先安排好的,也证明了刘邦君臣上下的团结一心。
2023-08-20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与拓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的生活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在他富于学习的能力。他的行为方式并不固执地受着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所支配。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学的方法是。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炼,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因之,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隔。这是靠了我们人类的一种特别发达的能力,时间中的桥梁——记忆。在动物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说它们有记忆,但是它们的记忆是在简单的生理水准上。一个小白老鼠在迷宫里学得了捷径,它所学得的是一套新的生理反应。和人的学习不相同的是它们并不靠一套象征体系。人固然有很多习惯,在本质上是和小白老鼠走迷官一般的,但是他却时常多一个象征体系帮他的忙。所谓象征体系中最重要的是。我们不断地在学习时说着话,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应用的概念,概念必然是用词来表现的,于是我们靠着词,使我们从特殊走上普遍,在个别情境中搭下了桥梁;又使我们从当前走到今后,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桥梁。从这方面看去,一个动物和时间的接触,可以说是一条直线的,而人和时间的接触,靠了概念,也就是词,却比一条直线来得复杂。他有能力闭了眼睛置身于昔日的情境中,人的当前中包含着从过去拔萃出来的投影,时间的选择累积。

在一个依本能而活动的动物不会发生时间上阻隔的问题,它的寿命是一连串的当前,谁也不能剪断时间,像是一条水,没有刀割得断。但是在人却不然,人的当前是整个靠记忆所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累积。如果记忆消失了、遗忘了,我们的时间就可说是阻隔了。

人之所以要有记忆,也许并不是因为他的脑子是个自动的摄影箱。人有此能力是事实,人利用此能力,发展此能力,还是因为他当前的生活必须有着过去所传下来的办法。人的学习是向一套已有的方式的学习。唯有学会了这套方式才能在人群中生活下去。这套方式并不是每个人个别的创制,而是社会的遗业。小白老鼠并不向别的老鼠学习,每只老鼠都得自己在具体情境里,从试验错误的过程中,得到个别的经验。它们并不能互相传递经验,互相学习。人靠了他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不但累积了自己的经验,而且可以累积别人的经验。上边所谓那套传下来的办法,就是社会共同的经验的累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能或缺的生活基础。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记忆力上不能不力求发展。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筑通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的学习是依靠记忆能力,经过反复磨炼,改造自身那些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适应新方法的过程,就是要打破个人的今昔之隔。
B.人类的学习过程和小白老鼠走迷宫本质上是一样的,人凭借记忆打破今昔之隔,从而学得一套新的生理反应,找到新捷径,养成新习惯。
C.人类的学习有别于动物,依靠“词”的帮助,通过时间的选择累积,可以从个别的、片刻的情境中获得普遍的、对于未来的认知。
D.人类的学习就是累积自己的、别人的乃至社会共同的“过去”,沟通个人和社会的今昔,是“当前”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普遍的概念,从而从过去走到当前,从当前走到今后,在和时间的接触中,克服阻隔,延续历史。
B.人类依靠独特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发展了学习的能力,保留且互相传递了过去的累积,形成了共同经验,这构成人类文化赖以维持的基础。
C.动物的学习简单地依靠本能,在具体情境里不断“试错”,得到的仅是片刻的、个别的经验,不能实现累积,不能相互传递。
D.我们必须不断发展记忆,累积个人和群体的经验,以此形成文化,这样才能维持人类的生存,促进社会的发展,享受当前的生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时间上的阻隔包含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人靠记忆留住过去,打破时间阻隔;而其他动物因为不存在时间阻隔问题,所以只存在简单记忆。
B.每个人的“当前”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也包括民族“过去”的投影。认识这一点,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更好地认识我们的时代。
C.传统经典源于我们民族的共同经验,我们学习传统经典,可以在社会的世代之间构筑桥梁,实现文化的传承。
D.社会共同经验的累积就是文化,人类当前的文化是靠记忆保留下来的历史累积。“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说的也是历史的文化价值。
2023-08-2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6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常用夸张的手法来描写乐声,比如苏轼《赤壁赋》“_______________”来表现洞箫声的悲凉幽怨。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描写,写出了诗人梦游天姥山登上半山腰时的所见所闻,充满了奇幻色彩。
(3)在古代诗词中,文人墨客经常用“浊酒”这一意象来抒情或者表达志趣,如“_________________ ”。
(4)荀子《劝学》中“ _________________”两句谈“学习”的重要性,即整日思考都比不上片刻的学习的效果好。
(5)《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的指出了从师的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8-16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台戏

闫秀丽

真没劲!

张涛站在戏台上,脑海里冒出满仓的脸,嘴里叨咕了一句,排着腰来回走着,看着自己忽长忽短的身影。他想起小时候,九叔他们在这个戏台上唱戏的情景,他坐在戏台下,看得津津有味。如今他们都老了,自己也不再年轻了。

张涛咧了咧嘴。十多年前回来的时候,他开着一辆桑塔纳,村里人都围过来,看着他从车上往下搬东西,满眼都是羡慕,前呼后拥地跟进屋来,爹娘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花。如今爹娘都老了,他每天忙忙碌碌的,很少回老家,都是爹娘去城里住一段时间再回来。前一段工作上的事很多,每天加班,现在终于忙完了,便休假回老家看看爹娘。

张涛忽然听到门口有人叽叽咕咕地说话,他不想动弹,只是躺在炕上。是娘,和来人说话。“这都几点了还在睡?”

“打回来也不咋爱说话,喝了点儿酒就睡。对了,满仓你过来有事?”

满仓?张涛听到这里,激灵一下就醒了,似乎有一种久远而又熟悉的呼唤,让他的心里“咯噔”地震了一下。

小时候张涛和满仓是光着屁股一起长大的,但是俩人一个不服一个,曾经在上学的时候因为争当班长,两个人一个星期没说一句话。

满仓是九叔的儿子。

九叔的戏唱得好,胡弦拉得更好,满仓耳濡目染也学会了唱戏,他爹在台上唱,满仓在台下小声地哼,竟也哼得像模像样。

满仓上了台,虽然只是饰演家丁甲或是小二乙,但他依然在台上摇头晃脑、颠来跑去玩得不亦乐乎,台下的人笑得震天响,把一个萧条的冬季撩拨得生机盎然。张涛心里很是羡慕,也想上台,却因为没有“艺术细胞”,而被拒之于台下。

张涛上不去戏台,看满仓在台上撒欢儿,对着台下的他挑眉挤眼,心里便有些气。再唱戏的时候,他宁可自己在家待着无聊,也不去凑那个热闹。

后来高考,张涛考上大学,满仓落了榜。满仓拍了拍张涛的肩膀说:“你在外好好工作,我在家建设家乡。”张涛没说什么,只是笑笑。他觉得满仓很可笑。

这次回来,张涛去找满仓,他家人却说满仓去了大棚,张涛悻悻而归。前几年就听爹说,满仓的大棚蘑菇销量一直很好,后来又带着村里人大片种植蘑菇,几年的工夫,便形成了一个产业基地,全村人都视满仓为村里的“能人”。就为这,张涛心里酸溜溜的不是滋味。要知道,原来在村里人的眼中,张涛才是村里的“能人”。大学毕业后,他进了局机关工作,没几年就当上了科长,这在村里可是了不得的大事。而满仓只能在家侍弄那些地,和他根本没有可比性。这让张涛的心里很满足。

闲暇时给爹娘打电话,爹娘嘴里翻来覆去地说着满仓的事,这让张涛的心里莫名地有了失落感,觉得满仓在村里的名望超过了自己。

娘留满仓吃饭,满仓也不推脱,盘腿上了炕。三杯酒之后,张涛说,村里太过于冷清,连个人影都看不到。

满仓便笑,说:“都在忙,哪像你,可以休假享清福。”

“大冬天的有啥可忙的,不猫冬啊?”张涛心里便有了一丝得意。“猫冬?老皇历了,早就翻篇喽,越是到这个季节越是忙。”“戏也不唱了?我还想回来听你吼两嗓子呢。”“哪有闲工夫啊,再说谁还去看?家家都有大电视,谁还听咱们唱?”

“我就想回来听你再唱两段,听着心里就是、就是……”就是什么张涛没有说出来,问满仓,“闲下来能不能组织人再唱一场戏?”

“你就那么想听?”

“想听。”

“为啥?”

“变化太快。说出来不怕你笑话,回来时我差点儿没找到回家的路。那些老房子没了,路变了,人也生疏了,以前回村都是熟面孔,都在门口蹲着闲聊,现在却看不到人。要不是村里那个大戏台,我还以为我走错了地方。人少,感觉这心里有点儿……空得慌。”

“你说得对。咱们村变化这么大,那些在外面的人,回来怕是找不到自家了。”

“就是,腰包鼓了,这可不能空。”张涛指了指自己的心口说,“这叫精神富裕。”

满仓盯着张涛,盯了好一阵才说:“到底是在城里工作的干部,看问题看得深。”接着,满仓又说,“你说得太对了,虽然我们生活富裕了,但精神不能贫瘠。”

“那,组织人再唱一场戏?”张涛问。

满仓说:“怎么要和我唱对台戏啊?你从小都不会唱,能唱过我?”

“不信咱们就试试,不会唱我还不会号啊。”张涛看着满仓。

“你去城里工作,我在老家改变咱们的家乡,这可是当初我们俩说的话。”

“好,再来一场对台戏?”

“这叫琴瑟和鸣。”

晚上,大戏台前站满了人,随着一阵锣鼓声响起,满仓和张涛粉墨登场,在台上龙行虎步,有板有眼地唱起了《将相和》。

灯光掩映中,台下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两个人对视一眼,一抖身上的袍袖,被弦音托起的唱腔像月光一样,溢满这个小小的村庄。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2第23期)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将张涛当下的失落与十多年前返乡时的自得对比,有设置悬念和暗示矛盾冲突的作用。
B.满仓忽然来访,张涛心里“咯噔”一震,在后文爹娘电话中经常絮说满仓的情节中交代了原因。
C.小说运用第三人称来叙事写人,可以不受时空的束缚,能够客观地对所写人物和事件做出评论。
D.小说结尾运用夸张手法描写两人唱腔的感染力,意蕴深刻,耐人寻味,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
2.小说是如何塑造张涛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小说以“对台戏”为标题,有哪些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023-08-1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

首先,《论语》是知识体系。《论语》包含丰富的、密集的、精练的、非常纯粹的文化知识,文化含量非常高。举例来说,一本《论语》近五百则,约一万六千字,包含几百个成语和几百则终生可以引用的格言,内含大量的人生智慧。

没有读过《论语》的孩子与读《论语》一年的孩子相比差距有多大,不需要用考试来证明。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山上走,走得有点吃力,才有提升。每一步都走得很轻松,一定是在往山下走。

其次,《论语》是价值体系。《论语》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样的社会是理想的社会,什么样的人生是理想的人生。价值体系就是教会孩子做价值判断,比知识体系更重要。

如果把单纯地增长知识误解为提高素质,把技能教育误解为素质教育,那就大错特错了。会弹钢琴,会写书法,会跳舞,会表演,就是素质高吗?不是。把孩子累坏了,素质也没有提高。因为素质不是技能,不是知识性的考分,而是价值判断力。懂得判断是非,能够做价值方面的选择,才是真正的素质高。

《论语》还是文化体系。读《论语》可以让人成为一个好人,《论语》弘扬的是中国文化。一个民族的教育,一定要让这个民族的孩子有民族文化认同感,然后才会有民族凝聚力。中国幅员如此辽阔,人口如此众多,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物产资源相差极大,为什么能够保持长久的统一?这就是文化凝聚的力量。文明,才是一个民族强大的根本。

(摘编自鲍鹏山《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

材料二:

《论语》的核心思想是宣扬“仁”,能学仁、守仁、成仁则是志士,则为君子。在常人眼中,君子的思想觉悟是远高于俗人的:“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他们的高大形象屹立于山巅熠熠生辉,凡夫俗子如何才能做到呢?《礼记·大学》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自我发展之路,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孔子推崇仁爱、培养君子的教育思想。

首先,要做好自己,从身边事做起。仁道宽广,不易把握,若能从浅近处体会、着手,就比较容易收效。“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仁者爱人,其逻辑起点在于自然的人伦之情。“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孟子后来将其发展为具体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然后,推己及人,才能影响他人。一个德行高尚的人必然自带光芒,“德不孤,必有邻”。而一个仁爱的人,还应是一个以博施济众为己任的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选自《诸子智慧》,有删改)

材料三:

先秦时期,御——驾车是一种重要的技能。赵襄子跟驾车高手王子期学驾车。学成后与王子期比赛,可是他换了好几匹马都依然比不过王子期。于是赵襄子怀疑王子期没有倾力教他。王子期不慌不忙地解释说,该教的都教了,你的问题在于没有正确使用这些技巧。王子期所言指的是赵襄子在驾车过程中被输赢的杂念占据内心,以至于忽略了人、车、马三者的协调,而这一点恰是驾车最关键最需要用心揣摩体悟的因素,所以他无论换多少匹骏马,都赢不了王子期。生活中许多人也常犯赵襄子这样的错误。在做一件事之前不是思考如何把事情做好,而是首先考虑这件事对自己有什么影响、是否带来利益。假如确定能带来利益,又会想利益有多大,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自己的生活……当诸如此类外在的顾虑充斥内心时,我们又有多少心思去做事情?不能专注于事情本身,又怎么可能取得做事的成效?

“庆封走越”也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深思的寓言故事。齐国庆封在自己的国家遇到麻烦,要到其他诸侯国避难。本来晋国离齐国比较近,逃难较为便利,但是庆封却选了距齐国较远的越国。他的理由是越远越安全。他的族人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症结:改变你不安分、总想制造混乱的心思,到晋国就可以获得安全。不改变你的心,即使跑到遥远的越国,危险一样存在。这就像现在社会上动辄跳槽的年轻人,当工作不顺心,出现问题时,总喜欢从外部找原因,以为换个单位就可以一切顺利,万事大吉。实际上,不从思想、能力上提升自己,无论到哪里问题都依然存在,因为自身才是问题的根源。这一根源不消除,问题永远存在。

(选自《韩非子寓言故事赏析》,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包含大量的人生智慧,所以学习《论语》可以获取人生智慧。
B.一个民族的孩子有民族文化认同感,才能使这个民族具有凝聚力。
C.在常人看来,君子的思想觉悟是远高于俗人的,是凡夫俗子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自我发展才有可能达到的。
D.《论语》文化含量非常高,学习效果的优劣需要通过考试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真正的素质不仅是单纯的技能与知识性考分,更是价值判断力。
B.如果能从做好自己、入孝出悌等方面入手,更容易接近志士君子的标准。
C.做一件事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应考虑这件事对自己可能产生的影响。
D.材料三中的韩非子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从自身找问题,就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
3.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
4.先秦诸子思想共本同源,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取长补短,在不同之中又有相同之处。请分析儒家“君子务本”思想在韩非子寓言故事中的体现。
2023-08-1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零添加”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消费者认为,     ① 。然而,无论从现实情况还是科学概念上看,“零添加”并非事实。因为,现代社会的食品都要经过生产、收获、转运、储存和加工等复杂流程,能进到人们的餐桌并吃到嘴里,或多或少含有添加剂。一些人以为,无论是食品还是其他产品,      ②     。其实,衡量食物的营养、安全和美味并非只有纯天然一个标准。食品生产和加工一大目的,是让食品营养充分发挥价值。在一些食品安全事件中,不法厂商把并非食品添加剂的物质添加到食品中,才让食品添加剂声名狼藉。

今天,全世界的食品添加剂已经有2.5万种,可谓五花八门,而中国只批准了2000多种,不到十分之一。这些食品添加剂有些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不用反而不行。例如,香肠和腊肉会使用一点亚硝酸盐以防腐,其作用主要是抑制肉毒杆菌生长繁殖。肉毒杆菌可以产生肉毒素,毒性强于砒霜。显然,在肉类加工中使用一点亚硝酸盐是合理的,否则,,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在某些情况下,有些厂家已经是在故弄玄虚了,把有些并不需要使用防腐剂的食品说成“零添加”,如腌渍食品(高盐)等。因此,判定一种食品是否安全,首先看食品成分和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剂量,不要被“零添加”轻易忽悠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简述上文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并列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话说,宝玉因说:咱们也该行个令才好。袭人道:斯文些的才好,别大呼小叫,惹人听见。二则我们不识字,可不要那些文的。麝月笑道:拿骰子咱们抢红罢。宝玉道:没趣,不好。咱们占花名儿好。

晴雯拿了一个竹雕的签筒来,里面装着象牙花名签子,摇了一摇,放在当中。又取过骰子来,盛在盒内,摇了一摇,揭开一看,里面是五点,数至宝钗。宝钗便笑道:我先抓,不知抓出个什么来。说着,将简摇了一摇,伸手掣出一根,大家一看,只见签上画着一支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镌的小字,一句唐诗,道是:任是无情也动人。又注着:在席共贺一杯,此为群芳之冠,随意命人,不拘诗词雅谑,道一则以侑酒。众人看了,都笑说:巧的很,你也原配牡丹花。说着,大家共贺了一杯。

宝玉却只管拿着那签,口内颠来倒去念任是无情也动人,听了这曲子,眼看着芳官不语。湘云忙一手夺了,掷与宝钗。宝钗又掷了一个十六点,数到探春,探春笑道:我还不知得个什么呢。伸手掣了一根出来,自己一瞧,便掷在地下,红了脸,笑道:这东西不好,不该行这令。这原是外头男人们行的令,许多混话在上头。众人不解,袭人等忙拾了起来,众人看上面是一枝杏花,那红字写着瑶池仙品四字,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恭贺一杯,共同饮一杯。众人笑道:我说是什么呢。这签原是闺阁中取戏的,除了这两三根有这话的,并无杂话,这有何妨。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大喜,大喜。

说着,大家来敬。探春那里肯饮,却被史湘云,香菱,李纨等三四个人强死强活灌了下去。探春只命蠲了这个,再行别的,众人断不肯依。湘云拿着他的手强掷了个十九点出来,便该李氏掣。李氏摇了一摇,掣出一根来一看,笑道:好极。你们瞧瞧,这劳什子竟有些意思。众人瞧那签上,画着一枝老梅,是写着霜晓寒姿四字,那一面旧诗是:竹篱茅舍自甘心。注云:自饮一杯,下家掷骰。李纨笑道:真有趣,你们掷去罢。我只自吃一杯,不问你们的废与兴。说着,便吃酒,将骰过与黛玉。黛玉一掷,是个十八点,便该湘云掣。

湘云笑着,揎拳掳袖的伸手掣了一根出来。大家看时,一面画着一枝海棠,题着香梦沉酣四字,那面诗道是:只恐夜深花睡去。黛玉笑道:‘夜深’两个字,改‘石凉’两个字。众人便知他趣白日间湘云醉卧的事,都笑了。湘云笑指那自行船与黛玉看,又说:快坐上那船家去罢,别多话了。众人都笑了。因看注云:既云‘香梦沉酣’,掣此签者不便饮酒,只令上下二家各饮一杯。湘云拍手笑道:阿弥陀佛,真真好签!

恰好黛玉是上家,宝玉是下家。二人斟了两杯只得要饮。宝玉先饮了半杯,瞅人不见,递与芳官,芳官即便端起来,一仰脖喝了。黛玉只管和人说话,将酒全折在漱孟内了。

湘云便抓起骰子来一掷个九点,数去该麝月。麝月便掣了一根出来。大家看时,这面上一枝荼蘼花,题着韶华胜极四字,那边写着一句旧诗,道是:开到荼糜花事了。注云:在席各饮三杯送春。麝月问:怎么讲?宝玉愁眉忙将签藏了说:咱们且喝酒。说着大家吃了三口,以充三杯之数。

黛玉默默地想道:不知还有什么好的被我掣着方好。一面伸手取了一根,只见上面画着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旧诗,道是:莫怨东风当自嗟。注云:自饮一杯,牡丹陪饮一杯。众人笑说:这个好极。除了他,别人不配作芙蓉。黛玉也自笑了。

(节选自《红楼梦》第六十三回,有删改)

材料二:

首先,《红楼梦》把女人当作与男人对应的一个性别群体来看待了,《红楼梦》中的女人,尤其年轻女人,不再是男人生命中的某种工具,不再是让男人受控受难的祸水,也不再是失意男人镜花水月般的自我补偿。其次,《红楼梦》作者认为,女人,尤其是年轻女人,是较诸男人精彩一点的人,是展现着较多的人性美、人情美的人,不着意打造三从四德的楷模。第三,尤为可贵的是,红楼女性世界是一个鲜活女人的世界,原汁原味的女人世界。鲜活的女性世界,首先是美的。红楼女性的形貌美、才智美、性情美以及不同年龄特有的风神美,都在绽放异彩。鲜活的女性世界,必定是不完善的。真正美人方有一陋处。这些陋处,在形貌、才智、性情诸方面,都被自然、本真、原汁原味地透露出来。鲜活的女人,又往往有着某种模糊性,红楼女子更多有模糊朦胧色彩。鲜活的女人,还各有各的不幸。

(摘编自刘敬圻《〈红楼梦〉的女性观与男性观》)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湘云会以自行船打趣林黛玉,是因为林黛玉曾病中说梦话,说要坐自行船回苏州。
B.众人道宝钗原也配牡丹花,是因为牡丹端庄典雅,而薛宝钗正似牡丹,是个大方端庄的大家闺秀。
C.节选内容描写的是众姐妹聚会行花令的欢乐场面,文中运用了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D.众姐妹会在深夜聚在怡红院行花令的原因是,正值宝玉生日,宝玉的丫鬟们盛情邀约。
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宝玉提到“行个令”,指的是行酒令,它是民间风俗之一,是酒席上的一种助兴游戏。游戏形式比较单一,只有划拳。
B.梅花,是古诗文常见的意象,其内涵丰富。在《红楼梦》中有梅花之喻的,除了李纨,还有自居“槛外人”的妙玉,妙玉的红梅是她看似超脱尘世却又无法超脱的欲望表达。
C.古人设宴,对座次安排十分讲究。宴会的座位中“东”是尊位,《红楼梦》中每次正式宴会的座次跟《鸿门宴》中宴会座次一样,都是严格遵守坐东朝西为尊的规则。
D.《乡土中国》“男女有别”一文指出,中国乡土社会是浮士德式的,认定男女间“不必求心理上的契洽”。宝钗对宝玉的感情也是一种相敬如宾的平淡感情,故而成为封建家长眼中的“金玉良缘”。
3.请简述文本一中提到的白日间湘云醉卧事件,并概括该事件所体现的人物性格特征。
4.学校文学社开展主题为“品评红楼女子”的读书分享会,请结合文本二,以文本一中的红楼女子为例,具体谈谈你对《红楼梦》女性观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