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64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下列对这首诗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写诗人过去已听说过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心早已向往之,今日登楼绝非唐突行事,而是实现了昔日的心愿,字里行间潜藏着喜悦之情。
B.诗歌颔联诗人以巨笔从吴、楚两国的幅员辽阔的地理位置着眼,由乾坤宇宙漫无边际的空间落笔,把洞庭湖的开阔宏伟壮观的气象,一览无余地描绘了出来。
C.颔联是诗人登上洞庭湖所见之景,颈联则是诗人现实处境的真实写照,上下两联,彼此映衬,益发显示出景之雄伟壮阔,情之孤苦伶仃。
D.这首诗运用了变化多样的表现手法。开篇两句运用的是叙述的手法,交代的是登临岳阳楼的缘由;三四两句运用的是描绘的手法,绘制了岳阳楼的宏阔壮观图景,并且在描绘中,又运用了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最后两句又运用了抒情的写法,揭示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开拓了作品的意境。
2.结句作者言己“凭轩涕泗流”,请结合全诗,概括作者“涕泗流”的原因。
2023-07-2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刘墉在《学做一根葡萄藤》中,记录了自己参观一个酿酒的葡萄园的经历:

“1994年的葡萄最好,园主说,因为那一年夏天干燥,生产的葡萄特别甜。

葡萄藤不怕干死吗?我问。

新藤怕,老藤不怕。因为老藤的根扎得深,能吸到泥土深远的水分。园主说,还有,经过好好修剪的藤不怕,放任它生长的怕。

为什么?我不懂。

因为叶子长得愈多,藤蔓攀得愈远,需要的水分愈多。所以一干,就受不了了。

葡萄藤要扎根深,常修剪,结的果子才甜美。人也要扎根深,常修剪,做的学问才实在。

上述材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你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3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六国论》中,苏洵认为燕国虽小却最后灭亡,这是“___________”。而燕国“___________”,才招来大祸。
(2)《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问志,曾晳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暮春时节人们在沂水边快乐游玩的情景,表达了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
(3)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侧重从人们的主观感受侧面描写阿房宫错综复杂的建筑特点。
2023-07-23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宗十思疏

魏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B.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C.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D.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即李世民,太宗是李世民死后的庙号。庙号常用“祖”或“宗”,如汉高祖、唐玄宗等。
B.魏征,字玄成,唐代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曾任谏议大夫,封郑国公,世称魏郑公。以敢于直谏著称,史以“净臣”称之。
C.豫游,出游,游乐。帝王秋天出巡为“豫”,春天出巡为“游”。
D.垂拱,垂衣拱手,古时比喻统治者在治理天下时,什么事情都不愿做,多用作贬斥帝王庸碌无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谏太宗十思疏》的上奏,正值繁荣的“贞观之治”时期;作者以其敏锐的眼光洞察到唐太宗逐渐滋长的贪图享乐、喜好骄奢的思想,并且敢于犯颜直谏。
B.本疏先譬喻论证“积德义”之重要;后数“竭诚”之善,明“傲物”之恶,彰“载舟覆舟”之力,强调“积德义”之必要;再分条列出“十思”之内容。
C.本疏以义为轴,以劝冻太宗“十思”为主;内容如高山流水,势贯始终,论证环环相连,无懈可击;通篇骈俪工整,华美流畅。
D.魏征没有忘记唐太宗与自己的主仆、君臣关系,在文中称自己“下愚”,尊称皇帝为“明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表意委婉而又通达,合情而又合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2)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5.本文主要采取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淄博是齐文化发祥地,演绎了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冠的盛况,诞生了太公封齐、管鲍之交、管晏辅国等故事,成就了稷下学宫百家争鸣的美谈,孕育了《孙子兵法》《齐民要术》《考工记》《聊斋志异》等巨著,留下了齐长城、齐国故城遗址、东周殉马坑、世界足球起源地等文化遗存。陶琉文化、黄河文化、聊斋文化、渔洋文化等地域文化交相辉映,悠长的文脉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陶瓷、琉璃、蚕丝织巾是淄博更具韵味的文化灵魂三件套。泱泱齐风,美美齐地。境内齐山、鲁山、原山、潭溪山嵯峨奇异,马踏湖、文昌湖、五阳湖、天鹅湖一望无垠,开元溶洞、樵岭前溶洞、沂源溶洞绵延不绝,博山莱、周村烧饼、沂源苹果、高青黑牛和清水小龙虾唇齿留香。淄博的五区三县,都有各具特色的美景美食,也都有滋滋作响、念念不忘的烧烤,欢迎大家择时品尝体验。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三件套”所加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永远地睡着了”,这饱含情感的文字展现了马克思、恩格斯两位革命导师之间的深厚情谊。
B.别里科夫因循守旧、畏首畏尾,是一只被“套子”箍住了手脚和思想的可怜虫。
C.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D.学习《促织》《变形记》,要深刻理解“变形”中寄寓的社会批判意味。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3.本段介绍文字让人感受到了“诗与远方”的意味,请简要分析。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说家是讲故事的人。高超的叙事技巧,使得小说家笔下的故事(     ),引人入胜。

叙事要引人入胜,就要找到一个好的立足点,也就是要选择合适的叙述视角。对于故事的发展,,也可能身在局中。比如,铁凝《哦,香雪》的叙述者隐身于故事之外,鲁迅《祝福》中的则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不同的叙述视角,能够带来不同的叙事效果。

叙事要引人入胜,就要注意写出情节的曲折起伏。如《水浒传》里林冲的故事,从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一波三折,(     ),牢牢地抓住了读者。同时,,如《祝福》中的祥林嫂,在一步步走向末路的过程中,又有着求生的挣扎,这就使得她的故事格外能引起读者的心灵震撼。

我们平时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发现那些。比如学校篮球赛,上届冠军队竟然被初出茅庐的新生球队打得(     ),生活中有许多这一类有趣的事,只要善于发现、留心积累,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

1.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名校
7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表示,对于一个夹在大国之间又“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千乘之国”,自己只要三年就可以使百姓变勇敢并懂规矩。
(2)《阿房宫赋》中将反问与对比融为一体,批判秦人竭力搜刮财物却又不珍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7-2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章鱼有8只触角,在面临敌人攻击、被咬住不放时,会不假思索地收缩肌肉,切断被咬住的触角逃亡。螃蟹特大的钳状螯是一个宝贝,一旦情势危急,它就会自断以保命。海豹原来是在海岛上群居并栖息于岩石上的,但潮水来袭、无立足之地时,它们便由陆居变为水居,全身做调适与演化,不但学会游泳,还精于潜水。金鱼在宽广的池中不知道有多逍遥,但屈身鱼盆或者鱼缸、转身不便时,它们会自动瘦身,鳍也变小了……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进入新时代以来,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下,非遗保护传承取得历史性成就。一方面,非遗走进寻常百姓家,社会广泛参与、人们保护传承的生动局面初步形成;另一方面,非遗照亮现代生活,在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同时,让更多人共享保护成果,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十四五时期,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非遗发展新趋势新特点,要坚持系统性保护,统筹协调非遗保护与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等之间的关系,让非遗之光照亮百姓美好生活。

对非遗的保护一是要强化保护意识,在引导上贴心。全面认识并尊重非遗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深入挖掘非遗蕴含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等,采取多种措施让非遗留下来、传得开、走出去,为当代百姓生活和地方文化发展提供智慧和滋养。二是要传承非遗技艺,在创作上用心。一方面向外借力,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社会资源,搭建非遗技艺传承产学研工坊,建立完善非遗技艺传承的基本规范、行业规则、保护制度等。另一方面向内用力,倡导尊重工匠、崇尚工匠的社会氛围,完善非遗继续教育体系,定期开展技能培训,让非遗在人民群众的当代实践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三是要注重沉浸体验,使群众一见倾心。运用5G、人工智能、AR等数字化技术,构筑沉浸式综合体验平台,把保护、爱护、呵护非遗的种子在更多人心田上。

推动非遗进校园,建设一批国家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注重发挥非遗的美育和教育功能,将非遗传承与思政教育、创新创业相融合,建立非遗课程菜单,开设公益讲座、主题课程、游学联盟等,激发青少年对非遗传播传承的热情,采用奖学助学等形式,鼓励年轻人学习掌握相关技能。推动非遗进社区,通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营造全民参与保护非遗的良好氛围,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感、归属感和凝聚力。推动非遗进景区,搭建集展示、销售、体验功能于一体的非遗平台,吸引游客了解非遗、爱上非遗、传承非遗。此外,还可推动非遗进园区,延伸非遗产业链条,推动非遗以工艺品等形式进入寻常百姓家。

基于非遗的文化特质、形式特点、互动特色,不断创新非遗+直播”“非遗+文创”“非遗+教育”“非遗+旅游等模式,通过各类直播、短视频、博览会、竞赛、主题活动等搭建非遗传播的全媒体展示平台,让非遗更好融入现代化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能。对外,要讲好中国传承保护非遗的精彩故事,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摘编自张胜等《非遗之光照亮美好生活》)

材料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非遗有了更广阔的展示舞台。在展示精美地域特色、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节庆文化产品的同时,一些非遗资源被转化成可变现的具体产品,蹚出了一条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子。因此,乡村振兴要用好非遗资源,尤其要建好非遗工坊。我国非遗资源灿若星辰,广大乡村是优质资源的富集地。但由于时代变迁等因素,不少非遗湮灭在历史长河中。这就需要文旅等相关部门进行非遗资源普查,全面掌握非遗分布、存续、特色、价值等情况,建立档案资料体系。如近十年来,宁夏全面开展非遗调查工作,明确境内资源5600多项,并出台法律规章,将非遗保护和传承纳入法治化轨道。而且,通过资源普查和系统梳理,可选取优势明显、从业人员较多、市场认可度高的项目建设非遗工坊。从产业角度来说,要将非遗资源转化为生产力。这其中,非遗工坊可以发挥重要的催化作用。因此,需发挥好非遗传承人等手工技能骨干的引领作用,满足手工技能专业化、产业化发展需求,重点扶持编织、刺绣、剪纸等主要产业,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此基础上,以非遗工坊为核心,建立手工技能示范基地,形成工坊+基地+企业的发展格局。

从产业角度来说,要将非遗资源转化为生产力。这其中,非遗工坊可以发挥重要的催化作用。因此,需发挥好非遗传承人等手工技能骨干的引领作用,满足手工技能专业化、产业化发展需求,重点扶持编织、刺绣、剪纸等主要产业,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此基础上,以非遗工坊为核心,建立手工技能示范基地,形成工坊+基地+企业的发展格局。

非遗资源是历史的见证和延续,是先辈通过日常生活运用而留存到当下的文化财富,是一个民族的。因此,要推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由乡村向城市推广,由文化向旅游、商务、交通等领域拓展。非遗工坊要紧紧抓住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魂魄,打造适合现代应用场景的P产品,保证非遗精髓不流失,让广大群众更好地消费文化产品。

如今,文化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软实力。因此,要做好文化铸魂、文化赋能工作,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将非遗工坊做实做精,加大传统工艺产品供给,让非遗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摘编自拓兆兵《在开发利用中传承非遗》)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面认识和尊重非遗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能够为当代百姓生活和地方的文化发展提供智慧和滋养。
B.营造出尊重、崇尚工匠的社会氛围,就能让非遗在人民群众的当代实践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C.运用5G、人工智能、AR等数字化技术,构筑沉浸式综合体验平台,能更好地让群众对非遗“一见倾心”。
D.中国传承保护非遗,对外要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村振兴用好非遗资源的重要途径是建好非遗工坊,将非遗资源转化成可变现的具体产品。
B.要将非遗资源转化为生产力,手工技能骨干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非遗工坊起着引领作用。
C.非遗资源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是先辈留存下来的文化财富,见证和延续着历史。
D.乡村是非遗优质资源的富集地,要由乡村向城市推广,由文化向其他领域拓展,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江苏惠山泥人“老字号”开新路,“泥娃娃”受追捧。
B.云南宁洱县研制出七子饼、金瓜茶、沱茶,打响普洱茶的国际品牌。
C.“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D.黎锦在多个国际时装周上的亮相,让人看到传统与时尚的结合。
4.材料一是如何一步步展开论述的?请结合材料内容加以分析。
5.如何做好非遗的开发利用工作?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世界卫生组织将“衰老”定义为体内各种分子和细胞损伤随时间逐步积累的过程。著名医学人文作家葛文德通过生动的案例表明:“衰老是一系列连续不断的功能丧失。”美国的托马斯·杰弗逊在71岁时写给78岁的老约翰·亚当斯的信中写得很形象:“我们的机器已经运转了七八十年了,可以预料到它将会损坏,这里一个轮轴,那里一个轮子,现在一个齿轮,下次一个弹簧,都将会出现故障,虽然我们能暂时将其修理好,但终究都是会停止运转的。

形象地说,衰老与疾病是两个轨道上跑的车,但又随时可能发生变轨、并轨。一方面,衰老是疾病的温床,  ①  ;另一方面,疾病又可能助推衰老的进程和程度。  ②  ,到了一定年龄,身体毫无例外地都将处于持续的衰老过程中,衰老积累到一定程度,通常会滑入“无疾而终”的境地,当然,不排除疾病在其中充当了“扳机子”,触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医学术语是由多器官衰弱演化为多器官衰竭。在衰老与死亡之间,有一个时期叫深度衰老,医学上称之为生命末期,是安宁疗护发力的阶段,过去叫“临终关怀”,2016年4月政协双周会提议改为“安宁疗护”。  ③  ,关涉每一个人生命落幕的质量。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