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80 道试题
1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阅读古书,要注意同名异地的情况。例如山东,战国时称六国为山东,这是因为秦都关中,六国在崤山、函谷关以东的缘故。如贾谊《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B.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大致相同。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童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俗称秀才。如蒲松龄《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C.古人以农历每月二十九日为上九,初九日为中九,十九日为下九。下九,置酒为妇女之欢。如《孔雀东南飞》:“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D.行,近体诗的一种体裁。常见近体诗的体裁还有歌、吟、引、曲等。如白居易的《琵琶行》。
2022-04-24更新 | 53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新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统练(三)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杨炎正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②,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①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不抵抗政策,他的卓越才能、远大抱负得不到施展。②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
(1)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无语问西风”,谓所问出之于心而不宣之于口。所问者西风,有与上句的“斜日”同一寓意,均是虚写景物,点明时间。这两句是对仗。
B.“天在阑干角”两句,写出了非醉非醒、似醉仍醒的状态,一边收束上片的离愁别绪,一边又开启下片的心理矛盾。
C.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愁思。诗人愤然发问:谁是国中豪杰?写出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绝望。
D.词人“尚想三径菊花丛”“借我五湖舟楫”,愿效法陶渊明与范蠡大夫,做个高洁的隐士,也暗含诗人的软弱和对现实的逃避。
(2)词的上片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愁”?请简要赏析。
(3)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
整本书阅读-简答(单) | 适中(0.65) |
名校
3 .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薛宝钗是曹雪芹精心塑造的两个典型人物,二人均品貌俱佳,德才兼备,但性格中有截然相反之处。请结合作品相关情节,分析二人性格的显著差异。

4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自强不息,积极进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礼记》中的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就反映了我们的先民相信自己的力量,指挥自然服从人的愿望。《周易》说: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刚健自强思想就表现了对人的内在意志和人格精神的充分尊重与发挥,(     )了依赖上天拯救的奴化观念。它照耀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真理、为理想、为人生(     ),壮怀激越,无畏进取。《论语》有云:刚毅木讷近仁。孟子把刚健思想(     )为种大丈夫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孔子认为,君子的修养有两个部分,一是学习诗书六艺之文,二是在躬行实践并游于艺中获得身心自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因此,走进民族精神天地,饱汲精神甘露,是使当代艺术乃至人文精神避免萎缩的必要途径。

(取材于光明网李明泉《儒家现实主义精神》)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驳斥   前赴后继   衍化B.驳斥   前仆后继   演化
C.痛斥   前赴后继   演化D.痛斥   前仆后继   衍化
2.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虽然司马迁笔下的人物多为悲剧式英雄,但都具有一种豪迈进取、积极奋发的精神。
B.虽然司马迁笔下的英雄人物多悲剧,但大都具有一种豪迈进取、积极奋发的精神。
C.司马迁笔下的人物虽多为悲剧式英雄,但大都具有一种豪迈进取、积极奋发的精神。
D.司马迁笔下的英雄人物虽多悲剧,但都具有一种豪迈进取、积极奋发的精神。
3.下列与文段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出于《礼记》。
B.《论语》是语录体散文,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全书20篇,与《孟子》《大学》《中庸》并列为“四书”。
C.“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另外“六艺”,还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D.孟子,名轲,与孔子并称“孔孟”,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认为人皆有“四心”,其主张与荀子的注重后天学习的观点不同。
2024-02-17更新 | 42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之成而实五石                                        ②是以圣人不欲
③吴王使之                                               ④不难得之货
⑤夫子固拙于用                                        ⑥其不能自举也
A.①③/②④/⑤⑥B.①③/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⑤D.①/②③/④/⑤⑥
2020-10-11更新 | 1846次组卷 | 16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晩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①谢朓诗句有“澄江静如练”的诗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王安石在金陵的登高怀古之作。故国,指的就是金陵,即现在的南京。
B.上片写登临季节,所见优美景色:澄江似练,夕阳翠峰,酒旗招展,白鹭翔舞。
C.下片感叹六朝竞逐奢靡、相继灭亡,然后陈说空谈兴亡荣辱是有所作为的表现。
D.“后庭遗曲”化用的是唐朝杜牧的《泊秦淮》,杜牧之后就认为其是亡国之音。
2.鉴赏这首词上片“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列选项中的句子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秦人不暇自哀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C.苟以天下之大D.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
2022-07-08更新 | 62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22·陕西咸阳·模拟预测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这里的“阳谷”是说泰山南面山谷中的水,而“阴谷”是指泰山北面山谷中的水。
B.古代常常借装束代指人的身份地位。“青青子衿”代指读书人;“羽扇纶巾”,是武将的装束,形容周瑜有武将风度;“江州司马青衫湿”,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
C.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最后一天为“晦”。“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这里的“既望”是过了望日后的一天,是指农历每月十六日。
D.“烽火扬州路”中“路”为宋元时的行政区域,表示行政区域的还有“道”“郡”等。
2022-02-15更新 | 497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
2022-10-15更新 | 64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汇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基础能力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