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0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双减”以其系统性的布局谋划,超越了原有的改革措施,推动减负改革实现由点状到面状的转变,也撬动教育生态系统实现整体性优化。正是这一前所未有的系统性改革优势,帮助回应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两个核心挑战——学段衔接问题和措施联动问题,从而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变革契机。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段衔接问题具体表现为基础教育阶段缺乏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视和实践,其实质是基础教育应当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双减”作为一场基础教育的系统性改革,其落脚点不再是课业负担治理本身,而在于引导基础教育的育人转向。“双减”改革中出台的30条细则规范了校内题海战术、校外补习培训,传达了对于重分数、重升学的应试教育的批判,也引导了学校和社会对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反思。以“双减”落地为起点可以预见未来的基础教育会更加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强化回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这将为创新型人才的早期发展创设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因此,我们说系统性的“双减”改革关注了基础教育的育人问题,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段衔接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化解路径。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措施联动问题要求我们系统规划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达成改革举措的关联和内洽。“双减”改革实现了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力量联合,围绕着教育生态优化这一主旨,在战略布局上达成了课程教学改革、招生考试改革、质量评价改革等多项改革的同步推进。当我们在“双减”时代推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时,就可以充分借助“双减”带来的基础教育改革合力,为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发展提供从家庭、学校到社会的整体性环境支持,从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人格塑造到专业发展的全过程的管理助力。

(《“双减”:基础教育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契机》)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今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北京市是贯彻落实“双减”政策9个全国试点地区之一。在“双减”政策的大框架下,试点地区细化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目标,先行先试,做好探索,有助于确保“双减”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教育改革实践和“双减”工作探索表明,有效减轻学生和家庭的负担、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家校联合联动不可或缺。此次北京推出的“双减”工作具体举措,既对学校提出要求,也对家长寄予期待。比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量”,同时提出“家长要积极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帮助其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成才观”。完善家校协同机制,努力形成减负共识,才能共同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落地,关键在教育理念的转变。从教学实际出发,鼓励布置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要求不得布置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都表明作业改革要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体现“五育并举”的素质教育导向。与此同时,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有利于堵住“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口子。校内保障与校外治理两手抓,方能疏堵结合、标本兼治。针对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稀缺、学校间存在教育水平差距等客观情况,北京市在新学期还将推进更多教师和校长跨校、跨学区流动,这既是辐射优质教育服务的有益之举,也是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有力抓手。

教育是民生之基,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双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也需要全国一盘棋、多部门合力推进。相信在各方努力下,“双减”工作将不断取得新进展,朝着让人民满意的方向稳步前行。

(摘编自周珊珊《多方合力推进“双减”落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双减”不仅推动减负改革实现由点状到面状的转变,而且撬动教育生态系统实现整体性优化。
B.基础教育应当培养什么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段衔接问题的表现。
C.作为“双减”试点地区,北京市先行先试,做好探索,有助于确保“双减”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D.只要做到完善家校协同机制,努力形成减负共识,就能共同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双减”落地后,未来的基础教育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突出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
B.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借助基础教育改革合力,获取整体性环境支持及取得知识学习等全过程的管理助力。
C.教育部坚持从源头治理,强调学生在校内“五育并举”;同时,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做到标本兼治。
D.“双减”是一项需要持续发力的系统工作,需要全国一盘棋,把义务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落到实处。
3.下列论据,不能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国务院教育督委会办公室派出16个督查组赴多地实地督查减负情况。
B.江浙沪皖相关协会联合发表了倡议书,倡议减轻学生和家庭的负担。
C.甘肃省要求义务教育学校“一校一案”制订课后服务具体实施方案。
D.海淀区很多家长认为“双减”政策体现了国家对于教育改革的决心。
4.材料二运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分析。
5.结合材料,试分析如何推进“双减”真正“落地”。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眼下中国诗歌所遭遇的最为严重的生存困境,无疑是社会大众整体上对新诗所持的淡漠乃至排斥的态度。但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以为这是社会大环境变化导致的必然结果。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是一个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创作主体的变化。诗歌要有发自内心的真实声音,才能打动人,引起人们的共鸣。面对中国当代诗歌不景气的现实,诗歌的创作不能孤芳自赏、闭门造车。诗歌创作需要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读者。

长期以来,诗歌与现实的关联越来越弱化,很多诗人的创作与社会变化、现实生活渐行渐远。重提和倡导诗歌回归现实,并不是要给诗歌设定规矩和限制。任何诗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而一个真正优秀的诗人应该担起责任和道义,他的写作应该与这个时代紧密相连。现实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宝藏,认识现实就是认识自己。不仅要在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中洞悉它的变化,更需要用心去勘探社会形态、人们的观念与精神世界的演进。现实不是空泛而虚假的概念,不是简单的油盐酱醋,而是我们生命与精神向外延展的重要基地。诚然,从文学概念上讲,直接进入现实不太好把握,需要沉淀和发酵。但就诗歌而言,需要及时敏感地介入现实。诗人在承担个体精神的基础上,要研究怎样才能够与社会和时代进行沟通和融入,在现实中找到自己。这种沟通和融入就是对现实的介入,只有真正的介入,才有真正的现实书写。诗人不能在现实面前束手无策,丧失进入的能力。

(摘编自梁平《让诗歌回归现实》)

材料二:

新世纪诗歌为什么需要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首先,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是一个诗人的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更是一个诗人的精神支柱和信仰之源。语言作为一个具有民族特质的书写符号,本身就是记录时代、书写现实的重要载体,也是我们切近时代、观照自身的情感纽带,与民族的历史进程和时代特征密切相关,更因其澄澈优美之特性,承担着发现、记录和引领的使命。古人说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要“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应该也是我们当代诗歌所应当努力的方向。其次,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是优秀作品的应有之义和内在特征,更是一部作品的实践场域和素材源泉。诗歌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其所体现的复杂深邃的生命体验和深刻永恒的现实关怀,在于体察时代、观照现实,发现和传播时代之精神、高尚之人格与生活之美好。为了保证自己身份和书写的有效性,我们需要紧扣时代脉搏,紧扣当代现实,才能既保证其成立,又保证其有意义。

我们如何有意识地培养这样的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首先,关于新世纪诗歌的写作姿态和文本立场,我认为写诗就是自我的修炼,诗人应当培养关心时代、关切人民的精神品质和责任担当。诗人抒写时代、体察时代,才可能在当代时空中拓展语言空间的充盈性,其作品也才会具有更加深切的现实影响力和生命纵深感。我们应该主动地深入现实、深入人民,真正用脚步去丈量大地,而不是一个人坐在书房勾勒想象。其次,关于新世纪诗歌对于时代关系和现实经验的处理,我认为诗人要对此保持某种“随意而警醒”的“凝视”。这段话的前半句来自张枣:“作为诗人,最理想的状态是,混迹在人群中,内心随意而警醒。”后半句来自朵渔:“一个诗人与他的时代不能过分契合,又不能过分脱节,而是要保持一种‘凝视’关系。”这都告诉我们在处理与时代的关系时,既要深入时代和现代内部,去摸索和体察其内部的细微之处,同时又要能跳出其外,有距离地审视这个时代。只有这样包含着接纳与对抗、切近与疏离的审视,我们才既能保持审慎而清醒的认知,又能达到诗歌写作必要的美学与思想的高度,写出切入这个时代的诗篇。

(摘编自童作焉《新世纪诗歌写作的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

材料三:

新诗的精神重建不是口号,而是呼唤我们诗坛曾有的但已经缺失了的精神内涵。诗歌有了精神,有了内涵,才会有新的面貌。在当下困顿的诗坛重提现实主义精神,其目的就是为新诗重建找一条道路,使得新诗重建变为现实。

这里所说的现实主义精神不同于现实主义。后者是一种创作方法,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认为文学要忠实地反映现实,强调的是冷静、客观地模仿现实世界,要“按生活本来的面貌反映生活”;而前者更强调一种姿态——批判、介入、关怀现实和责任的承担。因此,二者不在一个层面上,后者指的是一种创作方法,前者指向的是创作的精神和态度。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属于叙事文学,而现实主义精神属于一切文学和艺术。无论何种表现方式的文学都离不开现实主义精神,现实主义精神是一种独立的理性批判精神,既不媚雅又不媚俗。现实主义精神不一定必须采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可以用暗示、反讽、象征等多种表现手法。现实主义精神是超越一切创作方式的,它的具体写作方式可以是现实主义,也可以是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义等。无论何种表现方式的作品,都必须以现实主义精神为精髓,诗歌也莫能例外。目前诗坛的困境与现实主义精神的缺失有着很大的关系。而中国新诗要二次复兴,走出目前的低谷,必须进行精神重建,而笔者认为现实主义精神就是其精神重建的方向。现实主义精神不是歌功颂德,而是要做到社会的关怀性与诗歌的独立性相结合。写作失去了独立性,也就丧失了现实主义精神。

(摘编自令狐兆鹏《中国新诗重建的方向:现实主义精神》)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需要及时介入现实,但作为文学概念的一种,诗歌进入现实需要沉淀,以至于诗歌与现实的关联越来越弱化。
B.语言承担的使命是发现、记录和引领,诗人运用语言进行创作,创作的内容必须是关于当前的时代和生活的。
C.材料二从“为什么”的角度进一步阐明材料一的观点,并指出诗人要增强深入现实、关心时代和人民的主动性。
D.针对材料二的观点,材料三有不同意见,其提出的“现实主义精神”概念与材料二中“现实关怀”的概念具有本质上的不同。
2.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优秀的诗人要清楚现实的表面变化和内在演进,并及时介入;没有真正的介入,就没有真正的现实书写。
B.紧扣时代脉搏和当代现实,才能将复杂深邃的生命体验和深刻永恒的现实关怀表现出来,成就伟大的诗歌。
C.现实主义精神比现实主义更强调积极介入的姿态,因此当代诗歌创作需要的是现实主义精神而不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D.我们倡导诗歌回归现实,引导诗人走向当代诗歌的精神重建,但这并不否定诗人主体和诗歌创作的独立性。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写什么’和‘怎么写’,一个是写作立场和态度问题,一个是写作技术问题。要考虑‘怎么写’,更要考虑‘写什么’。”
B.“诗歌的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能够通过诗歌使心灵安静,抵抗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增强社会认同,这体现了诗歌具有社会稳定功能。”
C.“坚守古典诗歌的传统,坚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传统,坚守革命文学的传统,面对传统的坚守姿态,中国诗坛没有缺席。”
D.“从现实生活中汲取鲜活且有生命力的语言,拒绝粗鄙低俗的诱惑,拒绝官腔套话的侵蚀,更能呈现诗人文化修养的成色。”
4.诗歌回归现实能否改变目前诗坛的困境?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中国已经从依靠户籍制度建立的定居型社会转变成要素自由流动的迁居型社会,从依靠血缘、地缘的熟人社会转变成业缘化的生人社会,从低流动、被动流动的乡土中国转变成高流动、全方位、多元化、主动流动的迁徙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流动人口总量达到3.76亿,较2010年增长了69.73%。其中,省内流动人口为2.51亿,较2010年增加了1.16亿人,增长了85.70%;跨省流动人口为1.25亿,较2010年增加了3896万人,增长了45.37%。人口流动参与度大幅度提高,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可以看出,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形态转变业已形成。

常态化的迁移流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空间位置,更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社会交往方式、内在文化乃至社会治理理念。在由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转变的过程中,以下三个方面的改变是确定无疑的。

迁徙转变必然导致人际交往的异质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随着部分追求经济动机的农村人口离开熟悉的亲属网络、职业网络以及乡土网络流动到城市中,农民之间不再具有共同的身份、进行共同的生活或劳动,农民内部之间出现了分化。外出的农民与村庄之间的联系削弱,村庄的向心力与凝聚力衰退。接受城市文明的流动人口的生产、生活以及交往方式逐渐向城市人口靠近,且随着流动人口的代际传递,传统的农耕文明、“乡愁本色”逐渐褪去,而留守农村的人口仍然遵循着传统的乡土交往习俗。其次,城市社区居民的交往也同样经历着从同质化到异质化的过程。社区人口的户籍化转变为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混居,同一社区内部人群的社会地位差异较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从以情感联系为主转向以市场交换为主。与此同时,在社区居民的逐渐陌生人化过程中,不同人群的服务需求、行为方式等也存在差别,趋于多元化和复杂化。

几千年来,农民被土地束缚,世代定居于乡村,形成了天然的稳定性以及自我延续的静文化。“安土重迁”的习俗不仅支配着个体的生活与社会交往,同时也影响着个体的认知和思维方式。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在吸引农民从农村向城市自由流动的同时,也使得中国传统的静文化发生转型。迁徙中国的大规模、高水平、主动的人口流动,实际上伴随着静文化的退化以及动文化的建构。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农民冲破土地的限制,告别了过密化的农业,血缘、亲缘关系形成的差序格局不断松散,由此瓦解了传统意义上乡土中国的乡村社会共同体与文化基础,导致根植于生产、生活以及交往方式的静文化逐渐退场;另一方面,随着人口流动规模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较多到巨大,流动原因趋于多元化,社会主体、社会空间、社会网络以及社会关系不再受限,自由流动的文化观念逐渐取代传统的静文化观念。

乡土中国的社会治理理念具有浓厚的乡土伦理,以乡村为基,历代相习、积久而成。首先,乡土伦理具有内生性,乡村秩序在村落中自然形成并依靠礼俗规则加以维持和延续;其次,乡土伦理具有习得性,无须专门学习,村民便可以在日常交往中学习并遵守。乡土中国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习惯、礼仪等变化缓慢,世代积累的经验足以维持和保障社会秩序,因此乡土中国是一种礼治社会。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相关政策的松绑,人口的空间位置变化导致社会交往的异质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文化观念的动态化,这种转变打破了熟人社会的秩序。传统礼治的约束力日趋弱化,走向式微,法治成为迁徙中国的秩序主导。契约关系代替伦理关系成为社会治理的基础。理性化、法治化、公共性是迁徙中国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文明的支撑力量。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要以法治为基础。

(摘编自段成荣《由“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形态转变业已形成》)

材料二:

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转型日益凸显,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这意味着在乡土结构依然留存的情况下,由于社会经济与文化观念都已经受到现代化的渗透,中国的乡土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现代性的特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村落依然还是相对于城市而存在的,但是聚居在村落的人们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乡土性本质特征的变化,新农村的建设必须加快步伐。

费孝通先生在对农村社会乡土特征的分析和高度概括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农村发展模式的理论,这充分体现了“志在富民”“以民为本”的思想。只有以农民需求为导向进行新农村建设才为真正的建设。后乡土社会里,大量农民涌入城市,频繁地四处流动,更换职业,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正是因为主体需求的问题。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其次要解决现代化过程中农业结构性问题;最后要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事业的投入,尤其重视教育的投资。

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建设新农村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后乡土社会农村的建设问题,并不是单纯的国家问题,也并非单纯的农民问题,更不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问题,所以只依靠任何一方单纯的努力都是不够的,只有各方形成合力,建设新结构、新主体和新功能的新农村这一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性。

(摘编自朱珠《浅析中国的新农村建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社会已变为迁居型社会,2020年中国农民省内流动人口数量比跨省流动人口数量多。
B.一部分农村人口流动到城市,外出的农民与村庄断绝了联系,村庄的向心力在不断减弱。
C.工业化、城镇化吸引农民从农村不断流向城市,这使中国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不断松散。
D.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乡土社会的结构已经消失。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如今中国社会呈现出高流动、主动流动的特点,人口流动参与度大幅度提高,流动人口规模在不断扩大。
B.随着社会的发展,同一社区内部人群的社会地位差异较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从以情感联系为主转向以市场交换为主。
C.中国乡土社会的乡土伦理具有内生性和习得性,村落的人们不需要学习这些乡土伦理,就可以自觉遵守。
D.费孝通先生以民为本,志在富民,他对农村社会乡土特征进行分析概括,提出了关于农村发展模式的理论。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不能体现“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的一项是(     )
A.农村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
B.农民依靠土地、以农业为主的生计模式已转换为“农业+副业”的兼业模式。
C.村民的生活方式从单一的村落生活迈向“乡—城”的两栖生活。
D.在农村人与人交往讲求礼尚往来,由此农村社会产生了“礼物流动”的习俗。
4.在由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转变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今年的极端高温天气时间长,范围广,多地抗旱形势严峻。为支援重庆抗旱,中国气象局调派飞机驰援重庆的增雨抗旱工作,并派专家进行增雨作业指导。

很多人都听过人工影响天气,天上的一朵朵云,是如何变成地上一滴滴雨的呢?

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首席专家周毓荟介绍,人工影响天气,是指为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运用云和降水物理学原理,主要采用向云中撒播催化剂的方法,使某些局地天气过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转化的一项科学技术措施,是人工降水、人工防雹、人工消云、人工消雾等的总称。

一般来说,当云的厚度超过两千米,缺乏冰晶却拥有丰富的水汽,而且云体外面仍然有充足的水汽源源不断补给,就算通过“审核”,被认定具备增雨潜力。

具体来讲,云有冷暖之分。暖云里充满小水珠,温度在0℃以上,上升气流的托举使它们飘浮在空中掉不下来;冷云的温度在0℃以下,云里有许多闪亮的冰晶和过冷水珠,但由于它们又小又轻,在上升气流的托举下,也不会掉下来。这时候,就需要人工来帮忙了。

合适的“目标云”不是时时刻刻都存在,需要等待时机。争取在时机未“溜走”之前,把催化剂送到“目标云”中,像“卤水点豆腐”一样,把云“幻化”成雨。

“冷云和暖云的降水机制不同,需要的催化剂种类也不同。”周毓荟说,目前常用的催化剂有制冷剂(如干冰等)、结晶剂(如碘化银等)、吸湿剂(食盐、尿素等)等。

制冷剂和结晶剂主要用于冷云。当干冰、液态氮和碘化银等进入云中,便会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人工冰核,冰核转化成冰晶,冰晶吸附水汽,凝结增长,或碰到过冷却云水,使其变为冰晶。当冰晶增长到一定程度而上升气流无法托举住它们时,便降落下来,变成雨。

暖云则靠吸湿剂。当吸湿的食盐、氯化钙、尿素、硝酸铵等进入云中,使那些小小的水珠快速成长为直径几十微米以上的大云滴,“过度肥胖”的它们“体重”暴增,上升气流给的支撑终于抵不住重力的作用,只好掉了下来,形成降雨。

那么,催化剂是如何到云里的呢?“这时候,各种高科技装备就可以大显身手了。”周毓荟说,首先是飞机,如果是层状的可降水云系,工作人员会派出“新舟60”高性能飞机、“空中国王”飞机等执行任务,直接飞到云中,像播撒种子那样,把催化剂播撒在云中。此次驰援重庆的就是“新舟60”高性能飞机,飞机作业机动性强,催化作业面积大,增雨效果好。

再就是火箭,有时候,碰到强对流云,产生很多闪电,派飞机就很危险,工作人员会计算好方位,在作业点用火箭发射架向空中发射含有催化剂的火箭弹。当火箭弹抵达预定的“目标云”位置,催化剂自动点燃,随着火箭弹沿途燃烧,“线源播撒”催化剂。此外,在山区等特殊地形中,还建有增雨烟炉,催化剂在烟炉燃烧后袅袅升空,直到云中。

一般情况下,当催化剂成功送达15分钟至20分钟后,就开始降雨了。

(摘编自《重庆终于迎来人工降雨!专家:这块云是经过“审核”的》)

材料二:

自汉至清,地方政府要奏报雨泽(雪),还要申报米粮时价。清康熙帝根据四方雨泽奏报,预知丰稔,要求地方官劝农多积米粮,防备凶荒。古人还推测长时段的水旱灾荒周期规律和农业丰歉周期,提出10年、12年、30年,60年等天变周期。

既然气候变化有周期,农业有丰歉,就要提前预备救灾物资。丰年储粮,荒年粜粮,救饥、平抑粮价,是历代政府实施的重要政治措施。《管子》提出十年储备三年粮食,建立平准,平抑粮价。隋开皇五年建立义仓制度,每秋家出粟麦一石以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清乾隆十三年确定各省常平仓定额,除赈济、平抑粮价、出借于民外,还供应军需。平籴法、常平仓制度,是古人对世界救荒的贡献。水旱灾害奏报为次,救济为要。

由唐至清,报灾、检灾、赈济等都有细化规定。唐武德二年确定灾害等级、减免赋税分数,十分损四以上免租,损六以上免租调,损七分以上课役俱免等,受损程度和减免租税数量,都有量化规定。历朝历代严格规定报灾、验灾时间和程序,如全部调查完毕,需要多月。救灾之弊在迟缓,缓不救急。救济为要,奏报为次。乾隆帝说“拯灾恤困乃国家第一要务”。

《管子》说:“故善为国者,必先除五害,”五害,包括水、旱、风雾雹霜、疠、虫。五害中,水害最大。除五害,以治水为始,于春季枯水期未播种前,夜短昼长,修治城郭、堤川、沟池等。秦国利用水工郑国修渠,亩收一钟,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很多朝代都有治水机构和行政法规。汉有都水官;唐设水部、都水监(后期有都水司);宋有都水监外,又创立河渠司;明清工部有都水司,以应对水旱灾害,历代都由中央政府组织兴修水利,重视水利管理制度。除减缓赋税、赈济钱粮外,以工代赈成为主要救灾措施,各地修建堤检、塘坝,疏浚河渠,既赈济了灾民,又推动了水利工程建设。

(摘编自王培华《古人应对极端天气灾害的智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影响天气,是人工降水、人工防雹等的总称,主要采用向云中撒播催化剂的方法。
B.人工降雨需要等待时机并要抓住时机,把催化剂送到“目标云”中,把云“幻化”成雨。
C.暖云在食盐、氯化钙、尿素、硝酸铵等吸湿剂的作用下,产生了大量冰晶,形成降雨。
D.中国古代重视治水,很多朝代有治水机构,古代还建设了一些利国利民的水利工程。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今年极端高温天气影响大,重庆抗旱形势最为严峻,中国气象局调派飞机驰援重庆的增雨抗旱工作.
B.“空中国王”飞机作业机动性强,催化作业面积大,增雨效果好,为此次重庆的人工降雨立下功劳。
C.丰年储粮,荒年柴粮,救饥、平抑粮价,是历代政府实施的重要政治措施,所以农业常常有丰歉。
D.由唐至清,报灾、检灾、赈济等都有细化规定。救灾之弊在迟缓,缓不救急,救济比奏报更重要。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工降雨的技术措施的一项是(       
A.将干冰、液态氮等撒入冷云中,将会促使人工冰核的产生,然后转化成冰晶。
B.云的厚度超过两千米,拥有丰富的水汽,而且云体外面仍然有充足的水汽补给。
C.通过吸湿剂让暖云中的那些小小的水珠快速成长为直径几十微米以上的大云滴。
D.向“目标云”发射含有催化剂的火箭弹,催化剂随着火箭弹燃烧,播撒催化剂。
4.两则材料都谈到了极端天气,但主要内容不同。请简要说明。
5.根据材料二,在应对极端天气灾害时,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请简要说明。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习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必须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我们要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集中攻关,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必须树立大种业观,不断推进种业创新。习总书记强调:要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菌草技术实现了光、热、水三大农业资源综合高效利用,有利于生态、粮食、能源安全。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大力发展菌物种业是一个重要方面。过去一段时间,受重种养、轻菌物观念影响,在我国植物、动物、菌物三物种业发展中,菌物种业较为薄弱。党的十八大以来,着眼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高度重视菌物种业振兴,推动菌物种业蓬勃发展,这对于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食用菌资源丰富,有几千年的采摘、食用和生产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用菌产量由1978年的5.8万吨增加到2020年的4000万吨,增长近700倍,产量、出口均占全球70%以上。食用菌产业符合减量化、再利用、可循环的循环经济理念,发展食用菌产业是实现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食用菌以玉米芯、稻麦秸秆、棉籽壳、木屑等为主要原料,可利用荒地、林下、地下栽培,不需要大量占用农田。经食用菌转化后的剩余废料(即菌糠)可用作生物质能源材料,也可直接还田作肥料。今天,食用菌不仅是餐桌上的一道菜,而且已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2020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考察时,点赞当地特产柞水木耳——小木耳,大产业,这也是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充分肯定。

同时也应看到,我国虽是菌物资源大国、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出口大国,但还不是食用菌强国。目前,我国食用菌产业领域多项技术仍有待突破,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菌种培育技术。解决菌种培育卡脖子问题,保障食用菌种源自主可控,重在加强食用菌种业源头创新,切实做好菌物种质资源普查,强化珍稀和濒危菌物资源的保藏保护、良种繁育及其生物转化研究,抓紧建立国家级食用菌种质资源库,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菌物保藏保护、基础研究、菌种创制创新高地。重点疏通生物育种应用的卡点,加强学科统筹和资源配置,实行揭榜挂帅机制,有效调动科研机构、食用菌企业科技人员育种的积极性,着力创制一批遗传背景丰富、关键性状优异的核心菌物种质资源,构建分子技术育种体系,育成一批在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方面具有重大突破的新品种,不断提高我国食用菌产业竞争力。

种业产业要上去,龙头企业得上去。当前,我国菌物种业龙头企业还不多,育种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需要进一步加大菌物种业投入,推动科企合作,加强菌种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推动生物育种成果及时高效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更好保护菌类生物种质资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业产业兴旺提供有力支撑。

(摘编自李玉《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材料二:

做大做强种业,必须做优做强一批具备集成创新能力、适应市场需求的种业龙头企业,着力构建国家种业企业阵型,加快打造种业振兴骨干力量。这主要有三方面考虑:一是推进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发挥优势种业企业主板集成作用。发达国家种业企业最显著特征就是对技术、人才、资源、资本等创新要素具有较高集成组装能力,像电脑主板一样,使科研、生产、市场、投资等都能找到相应接口,推进创新成果快速产出和转化。二是实现种源自主可控,必须夯实优势种业企业这个供种基本盘。我国农作物常年用种100亿公斤,养殖业每年需仔猪6亿多头、雏禽150亿羽、水产苗种6万亿尾,绝大多数来自企业。只有让更多拥有自有品种的优势企业成为种业市场的供应者、品种更新的推动者、产业融合的引领者,才能落实种源自主可控的目标要求。三是提升种业国际竞争力,必须做强做优做大种业企业。我国种业企业发展较快,但多数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我们必须着力打造一批优势龙头企业,逐步形成国家种业振兴企业集群。

(摘编自陈晨《加快打造种业振兴骨干力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努力振兴菌物种业,推动其蓬勃发展,是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的重要举措,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极为重要的一环。
B.发展食用菌产业好处多多,既助力保障粮食安全,又可以提供生物质能源材料,可把菌糠直接还田用作肥料,符合循环生态理念。
C.我国虽然已经是菌物资源大国、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但却没有相关龙头企业,菌种培育能力也相当低下,加强育种创新势在必行。
D.努力促进拥有自有品牌的种业企业的发展,使之越来越多地成为种业市场的供应者,是落实种源自主可控的目标的要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欲进行育种的科技创新,提高食用菌产业的竞争力,实行“揭榜挂帅”机制很有必要。
B.鉴于菌物种业在“三物”种业发展中较为薄弱,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振举菌物产业的要求。
C.菌种培育技术是我国菌物产业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突破它有利于解决“卡脖子”问题。
D.材料二以电脑主板为喻,论证了种业企业要集成技术、人才、资源、资本等创新要素。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的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石家庄市政府与河北农业大学签署菌物科研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推进现代种业产业链的发展。
B.近年来,我国种业发展成效显著,水稻、小麦、大豆都是自主选育品种,种植之后产量很高。
C.福建围绕建设“种业强省”总目标,在全省开展种业调研活动,全面摸清全省种业发展状况。
D.《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已经明确提出要实施种业企业扶优行动,着力构建国家种业企业阵型。
4.材料一共三次提到习总书记,请对其论证方法作简要分析。
5.两则材料在主要内容上有怎样的异同?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儒学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其生命力主要是日常应用。中华传统文化的这一特点,与西方文化大相径庭。西方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等,都热衷于构造一个能够解释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关系的严密理论系统,热衷于探寻认识论、方法论、辩证法等问题。中国从孔孟、老庄,到程朱、陆王、颜李等,其学说却并不层层追问是什么、为什么,而只是直截了当地告诉你做什么、怎么做,其所探寻的问题多半集中在社会人生方面,主要涉猎生活方式、人生态度、价值取向,以及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等。

(摘编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竞秀,百家争鸣,儒、道、法、墨、名、兵、农、阴阳、纵横诸家,以卓越的智慧,奠定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根基。汉武帝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策略,其余各家或隐于山林,或潜入民间,或消于无形,以至逮于今日,传统优秀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传统儒家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包括全面实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复兴,就是要把诸子百家中优秀的、可以为今日所用的内容重新发掘出来,成为先进文化建设、民族精神凝聚、优秀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

比如,墨子注重科学技术,墨子及其弟子在生产实践中发现了小孔成像、滑轮受力、光线直射、杠杆原理、天平原理、点线面体圆的概念等。连发出李约瑟之问的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也感叹墨家的科学水平,超过了整个古希腊。法家首重法律制度,蕴含依法治国的思想精髓。名家具有严谨的逻辑学思维。道家对宇宙起源的思考和自然哲学成就,炼丹术之于化学,风水之于环境科学,堪舆术之于地理学,兵家之于军事科学,纵横家之于外交和政治学,等等;以及王朝治理的科学性和对现代治理的启示,如科举之于现代公务员选拔,丝绸之路之于现代国际贸易,晋商之于股份制和金融信用体系建设等,让今天的人,看到中国古人天才的超前创新,在古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变我注六经六经注我,既符合现代人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特点,情感上也更加亲切,容易获得认同。

还有一个重要领域需要发掘复兴,那就是实学传统。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文化被标签化为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有道德,重气节,但无能力,轻事功。这一形象的固化,如果不是有意为之,也是极大的误解。很难想象,没有扎实的现实功用,中华文明如何可能经历几千年风雨而长存。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真正支撑和推动民族历史前进的,在地底下,这也恰恰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实学自古即存,至清初颜习斋而成体系,主张习动”“实学”“习行”“致用,反对宋明理学、阳明心学重性理、良知而轻事功的倾向。可惜无论学院派的新儒家,还是通过电视、网络传播传统文化者,都在接着或照着宋明理学或阳明心学讲。在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今天,实学传统无疑更有现实性和针对性。

用适合现代人的方法阐释传统优秀文化的思想内容,不仅是方法手段的问题,更深层次在内容的选取和传播的视角。要从有益于增强文化自信、有益于促进现实功用、有益于全面复兴优秀文化传统的立场,契合现代人的认知和心理特点,提升传统优秀文化内容的阐释和传播水平,取得全方位效能,让传统优秀文化焕发当代光彩。

(节选自李晓东、贺福中《让传统优秀文化焕发当代光彩》,有改动)

材料三

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就对幸福做了大量论述,形成了深刻的幸福观。两千多年来,先秦诸子的幸福观被许许多多中国人奉为立身准则和处世圭臬。今天,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对我们认识什么是幸福、怎样实现幸福仍然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幸福在《论语》《道德经》等诸子典籍中被称为。那么,在先秦诸子看来,幸福有着怎样的内涵呢?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对幸福来说并非不重要,但相比较而言,精神快乐更是幸福所必需的。因此,他们主张对物质财富、生死寿夭、贵贱达穷、外在环境持淡泊态度,而更加注重心灵的知足,关注那些符合人之本性、来自内心的幸福。老子认为知足之足,恒足矣,淡泊名利、顺性无为才是幸福的最高境界。孔子认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对安贫乐道的弟子高度赞赏。孟子认为,人生幸福的真谛是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庄子认为,幸福并非享乐的感觉,而是心灵的顿悟与超越,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这些观点对于丰富人的心灵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礼记·大学》明确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发展放在平天下这样一个宏阔的视野里来看待。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幸福观,强调幸福的共同性。荀子认为,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尽伦就是形成理想人格以实现个体幸福,尽制就是心怀天下为社会谋福利。老子认为,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强调与别人分享快乐可以使自己更快乐,为别人奉献才能体现自己的幸福。墨子认为,造成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源是众人之不爱,实现幸福的根本途径是兼爱,也就是将爱无私地散播于全社会,这种反对自私自利,主张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的幸福观,对当下社会形成和弘扬正确的幸福观具有重要意义。

孟子主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先贤们看来,一个人即使生计维艰也不能见利忘义、丧失操守,不能因为外在诱惑而丧失气节,不能因为外在压力而改变主见。只有这样,才有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幸福。先秦许多思想家始终以心中的幸福标准要求自己,即使时运不济、屡遭困顿也不改志向,而是坚忍不拔地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因为他们念念不忘的是天下百姓的幸福。正因为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他们才会苦读圣贤之书,深究经世济民之道,积极为百姓的幸福谋利解难,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尽职尽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为天下人幸福勇于担当、奉献的责任意识,今天仍值得大力传承与弘扬。

(摘编自黄亚果《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寻幸福真谛》)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学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主要是日常应用,与热衷于探寻认识论、方法论、辩证法等问题的西方文化大相径庭。
B.新时代要让传统优秀文化焕发当代光彩,为时代所用,因为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其实就是传统儒家文化。
C.发掘传统优秀文化的价值内涵,目的是使之成为建设先进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资源。
D.阐释传统优秀文化的思想内容要方法得当,要契合现代人的认知和心理特点。
2.下列对材料二和材料三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把诸子百家的内容重新发掘出来加以分析利用。
B.物质财富对先秦诸子来说,都是要刻意摒弃的,他们注重的是精神的富足快乐。
C.诸子认为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有利于正确幸福观的形成。
D.孟子“三乐”幸福观涵盖了家庭、品质、事业三个方面,值得现代人学习借鉴。
3.下列对材料三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诸子看来,真正认清了幸福的内涵、领略了精神的高贵,就不会沉溺于物质享乐。
B.文章认为贪图享乐、自私自利、易受诱惑、没有操守气节的人难以获得真正的幸福。
C.诸子对幸福真谛的具体理解稍有不同,但是对财富、生命、权力等均持否定态度。
D.从某个方面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是对诸子幸福观的继承。
4.材料一中,作者举西方文化的例子对论述儒学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材料一:

翻开《辞海》《辞源》或任何一本工具书,我们会发现,今天的中国人之所以还有词可用,有话可说,而且可以指望说得漂亮些,丰富些,滑头些,是因为古代有一批热情的语言创造者,确切地说是词汇创造者。中国若没有苏东坡,我们不仅在引经据典方面会有所缺失,民族语言宝库也会失落大量极富意味的词。孔子虽然强调述而不作,但一部《论语》,撇开别的巨大历史功绩不谈,单单从丰富民族词汇这方面考察,已当得起功德无量。说到巧言令色”“和为贵”“温故知新”“尽善尽美”“惠而不费诸词,即使冒昧从经济角度考察,我们也可以说其中每个词都价值连城。

可见,仓颉造字,文人造词,乃是最天经地义之事。

今天的情况则令人沮丧,虽然语言始终在更新创造过程之中,不舍昼夜,但真正由当代文学家自铸的新词伟词,则少而又少。似乎所有的文学家都公认:创造语言的使命已经终结,剩下的只是如何运用已有的语言了。实际上,一次也写不出新词丽句、从来也不曾为祖国语言的丰富有过美芹之献的作家,绝对难称一流。

语言不是时装,见别人穿上去漂亮得体,就误以为自己只要依样画葫芦也能收到漂亮得体之效,这实在是外行之见。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大师拈出的陌生化原则虽不足以解释文学杰作的产生机制,但至少可检验一个作家是否够格。沈从文先生19341月在致妻子张兆和的信中提到一张有趣的帖子,我也一字不改地抄录如下:

立招字人钟汉福,家住白洋河文昌阁大松树下,今因走失贤媳一枚,年十三岁,名日金翠,短脸大口,一齿凸出,去向不明。若有人寻找弄回者,赏光洋二元,大树为证,决不食言。谨白。

沈先生随即感慨道:这人若多读些书,一定是个大作家。——沈先生凭什么下此断语呢?

不必说,就因为这家伙用词大胆,出语奇崛。单单那个字,就够出奇了。

其实,自铸新词与祖国语言是否丰富并无必然关系,即使所欲表达的喜怒哀乐,现有词汇已足够对付,作家仍有义务求新求变,如果他不满足于仅仅表达一下的话。何况,想到古人已经为我们创造了那么多或生动或可爱或有力的词汇,作为今人就更没有理由不思进取,更不该躺在先人的功劳簿上坐吃山空。只有在我们的时代同样创造出大量美妙新词,造福后代,才更能无愧于曾经铸词遗赠吾辈的先人。

换一个角度我们就会发现,现代中国为数寥寥的那几位称得上大师的文学家,大抵都有此抱负。钱锺书无疑是此中的大行家,少年鲁迅即有酸风戛窗的奇句,林语堂单单译出一个幽默来,已足可使吾辈至今齿颊生香。当代中国作家中最为我激赏的台湾余光中先生,在这方面的努力不仅所获极丰,且非常感人。余光中某天曾在日记里如此放言:这世界,来时她送我两件礼物,一件是肉身,一件是语文。走时,这两件都要还她。一件,已被我用坏,连她自己也认不出来,另一件我愈用愈好,还她时比领来时更活更新。纵我做她的孩子有千般不是,最后我或许会被宽恕,欣然被认作她的孩子。显然,余光中这么夸口不仅是因为他曾写出这样不可思议的句子:依次是惊红骇黄怅青惘绿和深不可测的诡蓝渐渐沉溺于苍黛,更主要是因为他有这样的信念:对于文字特别敏感的作家,必须有他自己专用字汇:他的衣服是定做的,不是现成的。

—摘编自周泽雄《谁在自铸新词》

材料二:

收录初心”“点赞等词汇,增加稚嫩而惹人喜爱的意思,为了医学术语卒中的读音,下增补复音词卒中;文字有了声音、笔画有了动态……记者从10日在京举行的《新华字典》新版首发暨商务印书馆文教读书月启动仪式上获悉,新推出的《新华字典》第12版在科学性、规范性和实用性等方面跟进社会发展,更加适合新时代读者需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刘丹青表示,《新华字典》第12版于2013年筹备修订,2015年正式启动并逐步实施。此次修订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一是根据国家规范和教学需求,增补字头;二是跟进时代,适量增补新词;三是与时俱进,完善字词释义;四是满足需求,增补实用字音;五是体现规范实用,完善《部首检字表》;六是依据权威资料,更新附录信息;七是正文每页附二维码,借助纸书十二维码的形式,实现了媒体融合的二次升级,可以看听结合。

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顾青表示,《新华字典》已延递12个版次,及时反映了社会变迁与进步。商务印书馆以《新华字典》新版首发为序幕,启动新华绽放—商务印书馆文教读书月活动将推出涵芬大讲堂”“2020阅读行动论坛”“文教类图书新书发布会”“家庭书架推荐等系列活动,向读者推荐经典名著和精品好书,助力全民阅读。

——摘编自《初心”“点赞”“二维码等被收入新版〈新华字典〉》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若没有苏东坡的话,我们不是在引经据典方面有所缺失,而是会让自己的民族语言宝库失落大量极富意味的词。
B.很多文学家认为其创作运用已有语言即可,而实际上,写不出新词丽句、不曾为丰富祖国语言做过贡献的作家,难称一流。
C.文章举沈从文的例子论证的是:一个作家应该遵循“陌生化原则”创作,而不应该读别人的书,向别人学习借鉴。
D.新推出的《新华字典》紧跟社会发展,每页附上二维码,将看听结合,这是其“科学性、规范性和适应性”的最重要体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若单从丰富民族词汇方面来考察,就已功德无量,因为它创造了不少令人耳熟能详词语。
B.在我们的时代,作家能够创造出新鲜词语以造福后代,才能更无愧于曾经铸就伟词遗赠吾辈的先人。
C.余光中日记中说世界送他两件礼物,一是肉身,一是语文。第二件礼物实际上说的是他的专用字汇。
D.商务印书馆以《新华字典》新版首发为序幕,将推出一系列读书活动,向读者推荐好书,助力全民阅读。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不属于大师进行的语言创新的一项是(     
A.孔子及其弟子使用了“巧言令色”“和为贵”“温故知新”“尽善尽美”等词。
B.沈从文在致妻子张兆和的信中曾提到一张有趣的帖子中使用的“枚”字。
C.少年鲁迅即有“酸风戛窗”的奇句,林语堂曾译出一个“幽默”的词汇。
D.余光中写了“依次是惊红骇黄怅青惘绿和深不可测的诡蓝渐渐沉溺于苍黛”。
4.材料二中的画线内容,各属于第12版《新华字典》哪项修订内容?
2022-10-2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谈到艺术的本质,英国人贝尔认为,伟大的艺术都是“有意味的形式”。艺术创作并不就是把生活复现出来,最根本的是将艺术家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形式化。

早期新诗创作忽视形式、滥用“自由”随意而作的痼疾成了闻一多新诗理论中批判最多的内容之一,在《泰戈尔批判》里,闻一多指出:“于今我们的新诗已经够空虚,够纤弱,够偏重理智,够缺乏形式的了。”在《评本学年〈周刊〉里的新诗》中,闻一多借用鲁品提(Rossetti)的名言来表达自己的诗学主张:“美的灵魂若不附丽于美的形体,便失去了他的美了。”早期诗人都强调诗是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认为是“写”的,不是“做”的,针对这一创作理念,闻一多多次提出自己的异议,主张诗需要“做”,而不是“写”。在《〈冬夜〉评论》里,闻一多谈到艺术加工的必要性:“一切的艺术应该以自然作原料,而参以人工,一以修饰自然的粗率相,二以渗渍人性,使之更接近于吾人,然后易于把捉而契合之。”在《诗的格律》中,闻一多对胡适“有什么话,做什么诗”的诗歌观念进行了大胆的批判,他说:“偶然在言语里发现了一点类似诗的节奏,便说言语就是诗,便要打破诗的音节,要它变得和言语一样一这真是诗的自杀政策了。”并进而解释道:“我并不反对用土白做诗,我并且相信土白是我们新诗的领域里一块非常肥沃的土壤,……我们现在要注意的只是土白可以‘做’诗:这‘做’字便说明了土白须要经过一番锻炼选择的工作然后才能成诗。”当然,要想“做”诗变成现实,就得建立一套诗歌创作和鉴赏的美学规范,这或许就是闻一多提出诗的“三美”主张的初衷。

如果说早期缺乏形式规约的中国新诗创作还处于一种自发状态中的话,那么,在闻一多明确提出诗歌建设的“三美”主张以后,中国新诗进入了一个讲究规范化的自觉时代。闻一多对诗歌形式的强调,对诗歌创作需要修饰和打磨的必要性的阐述,标志着中国新诗在创作理念上的某种成熟,体现着诗学的现代性特征。

(节选自李乐平《闻一多对中国新诗理论的贡献》)

材料二:

从表面上看来,格律可从两方面讲:(一)属于视觉方面的;(二)属于听觉方面的。这两类其实又当分开来讲,因为它们是息息相关的。譬如属于视觉方面的格律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属于听觉方面的有格式,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但是没有格式,也就没有节的匀称,没有音尺,也就没有句的均齐。

关于格式,音尺,平仄,韵脚等问题,本刊上已经有饶孟侃先生《论新诗的音节》的两篇文章讨论得很精细了。不过他所讨论的是从听觉方面着眼的。至于视觉方面的两个问题,他却没有提到。当然视觉方面的问题比较占次要的位置。我们的文字是象形的,我们中国人鉴赏文艺的时间,至少有一半的印象是要靠眼睛来传达的。原来文学本是占时间又占空间的一种艺术。既然占了空间,却又不能在视觉上引起一种具体的印象——这是欧洲文字的一个遗憾。我们的文字有了引起这种印象的可能,如果我们不去利用它,真是可惜了。所以新诗采用了西文诗分行写的办法,的确是很有关系的一件事。姑且无论开端的人是有意还是无心的,我们都应该感谢他。因为这一来,我们才觉悟了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诚然,律诗也是具有建筑美的一种格式;但是同新诗里的建筑美的可能性比起来,可差得多了。律诗永远只有一个格式,但是新诗的格式是层出不穷的。这是律诗与新诗不同的第一点。做律诗无论你的题材是什么,意境是什么,你非得把它挤进这一种规定的格式里去不可,仿佛不拘是男人,女人,大人,小孩,非得穿一种样式的衣服不可。但是新诗的格式是相体裁衣。例如《采莲曲》的格式决不能用来写《昭君出塞》,《铁路行》的格式决不能用来写《最后的坚决》,《三月十八日》的格式决不能用来写《寻找》。在这几首诗里面,谁能指出一首内容与格式,或精神与形体不调和的诗来,我倒愿意听听他的理由。试问这种精神与形体调和的美,在那印板式的律诗里找得出来吗?在那乱杂无章,参差不齐,信手拈来的自由诗里找得出来吗?

律诗的格律与内容不发生关系,新诗的格式是根据内容的精神制造成的,这是它们不同的第二点。律诗的格式是别人替我们定的,新诗的格式可以由我们自己的意匠来随时构造。这是它们不同的第三点。有了这三个不同之点,我们应该知道新诗的这种格式是复古还是创新,是进化还是退化。

(节选自闻一多《诗的格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创作最为根本的性质是艺术家将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形式化,而并不是把生活复现出来。
B.闻一多对诗歌形式的强调,体现了诗学的现代性特征,标志着中国新诗在创作理念上的成熟。
C.闻一多认为,从表面上看,新诗的格律可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来理解,后者为主,前者为次。
D.在闻一多看来,汉字是象形字,中国人对诗歌的鉴赏领悟来自对汉字字形及诗行的视觉印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泰戈尔批判》等文中,闻一多对中国早期新诗滥用“自由”随意而作的痼疾进行了多次批判。
B.闻一多的“三美”论,使中国新诗创作从缺乏形式规约的自发状态进入了讲究规范化的自觉时代。
C.中国最初的新诗尽管不是闻一多所作,但是采用了西文诗分行的形式,已经体现出建筑美的特点。
D.闻一多强调诗歌的形式,并不是说不注重内容,而是追求诗歌的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相调和的美。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闻一多《红烛》)
B.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C.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徐志摩《再别康桥》)
D.今夜风静不掀起微波/小星点亮我的桅杆/我要撑进银流的天河/新月张开一片风帆(陈梦家《摇船夜歌》)
4.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做诗”与“写诗”的不同之处。
5.材料二中,闻一多先生认为他所倡导的新格律诗与旧体格律诗有哪些不同点?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我们能从诗歌中借鉴什么呢?从艺术的角度说,我们能够借鉴的主要就是诗的语言。因为小说有人物、情节,戏剧还有舞台、表演等,而诗歌则除了语言以外,什么都没有。诗歌作为语言的艺术,既不能舍弃语言,又不应被概念和逻辑性所局限,诗歌因此又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在形式上,诗歌要分行。古典诗歌过去是可以不必分行的,那是因为古典诗歌在形式上具有鲜明的节奏性,不分行也等于分了行。分行也好,节奏也好,都是为了有利于摆脱散文与生俱来的逻辑性和连续性,使语言中感性的因素得以自由地浮现出来,这也就是诗歌语言的飞跃性。节奏是富于跳跃感的,它有利于诗歌语言的飞跃,捕捉到我们日常语言中所难以捕捉到的新鲜感受。语言是人类非常宝贵的创造,有了语言,才有充分的思维,才有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使人类从本能向无限发展。可是,艺术需要鲜明的感性,而语言中的感性却是间接的。音乐可以使用音响,绘画可以使用色彩、线条,它们都能直接诉诸听觉和视觉。而语言就不能直接被感受,而是通过许多概念的间接认识。所以,这是一个困难。诗歌的艺术就在于能充分地发挥语言的创造性来获得最新鲜、最丰富的感受。杜甫的名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给我们以何等深刻的印象!但诗人不过是使用了“落日”“大旗”“马”“风”这样一些概念。这便是语言的艺术性,证明了诗歌创作的成功。也许有人会问,既然语言表达直接感受有这样那样的困难,那么又何必作诗呢?像这两句诗画出来不就行了吗?可是又有哪幅画能取代杜甫这两句诗所给我们的鲜明的艺术感受呢?这正是各门艺术各有各自所取得的成就。其实,归根结蒂,任何一门艺术都不能没有思想上的活动,若单凭感官功能,我们在视力上、听力上就都不如飞禽走兽,那么还谈得上什么高度的艺术呢?形象因此也要通过思维来表现,而语言乃是思维的翅膀,各门艺术在这里就都不妨称之为是一种语言。诗歌凭借于语言因此是占了便宜,而并不是吃了亏。当然也存在着需要克服的难处,而掌握任何一种艺术手段也总是难免有难处的。问题在于能否创造性地充分运用这所有的使宜,突破其中的难关而已。

(摘编自林庚《漫谈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借鉴——诗的国度与诗的语言》,有删改)

材料二: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草与柳在古代诗词中一直经常这样地同时并见,要说明其间的缘故,根本上还是因为都涉及春天。“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柳树是代表着春风的,而草则又与春天共其命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春回大地的信息,首先就体现在草与柳的变化上。“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只是那么一星星若有若无的草的痕迹,便宣告了春天的来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柳枝上刚萌发出点点的细叶,料峭的春风便已来到了人间。这个细叶,诗词中又称为“柳眼”,仿佛在说碧玉妆成的是柳树,忽然从睡梦中一觉醒来,睁开了眼睛,同时也就是春天的开始了。所谓“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草透出了绿意,柳睁开了眼睛,这是多么富于生意的绿色世界啊。

世界是绿色的,可是诗人却爱说“青青河畔草”“青青夹御河”“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自是嫩绿色,所谓“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可是却非说“青青”不可。春天叫做青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而春游也叫做踏青,却不说踏绿。春天唤做青阳,春神名曰青帝,少年称为青年,那么到底是谁代表着春天呢?

绿与青原是相近的颜色,所以春天又称碧落、碧空,碧也就是绿。绿草可以称为青草,绿柳却不能称为青柳,但是“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却又正是好诗。“春晚绿野秀”,这绿野却很少称之为青野。大概由于绿指的是具体的现实的世界,而青则仿佛带有某种概括性的深远意义。绿原是一种谐和的色调,在万紫千红的春天,绿乃是多样统一的典范。而青则更为单纯,凝净,清醒,永久,松树因此就都称为青松。所谓青山绿水,何尝不正是两种性格的说明呢?这里或者会给我们带来一点生活中的启发吗?谁不愿意青山不改、青春常在呢?但这只是一种理想,从现实到理想,从具体性到概括性,本来是绿的却说成是青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青青。

(摘编自林庚《青与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小说、戏剧等不同,我们能够借鉴诗歌的只有语言。而这一借鉴的困难之处在于语言不能直接被感受,而是通过概念的间接认识。
B.语言和图画都可以传达鲜明的艺术感受,诗歌语言是思维的翅膀,给我们的印象会更加深刻,而图画的形象没有思想上的活动。
C.春回大地的信息,首先体现在草与柳的变化上。在古代诗词中,草与柳一直经常地同时并见,代表着富有生意的绿色世界。
D.绿草可以称为青草,绿柳却不能称为青柳,绿和青相比,绿指的是具体的、现实的世界,青更为单纯、凝净、清醒、永久。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诗歌语言的问题,但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鸡声茅店月”的意境,用绘画和诗歌带给我们的艺术感受肯定是不同的。
C.诗歌凭借于语言虽然占了便宜,但是在借鉴上存在着更难以克服的难处。
D.“万条垂下绿丝绦”中的“绿”真实地再现了春天的场景,描写生动形象。
3.依据原文信息,下列诗词名句中的“青”与绿无关的一项是(     
A.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把酒问月》)
B.白云如孤峰,半落青松里。(黄渊耀《秋日闲居》)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D.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写作思路。
5.生活中,我们为什么经常使用“青山绿水”来形容春天或美景?请结合材料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奥林匹克运动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这是奥林匹克运动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精神追求。回首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越来越深切地感到,奥林匹克运动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精彩绝伦的体育比赛与优异的运动成绩,也不仅仅是城市在物质层面的快速发展,更多的是对人自身全面发展、对社会和谐进步、对世界和平等更高层次理想的关注与实践。

早在古希腊奥运会时人的和谐发展便成为奥运会发展的主题,形成了以和平友谊”“公平竞争”“追求人体健美奋进为主要内容的奥林匹克精神体系。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吸收了这些古奥运思想,摒弃了古奥运会的民族主义色彩和排外特征,使奥运会成为包容、开放的和平友谊盛会。他明确提出了现代奥林匹克主义最基本的目标:人的身心协调和全面发展。他还说,体育竞技的目标不是要造出健壮的人形动物,而是培养和造就像古希腊人那样身心协调发展的、完整而健康的现代人格。

对人全面发展的关注是奥林匹克运动个人层面人文价值的集中体现,顾拜旦从古奥运会遗产中得出了体育竞技应是身心和谐发展的结论,从而彻底否定了世俗所认为的体育竞技只是的一元文化的观念,确定了新的竞技体育价值观。在此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奥林匹克主义的核心正是人的全面发展。在奥林匹克圣火下,参加体育竞技不仅是身体的健康与娱乐,更重要的是通过竞技使人的精神、道德、思想及意志品质得到全面的提高,成为符合当时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代新人。因此,通过竞技运动手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奥林匹克运动个人层面人文价值的核心内涵所在。

奥林匹克运动社会层面的人文价值集中体现为建设公平和谐的社会,奥林匹克竞技是以竞争为前提的,但竞争不是无序的和盲目的,所有竞争都有严格的制度,所有参加者都拥有平等的权利,每项竞赛都有细致而严格的评判标准,对场地、器材有统一的要求,使双方在公平的条件下进行技术、战术、体能、智慧及心理素质的综合较量,这些方面均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人人拥有平等权利的人文价值。

促进不同国家、文化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和维护世界和平是奥林匹克运动国际社会层面的人文价值、奥林匹克运动的目的并不仅限于促进参与者个人的发展与完善,它还对人类总体社会的生存、发展、自由和解放进行着更积极的思考。《奥林匹克宪章》说: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互相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体育是一种国际语言,不需要翻译、解释,人们便可以自由地交流。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不分肤色、种族、贫富,宗教信仰,在统一的规则下,紧张激烈而又公正友好地竞争,这种大规模的群众互相接触,互相了解的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理解与沟通环境。

(摘编自孙葆丽《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价值》)

材料二:

著名教育家张伯苓曾预言:奥运举办之日,就是我中华腾飞之时!在全世界饱受新冠肺炎疫情侵扰的今天,办好冬奥盛会,需要从我国奥运史中不断汲取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充分发扬北京奥运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与世界奥林匹克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接碰撞而结出的灿烂果实,不仅是中国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中国重要的文化软实力。

北京奥运精神的最大底色是爱国主义精神,奥运是跨越时空的联结,奥运梦想的追逐和奥运精神传承的背后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发展,因为奥运与国运从来都是唇齿相依、紧密联系的、竞技体育,实现爱国的根本途径在于拼搏,奥运会是最能体现拼搏精神的舞台,在奥林匹克精神的鼓舞下,一代又一代的奥运健儿不断发掘自身的潜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世界纪录,把诸多的不可能变成可能,奥运赛场上国歌响起、国旗升起,可以极大地振奋国人的爱国热情,凝聚更强烈的奋斗激情。

北京奥运精神内在生发的动力源泉是团结协作精神,北京奥运会成功的重要前提是全民参与、共享奥运,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七大城市牵手同心,赛事组织务实高效,后勤服务保障有力,人与人,部门与部门、城市与城市之间高度配合,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可以说是全体人民共同参与的结果。这种全民参与也激发了人们对体育运动的空前热情,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体育为大众、把健康和友谊送给全世界的理念,在北京奥运会上得到充分彰显。

北京奥运精神的最大共识是服务奥运的科学精神为自主突破、革故鼎新、应对挑战提供不竭动力,北京奥运精神中创新超越所倡导的自主突破、革故鼎新、勇攀高峰等与中国革命精神是一致的,也与奥林匹克精神中追求卓越的价值理念相契合。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深化了对创新的思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不断创新同样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申奥、办奥过程中,技力气力都很重要,也都得到较大的提升与发展。如在奥运场馆建设方面,北京奥运诸多比赛场馆的先进设计建造理念,及其呈现出的高超水准,都蕴含着科技奥运的创新超越精神。正是应用装配式快速拆装和调平动态监测技术,水立方摇身一变,成为服务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冰立方,真可谓内外兼具的全能型体育场馆,立春时节,第24届冬奥会在双奥之城北京盛大开幕,具有中式美学意味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惊艳全场的迎客松烟火,交相辉映的冰雪五环巨型雪花,阜平山区的孩子们头戴虎头帽用希腊语演唱奥林匹克会歌,让人叹为观止。不断汇聚的一朵朵雪花,冬奥历史上首支低碳氢燃料火炬,由工业建筑改造成的首刚大跳台,无不彰显着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也诠释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运精神。

(摘编自邹秀春《北京奥运精神的形成,内涵与价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奥林匹克运动从古希腊时就追求精彩运动与优异的成绩,关注人的和谐发展,展现了公平、开放、包容的精神。
B.奥林匹克运动的前提是竞争,但这种竞争应该是有序的、有制度保证的,是双方在公平条件下进行的综合较量。
C.奥运与国运唇齿相依、紧密联系,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发展为国人追逐奥运梦想和传承奥运精神提供了有力保障。
D.全民参与助力了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激发了人们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彰显了奥林匹克运动倡导的诸多理念。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奥运完全摆脱了古奥运会崇尚的体育竞技只是“身”的一元文化观念,强调通过竞技运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B.现代奥运能够促进参与者个人的发展与完善,但其最重要的目的是建设公平和谐社会、促进和维护世界和平。
C.以“水立方”变为“冰立方”为代表的诸多比赛场馆的先进设计建造理念,促成了“科技奥运”创新超越精神的形成。
D.形成和发展于申奥、办奥伟大实践的北京奥运精神,早已超出了体育的范畴,成为新时代中国重要的文化软实力。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直接体现奥运人文价值的一项是(     
A.北京2022年冬奥会设立了“和平之光”休战壁画,供各国参赛运动员签名。
B.北京2022年冬奥会配备了超高速摄像机、电子眼裁判,让比赛更公平公正。
C.北京冬奥村中的送餐机器人与可控制升降电动床等高科技产品令人惊喜不已。
D.五战冬奥的老将说:年龄不是问题,只要拥有夺冠的雄心,就一定能够做到。
4.依据两则材料,简要分析北京奥运会(夏季奥运、冬季奥运、残奥会)对奥运人文价值发展所做出的中国贡献。
2022-10-1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迁安市四中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