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1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我国,以长征文化为主题的纪念性建筑并不罕见,红色文化的教育与宣传从未停止过。对比传统长征纪念环境设计,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中出现了明显的对人、事件和环境的“人情化”设计倾向,这说明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长征文化精神的传递不再仅仅局限于特定的所指,也不再只是静态的、严肃的、抽象的符号,而是以更加动态的、新生的、活力的姿态参与到了社会主义的发展中来。

(摘编自钱若云《人情化设计理念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设计中的体现》)

材料二: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公共空间的环境需要体现出丰富的人情化特点,使人们在进入到公共空间环境时能够感受到愉悦。因此,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人情化程度。

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首先需要了解活动的安全感对于人们活动的重要价值。倘若人们长期处于交通混乱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中,人们会缺乏安全感,商业活动也会受到阻碍。对此,要建立完善的人行道系统,通过建立地下通道、步行街和空中通道等方式为行人提供良好方便的出行条件,使市民的心理需求得到相应的满足,从而促进城市的整体性发展。城市的空间环境尺度能够对城市的设计效果进行更加科学的衡量,使市民在城市空间中感到亲切舒适。比如,商业街如果太宽会对人们的购物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合理地控制商业街的宽度,使两旁的建筑尺度合适,橱窗的内容清晰,为人们的购物提供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城市公共空间场景中广场设计的尺度也极其重要。中小型广场可以发挥出更加良好的集聚与引导作用,能够让居民的生活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并且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线下沟通。

充分接近自然。绿色能够使人们的心情宁静,情绪稳定,因此,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过程中让人们进一步接近绿色,会使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效果更加好,符合人们的追求和享受。适当应用水的元素可使人们更接近自然。水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视野内容,而且使人们获得愉悦和安慰。

活动支持是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方面的重要内容。在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实际设计过程中,规划者应当使人们的各种活动都能够得到理性的尊重和支持,从而为人们的观赏、交往、沟通娱乐等方面的活动创造更加良好的前提条件。

(摘编自张艺萱《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人情化要素分析》)

材料三:

阿尔瓦·阿尔托对人情化理念的表现与表述都是非常具体和透彻的,他充分沿用他对建筑设计的特别分析和见解以及人情化设计的巧妙手法,通过亲身实践证明了他的人情化理论的核心价值和影响力,为现代建筑做出卓越的贡献。

他执着坚持一生的人情化建筑设计,体现在建筑场所与其环境内住户之间相互和谐共容的关系上、技术时代的设施与自然社会环境和谐共处的关系上。阿尔托一生的设计和设计实体始终坚持和睦共存、和谐共生的思想。他脑海中的建筑师,以及他的作用和义务就是要不断设计和创建新的为人所充分利用的、不停变换、流动和充满合理想象的空间,更要为人们设计出让每个人都感觉到自由惬意的空间,并且这个空间要很好地为人的生活服务,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尽可能地解决人的生活与居住问题。

人情化的概念概括起来应是:①冲破技术的层面,深入人情、心理的领域,特别关注人们生活和心理的需要。②传统材料与新结构、新材料相结合,不排斥现代技术。③处理手法适当、柔和、多样。④注重打造变化多样、层次丰富的空间格局。⑤充分考虑人的感受度,打造适合的建筑尺寸。⑥细节处更显建筑本身特质,特别留意建筑细部。⑦结构构件巧妙地化为精致的装饰,建筑造型娴雅,空间处理自由活泼且有动势。

(摘编自张晓宁《浅析阿尔瓦·阿尔托的人情化理念》)

1.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纪念性空间设计是“人(事件参与者、群众)→场所(事件发生地)→(了解)事件”的过程,这是一个由大到小的、动态的、新生的、活力的过程。
B.纪念性空间融入人情化设计主要是“事件→(影响)场所(事件发生地场所或相关环境)→(影响)人(事件参与者、逝者、文化传承者、生者等)”的过程。
C.“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设计不同于传统长征纪念环境设计的地方主要是,出现了明显的对人、事件和环境的“人情化”设计,其情感辐射范围会更广。
D.材料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人情化设计、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人情化要素、建筑家阿尔瓦·阿尔托建筑设计中的人情化理念三者有共通之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公共空间场景中广场设计要控制合适的空间尺度,可以设计一个中小型广场,让居民的生活具有更强的稳定性。
B.自然环境与技术时代的设施相互和谐共处的关系,以及建筑场所与其环境内住户相互和谐共容的关系,都体现了阿尔托的人情化建筑设计理念。
C.通过人情化的概念可知,在特别重视民族化的今天,设计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应关注人们的需要,不使用现代技术。
D.人情化建筑设计的结构构件巧妙地化为精致的装饰,这与中国建筑在斗拱和门窗、屋脊、瓦当、脊吻上的刻花图案类似。
3.你所在的市区的城市管理局征集以“多元规划,构建人情化家园”为主题的城市建设措施建议书,请结合材料二,列出你所写的建议书中的三个建设措施要点。
2024-01-20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的诗一向被称为诗史,它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的现实生活和时代面貌。把杜诗称为诗史,最早见于晚唐孟棨的《本事诗》,其在叙述李白的一段中,附带着提到杜甫,说“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从这句话看来,诗史这个名称好像是在杜甫时代就已经存在了——纵使不在杜甫时代,也应该在孟棨以前。

普遍地用诗史标志杜诗的特点,始于宋代。五代时写成的《旧唐书·杜甫本传》没有提到诗史;北宋写成的《新唐书》则说杜诗“世号诗史”。宋代诗文以及诗话中,凡是有关杜甫的,诗史二字常常可以遇到。像“推见至隐,殆无遗事”“读之可以知其世”“纪当时事,皆有据依”等,的确是杜诗的特点,也是杜甫成为我国一个伟大诗人的重要原因之一。杜甫在这方面给中国的诗歌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新的领域。明代的唐诗研究者胡震亨说,“以时事入诗,自杜少陵始”。他认为以时事入诗,杜甫发挥了极大的独创性,道前人所未道,这是杜甫对于中国诗歌的丰功伟绩。但回顾诗歌的历史,追溯《诗经》的传统,这种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但把目光局限在从晋宋到唐初的三百年内,这时期的诗歌除却陶潜、鲍照、庾信以及后来的陈子昂等人的优秀作品外,自然代替社会,形式胜过内容,已成为普通的现象,而杜甫以其满腔热忱,大量地歌咏时事,从这方面看来,说是自他开始,也未为不可。

杜甫生在唐代封建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他面对许多残酷的事实,既不惶惑,也不逃避,而给以严肃的正视。他既有热情的关怀,也能作冷静的观察,洞悉时代的症结和问题的核心所在。他观察的范围广、认识深,并能以高度的艺术手法把他观察、认识的所得在诗歌里卓越地表达出来,大大超过了在他以前的任何一个诗人。所以我们说,杜甫是中国诗歌优良传统伟大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也就是这个缘故,杜诗才获得了千百年来被人公认的诗史的称号。

诗史不同于历史,不能理解为用诗体写成的历史。一部好的历史同样需要作者能够认识时代的症结和重大问题的核心,同样可以写得很生动。可是作为诗史的杜诗则在深刻反映现实的同时,还通过多种多样的风格和具有独创性的表达方法处处体现出作者本人的形象,很少只是客观的描述。浦起龙说得好,“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诚然,杜诗不仅反映了时代,同时也浸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使人感到诗人的性情活跃在诗的字里行间。这正是杜甫的诗史与一般历史不同的地方,正如胡宗愈所说的,里边包涵着诗人的“出处去就,动息劳佚,悲欢忧乐,忠愤感激,好贤恶恶”。

如前所述,抒情和时事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是我国诗歌从开始以来一直到建安时代的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个特点的发扬光大,杜甫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摘编自冯至《论杜诗和它的遭遇》)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据孟棨《本事诗》记载,杜甫遭逢“安史之乱”,作品充分反映社会现实,所以当时就称之为“诗史”。
B.与自然代替社会,形式胜过内容的诗歌相比,陶潜、鲍照等人的作品同杜诗一样,都在大量地歌咏时事。
C.乱世中的杜甫对社会生活有广泛的观察和深刻的认识,并凭高超的艺术手法表达出来,这是前无古人的。
D.作为“诗史”的杜诗不同于一般的历史,字里行间包涵着“悲欢忧乐”“好贤恶恶”,活跃着诗人的性情。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提出论题,接着论述杜诗被称“诗史”的历史、原因及“诗史”与历史的区别。
B.文章引用胡震亨的论述,阐明杜甫以时事入诗给中国的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的观点。
C.第四段在论述杜诗的特点时,将浦起龙与胡宗愈的说法进行对比,支撑了自己的观点。
D.文章在赞扬杜甫对我国诗歌贡献的同时,也对言过其实的说法有所辩驳,具有思辨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与同时代大多数诗人不同,杜甫以满腔热诚、大量歌咏时事著称,所以我们说“以时事入诗,自杜少陵始”,也未为不可。
B.“诗史”不同于历史,不能理解为用诗体写成的历史,故而“诗史”不能真实地反映历史,而主要是反映作者的主观情感。
C.杜甫的“史诗”深刻反映现实的同时凸显作者本人的形象,其诗句“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就体现这样的特色。
D.在认识清楚时代的症结和问题的核心所在的同时,把抒情和时事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就能够书写出一部优秀的历史。
2024-01-20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然秉具诗性气质的中华民族,自始即是在“诗意中栖居”的民族。迄今最早见于记载的诗歌源于上古时期,即“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从那时起,诗歌承载着上古先民丰富的精神情感和繁杂的生活劳作,诗歌以唱诵、歌舞等多种方式融入先民生活,并逐渐衍生为不可或缺的生存方式乃至文化形态,开启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诗歌传统。

从艺术起源视角追溯,中国诗歌“感物而动”(《礼记·乐记》)的创作原理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相契合,体现了诗性民族以“人化自然”为特征的审美理想追求,也多维度展现了中国人对自然和现实的感受方式,其中优秀的诗篇不乏深邃的哲学内涵。长期以来,中国诗歌的形式和内容超越了文学与艺术的局限,关涉哲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思想史等,它从一开始就重视个人情感、人文情怀,关注现实生活,在以“诗言志”为核心诗学的理论系统中,“志”包含广博的精神世界与繁杂的人生经验,以及不同个体内心所想所感。闻一多曾将“志”解释为:“一记忆,二记录,三怀抱。”(《歌与诗》)前两点并无太多歧义,至于“怀抱”,不同时代、不同文本、不同诗人可阐释的方向尤为丰富。

纵观几千年中国诗歌发展史,诗歌的“记忆”和“记录”功能并不乏见,以抒写“怀抱”为特征的抒情诗在不同历史阶段均有佳作涌现。如果我们略加审视那些经过历史淘洗而沉淀下来的经典名篇,会发现一个并不新奇但比较普遍的艺术品格,即它们多是将“记忆”和“记录”融会于“怀抱”之中或曰“怀抱”涵摄了“记忆”和“记录”的诗作,换而言之,脱离了“怀抱”,单纯的“记忆”或“记录”无法架构起撼动人心的经典诗作的骨骼。

以具体诗作为例,对安史之乱记录最切入人心的首推杜甫的“三吏三别”,但是当后人读罢“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而感思战争的残酷之余,真正撼动心扉的却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春望》时,诗人亲历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目凄凉,因而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感怀,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忧国忧民的胸怀,浸透着个体民胞物与的精神,这也是杜诗的“怀抱”。“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是李清照南渡后对国破家亡、孀居之苦的切身感受,无尽的悲惨孤寂却不落于小我的牢骚抱怨之琐碎,蕴蓄着家国忧叹,浓缩了诗人流离失所的现实遭遇。有“千古词帝”之称的李煜,在其众多词作中经久传诵的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的后期词多从具体可感的个体形象出发,倾吐身世家国之痛,摆脱了花间樽前曼声吟唱的艳情之风,兼有刚柔之美,拓展了词言怀述志的狭隘空间,对后来豪放派词也有影响,后人常常把他定格在亡国之君而忽略了诗词中幽深的“怀抱”。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开篇记录了元宵节车水马龙热闹缤纷的现场,这些无非是为了反衬一个超群脱俗、宁静淡泊的女性形象,她的出现点亮了千百年来上元节所有的灯,千古名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恰恰寄寓了孤高的作者在政治失意屡次被贬却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后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引借这一句形容立业治学的最高境界。对美好女性或理想爱情的追慕与其笔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或“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构成内在的精神品质的呼应,命运多劫、壮志难酬的辛弃疾把他的爱国信念、对民族命运的忧患,通过不同形式把“怀抱”寄予在诗词里。再看百年来新诗名篇,面对民族灾难,那些经典不衰的诗作留给历史怎样的回响: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冯至的“给我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穆旦的“等待着,我们无言的痛苦是太多了/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郑敏的“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欧阳江河的“永远的维纳斯站在石头里/她的手拒绝了人类”,以及“离去的重新归来/倒下的却永远倒下了”……这些经典诗句穿越了时空,至今仍直击人心,无一例外它们来源于有“怀抱”的书写,向我们展现了中国诗人崇高深切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幽深的情思、在场的生命感悟,同时从诗艺层面表达了他们对诗歌文学样式的特殊体认。

波兰诗人亚当·扎嘎耶夫斯基曾称赞赫伯特是一个生活在两个世界之间的人:“每一位伟大的诗人都生活在两个世界之间。其中一个是真实的、有形的历史世界,这个世界对某些人来说是私人的,对另一些人来说则是公共的,而构成另一个世界的是密实的梦境、想象和幻象。”从某种程度上讲,上述关于两个世界的比喻得到大部分诗人的共识,在创作观念上基本对应着闻一多的“记录”“记忆”和“怀抱”的两个诗学维度,不过,“怀抱”远远漫出了“梦境、想象和幻象”空间,它还兼及思想境界、人格修养、道德情操、智慧情怀以及崇高的社会责任感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涌现出一批优秀抗疫主题诗歌。疫情面前,诗歌如何焕发温暖、凝聚人心?如何兼顾诗歌的社会功能与审美功能,超越语言和现实,留下经得住推敲和品味的诗作?闻一多的“怀抱”说,不失为进入和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有效路径,也就是说,抗疫诗歌写作要有与抗疫匹配的“怀抱”。

(摘编自孙晓娅《激活诗歌的“怀抱”传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民族“人化自然”的审美理想追求,在中国诗歌“感物而动”的创作原理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得到了体现。
B.从几千年中国诗歌发展史来看,“记忆”“记录”和抒写“怀抱”均是诗歌具有的功能,但后者才是抒情诗的唯一特征。
C.幽深的情思、在场的生命感悟、饱含忧国忧民的胸怀,以及体现崇高深切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以抒写“怀抱”为特征的诗作的重要内涵。
D.波兰诗人亚当·扎嘎耶夫斯基提出的“两个世界”,基本对应着闻一多的两个诗学维度,因此得到了大部分诗人的认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宏观层面分析中国诗歌的特点,进而明确提出了“诗言志”的中心论点,并引述闻一多的相关阐释进行论证。
B.文章选择杜甫的一些诗作进行比较分析,论证了抒写“怀抱”的诗歌较之“记录”的诗歌更具撼动心扉的力量。
C.文章在梳理古今诗歌的基础上,总结出经典诗句能够穿越时空、直击人心的根本原因,突出了有“怀抱”抒写的意义。
D.文章以新冠肺炎疫情下的诗歌创作为立论背景,希望通过激活诗歌的“怀抱”传统,为抗疫主题诗歌创作指明方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关注现实生活,重视个人情感、人文情怀,中国诗歌才能够从形式和内容上超越文学与艺术的局限,拥有深邃哲学内涵。
B.杜甫的《春望》将“记忆”和“记录”融会于“怀抱”之中,所以能成为经过历史淘洗而沉淀下来的经典名篇。
C.李煜的词句“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抒发个体哀愁,不属于文中所说的有“怀抱”的书写。
D.在创作中能兼及思想境界、人格修养、道德情操、智慧情怀以及崇高的社会责任感,诗歌便能焕发温暖、凝聚人心。
2024-01-1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自然界中每一种生命都会以自己的方式繁荣自己的种群,植物的种子集中于亲本植物附近会加剧竞争和加速死亡,为了寻找适合定居和生长的生境,开拓和占领新的领地,在种子成熟的季节,大自然会顿时喧闹起来,植物们迫不及待地一展才华,施展着各自的看家本领,为种子准备一次奇妙的旅行。

果实是被子植物的传承策略和手段,它们是献给种子传播者的报酬。果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除了形态与结构上的变化外,还伴有复杂的生理变化。果实的色泽与果皮中所含色素有关,里面主要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色素的含量与种类不同,果实所呈现的色泽也不相同。通常较强的光照与充足的氧气,有利于花青素的形成,果实向阳的一面往往着色较好。果实质地逐渐由硬变软,原因是果皮细胞壁中可溶性果胶增加,原果胶减少,使细胞间失去了结合力,致使细胞分散,果肉松软。成熟果实的气味的主要成分包括脂肪族与芳香族的酯,还有一些醛类,比未成熟时更为丰富。柑橘中有60多种香气成分,葡萄、苹果中则有70多种。植物果实的颜色、质地、气味会促进动物嗅觉的发展,最终吸引动物食用。

不会咀嚼的鸟儿们是植物种子旅行的上上之选,很多植物在种子成熟时果实由青色变成显眼的红色或者黑色,硕果累累的果树成了鸟儿们举行盛宴的殿堂,各路食客纷纷相聚。经过一番盛宴的招待,鸟儿们带着成百上千的种子飞翔到很远的地方,果肉会被消化吸收掉,但是无法消化的种子则会被鸟儿们排放到远方。

除此之外,种子还会自己插上飞翔的翅膀,驭风而行。风无处不在,为植物提供了名副其实的顺风车,聪明的植物们当然不会放弃这一大自然的恩惠。兰科植物的种子以小而闻名,当种子成熟时,果荚开裂,轻微的空气流动就能将这些种子带向数公里外的地方。

勤劳的植物喜欢自力更生,它们进化出特殊的细胞和组织结构,在特定的条件下依靠自身的机械力量就能够将种子很好散布出去。我们常见的豆荚在种子成熟时,湿果皮失去水分,干燥而坚硬的果皮在太阳的烘烤下,会在果皮上产生不均匀的应力,当应力达到一定阈值时,果皮在缝线上突然打开、扭转和炸裂,种子就会像飞出枪膛的子弹,被弹射到远处。

(节选自张家荣、亚吉东《种子的生存智慧》)

材料二:

种子传播是决定植物种群空间结构的一个重要过程。许多研究表明,70%~90%的热带雨林和亚热带雨林植物,其种子都是依靠脊椎动物进行传播,尤其是鸟类。这是因为鸟类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消化道中的植物种子能伴随其移动距离的增加而被传播到适宜萌发的微生物中,并占据新的生态位,扩大植物种群的空间分布,从而降低子代与亲代间对光照、水分和营养等资源的竞争,减少后代因密度制约效应造成的死亡率。

(节选自汪国海、李福燕等《食果鸟类对秋枫果实的取食和传播研究》)

材料三:

植物的传播和繁衍是通过繁殖体实现的,繁殖体经由多种媒介作定向或非定向运动散播到远离母体的区域是固着植物实现物种迁移的主要方式。植物繁殖体自母体脱落后,在多时空尺度中发生的输运过程是其完整生命周期中最为基本的生态动力学过程,在植物个体的生存、生长及繁衍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是发生群落演替的先决条件,能增强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并提高其抗风险能力,对植物种群及群落的组成、结构与动态变化具有决定性作用,同时对掌握植物物种的延续、进化以及地理空间分布规律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繁殖体传播方式在动力机制上可分为主动与被动传播,主动传播的动力来源主要为重力与植物自然弹射力,具有路径单一与传播范围小的特点;被动传播的动力来源主要为运动的生物与非生物媒介,具有传播范围广及路径多样化的特点,主要包括风媒、水媒及动物媒传播。

(节选自曾玉红、刘小光等《植物繁殖体水媒传播研究进展》)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相关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植物果实其颜色、质地、气味发生变化动物嗅觉的发展
B.不会咀嚼的鸟儿们成熟的果实排放无法消化的种子
C.植物种子脊椎动物传播避免死亡的目的
D.脱落母体的繁殖体发生群落演替物种丰富度、抗风险能力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自己的方式来繁荣自己的种群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规律,而让种子“旅行”就是植物的独特方式。
B.被子植物用自己的果实回报那些帮助自己传播种子的动物们,自己的种子才得以离开亲本植物远行。
C.“大自然会喧闹起来”“一次奇妙的旅行”“各路食客纷纷相聚”等语言生动形象,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D.风、水等传播媒介能使种子的传播范围更广,路径更多样,因而成为植物种子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3.植物种子在传播过程中有哪些智慧?请根据材料进行概括。
2024-01-1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摘编自《国潮数据浅析——下一个十年国潮还能引领趋势吗?》,搜狐网)

材料二:

东方浮雕工艺融入彩妆产品,敦煌壁画元素作为印花出现在运动鞋上,大白兔奶糖开发出了潮流香水……这些过去与现代时尚难以搭上边的元素,如今出现在各类消费场景中,成为新潮流。

“引领这股新消费潮流的就是国潮力量。”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服贸所研究员高宝华看来,国潮就是以国有品牌为载体、以优良品质为内涵,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强劲营销下,既能满足年轻消费者个性张扬以及对时尚的追求,又有助于传统文化回归而产生的一种潮流。

“国潮是中国产品、中国品牌、中国美学、中国文化的综合呈现。”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副院长王昕总结说。他认为,国潮是多种符号的统一和再现,其中包含中华传统文化认同层面的符号,比如民族图腾式标记的民族符号;还有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时尚融合的符号;以及代表中国国家形象的符号,比如中国、中华字样等激发中华民族群体性认同的符号。“冰墩墩和雪容融就是中国形象的情感对应物,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如此高,正是看重它们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价值。”王昕说。

(摘编自邹晓菁《年轻人为何热衷国潮》,《光明日报》)

材料三:

根据以往的实践经验,以动漫、美剧等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在中国拥有广阔的受众市场,而中国的流行文化却很难突破中西方的文化壁垒。从这个角度来说,国潮立足青年群体的审美取向和文化旨趣,不仅为未来的国际传播创造了新的中国特色的符号中介,同时也切中全世界青年人共同的“潮”“酷”等个性化诉求,为超越国家层面的文化再生产开辟出潜在空间,比如中国本土的设计师和时尚品牌已经引起海外市场的广泛关注。同时国潮在操作层面也通过激活青年群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为青年主导的国际传播模式探索了可行的路径。

国潮激发作为传播主体的青年群体的民族文化自信。青年人是国潮的核心用户群,更是未来国际传播的重要主体。值得注意的是,Z世代(指1995~2009年间出生的一代人)也是与互联网发展同步成长的一代,身处不同文化环境中的青年群体共享数字信息技术,因此更加有能力也有动力进行积极地对外传播和文化交流。

国潮有助于在海外青年群体中提高中华文化的感召力。让海外青年人真正认可中国的文化价值理念,有助于建构持久的国家品牌形象。国潮在这方面的独特优势在于产品的流动性和文化的持续性。也就是说,国潮作为一种文化观念、社会思潮和审美取向,虽然附着于一定的商品,却不依赖于特定的商品。因而,即使国潮的产品种类相对有限和小众,品牌的更新换代也难以预期,但它们所传递的民族文化价值并不会随之削弱。反而在产业延续的过程中不断推动民族文化的正向积累,促进更多的海外青年了解中国文化、喜欢中国文化,从而提高中华文化的海外感召力。

(摘编自刘黎明《国潮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光明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显示,2016年中国品牌与境外品牌的关注度相差不多,而2021年人们更关注中国品牌,手机、服饰等六大品类的关注度都有大幅提升。
B.王昕认为国潮是多种符号的统一和再现,冰墩墩和雪容融作为中国形象的情感对应物,其情感内涵和象征价值使得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高涨。
C.中国本土的设计师和时尚品牌引起海外市场的广泛关注,说明国潮可以成为中国文化在国际传播的符号中介,满足全世界青年人的个性化诉求。
D.国潮产品具有产品的流动性和文化的持续性,因而在向海外青年人传播中国的文化价值理念、构建持久的国家品牌形象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Z世代是与互联网发展同步成长的一代,有能力也有动力进行积极地对外传播和文化交流。
B.从中西方之间存在文化壁垒、中国流行文化无法打入西方受众市场的角度来说,国潮基于青年群体的审美取向和文化旨趣,能够开辟文化再生产的潜在空间。
C.在国潮力量引领下,当下各类消费场景中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融合成为新潮流,通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劲营销,迅速占领大部分市场。
D.国潮附着于一定的商品,国潮产品能传递出民族文化价值并不断推动民族文化的正向积累,因而产品种类需要多种多样、更新换代要快。
3.请阅读上述三则材料,概括说明国潮流行有何现实意义。
2024-01-1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文化的基础性作用:产业兴旺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熟悉现代市场经济的运作。生态宜居需要农民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绿色生活习惯。乡风文明需要农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治理有效需要农民具备法制观念、掌握法律常识。这些美好的目标如果没有文化作支撑,是不可能实现的。

乡村振兴需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消除落后文化的不良影响。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不少扶贫干部发现,落后的文化观念所带来的思想保守落后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原因。有的贫困群众缺乏劳动技能,难以开展劳务输出;有的长期享受扶贫待遇,“等靠要”思想严重……可以说,根深蒂固的落后文化观念是脱贫攻坚的一大障碍。“十三五”时期,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但要巩固这一来之不易的成果,实现乡村振兴,还要我们久久为功,消除落后的文化观念,普及先进文化,用先进文化培育新一代农民。

乡村振兴需要用文化凝聚人心。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充分调动起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只有农民人人参与,才能使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生根发芽、产生实效。这就需要我们发挥文化在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上的独特作用,让农民真正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措施,明白做什么、如何做、怎么做,懂得自己既是乡村振兴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增强自觉性。通过文化“铸魂”,使广大农民群众在思想观念上、在生活方式上、在价值追求上统一到中央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上来,为巩固脱贫成果、建设幸福美好的新农村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乡村振兴需要发展文化产业。农村是乡土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发源地,拥有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丰富资源。多彩的非遗技艺、古朴的古村古镇、独特的民俗风情、优美的自然景观……都是文化产业的要素,经过产业化开发就可以成为致富之源。位于成都市附近的明月村现在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就会游客云集,热闹非凡,因为这里拥有数十座风格各异的非遗工作坊,聚集着上百位来自全国乃至海外的艺术家,成为远近闻名的非遗村、文化村。通过开展乡村旅游,明月村迅速脱贫,不但村民家家住上小洋楼,村容村貌也大为改变,绿水青山、翠竹鲜花,处处透露着优雅整洁,让明月村赏心悦目,成为度假胜地。

乡村振兴需要移风易俗、树立文明风尚。古人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在一种良好的文化熏陶下,即使是落后分子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发生改变。当前农村地区还存在各种不良风气和陈规陋俗,如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往来负担沉重,封建迷信活动有所反弹,流行打牌搓麻将等娱乐活动……迫切需要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大力弘扬文明新风,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摒弃传统陋习,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

(摘自人民日报《加强文化建设促进乡村振兴》2021.10.04,有删改)

材料二: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作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阵地,高校要主动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明确自身责任、发挥自身优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服务支撑。

提高教育水平。乡村振兴离不开知识和人才,需要大力发展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实行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高校要瞄准乡村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需要,将教育资源转化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动能。一方面,探索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有效途径。广大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要持续开展支教行动,逐步提升乡村基础教育质量。深度推进校地合作,拓宽教育扶贫途径,借助信息技术加快数字化学习资源库建设,促进乡村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另一方面,挖掘和利用乡村教育资源。鼓励高校师生开展农耕文化、民间文化研究,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引导学生利用寒暑假赴乡村开展体育、美育活动,送文艺演出下乡,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此外,还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借鉴乡村教育发展的国际经验,引进先进教育理念和手段,提高农村教育资源的供给质量。

强化人才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农村是充满希望的土地,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需要更多优秀涉农人才。高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人才。一是培养涉农综合型人才。在教育部门指导下,将招生计划适当向农村地区倾斜,用好专项计划招生政策,扩大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招生规模。优化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完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加快培养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人才。二是引导师生服务乡村。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好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农技特岗计划等项目,推动各类人才资源向基层下沉。选送一批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工作作风过硬的中青年教师、科技服务团,投身乡村、建设乡村。三是提升基层人才综合素质。统筹规划高校教育资源,发挥学科优势,建立更加开放灵活的培训机制,提升基层干部、农民、教师、医生等群体的素质能力。

(摘自人民日报《为乡村振兴提供服务支撑》2021.09.29,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文化支撑,这就要求农民要学习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法制观念。
B.根深蒂固的落后文化观念是脱贫攻坚的一大障碍,因此要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C.要想通过文化“铸魂”,应该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巩固脱贫成果、建设幸福美好的新农村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D.农村是乡土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发源地,拥有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丰富资源,只有经过产业化开发才能成为农民的致富之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乡村振兴需要移风易俗,树立文明风尚,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培育新一代高素质农民。这是乡村振兴必不可少的部分。
B.中国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贫困,这来之不易的成果需要我们消除落后文化观念来巩固。
C.当前农村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已经做到摒弃传统陋习,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D.为了有效提高教育水平,高校只要瞄准乡村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需要,就能将教育资源转化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动能。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中不属于乡村文化建设的一项是(     
A.山西省委宣传部委派摄影家张国田打造了“前沟之恋”“禾田小镇”等集餐饮住宿、休闲度假、文化创意等为一体的“乡村田园综合体”扶贫项目。
B.陕西袁家村自2007年始兴起旅游,如今游客百万,资产已经过亿,被奉为乡村旅游黑马之典范。
C.乡村振兴青年菁英班旨在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青年领军人才,为国家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输送一支有情怀、有知识、有能力的“三农”人才。
D.毛城子镇成立了吉林省首家乡镇文联,文联下设二人转、大秧歌、民俗、音乐、诗词、书画摄影6个协会,共有会员1105人。
4.材料一采用什么论证结构?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5.假如你是来自农村的在校学生,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你将如何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服务。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文化的基础性作用:产业兴旺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熟悉现代市场经济的运作。生态宜居需要农民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绿色生活习惯。乡风文明需要农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治理有效需要农民具备法制观念、掌握法律常识。这些美好的目标如果没有文化作支撑,是不可能实现的。

乡村振兴需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消除落后文化的不良影响。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不少扶贫干部发现,落后的文化观念所带来的思想保守落后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原因。有的贫困群众缺乏劳动技能;有的长期享受扶贫待遇,等靠要思想严重……可以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但要巩固这一来之不易的成果,还要我们久久为功,消除落后的文化观念,用先进文化培育新一代农民。

乡村振兴需要用文化凝聚人心。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充分调动起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才能使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生根发芽、产生实效。这就需要我们发挥文化在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上的独特作用,让农民真正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措施,懂得自己既是乡村振兴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使广大农民群众在思想观念上、在生活方式上、在价值追求上统一到中央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上来,为巩固脱贫成果、建设幸福美好的新农村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乡村振兴需要发展文化产业。农村是乡土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发源地,拥有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丰富资源。多彩的非遗技艺、古朴的古村古镇、独特的民俗风情、优美的自然景观……都是文化产业的要素,经过产业化开发就可以成为致富之源。位于成都市附近的明月村现在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就会游客云集,因为这里拥有数十座风格各异的非遗工作坊,聚集着上百位来自全国乃至海外的艺术家,明月村迅速脱贫,不但村民家家住上小洋楼,绿水青山、翠竹鲜花,处处透露着优雅整洁,成为度假胜地。

乡村振兴需要移风易俗、树立文明风尚。古人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在一种良好的文化熏陶下,如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往来负担沉重,流行打牌搓麻将等娱乐活动……迫切需要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大力弘扬文明新风,摒弃传统陋习,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

(摘自人民日报《加强文化建设 促进乡村振兴》2021.10.04,有删改)

材料二: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作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阵地,高校要主动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服务支撑。

提高教育水平。乡村振兴离不开知识和人才,需要大力发展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实行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不断增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高校要瞄准乡村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需要,探索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有效途径。广大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要持续开展支教行动,逐步提升乡村基础教育质量。深度推进校地合作,借助信息技术加快数字化学习资源库建设,促进乡村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另一方面,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引导学生利用寒暑假赴乡村开展体育、美育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此外,还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先进教育理念和手段,提高农村教育资源的供给质量。

强化人才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农村是充满希望的土地,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人才。一是培养涉农综合型人才。在教育部门指导下,用好专项计划招生政策,扩大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招生规模。优化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加快培养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人才。二是引导师生服务乡村。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好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农技特岗计划等项目,推动各类人才资源向基层下沉。选送一批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工作作风过硬的中青年教师、科技服务团,发挥学科优势,建立更加开放灵活的培训机制

(摘自人民日报《为乡村振兴提供服务支撑》2021.09.29,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文化支撑,这就要求农民要学习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法制观念。
B.根深蒂固的落后文化观念是脱贫攻坚的一大障碍,因此要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C.要想通过文化“铸魂”,应该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巩固脱贫成果、建设幸福美好的新农村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D.农村是乡土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发源地,拥有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丰富资源,只有经过产业化开发才能成为农民的致富之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乡村振兴需要移风易俗,树立文明风尚,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
B.中国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贫困,这来之不易的成果需要我们消除落后文化观念来巩固。
C.当前农村已经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摒弃传统陋习,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
D.为了有效提高教育水平,高校只要瞄准乡村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需要,就能将教育资源转化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动能。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中不属于乡村文化建设的一项(     
A.山西省委宣传部委派摄影家张国田打造了“前沟之恋”“禾田小镇”等集餐饮住宿、休闲度假、文化创意等为一体的“乡村田园综合体”扶贫项目。
B.陕西袁家村自2007年始兴起旅游,如今游客百万,资产已经过亿
C.乡村振兴青年菁英班旨在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青年领军人才,为国家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输送一支有情怀、有知识、有能力的“三农”人才。
D.毛城子镇成立了吉林省首家乡镇文联,文联下设二人转、大秧歌、民俗、音乐、诗词、书画摄影6个协会,共有会员1105人。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假如你是来自农村的在校大学生,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你将如何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服务?
2023-11-0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丹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诗书礼乐到钟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素来为国人所津津乐道。然而一谈及传统建筑,多数人不是一脸茫然,便是心怀遗憾。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本就不多,往往还被岁月剥去了光彩,有几分“土里土气”,相形之下,欧洲古建筑遍地开花,如风光片里古堡的坚固伟岸、教堂的华丽炫酷,让人如何与之一较高下?此言差矣。

以中西古建筑最显著的对比,即材料上的土木和砖石为例。乍看之下,木质建筑简朴,易朽,扁平,似乎很难与巍峨高耸的石头教堂一争高下。有人把这归咎于古人的技术不行,或材料短缺。但事实上,中华大地并不缺石材,古代冶金技术也是世界领先,石料开采加工的器具也更先进。同时,老祖宗们并非完全不用石料修筑,譬如陵墓,在他们看来,这才是该用石头堆砌的。而从秦汉陵墓的空间布局、工程结构之精妙来看,早在那个时代,我们的砖石建筑就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准。

因此,对于砖石建筑,古人“非不能也,乃不为也”。就像中国传统绘画对散点透视的情有独钟一个样,形式和质料上的偏好,其实是一种文化选择。

追根溯源,审美偏好的出发点,还取决于人与环境的相处方式。欧洲建筑多以石砌,呈竖向耸立之势,以求“飞升天国”的不朽。而中国建筑的外部形态,基本是横平舒展,寄寓着中华先民对土地的依恋。在中国古人心中,石头冰冷坚硬,缺乏生气,太过疏离自然,至于寻常起居,则一定要置身于“生生之气”的土木之中,以求“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中西建筑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法国作家雨果就曾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一切艺术门类都须为建筑服务,绘画之,雕刻之,咏叹之,摹写之,以图将其打造为“高大上”的永恒纪念碑。而古老的东方中国就不这么看了:文字才是千古之承载,不朽之盛事。相比于文字上的“理想主义”,中国人在对待建筑上体现出了充分的“实用主义”态度。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曾说过:“君子不器。”重道轻器,由是成为中国人精神上的一抹浓重的底色。在传统文化里,精神远比物质更受尊崇。中国人向来不求物质之长存,即便建筑,也和世间万物一样都有新陈代谢、自然生灭。儒家倡导“卑宫室”,往往把“大兴土木”等同于“劳民伤财”,更抑制了对建筑规模的奢华追求。

纵观世界历史,宗教信仰对于建筑技术的进步,人力、物力的投入都至关重要。一座哥特式大教堂的建造往往耗时百年,这样的不计人力、物力的投入,只能是为神而非人服务的。中国则不然,“敬鬼神而远之。”老百姓追求的是现世的幸福,土木之事也以现世为重。连佛教传入中国后,也变得越来越世俗化:寺庙布局从以佛塔为中心渐渐演变为以殿堂为重,似乎暗示着人们更倾向于在现实中营造佛国净土;中国的重楼式佛塔,在全世界更是独一无二、比之只能仰望敬畏的高塔,逐层登临更显亲近;到后来竟至“此心即佛”,已无须以建筑或其他物质的渲染来吸引信徒了。

由此观之,中国古建筑的貌不惊人其来有自,完全不必妄自菲薄。传统文化真正的精髓。不正在于精神的包容与意境的博大吗?

(摘编自周飞亚《建筑的“中国脸”与“中国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与诗书礼乐、钟鼎彝器相比,中国的传统建筑黯然失色,土里土气,常令人遗憾。
B.中国古建筑少用砖石而多用土木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C.中国古人对建筑采用的是“实用主义”态度,重视建筑的实用价值而轻观赏价值。
D.西方古建筑是为神服务的,故高大耸立;中国古建筑是为人服务的,故横平舒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中华文明说起,顺势提出“中国传统建筑不如西方的吗?”的问题,并当即予以否定。
B.文章主要从建筑材料、文化地位、宗教信仰等方面将中西古建筑进行对比,以揭示两者差异。
C.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论证,从而大大增强了说服力。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材料翔实,逻辑严密,有力地论证了中国传统建筑优于西方的古建筑。
3.根据原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西方古建筑在形式和质料上的差异,看似是审美偏好,实为文化选择,这是由自然环境决定的。
B.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但是在中国,文字才是文化的载体,建筑只不过是物质器用。
C.中国传统文化重精神轻物质的理念,儒家“卑宫室”的观念,影响到古建筑的规模与华丽程度。
D.佛教传入中国后变得越来越世俗化,从这个事实中可见百姓追求现世幸福,建筑也以现世为重。
2023-10-0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交通职业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们首先承认社会发展对文学发展的作用,但是,当我们从文学独特的艺术价值上来辨别文学的成就时,就会发现某些特殊的文学现象与社会的发展关系不大。文学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它是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的,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它又不一定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某些文学形式的突出成就与社会发展不一致。某些不发达时代的文学比发达时代的文学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譬如,古希腊神话是神话发展的高峰,它为人类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审美价值,它表现出了非凡的想象力。当社会进一步发展了,神话却渐渐地衰微了。中国的唐诗宋词创造了格律诗的高峰,尽管唐宋以后的社会进一步发展了,但诗人们所留下的格律诗很难与前者相提并论。这就是说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并不一定带来文学艺术的发展和繁荣,相反,在某些特殊的时期,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倒成了一种文学形式繁荣的消极因素,我们得出这种结果,是用文学超然的普遍审美价值来评估的。

从文学发展的多种原因看,它的繁荣并不一定发生在相对高度发展的社会时代。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志是物质发展水平,这也是文学发展的最终原因。但文学繁荣的原因是多元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社会心理、时代风尚和艺术传统等对其都有影响。

神话这种不可多得的艺术形式,只能在经济水平低下、社会原始的条件下才会产生和繁荣,因为神话里所体现的人的强大直觉力和想象力是经济不发达、认识处于蒙昧状态的条件下才会出现的。

中国的康乾盛世并没有带来文学的相应繁荣,其直接的原因是政治对文学的恐怖性限制。18世纪的德国,其物质生产的水平远不如英法等国,却出现了以莱辛、歌德和席勒为代表的德国文学的繁荣局面,德国这个时期产生的狂飙突进运动的文学,构成了当时欧洲文学的主潮。这与德国文化中的哲学反思传统、德国人的理性精神和自由理想的社会心理都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摘编自张者《文学与社会发展》)

材料二

乡土文学始终是近百年来中国新文学成就斐然的一脉。乡土文学关联乡土中国的现代历史进程,见证社会生活的沧桑巨变,也在接续创造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传统,先后涌现出一大批深受读者喜爱的知名作家和经典作品。新时代以来,随着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的全面展开,中华大地上正发生着山乡巨变,为乡土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空前丰厚的土壤,也为乡土文学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提供了新经验新内容。

不过,时代在变,读者的审美需求也在变,新时代乡土文学要用与新时代相匹配的审美旨趣、艺术气度呈现这些变化。这就需要一方面传承乡土文学宝贵传统,另一方面充分汲取时代精神养分,推动创作手法和审美风格的革新。近年来,乡土文学的艺术创新主要表现在:

其一,日常经验美学与宏大史诗美学的融汇再造。付秀莹的《野望》、陈应松的《森林沉默》等作品,由乡村民间平凡小事入手,既有关于乡间伦理道德、人情世故、家常日用的微妙体察,又有对山川河流、田野大地、草木鸟兽的悉心观照,通过对细节的敏锐捕捉和灵动勾画,连缀起一幅幅流动的生活画卷。对乡村生活和乡土景观,作家们不仅有持续的观察和体验,而且有细致分析和深入研究。这使得新时代乡土文学能够探幽析微,将个人、家庭、家族、村镇与宏大的时代联系起来,将个人体验与群体经验联系起来,将历史意识、时代意识包裹在家常琐细的真切描述中,写出大历史、大时代的面貌和脉动。

其二,开放包容的现实主义美学。新时代乡土文学注重对现实主义传统和乡土叙事传统的赓续和更新。不少乡土作家用新的创作致敬《创业史》《三里湾》《铁木前传》《李双双小传》《平凡的世界》等文学经典,致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现实主义传统。同时,他们又能从当下的审美特点出发,拓宽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丰富现实主义美学内涵。一些作家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习俗技艺等融入叙事,使作品多了一层文化意蕴,体现出作家主动探索的创作能动性。在今天的乡土文学写作中,你能读到隽永灵动的风景画面、质朴淳厚的风俗描绘,也能读出深具中国韵味的生活场景和人伦情感,读出一个民族对生活的挚爱、对文化的传承。这些书写无不丰富着当代乡土文学的艺术呈现。

积淀深厚的乡土文学,如今向着新时代的社会生活再次敞开,激发作家澎湃的创作热情和艺术灵感,让人们对精品佳作的出现充满期待。如何通过乡土变迁深刻理解时代和历史,以文学的方式使乡土世界获得美学表达,如何让乡土和时代新人在文学中得到更典型化的提炼,如何创造出真正具有思想艺术深度、与伟大时代相匹配的史诗性经典,这些都是新时代作家需要思考和解答的课题。

(摘编自吴义勤《新时代乡土文学——展现山乡巨变,彰显奋斗创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未必同步,两者甚至有时会呈现出不一致的情况,古希腊神话就是鲜明的一例。
B.文学繁荣的原因是多元的,其中最终具有决定作用的是物质发展水平,但它未必直接反映出文学的发展高度。
C.当前,神话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已经消失了,这是因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使人丧失了强大的直觉力和想象力。
D.付秀莹的《野望》、陈应松的《森林沉默》将日常经验美学与宏大史诗美学融汇在一起,写出大历史、大时代的面貌和脉动。
2.根据材料内容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文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但两者论述的角度并不相同。
B.从文学超然的普遍审美价值角度,我们可以得出社会的发展未必带来文学艺术的繁荣这一结论。
C.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习俗技艺等融入叙事是新时代乡土文学的发展方向。
D.一部优秀的乡土文学作品,其审美旨趣和艺术气度应当与其所处时代相匹配。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文学艺术与社会发展关系的一项是(     
A.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
B.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可谓“《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C.白居易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歌创作理论。
D.王国维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来形容人生的一种境界。
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过:“谓文学后不如前,余未敢信。但就一体论,则此说固无以易也。”这句话与材料一中的哪些观点相互印证?
5.新时代的乡土文学作家应该如何创作出精品佳作?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023-09-0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七十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功名之士,决不能为泉石淡泊之音;轻浮之子,必不能为敦庞大雅之响。故陶潜多素心之语,李白有遗世之句……其心如日月,其诗如日月之光……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且举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精神力量。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晚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他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在以柔声曼调为主的传统词乐中增添高昂雄壮的因素。到了南宋,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

总的来说,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界的熏陶作用。阅读唐诗宋词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人格境界的感染,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摘编自莫砺锋《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

材料二:

在如何阅读和鉴赏唐宋词的问题上,我很认同清末民初词论家况周颐的一席话: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这样,便能臻于吾性灵与(词人之性灵)相浃而俱化(《蕙风词话》卷一)的境地。照我看来,这种读词之法所重视与强调的,即读者须与古代词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对话,如此才能达到两代人之间的精神沟通和心灵契合。此话如何理解?

首先,从唐宋词人来说,尽管他们早已长眠地下,但其凝聚和贮存在那些不朽词篇中的人生体验却至今犹保持着顽强的生命活力。美国优秀作家福克纳曾说:艺术家的宗旨,无非是要用艺术手段把活动也即是生活抓住,使之固定不动,而到一百年以后有陌生人来看时,照样又会活动既然是生活,就会活动。虽然唐宋词人在主观上或许并无此种意愿,但在客观上他们确又通过写词而把其生命活动和人生体验抓住固定了下来;而当后之读者重读这些词篇时,词人的歌哭啼笑,词人的音容笑貌,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就都会得到复活和浮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古老的唐宋词其实不老,尤其是它所贮存的丰厚人生意蕴则更保持着常绿的状态。故而读词实际就是在人生体验方面向前代词人讨教”“求援的过程,也是在古代先行者中间寻觅精神知音和良师益友的文化活动。这时,读者处于受众的地位,他们必须澄思渺虑,静静地倾听和深深地思索发自唐宋词人的种种心声。

其次,读者在阅读和欣赏唐宋词时,却又会依据自身特定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对原作的意蕴作出多种多样的解读,并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对原作之词境词心的理解之中,这就会进而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读者在读词过程中并不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可以且肯定会将其自身的某些人生体验反射给唐宋词篇,缘此就形成了读者与前代词人之间的跨时代交流对话。而唯有这样的读词之法读者尽可能地调动自身的人生经验和艺术想象力,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这才能真正把词读深读透。

(摘编自杨海明《唐宋词与人生》)

1.下列对唐诗宋词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诗宋词应成为我们学习古典诗歌的首选阅读对象,作出这一判断不仅是基于作品的阅读价值。
B.唐诗宋词所包含的“志”与“情”是其流传至今仍然能够对读者产生价值和意义的重要前提。
C.唐诗宋词中的典范作品,从读者提升自我人格境界的角度而言,更值得我们与之展开对话。
D.唐宋词人为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故将人生体验“抓住”并融入诗歌创作中进而传递给读者。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莫砺锋对所引用的清人叶燮、沈德潜的相关表述是持认同态度的,这是材料一立论的基础,也是后文分析唐诗宋词的理论指导。
B.莫砺锋举李、杜、苏、辛四人的例子,目的是论证唐诗宋词中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与价值判断对现代人而言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C.虽然有人认为陆机“诗缘情”的说法与中国古典诗歌“诗言志”的纲领是矛盾的,但在莫砺锋看来,孔颖达的说法更具说服力。
D.读者在阅读唐宋词的过程中会代入自身的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从而对作品作出多样的解读,这样容易导致解读过度。
3.下列选项中,与材料一所引清人叶燮的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苏轼《答张文潜县丞书》:“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
B.刘勰《文心雕龙》:“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
C.刘熙载《艺概》:“苏、辛皆至情至性人,故其词潇洒卓荦。”《游艺约言》:“英雄出语多本色,辛稼轩词于是可尚。“
D.李觏《上李舍人书》:“贤人之业,莫先乎文。文者岂徒笔札章句而已,诚治物之器焉。”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论证了现代人与古代诗词之间的关系,但论证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不同之处。
5.下面材料对王国维读词的评析,充分体现了况周颐的“读词之法”,请对此作简要分析和说明。

王国维读李璟词时,对《摊破浣溪沙》中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两句大加赞赏,认为大为‘众芳芜秽’‘美人迟墓’之感(《人间词话》)。他选择这首词中意境绝佳的两句进行鉴赏,不仅读出了萧瑟秋景衬托下女主角哀怨的心境,还因为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得出了词中深寓忧患意识的结论。

2023-08-30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洛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