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2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如今,大家一提工匠精神,一般都先想起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殊不知,自古以来,工匠精神就是“中国气质”之一。工匠在古代的社会地位不算高,但有很多匠人名垂青史。如先秦的鲁班、李冰就是以心灵手巧而成就事业的标杆人物。

中国古代各类手工匠人以精湛的技艺为社会创造价值,为中华文明的形成与繁荣做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贡献。工匠们往往以打造精品为追求。朱熹对《论语·学而》中谈到的“如琢如磨”做了注解。他说:“治五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这是对工匠精神的精彩解说,阐释了“中国气质”。

精品的产出当然需要制度作保障。中国很早就形成了标注制造者姓名的制度,如秦国很早就实行了“物勒工名”制度,要求制造者把名字刻在制作的产品上。到后来秦朝建立,国家还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系统的技术与产品质量管理机构。有这样的制度,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秦朝能够制造出精湛的铜车马、兵马俑等代表“中国气质”的艺术品了。

在中国历史上,工匠制度的传承发展,渐渐形成了特有的工匠文化和工匠理念,体现了特有的“中国气质”,对工匠的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力。官窑生产的好产品呈给皇家,出现次品就要砸掉。陶瓷界有实力的厂家都坚守一个传统:仿品不能当正品出售。

正是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有制度做保证,中国历朝历代才能不断产出名扬四海的精品,铸就东方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在当代中国产业界和其他行业都应当弘扬,或者说找回“精益求精”的精神。全社会也要尊重能工巧匠的创造力和贡献,让“中国制造”成为精致美好、质量信得过的标签,创造出新时代的“中国气质”。

(摘编自张柏春《工匠精神自古就是“中国气质”》)

材料二:

为什么有人否认“工匠精神”一直深藏在民族文化中?

“工匠精神”曾在古代中国人的生活中扎根生长。千百年来,“大国工匠”们用他们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令西方仰止的古代科技文明,由他们凝聚起来的“工匠精神”,也不断酝酿、发酵,直至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精神支柱之一。

无论在庙堂上还是江湖间,每一个时代,那些巧思运筹的工匠们亦成为那个时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由他们生发出来的“工匠精神”亦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韩非子《五蠹》中提到的率先民“构木为巢”的有巢氏和“钻燧取火”的燧人氏,均是因为拥有了独门技艺而得以“王天下”。唐代后期的敦煌文献《二十五等人图并序》这样描述传统工匠:“工人者,艺士也……虽无仕人之业,常有济世之能,此工人之妙矣。”这是对能工善工者的歌颂,对“工匠精神”的至高认同。而在民间,工匠文化同样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与尊重。正是出于这种朴素的认知,民众愿意学手艺,愿意将手艺练得越来越精湛,潜移默化中也孕育了中国工匠独特的敬业精神。

随着“工匠精神”的蔚然成风,“工匠精神”的内涵和要义,也在历代人的推敲中逐渐显现出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是《诗经》里描述工匠制作骨器、象牙、玉石的,宋代理学家朱熹对其进行了更高层次的阐述,“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精益求精,这在现代语境中被认为是对“工匠精神”核心和精髓的表述,首次出现在历史文丛中。再后来,清代赵翼在《瓯北诗话七言律》中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大概日趋于新,精益求精,密益加密,本风会使然。”待到民国时期,孙中山将其扩展到近代工业,概括提炼出“精益求精”精神,这成为当代技术道德的重要规范。

精益求精、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手下世界的“工匠精神”,被不断内化、延伸至更广的领域。古人们还将“工匠精神”延伸至文化创作领域,于是,就有了“匠心独运”的说法。文化创作中无论是“打磨”“勾画”,还是“描摹”“推敲”,都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文化创造中的对位呈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新时代语境下,从古老而朴素的文化源头重新出发,“工匠精神”正成为新的时代热词,而热度的背后是一场新的出发,“工匠精神”正返本开新,开创着全新的天地。

(摘编自公晓慧《“工匠精神”是深藏于中华民族基因中的精神密码》)

材料三:

要想重建中国的“工匠精神”,需要我们深入探讨中国“工匠精神”所需要的制度保障、信仰支撑以及文化支撑。

“工匠精神”需要用制度做保障,而传统上这个制度便是行会。首先,行业组织具有团结行业同仁、增强行业同仁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为维护行业同仁的共同利益,行会都会通过共同信仰,将行业同仁组织起来,增强抗风险能力。其次,行会还具有制定行规、整合行帮内部秩序的作用。每个行业内部都会有自己的“行规”。第三,行业组织还具有对外调节各行业及同行业内不同行帮间社会矛盾的功能。为维护各行业利益,行业间还有许多共同的“游戏规则”,如行业间“不得跨业”“不得跳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恶性竞争,即所谓“生行莫入,熟行莫出”。在同行业不同行帮间,也讲究各有各的地盘,不得相互侵吞,以免造成行帮间的无序竞争。

作为传统,“工匠精神”需要用信仰做支撑。一个行业要想维系其自身的稳定,通常当人管不了人的时候,便会创造一个神,让神来管理,对某种神的信仰在行会秩序维系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作为传统,“工匠精神”同样需要用文化做支撑。俗话说:“家有万贯,不如一技在身。”在匠人眼中,技艺就是财富。为避免“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师傅在选徒时都非常留心徒弟的人品。而一旦收徒,师傅又会努力营造出一种家族氛围,与徒弟建立起一种形同父子般的具有宗法制特征的人际关系文化。

(摘编自苑利《为什么需要“工匠精神”》)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朝开始实行的“物勒工名”制度和建立的从中央到地方的系统的技术与产品质量管理机构,都有助于秦朝制造出精湛的艺术品。
B.材料一认为工匠制度的传承发展形成了特有的工匠文化,这里的“文化”有别于材料三“‘工匠精神’同样需要用文化做支撑”中的“文化”。
C.“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内涵,而“匠心独运”则是“工匠精神”延伸至文化创作领域的证明。
D.“生行莫人,熟行莫出”是调节不同行业间的矛盾的“游戏规则”,即不能随便跳槽改行。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顶是(     
A.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具有工匠精神的国度,而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则难以和中国相提并论。
B.陶瓷界的厂家都坚守“仿品不能当真品卖”的传统。这对工匠的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力。
C.中国工匠制作玉器时的那种“如琢如磨”,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体现。
D.曾在古代中国人生活中扎根生长的“工匠精神”,至近现代已被淡化,时至今日又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3.结合材料一和三的相关内容,谈谈如何重建我国的“工匠精神”。
2024-03-05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的进化是非线性的,是可以断裂和迅速消亡的。历史上一些伟大文明的消亡就是明证。所以,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抵御单极化和文化整合效应,也是我们应当积极支持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以及文化整合效应,已经导致许多传统文化的消亡,导致许多文明形态的边缘化。以某些大国为代表的强势文化的统摄力和冲击力,引起了全球许多国家的高度警觉。这两年我们常常听到关于“文化安全”的讨论,就是一种防御策略和姿态。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才有了关于文化多样性的倡导。

文化多样性的理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是这么表述的:“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化。”《宣言》还说,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

我国各民族在文化上呈现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主流社会和管理阶层所关注的。以前人们多从进化论的角度去评判其高下雅俗,并分别予以对待,这有其历史的理由。现在从文化相对论的角度看,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各有自身的特色和存在的价值,不应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它们是守法的、文明的,其文化权利都是平等的。目前我国对本土文化的尊重,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和保护,不仅有深厚的文化价值,还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树立文化多样性的观念,建立信仰之间的互相尊重,这是实现民族平等的必要条件。民族之间要互相尊重,提倡对民族文化作同情的理解和增强文化包容精神,提倡民族理性,防止伤害民族感情的行为,抑制民族主义狂热与偏激,以利于民族平等和团结和睦。社会主义社会绝不是一个在思想文化上清一色的社会,而应是文化领域多元和谐的社会。一方面,社会在政治原则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维护国家法律法规的统一和尊严;另一方面,社会又能把主导性与多样性、先进性与广泛性结合起来,给各族人民的特色文化提供自由健康发展的宽松环境,使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尊重差异”,从广义文化的视角看,并不是遵循文化相对主义或倡导多元文化主义而固化、甚至扩大差异;“包容多样”,也不意味着容忍、放纵任何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因素。如果我们只看到表象差异的多样性和普遍性,就会陷入否定人类统一性的泥淖;如果我们只追求形式统一的同一化和普同化,就会落入否定人类多样性的陷阱。

(摘编自商文莉《从民族平等看文化相对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上一些伟大文明的消亡说明了文化的进化是非线性的,有时会断裂,甚至消亡。
B.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是人们交流创作的源泉,对人类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C.我们对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和保护的前提是——少数民族文化必须是守法的、文明的。
D.只要树立起文化多样性的观念,建立起信仰之间的互相尊重,就能够实现民族平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逻辑上逐层递进。
B.文章第二段用引证法论证文化多样性的理念及其价值,增强了论述的权威性。
C.文章将文化相对论与进化论进行了比较,以突出人类观念的发展进步。
D.文章论证了倡导文化多样性的原则和方法,以提醒人们不要误入歧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强势文化的冲击和威胁,必须采取防御策略与姿态,断绝外来文化与本民族的文化的交流。
B.从文化相对论角度看,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各具价值,享有平等的权利,所以不能干涉其发展。
C.社会主义社会在社会主义原则基础上为各民族文化提供自由健康发展环境,是多元和谐的社会。
D.文化多样性的内涵及价值启示我们:既要坚持人类多样性的原则,更要坚定人类统一性的追求。
2024-03-05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戈壁滩满目霞光,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伴着朝阳出征。欢送人群再次高声唱响《歌唱祖国》为英雄壮行,熟悉的旋律在大漠深处久久萦绕。

发射塔架静静耸立,仿佛在诉说神舟飞船的过往。

继神舟五号首次实现我国载人航天飞行、神舟七号首次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神舟八号首次实现与天宫试验室空间交会对接等一系列试验飞行后,神舟十二号任务终于将实现神舟系列飞船立项之初的终极目标——作为可靠的空间往返运输工具,支持我国载人空间站运行。

通过四次神舟飞船与天宫试验室的交会对接,我国已经充分掌握了航天器的对接技术,以往载人航天交会对接是从后方追赶飞行器,直接对接;这次神舟十二号与天和核心舱的对接接口在核心舱的前部位置,这就意味着发射入轨后,神舟十二号不仅要追上天和核心舱,还需要在空中翻一个跟斗,绕到核心舱的前方,然后开始对接。飞船和核心舱快速对接后,作为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入住人员将开展一系列操作:先将核心舱这个新房子进行软装修,布置好他们的新家,建立工作生活环境;接着还要进行出舱准备,涉及舱外服的检测维护干燥等等;执行出舱活动还涉及到机械臂的操作和团队协作。

腾飞碧空,浩瀚星海。曾经的无数个经典画面让人难以忘怀,也串起了中国人圆梦飞天的壮美轨迹。如今,我们将全力打造中国航天员进出太空最可靠、最安全、最温暖的航天港。

在太空安家落户的梦想近在咫尺,这是我们长久探索追求的回响。

当年的人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望而却步,有的只是奋起直追。从拓荒者到建设者,许多扎根戈壁的航天人,早就把这片土地当做了故乡。

1958年,一群年轻人准备去国外学习,只有一位未能如愿。因为他是研究导弹总体技术的,被拒绝接收。这名年轻人叫戚发轫,后来成了钱学森的学生,59岁时被任命为神舟飞船总设计师。

我们汽车上最好的发动机是进口的,船舶上最大的内燃机是进口的,但是中国航天火箭上、飞船上的发动机,全是自己的。用戚发轫的话说,这都是逼出来的自力更生。

今天,飞船使用的控制计算机、数据管理计算机完全使用国产CPU芯片。随着我国北斗系统全球组网完成,北斗导航终端也引入飞船设计中,导航计算、返回搜救落点报告等都采用了北斗系统定位数据。

中国航天蹬出的这条自立自强之路,凝结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志气,让世人动容。正如一位美国专家所评论:当我们望向遥远太空时,会看到中国人的光荣。

发射现场大家屏声敛息,电视机前的你目不转睛,全球目光共同守望。北京时间20216179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

每一次重大的航天发射任务,中国都向世界展现着大国风范,同时也振奋着国人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

记得2008年,神舟七号任务乘组航天员翟志刚冒着危险出舱,作为辅助的刘伯明将一面五星红旗递给他——就算真的遭遇不测无法重返地球,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飘扬!

这是又一次激动人心的问天壮举。617922分,与预告时间分秒不差,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3名中国航天员驾乘飞船飞向太空,成为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太空访客。这是阔别5年后,中国航天员再次飞出大气层,极具标志性意义——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和3个月的太空生活,表明中国航天已身处空间站时代,正向着既定的探索目标稳步前行。飞天梦想不仅点燃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热情,也映照整个国家的自信、执着和担当。

航天与家国,向来密不可分。

徜徉在东风航天城,仿佛在品读一部中国航天史。理想与激情,梦想与光荣,每一处都是家国情怀的生动注脚。

发射中心附近的东风革命烈士陵园,数百位为中国航天事业献身的英灵在此安眠。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自己的努力成果飞上蓝天、飞向太空之前,便永远地倒下了,但他们始终并将继续注视中国航天的每一步前行、每一次壮举。

我们不禁要问,在这片曾经的荒芜之地,到底孕育了怎样的精神力量?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这种载人航天精神助力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仅用20多年时间就拉开了建设空间站的大幕。爱国爱民是航天精神的。航天精神赓续相传,中国航天也不断演绎着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

伟大梦想,需要伟大的精神。于中国航天而言,每一个新成就都是一个全新的起点,而传承中国精神也始终没有终点。

(改编自《航天梦,家国情》《飞天梦想映照大国担当》)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神舟五号首次实现我国载人航天飞行到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立项之初的终极目标将要实现。
B.能够在太空安家落户,打造中国航天员进出太空最可靠、最安全、最温暖的航天港,这一理想的实现离不开中国航天人精神。
C.神舟七号任务乘组航天员翟志刚冒着危险出舱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飘扬,这是中国“神舟”系列首次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
D.神舟十二号航天员驾乘飞船飞向太空,成为首批“太空访客”,表明中国航天已身处空间站时代,中国航天事业稳步前行。
3.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一篇优秀的事件通讯应该具备怎样的特点。
2023-10-3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思维的两种速度

——丹尼尔·卡内曼(访谈)

问题1:根据您所认为的,我们拥有两种获取信息的方式:速度快的模式一和速度慢的模式二,它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卡内曼教授:这两个思维模式是互补的。当我们被问到英国的首都在哪里,一个词马上自动从脑中冒了出来,不需要花力气思考,也没有什么企图性,这就是模式一。但如果涉及对世界、欲望以及想法的诠释,最终转化成信念和决策,那么它就是模式二。模式二更复杂,它控制着思维和行动。和模式一不同,它是间接的,不直接连通到记忆里。它是缓慢的,通常紧跟着一系列有目的性的思考。模式二的运作需要努力,得让自己成为行为的主导人,是我在行动,是我在思考……

问题2:我们能认为模式一简化了现实,从而简化了我们的存在吗?

卡内曼教授:我不知道模式一是不是从而简化了我们的存在,但是它确实简化了现实,只是时不时会造成认知偏误,而模式二也可能出问题。如果我认为有些事情是错的,或者我无法理解相对论,那得归咎于模式二的运作失败。我对模式一的理解是:它是一个情感模式,是一种自动产生的情感,它没有任何目的,是完全主观的,不管在模式二的运作下接受不接受它,都没有关系。模式一除了是情感,它还有更多的属性,它与我们对生活的诠释、认知,以及我们大部分行为紧密相关。模式二,不仅仅是一种思维,还确保着人们的控制力,这也很重要。

问题3:在什么情况下,模式二必须凌驾于模式一?

卡内曼教授:当我们在发生问题而没有找到解决方法时,或者在矛盾的两端进退两难时,或者必须违背逻辑和行为规则,甚至处于惊诧的状态下时,我们的精神就会全神贯注,思维过渡到模式二。但模式一和模式二并不会突然互相转化,因为我们大脑中有一块专门掌管矛盾的区域,让这两个模式之间有一个持续往来的通道。

问题4:大脑中的什么区域牵动这两个模式呢?

卡内曼教授:我想模式二并不隶属于一个特殊的区域管理,尽管它和前额叶有联系。我不想展开这个我知之甚少的话题。

问题5:我们不妨更进一步诠释这个问题,如果我们只有模式一或者模式二,我们的日常生活会是怎么样的呢?

卡内曼教授:如果我们只有模式一,我们会变得冲动很多,把一切脑子里闪过的事物说出来,就像小孩似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醉酒的状态,这就是模式二被弱化之后的效果。因此,社会生活就不会再有互相妥协的和谐了。动物的情感生活很先进,但我觉得它们并没有模式二的约束。相反如果我们只有模式二,那我们的日常生活就什么都不是了,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台低等配置的电脑。

问题6:艺术灵感或直觉,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卡内曼教授:这是从模式一中冒出来的,但却是由企图所驱动的。因为模式二完全有能力带着意图在记忆里搜索,而即使我们停止搜索,有时也能自主地产生灵感和直觉,就像数学家亨利·庞加菜踏上公共汽车的台阶时,突然想到答案的情况。

问题7:您说模式一一直在解释我们所经历的事情,那我们会不会讨厌偶然事件的发生?

卡内曼教授:确实,人生来讨厌一切不确定的事物。但说实话,我们其实认不清什么是偶然性。因为我们长期处在一个创造历史、解释我们周遭世界的过程之中,这就是模式一的伟大之处。至于模式二,则是让人类更有意识,并采用模式一的成果。

问题8:心理病理学中遇到的挑战是两个模式的不平衡,也就是说当我们运用了过多的模式一或模式二,就会引发一些问题吗?

卡内曼教授:当然,如果我们长期地去自我批判,直到自己失能,那我们就是模式二使用太多,无法控制模式一了。模式一也会有病态的问题产生,比如强迫症。模式一能快速渗透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模式一不仅驱动我们去开车,也决定了我们的口头禅,决定了我们自己看待外界的视野,它是我们高度整合的记忆,也是我们所创造的历史。这一切都不是模式二处于主导地位的结果。

【注】丹尼尔·卡内曼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名誉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1.根据材料相关内容,下列不属于“模式一”的一项是(     
A.当有人问及你的姓名时,你直接告诉对方。
B.骑车经过十字路口红灯亮起,你选择停车。
C.商场里播放熟悉的歌曲,自然地跟着哼唱。
D.高考毕业选择专业,你认真考虑反复琢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比模式一,模式二需要目的性思考,有更加复杂的思维模式。
B.模式一和模式二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C.模式一偏向于情感,模式二偏向于理性,因而模式二更加重要。
D.艺术的灵感和直觉更多由模式一产生,但有时模式二也会参与。
3.本文的采访者有何访谈技巧?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3-09-08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人物、当众表演故事的艺术,小说是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的艺术。戏剧与小说有着不同的艺术规定性和基本风貌。

小说故事的时间、地点的变更完全没有限制,所以容量大;而戏剧是将故事直接呈现在舞台上,作家对故事情节的支配必须受到舞台演出的限制,追求情节单纯集中、不枝不蔓。西方经典戏剧理论“三一律”规定:剧本创作必须遵守时间、地点和行动的一致,即只允许有一个故事线索,发生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天,必须只有一个地点。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家布瓦洛把它解释为“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

小说的媒介是语言,以叙述为主,诉诸读者的智力和想象;而戏剧的媒介则是演员的肢体和言语,以直观展示为主,诉诸观众的视觉和听觉。戏剧不能像小说那样插入作者的观感、议论。高尔基在《论剧本》中说:“剧本要求每个剧中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自己的特征,而不用作者提示。”叙述与展示的不同带来的另一个区别是:小说倾向于表现过去时,而戏剧则表现现在进行时。英国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思林说:“任何叙述形式都趋向过去已发生而现在结束了的事件,那么戏剧的具体性正是发生在永恒的现在时态中,不是彼时彼地,而是此时此地。”所以,戏剧中表现过去发生的事件往往比较棘手,以前多靠人物的叙述回顾。

小说的故事是提供给私人阅读的,阅读的方式可以完全自由,情绪也可以随意调节,但是观众走进剧场看一出戏的情形则不同,它是一种集体欣赏。戏剧的故事必须一开始就引起观众的兴趣,并且要维持这个兴趣直到戏剧的终结。如果观众感觉乏味,难免随时离场,这会影响戏剧演出的效果。情绪效果的限制要求戏剧故事必须加快情节发展的节奏,且保持情节的张力和变化,这就需要戏剧中有冲突、悬念、突转和发现。英国的威廉·阿契尔在其《剧作法》中说:“我们可以称戏剧是一种激变的艺术,就像小说是一种渐变的艺术一样,正是这种发展进程的缓慢性,使一部典型的小说有别于一个典型的剧本。”

戏剧与小说各有其基本艺术特质与形态,但两者并非“老死不相往来”。契诃夫的剧本《海鸥》背离了当时普遍接受的“戏剧法则”,追求戏剧事件的生活化和剧本的内在抒情性。虽遭指责,但这种崭新的艺术促进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对舞台导表演体系的变革。众多小说家融入了戏剧的“动作”“冲突”“悬念”等技巧,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创作出了众多的优秀作品。

(摘编自陈军《论戏剧与小说的文体区别及沟通》)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较于戏剧而言,小说情节安排的时间、地点无限制,能够更加灵活地呈现故事情节。
B.小说和戏剧的表现媒介不同,戏剧借演员的肢体和言语展示,是一种诉诸视听的艺术。
C.小说和戏剧呈现的时态不同,小说讲过往发生的事情,而戏剧讲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
D.小说和戏剧的欣赏情形不同,戏剧是集体欣赏,要求戏剧故事一开始就激发观众兴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对小说和戏剧的基本特点进行界定,为后文进一步展开论证分析做了铺垫。
B.文章大量引用专家学者的观点来论证,既能丰富文章的内容,也能增强观点的说服力。
C.文章主体部分从时空限制、表现媒介、情绪效果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小说和戏剧的不同。
D.文章举契诃夫的剧本《海鸥》遭到指责的事例,意在证明每种艺术都有其独特规定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西方经典戏剧理论“三一律”的规定可看出,戏剧在进行剧本创作时不能天马行空。
B.戏剧人物通过言语和行动表现人物特征,强行插入作者主观感受可能会带来艺术失真。
C.小说相比戏剧来说限制因素较少,更加自由,因此创作小说要比创作戏剧更加容易。
D.文章在区别小说和戏剧两种艺术形式的特点时既有整体上的概括,也有具体的分析。
2023-09-0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的总称,是荒漠化的标志。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全世界土地荒漠化作出的评估,全球约有10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影响,全球三分之二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危害,全球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即35.92亿公顷土地受到荒漠化的威胁。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变异形成的荒漠化过程是非常缓慢的,然而人类的活动激发和加速了荒漠化的过程,成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联合国资料显示,全球每年因荒漠化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423万亿美元,而且荒漠化正以每年5万~7万平方千米土地的速度扩展。

沙尘暴形成的原因是冬春季节干旱地区的降水量少,地表干燥松散,抗风蚀能力弱,因此每当有大风刮过时,就会将大量沙尘卷入空中,形成沙尘暴天气。沙尘暴的形成需要具备沙尘物质、大风和不稳定的空气状态这三个必要条件。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我国的治沙力量一直在努力攻坚克难,为这道全球生态难题找寻答案。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的沙坡头,因沙丘高度超百米而得名。半个世纪以来,那里因包兰铁路、麦草方格、五带一体而成为我国规模化、工程化治沙的起点,并由此向世界输出中国治沙技术。以麦草方格为基础的治沙模式,在守护包兰铁路畅通的同时,也阻挡了风沙向城市侵袭,大大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

(摘编自《科学24小时·荒漠化治理路漫漫》)

材料二:

沙尘暴和扬尘、浮尘存在一定的区别,虽然都是强风把地面大量的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造成的,但扬尘或浮尘天气的水平能见度在110千米之间,而沙尘暴天气的水平能见度则小于1千米,它所带来的危害最为严重。在时间上,沙尘暴主要出现在每年的2~5月,这段时间发生的次数占到全年总数的四分之三以上,其中又以3~4月最为频繁,几乎占全年总数的一半。这是因为春季气温回升,风速较大,雨季未到,降水稀少,蒸发强烈,裸露的沙土变得松散,易于扬沙起尘。在空间上,从全球范围来看,沙尘暴天气多发生在内陆沙漠地区,主要有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北美中西部和澳大利亚等。

(摘编自骥伏枥《卷土重来的沙尘暴》)

材料三:

十三五以来,我国实施了《全国防沙治沙规划》《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规划》《国家沙漠公园发展规划》等一系列规划,深化防沙治沙改革,实行严格的荒漠生态保护制度,全面落实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奖惩制度,维护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完整性和原真性。加快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石漠化综合治理等国家重点工程,由点到面带动荒漠地区生态状况整体好转。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40年,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014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3.57%。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近20年,累计完成营造林884万公顷,工程固沙4.4万公顷。截至目前,我国批准建立53个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封禁保护沙化土地总面积174万公顷,建设120个国家沙漠(石漠)公园。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2424平方公里和1980平方公里,沙尘天气次数年均递减20.3%,植被平均盖度增加0.7个百分点。

(摘编自黄俊毅《治沙见奇效,我国沙尘天气年均递减20.3%》)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球土地荒漠化严重,每年以5万~7万平方千米土地的速度扩展,有三分之二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危害。
B.人类的不良活动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相比较而言,自然的一些因素造成的荒漠化过程却是非常缓慢的。
C.沙尘暴是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造成的,每年春季多发生在非洲、北美中西部等内陆沙漠地区。
D.我国防沙治沙工作成效显著,如“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都在年均减少。
3.在防治土地荒漠化工作中,我国赢得了“世界荒漠化防治看中国”的赞誉,鉴于世界荒漠化严重的现状,请你结合材料为世界提供一份治理土地荒漠化的“中国方案”。
2023-09-0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高(完)中C、D类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所谓乐诗之教,指的是儒家以歌辞演唱、音乐伴奏、舞蹈搬演等文艺方式来推行公共教化,以实现其社会伦理与政治意图的一种教育形式。其政治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教化功能。在有机融合的和谐氛围里,通过耳目器官的闻见感知,来进行心灵反思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进而达到感化他人与教化社会的效果。有机融合的乐诗之教形式,不像那样刻板刚性,而是具有优美柔顺的基本特质。故其能使人精神愉悦,进而给人带来精神气质上的变化。按照汉儒的看法,乐诗之教可以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实现变民风、化民俗的政治目的。为什么乐诗能达到教化的效果?儒家认为,乐诗能够治心,也就是乐诗能激发道德心,而道德心是一切社会良好秩序的前提。乐诗一旦呈现出来以后,可以为更多的人接受,从而引导和改变更多人的情感与意志。如是,乐诗也就成为提高自我修养、强化自我教育、提升自我成就的重要手段。

其次,乐诗之教与王道的推行关联在一起。儒家认为,霸道是凭借武力或暴力等强制力量来推行其政治目的,而王道则是通过征服人们的内在心灵来实现其政治目的。当然,乐诗之教要与礼、刑、政等手段相互配合,以便在奉行王道的过程中达到刚柔并济的社会功效。就社会治理来说,礼、刑、政等手段都是一种刚性规范,通过规训和惩罚达到治理效果。而乐诗则不然,它是一种柔性手段,是通过艺术感化促进人们对于某种价值观念的认同,以优美方式来达到天下大治这一崇高目的。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乐诗不仅是艺术生活,更是政治生活,是当时国家经常运用的一种政治治理手段。作为一种治理手段,乐诗以柔性来教化政治,可以与礼、政、刑等治理手段一起来实现王道。

最后,乐诗还是政治评价的一种载体。儒家在观察和评价现实政治时,往往把乐舞的审美判断引申为政治判断。儒家认为,音乐与政治相通,可以作为判断为政得失的一项指标,即所谓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礼记·乐记》)。《诗经》的乐诗演奏,从中也可演绎出对政治与道德的看法。春秋后期吴公子季札赴鲁观乐时,从鲁国人为其演唱与表演的《诗经》不同歌诗内容和乐舞形式之中,发现了政治与德性的差异并进行了艺术评价后,逐一对国家政治事务进行社会评述。对于儒家来说,正是因为乐舞、诗歌从制作上就具有政治性、道德性的考量,那么从观赏的角度,当然能够品味出不同的政治意义。

总之,乐诗之教承载着重要的政治功能,这种乐诗之教的形式彰显出诗礼文化的艺术性与政治性完美结合的基本特质。

(选自朱承《乐诗之教》,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乐诗之教”是儒家为推行公共教化而提出的观点,其文艺方式和教育形式都具有三方面的政治功能。
B.乐诗之教之所以能使人精神愉悦,进而给人带来精神气质上的变化,这是因为它具有优美柔顺的基本特质。
C.作为一种柔性手段,乐诗之教要与礼、刑、政等手段相互配合才能最终达到天下大治的“崇高”目的。
D.因为音乐与政治相通,所以儒家把乐舞的审美判断引申为政治判断,将其作为判断为政得失的一项指标。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即紧扣论题,在对论题进行简要阐释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基本观点。
B.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形式,从教化功能、王道推行、政治评价三方面逐一展开论述。
C.在论证过程中,文章采用并列式结构,综合运用引用、举例等论证方法,论证严密。
D.文章引述吴公子季札赴鲁观乐例子,是为了论证《诗经》能够进行乐诗演奏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诗之教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个人用以提高、强化、提升自我的重要手段。
B.与礼、政、刑等一样,乐诗也是一种国家政治治理手段,只是它以柔性来教化政治。
C.儒家能从观看乐舞中品味出不同的政治意义,是因为乐舞制作时就有了政治性考量。
D.“乐诗之教”所承载的政治功能是多方面的,这些政治功能让诗礼文化具备了政治性。
2023-09-0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高(完)中C、D类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迅速,基本涵盖了氢气制—储—输—用全链条。氢能产业链的上游为制氢,我国是世界第一产氢大国,氢气产能约3300万吨。根据制取过程的碳排放强度,氢被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灰氢是指通过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氢气,在生产过程中会有大量二氧化碳排放;蓝氢是在灰氢的基础上,应用碳捕集和封存技术,实现低碳制氢;绿氢是通过太阳能、风力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电解水制氢,在制氢过程中没有碳排放。目前,我国氢气制取以煤制氢方式为主,占比约80%。未来,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持续降低,绿氢占比将逐年上升,预计2050年将达到70%

氢能产业链的中游是氢储运,高压气态储运技术已商业化,是最为广泛的氢能储运方式。长管拖车运输灵活性高,适用于短距离、小体量输氢;液氢存储和固态储氢无需压力容器,运输便捷,是未来实现大规模氢能储运的方向。

氢能产业链下游为氢的综合应用,氢气作为一种工业原料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子、医疗等领域,此外,氢气还可通过氢燃料电池或氢内燃机转化为电能和热能,可覆盖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低成本低排放绿氢制取是氢能产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在不新增碳排放的前提下,解决氢的来源问题是氢能产业发展的前提。化石能源制氢和工业副产制氢工艺成熟、成本较低,短期仍将是主要氢源。但化石能源储量有限,且制氢过程仍存在碳排放问题;工业副产制氢产量有限且供应辐射路程短。长远来看,电解水制氢易与可再生能源结合,规模潜力更大,更加清洁可持续,是最有潜力的绿氢供应方式。

(节选自杨勇平《氢能,现代能源体系新密码》)

材料二:

氢燃料早期是应用于航天领域的,在数十年的技术研发与应用的过程中,技术成果相对显著。人们需要以实践工作为基础,探索优化制氢技术的有效方式。氢燃料电池应用的目标,是为了实现汽车驱动或者发电。氢燃料电池汽车能实现零排放的目标,一次加氢的续航时间较长,加氢的过程耗费时间相对较短,与汽油车补充能源的速度相似,所以氢能源汽车也是新能源汽车主要技术形式。氢燃料与一般的化学电池相比,完成燃料补充的时间是5分钟左右,不像电动汽车那样需要耗费几个小时。

氢能源汽车主要是使用燃料电池驱动系统运行的,燃料电池主要是利用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经过催化反应之后,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目标。

(节选自王明昇《氢能源汽车与纯电动汽车发展现状探究》)

材料三:

汽车的发动机在氢能源的应用方面主要有两种,即氢燃料发动机和燃料电池发动机,氢燃料发动机根据氢能源的纯度可以分为纯氢燃料和掺氢燃料两种,纯氢燃料在发动机中的应用是在原来以汽油作燃料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的,改为完全用氢能源做燃料,这种发动机的应用的优点主要有:只是通过和空气进行简单的混合就能够很容易地实现,同时氢能源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之后的产物只有HONOₓ,没有产生一些固体物质,所以对发动机产生的损害非常小,相对来说对汽车所用的润滑油几乎不会产生污染;但是由于氢能源的在燃烧时温度高,会产生很大的热量等特点,导致通过应用氢能源的发动机经常会遇到早燃、回火、敲缸、发动机热负荷高等问题,导致其广泛应用困难比较大。氢能源在作为汽车发动机的燃料时,还可以和其他的燃料一起使用,它只是作为燃料的一部分,这种应用也称为掺氢燃料发动机,通过在燃料中掺杂一部分氢能源,可以有效地提高汽油机的使用性能。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得以实现的,是通过一定的原理和作用完成电子输送的过程,通过这一技术在发动机使用过程中的应用,其优点主要有能量利用率高,而且便于携带。

(节选自申娟等《氢能源汽车发展状况浅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项是(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氢能产业链是由制氢、氢储运及其综合应用构成,低成本、低排放是氢能产业发展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B.预计在2050年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电解水制氢会成为我国氢气制取的主流方式,以煤制氢将会被淘汰。
C.氢燃料电池的使用是应用氢能的一个目标,氢能源汽车凭借电池的优势可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技术形式。
D.如果我国能够更加重视氢能源的研究,解决氢能源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那么氢能源车将会快速发展起来。
3.与其它汽车相比,氢能源汽车有哪些优势?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的人本哲学在政治领域的表现是民本,在社会治理上的体现是重民生。善治的本质则为“厚民生”,富民是国家治理的根本追求。这一点在儒家的思想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富民是其根本性关切。程颐说:“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此“本”之体现,概括起来有以下诸端。

富民是“政之急者”。在国家和社会诸多事务中,儒家认为民生是最紧迫的事情。鲁哀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回答说:“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正因为富民是最为急切的,所以儒家常常将民生置于优先的位置来认知和讨论。如子贡问政于孔子,“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文中的“足食”是就人民的生活而言的,意为国家治理的关键是要安排好人民的生计,要让人民吃饱穿暖。孔子将“足食”置于“足兵”之前,可见民生在孔子那里不仅是重要的,更是紧迫的。他所谓的“足食”,不仅仅限于温饱,而且是比温饱更好的富裕生活;因为他说这是人人可求的、合乎人性的生活,“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儒家民生优先、富民优先的价值取向,对于民生的改善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富民是治国安邦之基石。在儒家思想里,富民之所以为“政之急”,是因为它有着治国安邦的重要政治意义。一方面,富民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儒家认为现实的经济利益决定人们的思想意识,即孟子所谓的“恒产决定恒心”“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正是循此“恒产——恒心”的理路,所以孟子认为富民有着急切的现实合理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富民才能国安。儒家认为民心所向是统治合法、合理的最终依据,即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富民才能赢得民心,也才能“王天下”。如果不是这样,统治者只满足一己私欲,不顾人民冷暖饥寒,则其执政合法性不仅不足,其国也将难安。正因为富民对于治国安邦有如此极端的重要性,故儒家一直宣扬“富民为本”。

富民是“治人者”之天职。按儒家的理解,天生民而树之君,“治人者”对人民负有无可推卸的政治义务和责任。儒家还以“为民父母”为喻,强调富民也是统治者不可逃避的道义责任。在儒家看来,“为民父母”是绝不应“使斯民饥而死”的;相反,他们有义务和责任让人民过上“有菽粟如水火”的丰衣足食的生活,换言之,“治人者”天然负有富民之责。

富民是善治之标志。在儒家的政治理念中,判定一个社会治理的好与坏,一个政权的善与恶,其中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人民生活的品质与状态。一个让人民安居乐业又富裕的社会,就是一个好社会,甚至是一个理想的社会。事实上,在儒家所憧憬的理想社会——“大同”世界里,突出的内容就是民生无忧,人民生活幸福。《礼记·礼运》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文中所谓“皆有所养”,就揭示这是一个民生无忧、“养生丧死无憾”的人间乐土。

中国古代有“儒如五谷”之说,喻示儒家对古代社会的重大意义。儒家“富民、厚生”论,就是这一意义在治国安邦上的重要体现,而其取向显然是追求社会整体与长远的利益。

(摘编自《政治哲学视域下的儒家富民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本哲学在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上体现为重视民生,善治的本质是“厚民生”,富民则是国家治理的根本追求。
B.儒家常常将民生置于优先的位置,孔子把民生问题放在第一位,把温饱富裕作为百姓信任君主的先决条件。
C.儒家认为检验国家统治合法、合理的最终依据是民心向背,而只有富民才能赢得民心,也才能“王天下”。
D.儒家憧憬的大同世界是“养生丧死无憾”的人间乐土,人民既安居乐业又家庭富裕,即使残疾人也有所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由程颐的话引出了四个分论点,具体阐释了为政之道中“顺民心”“厚民生”的内涵。
B.文章突出了民本思想,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论证思路,论述了富民的紧迫性、重要性和必要性,说服力比较强。
C.文章用引用论证证明“治人者”的天职是富民,富民是统治者不可逃避的政治义务和责任。
D.文章肯定了社会治理的成功与否可以从人民生活的品质与状态中得到答案,具有辩证思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孔子与鲁哀公和子贡的对话中,孔子只强调了富裕的物质生活,没有关注到百姓的精神需求。
B.儒家认为得民心时“治人者”的统治才合法合理,否则不仅执政合法性不足,国家也将难以安定。
C.孟子提出“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认为“恒产决定恒心”,他认为富民非常合理且必要。
D.富民厚生论是儒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贡献,追求社会的整体与长远的利益,对治国安邦有重大意义。
2023-08-2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高(完)中C、D类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经济学家相信,当今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应用造成的技术性失业,可能远比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任何时代发生过的机械化、自动化的影响更大。这种影响最明显的发生在制造业,但似乎正在蔓延到所有行业。

虽然技术性失业只是一种短期冲击,是一种暂时的过渡性失调,但是,经济学家口中“短暂的过渡期”往往有几十年,对那些因自动化冲击而失业的劳动者个体而言,通常就意味着一辈子。

面对可能无法避免的未来工作变化,人们的顾虑主要是害怕机器会夺走他们的生计,或者机器会湮灭他们的人生目标。现实是残酷的,那些缺乏一技之长的人在未来几十年中的收入潜力会持续弱化。“落伍”症状以及人们对这些症状的反应已经随处可见;就业朝不保夕,工资不断下降,经济停滞不前。针对自动化及其幕后推手,保守主义者的抗议此起彼伏,就连乐观主义者也承认这是不可避免的。

诚然,技术进步从整体效果上看必然能够推动经济增长,一些经济学家也天真地认为,这种失业者遭受的伤害可以通过大量增加的社会财富予以补偿。但实际上,技术带来的社会财富“增益”并不可能让所有人利益均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具有替代效应,所产生的结构性冲击,将不可避免地加剧收入不平等。因此,我们必须关注那些因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而丢掉饭碗的劳动者,并提供相应的社会关怀和支持,使之尽快拥有新的技能来完成角色转换。

解决问题的方案已经比较清晰,我们需要从社会、政府和个人三方面入手。创新是否可以节省劳动力、节省资本或完全“中性”,这取决于创新所产生的企业主和劳动力之间的收入分配。采用技术和资本替代劳动的进程,从市场角度看,是劳动力与资本的相对成本变化所驱动的。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导致创新和资本回报增加,但只有少数资本所有者受益。

我们应该努力使变革速度与人类社会的承受能力相匹配。在这一方面,政府应该对此有所作为,其中包括:减缓自动化的发展速度和扩散幅度,确保其物质成果得到公平分配,保持足够的需求水平;考虑到机器人技术的大量使用后对工资水平的打压和对工作岗位的替代,还应当制定收入保障政策以抵消就业市场日益严重的不稳定性。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判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需要遵循一个总体原则,即需要权衡在一段时间里人工智能带来的收益和对社会造成的成本或损失,只有在整体福利大于零的情况下,我们才应发展这种人工智能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许多原来被认为是不可能被机器替代的执行的非常规任务,目前正变得越来越有可能被自动化。当然,这个替代过程是渐进的。许多工作岗位也只是发生了改变而不是永远消失。所以,技术性失业冲击其实更多地体现为对就业市场的结构性影响和对个体技能要求的变化。除了社会和政府机构的外在支持,人们应该更多地从自身角度加强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研究行业发展趋势,调整职业生涯规划,主动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工作的未来。

(摘编自郑磊《自动化革命浪潮中的个人技能重塑》)

材料二:

就业是保障,科技是生产力,两者是否对立?人工智能的兴起是否必然导致大量技术性失业?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冷静、客观地看待。

很多研究机构在提出人工智能对未来发展重要性的同时,均指出人工智能将取代未来诸多工作岗位,造成大量失业,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短暂的过渡期”。麦肯锡指出,在其分析的800种职业所包含的2000多项活动中,全球经济中一半以上的活动可能会被取代。但是,也有研究机构指出,人工智能等科技进步将创造一系列新的工作岗位。德勤的研究显示,虽然制造业、农业等方面的工作机会在大量减少,但科技同时创造了更多新的岗位,在创意、科技和商业服务等行业,有大批新岗位正在被创造出来。

追溯历史,科技进步从来都是双刃剑。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发生了一场人与机器争夺工作的“卢德运动”,引发了人们的诸多思考。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了可供工业生产的生产机器,不仅生产效率明显提高、产品更加标准化,也使得一些工作对工人的需求明显下降,导致工人失业增加,工资下降。一名叫卢德的工人率先以捣毁机器的方式进行对抗,而其结果正如大家所知,我们生产生活所用的机器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我们也依然需要大量的工人和工作者。

就人工智能对人类岗位的影响来说,首先,人工智能无疑会冲击当前简单、初级甚至部分难度较大的工作岗位,但要彻底替代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例如,微软研究团队已经创造了第一个能够将中文新闻翻译成英文的机器翻译系统,精确度与人类译者基本一致,很多翻译类的工作岗位需求无疑将会减少,但是高端化、私人化、定制化的翻译服务依然有更为广阔的需求。其次,人工智能将推动现有工作升级,人们可能获得更为高端的工作岗位。例如,基于人工智能的运用,很多基础性文字、图片等可以快速形成基础素材,人们可以有更多精力从事更为高级的策划、设计、创新等工作。最后,人工智能还将创造众多新岗位。

与其说人工智能的出现取代了人,倒不如说人工智能的出现创造了更多需要操控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人才需求。人工智能等一批新科技成果的涌现和应用,使人们面临更多的不是失业问题,而是工作转换和革新问题,这种转换与革新必然需要我们去学习,去运用,让我们工作得更轻松、更自由、更便利。事实充分证明,人工智能导致失业潮是个伪命题。

(摘编自张亚豪《人工智能导致失业潮是个伪命题》)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经济学家认为,当今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应用造成的技术性失业带来的影响,比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任何时代都要大。
B.自动化冲击会给未来的工作带来无法避免的变化,所以人们既害怕机器会夺走他们的生计,又担心机器会湮灭他们的人生目标。
C.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是一种技术的进步,一定能推动社会经济增长,带来大量社会财富,从而也就能给失业的劳动者带来补偿。
D.人工智能发展后,确实能增加创新和资本回报,但是即便如此,受益的人也只是少数资本所有者。
2.根据两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是每个人都会平等地享受技术革新所带来的社会财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所产生的结构性冲击,会不可避免地加剧收入不平等现象。
B.只有在一段时间里人工智能带来的整体福利大于零,我们才可以发展这种人工智能技术,这是判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需要遵循的总体原则。
C.人工智能时代已然来临,但是人工智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彻底替代那些简单、初级甚至部分难度较大的工作岗位。
D.卢德捣毁机器的行为,突显了工业革命时期人与机器争夺工作岗位的激烈矛盾冲突,但是他的行为并没能让机器退出人们的生产生活,反而使机器越来越多。
3.下列选项中,最宜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论点的一项是(     
A.现在很多年轻人缺乏耐心,工作不顺心就选择“跳槽”,还美其名曰适应时代接受新事物,但是这样频繁跳槽会导致他们无法积累具体的工作经验。
B.数据分析专家托马斯·达文波特指出,随着人工智能的推广应用,发达经济体中约有25%~50%主要从事知识与信息处理的工作者将面临失业。
C.“术业有专攻”的传统正在被人工智能所打破,职责边界越来越模糊。未来是否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对于自身职场价值有非常直接的影响。
D.我国将人工智能列人国家战略地位后,人工智能得到快速发展,2019年专利申请数量就达11万项。
4.材料二的论证别有特色,请作简要分析。
5.人工智能替代效应所产生的结构性冲击会让一部分劳动者失业,如何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请简要概括。
2023-08-02更新 | 25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平高学校(师宗县四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