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1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学地理”这个概念,由近代学者梁启超首次提出,在沉寂近半个世纪后,再次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研究文学与地域的关系,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和中国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传统,我们可以从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找到大量与之相关的内容,虽然是零碎的、片断的,然而却是具体的、深刻的。《诗经》中“十五国风”的采集和分类,是文学地理学最早的实践;《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所载吴国公子季札观周乐时对“国风”的评价,是文学地理学最早的言论。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迎来了一个发展高潮。据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统计,从那时起,公开发表的与文学地理学相关的学术论文不下千篇,学术著作不下200种。《文学地理学研究》等一批专著相继问世,研究队伍不断壮大,除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学者外,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民间文学的学者,乃至研究文艺理论和地理科学的学者也参与其中,文学地理学成了文学研究中名副其实的热门。

多年来,人们习惯于在面对线性发展的文学史时,以时间的思维去考察历史长廊中的作家作品,但是当停留在历史的任一截面作或宏观或微观的考探时,必然会遇到空间归属的问题,而在很多情况下,文学研究的这一“空间”维度却往往被我们所忽略和漠视。

文学地理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对地理环境与文学要素之间的各个层面的互动关系进行系统的梳理,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特点,并给予合理的解释。文学地理学的最大特点就是使文学接通“地气”,追寻文学存在的生命与根脉,开拓了大量地方的、民间的和民族的资源,与书面文献构成广泛的对话关系,为传统的文学理论研究注入新的活力,使文学研究敞开了新的思想维度。

30多年来的文学地理学研究实践,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方法,即以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考察和分析文学作品,解决了传统的文学研究所不能解决的诸多问题,展示了文学研究的丰富内涵,也为人文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素材和思路。

2011年,在中国文学地理学会首届年会上,与会专家首次提出将文学地理学建设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该学科的建设或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从地域角度切入中国文学的研究,是中国文学学科发展的自身需要。文学地理学是一种值得深度开发的文学研究的重要视野和方法,以“空间”视域介入打开了当代文学生产的层次与维度。文学地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当前依然处在学科构建阶段。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陶礼天认为,当务之急是依据文学和地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或视角,开掘出一批有学术生长点的相关专题,进行扎实而有成效的研究,为学科建设提供更多理论支撑。

梅新林表示,建构文学地理学完整的学科体系,必须搞清五个问题:文学地理学是文学与地理学研究的跨学科研究;文学地理学并不是文学与地理学的简单相加,而是彼此有机的交融;文学地理学之文学与地理学研究的地位并非对等关系,而是以文学为本位;文学地理学研究主要是为文学提供空间定位,其重心落点在文学空间形态研究;文学地理学既是一种跨学科研究方法,也可以发展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曾大兴认为,文学地理学学科构建需要按照学科的规范进行顶层设计。文学地理学研究尤其要警惕狭隘的地方功利主义的渗入,避免简单、单纯以文学家的籍贯来划分地域文学,要全面理解本籍文化与客籍文化对文学家的双重影响,全面理解文学的地域性与文学的时代性和普遍性的关系。   

(摘编自朱羿《文学地理学:追寻文学存在的根脉》)

材料二: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专访了中国文学地理学会会长、广州大学教授曾大兴,请他具体介绍了文学地理学的研究特点和趋势。

记者:请您为我们展望文学地理学在新的一年里的研究趋势和重点。

曾大兴:文学地理学研究重点将体现在文学景观研究上。所谓文学景观,是指那些与文学密切相关的景观,它属于景观的一种,但是又比普通的景观多一层文学色彩,多一份文学内涵。例如大家熟悉的阳关、玉门关、鹳雀楼、腾王阁、岳阳楼、黄鹤楼、黄州赤壁、杭州西湖、小鸟天堂等景观,其最初的名气并不大,都是因为文学作品才名满天下,因此都可以称为文学景观。据统计,我国境内著名的、保存相对完好的文学景观不下200处。这些文学景观既是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文学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文学家与文学欣赏者或旅游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文学家与文学欣赏者或旅游者会赋予文学景观以不同的文化内涵,一个著名的文学景观往往就是人类文化的一个记忆库。

文学景观既是文学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也是极为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值得研究与开发利用。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境内发生的景观之争,其实有许多就是文学景观之争,例如碣石之争、隆中之争、赤壁之争、桃花源之争、花木兰故里之争、李白故里之争等,无一不与文学名著有关。

文学景观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要研究一个普通的自然或人文景观是如何成为文学景观的?它的确切地理位置在哪里?最早的形成年代是什么时候?在它成为文学景观的过程中,文学家与文学欣赏者或者旅游者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不同时代的文学家、文学欣赏者或者旅游者赋予了文学景观哪些不同的内涵?文学景观的魅力和价值在哪里?

由于文学景观的研究不仅丰富了人们对景观的认识,提高了人们对文学的兴趣,也得到了地理学者、文化旅游学者及各地政府的肯定与重视,相信很快就会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摘编自李永杰《文学景观有望成为文学地理学研究新热点——访中国文学地理学会会长、广州大学教授曾大兴》)

1.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地理学依靠自身的理论活力与学科渗透力,被建设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标志着它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B.文学地理学最早的言论和实践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所记载的吴国公子季札观周乐时对“国风”的评价。
C.文学地理学成为文学研究中名副其实的热门主要表现在研究队伍不断扩大,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大量出现。
D.文学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就是文学景观研究。在我国境内出现的景观之争,它们都是文学景观之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地理学再次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者们发现文学领域的研究有时不得不面对空间归属问题。
B.文学景观研究能够让文学景观多一层文学色彩,多一份文学内涵,同时也能够丰富人们对景观的认识,提升人们对文学的兴趣。
C.对地理环境与文学要素之间的各个层面的互动关系进行系统的梳理,寻绎其联系,并给予恰当解释,这是文学地理学的基本任务。
D.如果简单地、单纯地以文学家的籍贯来划分地域文学,这样就会割裂文学的地域性与文学的时代性和普遍性的关系。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学地理学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A.胡阿祥写作的论文《金陵怀古与其中的地名意境——以唐人刘禹锡的诗为例》
B.熊悦写作的论文《(樵歌)中的洛阳文学景观》
C.朱长英写作的论文《地理空间对宋词影响之研究》
D.王琳祥写作的论文《赤壁战地辨析——与万绳楠先生商椎》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文学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不超过60字)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2023-12-18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联合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网络在线学习,因为少了路途时间,获得知识更便捷、省时、省钱,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厚爱。再加上通过前沿技术的使用带来更好的教学互动与体验,使教师授课效果更好。但是,由于在线教育具有网络所具有的特点,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有的甚至很令人担忧。在线教育不应仅仅是将线下教育通过录像、录音简单上传至网络,而且要根据在线教育的内容和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等,采取受教育者喜欢又能够接受的方式方法,满足受教育者的求知欲。在线教育者眼里有学生,心里有分寸,做到想学生所想,在线教育才会更上一个台阶。不要把在线教育变成冰冷的机器人教学,也不要吸收网络隔空对话油腔滑调、想当然的手法,甚至把低俗当有趣。另外,在线教育“名师”掺假注水,技术控制不过关,会误人子弟,影响在线教育的效果。

(摘编自卞广春等《在线教育要多点温度和责任》)

材料二:

       

材料三:

在线教育的关键词仍是教育,而不是商业。教育是非常严肃的一个话题,它关系个体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一种教育模式要行稳致远,其核心要件当然是人才。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上好课。好的课程一般都有好的教学体验。然而,好的教学体验不同于受学生欢迎。我们希望寓教于乐,可是别忘了,寓教于乐必须重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教应该是内容,乐应该是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二者既不可偏废,其地位也不可颠倒。现在,我们有些教育机构,商业铜臭味太重,眼睛里只有人民币,没有人民和底线。它们不是在诲人不倦,而是在“毁”人不倦。这一现象尤其值得注意。

(《给教育产业戴上质量“紧箍咒”》)

材料四:

除了中国大学慕课、网易公开课等免费通识类教育课程之外,越来越多专业细分的教育平台也涌现出来,如专注于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基础教育,应对雅思、托福、公务员等专门考试的线上培训等。

互联网给教育带来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时间空间上的突破,更体现在教育的教、学、评、测等多个环节。在互联网模式下,学习不再只是呈现、接收、反馈的过程,而是一种全新的认知过程。课程的建设也不再只是师生传授,需要更加关注进度设计、用户感受、社会参与等。比如,当课程后台大数据显示,在课程进行到某一时段时,有超过一半的学员做出了暂停或回放的动作,那么可以就此了解课程难点所在,并有针对性地优化教学内容。                                             

(摘编自丁雅诵等《在线教育,打开你的知识空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在线学习,有着获得知识更便捷、省时、省钱等特点,因此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厚爱,自身也获得了发展。
B.在线教育如果想更上一个台阶,需要根据在线教育的内容和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等,来采取更恰当的方式进行教学。
C.在线教育借助于互联网模式,使学习呈现出了全新的认知过程,可以更好地关注教学进度,有针对性地优化教学内容。
D.在线教育不是商业,那些一味追求金钱的教育机构,会给学生好的体验,但由于教育底线的缺失,也在毁掉学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分析材料二,可看到在线教育市场发展规模逐年扩大,到2017年突破了2000亿元大关,可推断出在线教育发展趋势良好。
B.从材料二提供的数据来看,增长率在2012—2014年增长幅度较大,且在2014年达到高峰,2014年后则较平稳增长。
C.寓教于乐中的“教”和“乐”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就会出现不和谐现象,出现教育问题。
D.在线教育有着越来越多专业细分的教育平台,如基础教育、公务员考试的线上培训,给教育带来了显著的变化。
3.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并分析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小学在线教育。
2023-10-0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八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国早期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礼和乐相互配合,用以治理国家,保持社会的和谐安定,这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它的内容是“序”,也就是维护社会秩序、社会规范;“乐”是内在的熏陶和感发,它的内容是“和”,也就是调和性情,使人保持和谐悦乐的状态,生动活泼,充满活力和创造力,进一步达到人际关系和谐以及人与整个大自然的和谐。人与整个大自然的和谐,叫做“大乐与天地同和”,这是中国古代音乐追求的最高境界。

“乐者,和也”,成为影响中国文化数千年的重要思想,它所突出的正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谐。中国人的礼乐文化传统,其实就是建立一个和谐世界秩序的传统,音乐被当作达至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节选自叶朗、朱良志《以乐治国》)

材料二:

大部分情况下,普通人听音乐并不以受教育或者学习为目的,而是为了娱乐。当人们处于某种亢奋的状态中时,会歌唱;紧张的工作之余,会欣赏一首轻松快乐的歌曲;茶余饭后,会借音乐来调剂自己的生活。由此可见,音乐作为美的形式的存在,给予人们无限的精神享受,使人们可以放松自己,忘掉不快,赶走疲劳,从而得到身心上的舒缓。

音乐可以娱人,同样也能够自娱。音乐并不仅仅指那些广为传唱的经典,也不仅仅局限于某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个别旋律,它还包括诸如劳动号子和民间小调等各种各样的形式。比如在人们日常的劳动生产过程中,民歌和号子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能够减少工作带来的乏味感、枯燥感,消除疲劳,鼓舞干劲。通过音乐的欣赏,释放出人们现实中的郁闷和压力,达到精神的宁静和安乐。从这个意义而言,音乐消解了社会个体的压力,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安定。

音乐是思想的载体,因而在音乐中,能传达出乐章所包含的神韵。人们能与音乐中所蕴神韵互交,这一互动过程,可谓之乐能动神,神可感乐。恰如其分的音乐,可以鼓舞人的斗志,提振人的情绪,激发人的潜力。例如古代行军作战,都备有战鼓。临战时,鼓声震天,士气如虹。一首《义勇军进行曲》,激励了多少热血志士奋发向前,每当我们行注目礼,目睹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耳闻雄壮的国歌徐徐奏响,有谁不心潮澎湃?有谁能不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坚定奋进?音乐能通过自身内蕴催人奋进,这方面具体的例子,不遑多举。哪个时代都不乏这样催人向前、催人奋进的音乐,它使得社会中有志之士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了共同的目标拼搏不懈。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团结、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音乐另外一个重大意义上的社会功能,在于道德教化。中外诸多先贤,对此都有过深入分析、研究和论证。汉代《毛诗序》讲道:“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在古代,诗、乐、舞是合为一体,密不可分的。

(节选自史其威《论音乐的社会功能》)

材料三:

近来,风靡电视圈的音乐类综艺节目《歌手2019》和《声入人心》就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其在兼具商业效应、娱乐大众作用的同时,使音乐表演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和传统艺术形式,反映了部分音乐人对民族文化的守正与创新。

《歌手2019》总决赛上,歌手龚琳娜携手京剧艺术家王珮瑜、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共同演唱了一首集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及西方古典音乐于一体的音乐作品,其中包含《垓下歌》《六州歌头》,囊括我国古典文学、民族音乐等方面的重要内容,以专业的功底和震撼的演唱为观众充分展现了“中国味”音乐。原创新形态声乐演唱节目《声入人心》及其同名音乐会全国巡演也是今年以来的文化热点。《声入人心》以深耕古典音乐、严肃音乐闻名,着重向观众展示美声、歌剧、音乐剧等西方音乐元素。但与此同时,其中的部分演唱成员也保持着自身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坚守,从以西方元素占主导的音乐演绎中突出重围,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云南民歌《猜调》、湖南民歌《浏阳河》、江苏民歌《采红菱》、土家族民歌《龙船调》以及越剧《梁祝化蝶》等,都在节目当中有重点展现,为观众带来了不少日常生活中鲜能听到的民族调调和传统戏曲。这些都激发了观众对民歌和传统戏剧形式的兴趣,使民族音乐元素从一众美声、音乐剧演唱中脱颖而出。

歌者以自身对民族音乐和优秀传统艺术的观照,将本土元素更多地带入当下大众化、娱乐化的音乐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刷新了观众对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固有印象和认知。对文艺工作者而言,在文化市场越发多元化的今天,如何守住“中国味”,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是不断思索与探究的重要问题。虽然在当下,一部分人更为看重节目制作所能带来的市场和流量,但在迎合市场需求的同时,我们不应丢掉民族的、传统的内容,应在大众化、快节奏的文化背景和传媒发展趋势下,更多地融入原汁原味的中国本土艺术元素,从而向大众普及民族音乐和传统艺术精华。期望令观众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宣传效应的音乐类综艺节目肩负起守护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本土经典的重任。

(节选自于溟跃《音乐类综艺节目应守住中国味》)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礼乐文化是中国早期文化的重要内容,“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乐”是内在的熏陶感发,“礼”比“乐”更为重要。
B.音乐作为美的形式的存在,可以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愉悦;音乐作为思想的载体,可以使人与它的神韵互交,砥心砺志。
C.中国古代音乐追求的最高境界与中国礼乐文化传统的要求一致,这是音乐成为当时构建和谐社会重要路径的原因。
D.很多情况下,大家听音乐不仅能在不同的旋律中受教育和学习,又能达到放松自己,赶走疲惫,舒缓身心的效果。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音乐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广为传唱的经典名曲、令人印象深刻的个别旋律、劳动号子和民间小调等,可以满足娱人和自娱的需求。
B.恰如其分的音乐,会对人产生正面的影响,如两军阵前对垒之时激扬的鼓声,能够激发战士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畏的勇气。
C.在文化市场日益多元化的社会大背景下,文艺工作者要积极思索探究如何守住“中国味”、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问题。
D.现在有一些人更加重视节目制作所带来的市场和流量,迎合了市场的需求,也融入了本土的艺术元素,承担起了向大众普及传统艺术精华的重任。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四段的观点的一项是(     
A.《礼记·乐记》:“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
B.欧阳修《送杨寘序》:“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
C.《晋书·乐志》:“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
D.《国语·楚语》:“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
4.材料二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实例分析说明。
5.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谈谈在当代社会怎样能实现音乐功能的最大化?
2023-09-30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滨城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我们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在拥有重要战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在新时代,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马克思主义认为,各个民族之所以不同,不仅在于他们的生活条件不同,而且在于民族文化的特点不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根本的文化标识,是流淌在一个民族有机体中的血脉,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之魂,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活交往中形成的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理想信仰、价值观念、道德追求的结晶和升华,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在5000多年的生产实践和生活交往历史中培育凝结的优秀民族性格与崇高民族气质,是今天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也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实现伟大梦想的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社会主要矛盾,在不同的社会生产实践和生活交往中,形成了许多具体的优秀民族精神,比如在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中,创造了优秀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右玉精神、塞罕坝精神、大国工匠精神等。这些在不同实践中形成的具体的优秀民族精神,既是中华民族精神核心内容和深层内质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核心内容和深层内质的必然结果。深刻把握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和深层内质,就要深刻理解他们之间的有机联系,就要深刻理解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实践基础、文化底蕴、历史渊源、丰富内涵、辉煌业绩、重大意义以及它们的本质统一性。

中华民族精神是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弘扬民族精神,就必须坚定维护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在几千年历史的伟大实践中培育的,经历了苦难与辉煌、失败与成功,浸透着中国人民的辛勤汗水,蕴含着中国人民的巨大牺牲。中华民族精神来之不易,影响深远,品质崇高,弥足珍贵。中华民族精神是经过了历史和实践检验的伟大精神,不仅创造了辉煌的人类文明,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而且也给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智慧,是整个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精神之一。

最好的维护是弘扬,我们要激发中华民族精神在共筑百年梦想中的内生精神力量,发挥中华民族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作用。要立足今天的伟大实践,面向未来的复兴梦想,把中华民族精神把握好、说清楚、讲明白,把中华民族精神继承好、发展好、践行好。

(摘编自《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精神上强,才是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5000多年来,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中国故事一次又一次感天动地,中国精神一次又一次激情燃烧。

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既是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和独特的历史文化基因铸就的,也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和发展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主体是人民,人民是民族精神的创造者,也是传承者和弘扬者。伟大的中国人民以创造、奋斗、团结和梦想,收获了光辉灿烂的精神成果,书写了彪炳史册的文明奇迹。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爱国主义是贯穿于中华民族精神中伟大创造、伟大奋斗、伟大团结、伟大梦想精神的一根红线。

伟大创造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些先哲名言,深深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不断激励着中华民族立新义、开新篇、闯新路。我国古代在天文历法、数学、农学、医学、地理学等众多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在发展历史上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思想文化、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科学技术以及其他许多方面对周边发挥了重要辐射和引领作用。新长征路上,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让创造精神持续迸发,创造活力充分涌流。

伟大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披荆斩棘、战胜困难、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勤劳是中国人的重要标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始终革故鼎新、自强不息,以勤劳与智慧建设大好河山。今天中国人民拥有的一切,都是奋斗得来的。新时代是大有可为的时代,迫切需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奋斗精神、担当精神。

伟大团结精神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伟业的重要保证。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团结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基因。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和衷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

伟大梦想精神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屹立不倒、克服险阻而坚毅前行的精神支撑和强大动力。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始终心怀梦想、孜孜以求,形成了天下为公、大同世界和生活富足、小康生活的理念和追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都反映了中华民族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初心与使命。在近百年的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无数中国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铸就了一座座光芒四射的精神丰碑。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这些精神铭刻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中,融入中华民族精神血脉,滋养着伟大创造、伟大奋斗、伟大团结、伟大梦想精神。

(摘编自《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奋勇前行的不竭动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超过面临的战略机遇。
B.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塞罕坝精神、大国工匠精神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和深层内质。
C.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和发展中形成的,为中国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D.“君子以自强不息”“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分别体现了伟大的团结精神和伟大的奋斗精神。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理想信仰、价值观念、道德追求的结晶和升华,中华民族精神是今天我们实现伟大梦想的精神动力。
B.中华民族精神来之不易,影响深远,品质崇高,弥足珍贵,是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是经过了历史和实践检验的伟大精神。
C.团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因为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和衷共济而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以团结就是力量。
D.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在近百年的奋斗征程上为此接续努力。
3.下列选项,不属于“伟大创造精神”范畴的一项是(     
A.商鞅主持变法,使秦国面貌焕然一新而成为强国,为秦最终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
B.郑板桥在临摹名家字帖后,摸索着把画竹的技巧融入书法,形成了独特的板桥体。
C.中国人战国时发现磁石指南特性,发明“司南”;北宋时制成指南针,用于航海。
D.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与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4.两则材料都谈论了中华民族精神,但材料内容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
5.请根据材料二,简要阐释下列文段内容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

长期以来,全球民航大飞机市场被空客和波音两大巨头垄断。让中国人坐上自己的大飞机翱翔蓝天,是几代人的梦想,也承载着国家意志、民族梦想、人民期盼。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于2007年立项,2017年首飞。民航大飞机被称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牵涉上百万个零部件。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民航大飞机,历经15年攻坚克难,全国24个省市、1000余家企事业单位的30多万人参与了大飞机的研制,突破掌握了100余项核心技术,我国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设计、系统集成的发展之路。从飞机设计到零部件制造,从地面试验到取证试飞,几十万人奋战在不同的岗位上,肩负国家和时代重任,为大飞机梦不懈奋斗。2022929日,C919大型客机取得中国民用航空局型号合格证,C919大型客机商业运营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1985年,比尔德韦尔和乔治·塞欣斯总结了深层生态学的八大基本原则,第一条就是“地球上的人类和非人类生物的福祉和繁荣有其自身价值,这些价值独立于非人类世界对于人类目的性的功用”,这就是深层生态学的核心概念“内在价值”。而在深层生态学和相关的动物保护主义运动兴起之前,西方社会长期奉行的是“工具价值论”,认为动物只因其农业、渔业、娱乐业等对人类有用的工具性而有价值,常见的论据包括:唯有人类拥有灵魂,动物不具备灵魂;唯有人类拥有理性,动物不具备理性;唯有人类拥有高级意识,动物不具备高级意识等等。

深层生态学提倡的“内在价值”与道家思想中的“天之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庄子·马蹄》用生动的笔触对比了“天之道”与“人之道”;《庄子·秋水》提供了一个更简短的版本:“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庄子认为,“天之道”就是顺应自然,顺应万物的本性,以自然无为的态度对待万物,庄子用来举例的马的“真性”就是自然地生活在自然界之中,而非为人所束缚和利用。与之相反,“人之道”就是违背自然,违背万物的本性,用人类的“机心”发明各种技术,剥削利用动物,最终必然导致“死者过半”的动物生存状况。“落马首,穿牛鼻”的“人之道”正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动物“工具价值论”,而顺应动物“真性”的“天之道”则认识到了动物自身不依赖于人类而独立存在的“内在价值”。这两种价值论造成的结果也是截然不同的,在庄子的眼中,伯乐代表人类的智能,也是动物和自然的灾星。包括深层生态主义者在内的现代环保主义者有着类似的观点,随着人类技术的发展,人口暴涨,消费欲也暴涨,随之便是人类占领的土地逐渐侵占动物的栖息地,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和对技术的滥用造成了各种生态灾难和无数物种灭绝。时至今日,地球上已经找不到一片未被人类影响的土地,已经找不到一个不被人类威胁的物种,甚至人类这个物种自身都受到了“人之道”的威胁,许多生态灾难正在反噬人类,威胁人类的生存。

由上文的对比可知,道家思想和深层生态学都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工具价值论”,主张非人类生物甚至是非生物的自然界都具有“内在价值”,但是如果细论这种“内在价值”的成因,深层生态学却有明显的不足,在这一议题上,道家思想可以为深层生态学提供哲学依据。在德韦尔和塞欣斯总结并得到奈斯认可的深层生态学八大基本原则中,“内在价值”是作为立论基础存在的,并没有更进一步说明“内在价值”本身来自何处。但是道家思想从本体论上解决了这一理论问题,道家的“天之道”版的“内在价值论”是建立在“道”这一道家核心概念上的。“道”既是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实体,在此意义上,道与万物是有所区分的,又是事物的根本属性,融汇在万物之中。

(摘编自华媛媛、李家銮《契合与差异:道家思想与深层生态学比较研究》)

材料二:

西方哲学重逻辑,东方哲学重直觉与体验。西方哲学的最高目标在于建立一种既普遍又必然的纯粹原理,是在概念的逻辑推论中构造起来的体系。中国哲学则强调在“道”的旗帜下追求至上的人生境界。这种追求不可能是纯粹的逻辑构造,而是需要一种审美的情趣。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是如此,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亦是如此。

道家对自然的理解既非西方思维方式中严格的推理,亦非来自功利主义的现实诉求,相反,它以一种超功利的审美体验方式来认识和把握自然万物,将自然界看作是审美愉悦的最终来源,通过“道法自然”的审美观照来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至上的精神境界。道家的思想家们常常用诗化语言和浪漫主义手法来表达他们的人生态度和独特思想。道家经典《老子》被人们看成是最早的哲理诗,庄子也被视为“最真实的诗人”。道家以“道”为本体,坚持以审美的方式来理解“道”。在道家看来,由于道的本性就是自然,自然之道便是自然无为的本性,因此,“自然”与“天”“无为”“道”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系统,构成了道家思想体系的基础。

在道家眼中,天地万物不仅是一个开放的生命系统,同时也是一个相互联系与作用的有机系统。这样一种系统可以用“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进行高度概括。这暗示着人类同其他万物一样都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人类不是世界的中心,也无权利凌驾于万物之上。相反,人类应该尊天道,以促进自然万物的生命潜能,使自然万物的价值、平等与和谐能够充分展现。

(摘编自雷毅《整合与超越:道家深层生态学的现代解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深层生态学是比尔德韦尔和乔治·塞欣斯在1985年总结八大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创立的。
B.深层生态学与道家思想在对待动物的思想理念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与“人之道”不同。
C.东方哲学认为把握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至上人生境界”的核心是审美体验。
D.道家的思想家们在追求逻辑构造的基础上,更追求审美情趣,以期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持“工具价值论”的人士虽承认动物对人类生活有很大帮助,但他们以动物没有灵魂、理性的理由否定动物有独立的自身价值。
B.文中引用《庄子·秋水》的相关语句是为了说明“人之道”的思想违背自然,违背万物的本性,最终将导致人类生存受到威胁。
C.道家思想从本体论上解决了“‘内在价值’本身来自何处”这一理论问题,所以道家思想在“内在价值”的研究诠释上相比深层生态学更为深入。
D.人类只有否定自己处于自然中心,承认自己在自然中不具有特殊地位,才可能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至上的精神境界。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深层生态学“内在价值”观点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B.明镜便于照形,其于以函食,不如箪。(《淮南子》)
C.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D.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临江仙·柳絮》)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2021年4月22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这一论题的理解。
2023-09-0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八中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的意趣态度,开卷两回中写得很不含糊,只苦于读者不肯理会!有两种观察,可以说明历来红学家迷误的起源。

第一类红学家是猜谜派。他们大半预先存了主观上的偏见,然后把书上的事迹牵强附会上去,他们可笑的地方,胡适之先生在《红楼梦考证》一文中,已说得很详备的了。这派红学家有许多有学问名望的人,以现在我们的眼光看去,他们很不该发这些可笑的议论,但事实上偏闹了笑话。

为什么呢?其中有两个原故:一是他们有点好奇,以为那些平淡老实的话,决不配来解释《红楼梦》的。二是他们的偏见实在太深了,所以看不见这书的本来面目,只是颜色眼镜中的《红楼梦》。从第一回,他们宁可相信极不可靠的传说,而不屑一视雪芹先生的自述。从第二回,把自己的意趣投射到作者身上去。如蔡孑民先生自己抱民族主义,而强谓《红楼梦》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书中本是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等等(《石头记索隐》)。以我想来,雪芹先生在正白旗汉军贵族环境中间,未必主张排满吊明。蔡先生这个判断,是含偏见的。总之,求深反浅,是这派红学家的通病。

第二类红学家我们叫他消闲派。读《红楼梦》,他们本没有领略文学的兴趣,所以只当作闲书读,对于作者的原意如何,只是不求甚解的。他们的态度,不是赏鉴,不是研究,只是借此消闲罢了。这些人原不足深论,不过有一点态度却是大背作者的原意。他们心目中只有如何华贵,如何阔绰,如何繁盛,恨不得自己变了贾宝玉,十二钗做妻妾才好。这种眼光,自然不值一笑;不过他们却不安分,偏说那个应褒,那个应贬,信口雌黄,毫无是处,并且以这些阿其所好的论调,强拉作者来做他的同志。他们几时考究过书中本文来。

我们要了解《红楼梦》作者的真态度,排除许多迷惑,不致于蹈前人的覆辙。我们现在先要讲作者的态度。

说作者的态度,我以为至少有两条可靠的途径:第一,从作者书中所说的话,推测他做书时的态度。这是最可信的,因为除了他自己以外,没有一个人能完全了解他的意思的。第二,是从作者所处的环境和他一生的历史,拿来印证我们所揣测的话。

《红楼梦》的第一第二两回,是本书的楔子,是读全书关键。从这里边看来,作者的态度是很明显的。他差不多自己都说完了,不用我们费话。

《红楼梦》是感叹自己身世的,雪芹为人是很孤傲自负的,看他的一生历史和书中宝玉的性格,便可知道;并且还穷愁潦倒了一生。所以在本书楔子里说道:

“风尘碌碌,一事无成。”

“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见第一第二两回)

这些话,明白极了。石头自怨一段,把雪芹怀才不遇的悲愤,完全写出。第二回贾雨村论宝玉一段,亦是自负,书中凡贬宝玉只是牢骚话头,不可认为实话。

《红楼梦》是情场忏悔而作的。原书上说:

“更于书中间用梦幻等字,都是此书本旨,兼寓提醒阅者之意。”

“空空道人遂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逐改名情僧,改《石头记》 为《情僧录》 。”(见第一回)

警幻说:“……或冀将来一语,未可知也。”(见第五回)

(摘编自俞平伯《红楼梦辨别》)

材料二:

清代的小说之种类及其变化,可分作四派来说一个大概:一、拟古派;二、讽制派;三、人情派;四、侠义派。

人情派小说,可以《红楼梦》做代表。《红楼梦》所叙为石头城中——未必是今之南京——贾府的事情。《红楼梦》的作者,大家都知道是曹雪芹,因为这是书上写着的。至于曹雪芹是何等样人,却少有人提起过;由胡适之先生的考证,我们可以知道大概了。

对于《红楼梦》书中所叙的意思,推测之说也很多。(一)是说记纳兰性德的家事,所谓金钗十二,就是性德所奉为上客的人们。这是因为性德和宝玉的情形相仿佛,但是查抄一事,宝玉在生前,而性德则在死后,其他不同之点也很多,其实并不很相像。(二)是说记顺治与董鄂妃的故事,而又以鄂妃为秦淮旧妓董小宛。但是董鄂妃是满洲人,并非就是董小宛,且年龄相差甚大。所以这一说也不通。(三)是说叙康熙朝政治的状态的,就是以为石头记是政治小说,书中本是在吊明之亡,而揭清之失。然此说未免近于穿凿,况且现在既知道作者既是汉军旗人,似乎不至于代汉人来抱亡国之痛的。(四)是说自叙,此说出来最早,而信者最少,现在可是多起来了。因为我们已知道雪芹自己的境遇,很和书中所叙相合。由此可知《红楼梦》一书,说大部分为作者自叙,实是最为可信的一说。

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的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摘编自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的意趣态度,作者写得并不含糊,在小说的第一、二回都有非常明显的表述。
B.在俞平伯看来,许多红学家们产生阅读迷误的重要原因是很少研究过书中本文。
C.《红楼梦》中贾府的事情虽是发生在石头城中,但并不一定就是指鲁迅时代的南京城。
D.曹雪芹所写人物都是真的人物,因为他敢如实地描写,把人物刻画多立体丰富不单一。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相信极不可靠的传说,或把自己的意趣投射到作者身上,都是产生阅读偏见的主要原因。
B.作者书中所说和作者所处环境及其一生历史是了解曹雪芹写作态度的最可靠的两条途径。
C.人们在阅读《红楼梦》时,首先要从全书的关键处第一、第二两回入手,理清全书脉络。
D.对于《红楼梦》书中所叙的意思,有四种推测之说,都被鲁迅先生一一反驳并完全推翻。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符合鲁迅观点的一项是(     
A.贾母是老太太、老祖宗、老太君,影射朱元璋。
B.曹雪芹是个谜,曹家根本就没有曹雪芹这个人。
C.《红楼梦》一改以往大团圆结局,以悲剧收场。
D.《红楼梦》是以曹家为背景、以言情为线索的小说。
4.怎样看待材料一中见第一回、见第一第二两回、见第五回这样的表述?请简要分析。
5.我们应如何阅读经典文学著作?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2023-09-0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八中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这棵栽植于道光年间的古树是一棵‘救命树’,保护在树上避难的村民免受洪水侵袭,如今我们将其列为‘乡愁保护点’,有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在雄安新区大王镇大阳村,安新县乡愁保护工作队成员周建斌指着一棵古槐树说道。

雄安新区已经进入大规模开工建设阶段,在如火如荼建设场面背后,一些承载村民过往记忆的古宅、老树依然挺立,成为雄安新区的乡愁文化遗产

为保护雄安新区的乡愁文化遗产,雄安新区在全国没有可资借鉴的情况下,率先成立雄安新区记得住乡愁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首创雄安新区乡愁文化遗产保护理念。

随着记得住乡愁专项行动的开展,雄安新区乡愁家底变得清晰起来。目前,雄安全城物质类乡愁点总数2367项,非物质类乡愁遗产总数186项。

2020年新区征迁村原有88处‘乡愁保护点’,经过我们实地调查,又新增了93处。雄安新区管委会公共服务局乡愁专班组长辛公舜说。

据辛公舜介绍,在雄安新区的大规模开工建设中也出现了工程建设和乡愁保护点位置冲突的现象,雄安新区乡愁工作专班采取了一案一政策的活态保护措施,根据乡愁文化遗产价值和规划建设需要,针对每一处乡愁文化遗产的特点制定了特殊政策,有效保护乡愁文化遗产的同时也配合了施工单位的工程进度。

雄安新区未来将利用保存下来的古宅以及古宅构件建设历史街区,利用老物件建设展示新区农耕、渔猎以及民间艺术的博物馆,利用古树打造乡愁林,让未来的新区居民记得住乡愁

除此之外,雄安新区将启动数字乡愁影像留存和数字乡愁云工作,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展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三维实时渲染技术等,构建与现实世界孪生的数字虚拟空间。通过对雄安新区内的数字乡愁点进行VR及视频解说制作,建立数字乡愁文化平台,最大限度保留和记录古村落乡愁。

未来,雄安新区将进一步打造相应的雄安历史文化传承基地和展示区域,将传统文化融入雄安城市风貌之中。

(摘编自鲁达、崔涛《乡愁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融入雄安规划建设》)

材料二:

儿谣里摇摇摇,摇到外婆家,在我们自己的经验中,外婆家充满着地域的意义。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

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一个人口在繁殖中的血缘社群,繁殖到一定程度,他们不能在一定地域上集居了,那是因为这社群所需的土地面积,因人口繁殖,也得不断的扩大。扩大到一个程度,住的地和工作的地距离太远,阻碍着效率时,这社群不能不在区位上分裂。——这还是以土地可以无限扩张时说的。事实上,每个家族可以向外开垦的机会很有限,人口繁殖所引起的常是向内的精耕,精耕受着土地报酬递减律的限制,逼着这社群分裂,分出来的部分另外到别的地方去找耕地。

以我们自己来说罢,血缘性的地缘更是显著。我十岁就离开了家乡吴江,在苏州城里住了九年,但是我一直在各种文件的籍贯项下填着江苏吴江。抗战时期在云南住了八年,籍贯毫无改变,甚至生在云南的我的孩子,也继承着我的籍贯。她的一生大概也得老是填江苏吴江了。我们的祖宗在吴江已有二十多代,但是在我们的灯笼上却贴着江夏费的大红字。江夏是在湖北,从地缘上说我有什么理由和江夏攀关系?真和我的孩子一般,凭什么可以和她从来没有到过的吴江发生地缘呢?在这里很显然在我们乡土社会里地缘还没有独立成为一种构成团结力的关系。我们的籍贯是取自我们的父亲的,并不是根据自己所生或所住的地方,而是和姓一般继承的,那是血缘,所以我们可以说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

很多离开老家漂流到别地方去的人并不能象种子落入土中一般长成新村落。他们只能在其他已经形成的社区中设法插过去。如果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能结成一个地方社群,他们之间的联系可以是纯粹的地缘,而不是血缘了。这样血缘和地缘才能分离。但是事实上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却相当困难。我常在各地的村子里看到被称为客边”“新客”“外村人等的人物。在户口册上也有注明寄籍的。在现代都市里都规定着可以取得该地公民权的手续,主要的是一定的居住时期。但是在乡村里居住时期并不是个重要条件,因为我知道许多村子里已有几代历史的人还是被称为新客或客边的。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些古宅、老树在雄安新区大规模开发中依然挺立,在于它们承载着村民们的记忆,也得益于新区“记得住乡愁”专项行动。
B.雄安新区在对“乡愁文化遗产”的保护上走在全国前列,为其它地区开展此类工作提供了从理念到实践的可供借鉴的经验。
C.乡土社会中,人口繁殖是无法避免的。因人口繁殖,土地有限,血缘社群便自觉分裂,部分人外出寻找耕地,于是产生乡愁。
D.籍贯如同姓氏一样,是人们从父辈那里继承而来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地缘性,但归根结底,还是属于血缘的范畴。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城市扩张对乡村的冲击时有发生,但通过灵活处理,因地制宜,可以妥善解决这类矛盾,既不影响发展,又能留住乡愁。
B.雄安新区未来不仅会通过建设历史街区、博物馆等来保护物质类乡愁遗产,还会构建数字虚拟空间来保护非物质类乡愁遗产。
C.与自己家相比,“外婆家”也有血缘上的意义,但通常在地缘上存在差异,不是血缘在空间上的投影,也不是血缘和地缘的合一。
D.很多“新客”“客边”在村里就算繁衍了几代,依然无法获得本村的身份认同,因为中国乡土社会中的血缘和地缘是很难分离的。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2000年,时任国民党副主席吴伯雄回福建省永定县祭祖,完成了父亲吴鸿麟回乡祭祖的愿望,临别时,吴伯雄在吴氏宗祠里题词“敬宗昭德”。
B.兴起于江浙一带的两头婚,既不属于男娶女嫁,也不属于女招男入赘。在两头婚家庭里,没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对爸爸妈妈的父母都叫爷爷奶奶。
C.金庸先生的多部武侠小说都对湖北襄阳有生动的描述。金庸去世的当晚10点左右,襄阳的金庸迷们用蜡烛摆出“走好”两个大字,以追思纪念金庸。
D.如今,农村的青壮年大多在外务工,留下“386061部队”:38,即妇女节,指留守妇女;60,即60岁,指留守老人;61,即儿童节,指留守儿童。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5.有人认为,围绕“乡愁”,材料一在回答“是什么”和“怎样做”,材料二在回答“为什么”。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3-09-08更新 | 2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辽宁省大连市八中高三最后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论语》里孔子被描写成一个教育家。从某种观点看来,也的确如此。他期望他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成人(《论语·宪问》),所以教给他们以经典为基础的各门知识。作为教师,他觉得他的基本任务,是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论语》记载,孔子说他自己述而不作(《论语·述而》),就是这个缘故。不过这只是孔子的一个方面,他还有另一方面,这就是,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孔子给予它们的解释,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观推导出来的。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这种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论语·阳货》)换句话说,儿子的一生,至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因此父母死后他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表示感恩。还有在讲授经典时,孔子给它们以新的解释。例如讲到《诗》,他强调它的道德价值时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这样一来,孔子就不只是单纯地传述了,因为他在出了一些新的东西。这种以的精神,被后世儒学传之永久,经书代代相传时,他们就写出了无数的注疏。后来的《十三经注疏》,就是用这种精神对经书原文进行注释而形成的。

(摘编自冯友兰《孔子:第一位教师》)

材料二:

的内涵非常丰富。《说文解字》将解释为;在现代汉语中,可以理解为叙述”“陈述”“讲述”“论述阐述等。

在《中庸》中,儒家德性的定义和是相关的。《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如果我们将的这种解释和孔子在《论语·述而》第一章中的自我描述联系起来,的深层含义便跃然纸上,也就是表达了的德性。孔子践履这种德性的对象是天。《论语·八佾》讲到,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孔子道德追寻的是天的使命。对于孔子而言,他的工作就是传天道,兴天道。在《论语·阳货》第十八章中,孔子说他不想再说话,但是他的弟子子贡说: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回答: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从这段话中可以得出两点:第一,孔子述的是天道,天是最终的创造者;第二,孔子认为自己是天道的述者,子贡则将自己看作是孔子思想的述者。孔子践履德性的活动表达了对天的,而子贡践履德性的活动则表达了对孔子的

因此,孔子将他对经典的传承比作一个孝子做的事情。儿子对父亲最大的孝是对父亲志向、事业、梦想的继承、实现和发扬光大。同样孔子述的天道也是对天的孝。对于孔子而言,他的智力活动是恢复天道,这就是对天尽孝,在孔子那里,的含义涉及了延续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的义务。

孔子不是唯一把哲学活动与联结起来的人。孔子与柏拉图早期的作品《游叙弗伦》对的定义殊途同归。苏格拉底的话问对象游叙弗伦得出是公正的一部分,是人类对上帝的侍奉。苏格拉底认为自己的哲学活动就是对神灵的侍奉,自己的问答法就是对神灵的侍奉。基于苏格拉底对上帝侍奉的论证,苏格拉底提供的答案就是进行哲学活动是对上帝真正的。对哲学活动与的密切联系,亚里士多德也有所表述。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要求更加尊重真理而不是尊重你的朋友。他认为的对象是真理,而不是上帝。践行这一德性活动是追求哲学的严肃义务,因为追寻哲学是为了探寻真理。

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把哲学活动和联结起来,尽管每一个人对的理解不同,这也反映了他们做哲学的方法不同。苏格拉底通过诘问的方式审查人的信念;亚里士多德更多是通过对前人理论的考察、批判发现真理;孔子则认为从事的活动就是对天道的传承。

(摘编自余纪元、金小燕、韩燕丽《述而不作何以成就孔子?》)

材料三:

述而不作的信条影响深远,达两千年之久,成为风气。自孔子以后,儒家教育多遵从这一原则,以传授、注解经典为己任。要从事这一学问,必然熟记经文才能言而有据。因而,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本功。

孔子教育弟子是为了让他们从政,用子夏的话说是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隋唐以后,科举盛行,官方明确规定了读书人的出路,只有为官一途。学校成为向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科举使用八股文体,专以四书五经命题,以儒家经典考学生,答案阐释以经典为准,不允许有超出范围的见解。

可以说,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条,使得他在教学中有偏重继承、轻视创新的倾向;伦理关系与师生关系的结合,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这使人们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减少或部分失去了探索未知的兴趣。这样使得传统教育以教师解释、学生背诵为基本方式,因循以往,缺乏创新精神。

(摘编自李杨《述而不作与传统教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述而不作”的信条,后来成为儒学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本功,这一传统一直影响到后来的科举考试,并且命题答案均以四书五经为限。
B.“述而不作”中的“述”内涵非常丰富,在古代辞书中解释为“循”,但在现代汉语中这一含义被“叙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述”等含义所取代。
C.在儒家经典著作《中庸》一书中,认为“孝”应包括“善述人之事也”,也就是说,“述而不作”中的“途”与“孝”是统一的,这种理解恰好切合孔子的观点。
D.《论语》中虽然记录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其实孔子在传述文化遗产的同时,也“作”了一些新的东西,后孔子时代的儒学都长期传承并发展着这种精神。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为第一位教师,孔子期望把学生培养成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认为从事“孝”的活动是对天道的传承。
B.“孝”在儒家思想学说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孔子看来,“孝”不仅限于父母,也体现在对历史的传承和对文化传统的延续。
C.孔子认为,儿子出生的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故父母死后孩子应以同样的时长服丧以表感恩,于是提出了“三年之丧”的礼制。
D.孔子、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人都将哲学活动与“孝”联结起来,因做哲学的方法不同,对“孝”的理解也有差异。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  )
A.“上帝为每个人灵魂提供了选择机会:或是拥有真理,或是得到安宁。你可以任选其一,但不能兼而有之。”
B.“倘若没有天地,哪里会有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因此,敬天祈福正是对天地自然献上的一份崇高敬意。”
C.“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D.“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4.材料二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2023-09-0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基于两种移位的合力:第一,西洋小说输入,中国小说受其影响而产生变化;第二,中国文学结构中小说由边缘向中心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吸取整个中国文学的养分因而发生变化。后一个移位是前一个移位引起的,但这并不减弱其重要性。没有这后一个移位,20世纪中国小说不可能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获得自己独立的品格,并取得突出成就。

在论述西方小说的启迪时,我有意把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简化为西洋小说对中国小说的影响过程,在挑战——应战的模式中理解中国小说形式的嬗变,以便详细勾勒晚清作家和五四作家共同完成的转变的运动轨迹。而在论述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时,我着重强调这两代作家主要不是接受中国古代小说,而是接受以诗文为正宗的整个传统文学的影响;在引笑话、轶闻、答问、游记、日记、书信等形式入小说以及借鉴史传传统与诗骚传统的过程中,有意无意中部分转变了中国小说的叙事模式。我把西方小说的启迪与传统文学的转化作为论述重点,但并不否认文化背景的变迁为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必要的历史条件。把纯形式的小说叙事学研究与注重文化背景的小说社会学研究结合起来,沟通文学的内部研究外部研究,而又不流于生拉硬扯牵强附会,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但并非易事。

从表面看,晚清作家与五四作家的区别,表现在五四作家比晚清作家更多借鉴西洋小说技巧。如此说来,中国小说叙事模式演变的过程也就成了中国作家逐步掌握西洋小说技巧的过程。这未免把复杂的文学运动简单化了。晚清作家的根本缺陷是受社会思潮影响而无力突破中体西用的格局,幻想接受新技巧而保留旧道德。从林纾、吴趼人一直到辛亥革命后的鸳蝴作家,都以为可以借用西方小说的叙事技巧而撇开其思想内容。殊不知抛开对个人内心生活的关注而学第一人称叙事,抛开现代人思维的跳跃与作家主体意识的强化而学叙述时间的变形,一切都成了变换布局之类的小把戏。与晚清作家比,五四作家转变思维方式,周作人谈直译、说模仿,鲁迅、沈雁冰学思想同时学技法。五四作家借助拿来主义冲破中体西用的限制,把西方小说的内容形式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接受。新技巧只有在适合表现新人的新意识时,才可能真正被感知和利用。当然,晚清作家与五四作家相比,距离不在具体的表现技巧,而在支配这些技巧的价值观念。作家对世界与自我认识有突破与革新,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才可能真正实现。五四作家突出小说中的非情节因素,借用容易产生强烈感情色彩的第一人称叙事,以及根据人物内心感受重新剪辑情节时间,这一切当然都是为了突出作家的主观感受和艺术个性。而所有这些,跟五四时代个性主义思潮之强调尊重个性、尊重自我无疑是一脉相承的。

单从社会思潮角度,当然也可以部分解释这两代作家的艺术革新的成败利弊,但很难真正体现小说革新的特点。因而我选择小说的书面化倾向作为影响于小说叙事模式转变的文化因素来重点论述。中国小说主潮实际是由宋元话本发展起来的章回小说。白话利于叙事、描写乃至抒情,可章回小说脱不掉说书人外衣,作家就只能拟想自己是在对着听众讲故事。即使只是拟想的,那么作家就只好讲故事,而且只能以说书人口吻连贯讲述以情节为中心的故事。自觉把写作对象定为读者而不是听众,这是晚清才开始的。

报纸、杂志的出版,使小说可以朝脱稿而夕印行,甚至下章还没动笔,上章已印成铅字与读者见面。书籍的大量印行,使作家不再谋求藏之名山传之后世,而是直接迅速地跟读者对话。由拟想中讲故事到明确地写小说,这一转变使作家得以认真考虑写——读这一传播方式可以容纳的各种技巧。说书人口吻不再是必不可少的了:连贯叙述也不再是别无选择的选择了;同样,小说也不一定非以情节为结构中心不可了。中国小说这一传播方式的转变——从口头化到书面化,无疑为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背景。

(摘编自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导言》)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勾勒两代作家共同完成中国小说叙事模式转变的运动轨迹,以简化西洋小说对中国小说的影响过程。
B.小说由中国文学结构的边缘向中心移动,这一移位促使中国小说在短时间内获得独立品格,并取得突出成就。
C.关注个人内心生活、现代人思维、作家主体意识与小说叙事技巧的紧密关联,是学习西方小说叙事模式的前提。
D.晚清作家和“五四”作家在小说艺术革新中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这展现出文学运动既有简单化也具有复杂性的特点。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的表现技巧不能脱离思想内容而孤立存在,对此晚清作家有清醒而准确的认知。
B.作者阐述了西方小说的启迪和传统文学的转化,二者都推动了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C.晚清报纸、杂志的出版,使小说可以快速和读者见面,还有书籍的大量印行,这些都深刻影响了小说叙事模式的演变。
D.写作对象定位发生转变,中国小说呈现出书面化倾向,突破了传统叙事模式的限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中国小说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的一项是(     
A.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多次使用笑话、轶闻来叙述主人公九死一生的遭遇。
B.刘鹗《老残游记》引游记入小说,以旅行者游历踪迹贯穿情节发展始终,进行叙事。
C.鲁迅《狂人日记》以日记体形式展示狂人错乱的心理状态,揭露礼教“吃人”本质。
D.鲁迅《祝福》根据叙述者“我”的感受重新剪辑情节时间,叙写祥林嫂的悲剧故事。
4.与晚清作家相比,“五四”作家为什么能在学习西方小说叙事技巧上取得突破?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说明。
5.作者从哪些方面展开对中国小说叙事模式转变的研究?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2023-08-29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八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具体创作中,怎样让文学语言鲜活灵动起来?

首先,作家要承认文学语言本身有着独立的审美价值。汪曾祺说,语言是一个生命体。既然是生命体,就要拥有与别人不一样的感情和色彩。当然,文学语言又不能像橘子皮那样随意剥离,它是巧妙融合到整篇作品骨子里的。

其次,文学语言是作品气脉、气质和作家心力、心慧等品质的综合体现,可以看出作家在其中。究竟用了多少心血和功夫。《红楼梦》为何一直被奉为中国文学语言之集大成者?就是曹雪芹在十几年时间里用超凡的才华倾心倾力打造的结果。美妙的文学语言不会凭空产生,作家要结合作品内容和语句反复琢磨、深入推敲,所以作家既要假以时间上的沉思,又要有气脉、气质和心力、心慧的巧妙运用。

再次,文学语言上的生动表达,并非高不可攀,反复修改是作家必备的基本功。有些作家写的书稿立意和结构都不错,但语言功底不够,甚至文句啰嗦、语法不佳,却没有主动去修改、提升,便是自我降低要求的表现。乔叶小说《最慢的是活着》写小时候“我”不被祖母喜欢,却又不得不每日相见。“低凹的温暖中就又有一种高凸的冷漠”,反复修改得来的这一句,把亲人间不喜欢的细腻真切和复杂感喟写得低回绵长。人、人性、人的灵魂都在里边。

文学语言要求作家对作品经时间沉淀后多次审视,使作品语言节奏、韵律和风格集中显现,产生独特的魅力。比如洛夫诗歌《与李贺共饮》中有“石破/天惊/秋雨吓得骤然凝在半空”,是他对唐李贺“石破天惊逗秋雨”的改写,却充满了重新擦亮的语言张力,并不逊色于原作。这个例证,表明文学语言能穿越古今。

让文学语言变得鲜活灵动起来,作家要善于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地域方言、俚语口语等语言形式中汲取丰富的活性因子,巧妙熔铸为别具一格的文学语言,化腐朽为神奇。鲁迅、老舍等作家,之所以成为语言大师,就是他们分别对绍兴官话、北京官话与现代白话进行了属于自己语言范式的融合与变通。

文学语言,是文学作品活的灵魂。作家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作品,文学语言的独特味道和神奇魅力便可能充盈在文本的字里行间。

(付秀宏《让文学语言鲜活灵动起来》,有删改)

材料二:

对于文学家而言,言意矛盾更多表现为语言本身的概括性、局限性和创作者思想情感的丰富性、复杂性、跳跃性等之间的矛盾。语言只能表达可言传的那部分,对于不可言传的那部分只能无限趋近,但却无法到达。这迫使作家不得不试图寻求可超越语言之上的情感表达方式。立象、留白、修辞以及陌生化就是作家为解决“言不逮意”而作出的努力和尝试。

立象就是在“言”与“意”之间安插一个具体的意象,通过它来传达创作主体丰富、复杂以及跳跃、流动的情感。如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登乐游原》),不仅把生命的有限和衰落通过“夕阳”寄寓出来,还表达了对大唐国势衰微以及人世沧桑的感慨。古典诗文中的意象繁多,如“明月”“芭蕉”“红豆”“流水”等等,但不管是哪一种意象,都能够通过简洁洗练的文字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蕴。诗词歌赋如此,小说亦是如此。作者有时想要表达的情感很复杂很多面,甚至是用文字无法穷尽的,但这一切通过意象含蓄地表达出来,我们却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意会到。

留白最早是一个绘画术语,指在作品上留下相应空白,给欣赏者以想象的空间。体现在文学作品中即“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白是含蓄的体现,是创作主体复杂情感的熔化和升华。同时,还可以缓冲节奏,使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去揣测文章的深层意蕴和深刻内涵。如《故乡》中写二十多年后再见闰土时,他们的对话竟然是——“啊!闰土哥,你来了?……”“老爷!……”作者把一切情感都放在了省略的那部分空白内,让读者自己去感受。

中国诗文还善用比兴、象征、夸张等多种修辞来表现文章含蓄之美。《卫风·氓》中的“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一句,不仅以枯黄的桑叶来比喻自己逝去的青春容颜和凋零的爱情,还暗含自己在夫家所受的折磨与摧残,同时也是一种如落叶般凄凉的心境的体现。简短八个字道出了妇人无尽的辛酸与凄凉。

陌生化即打破传统的正常秩序,通过运用创造性手段,实现对日常生活的颠覆,重新唤起人们的新奇感受。如跳舞就是走路的陌生化表现,更容易让人产生新鲜感。古人多是通过陌生化语言和陌生化意象的使用来打破传统审美范畴,从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有“诗鬼”之称的李贺,诗风幽冷生硬、奇崛险怪,是陌生化的典型代表。阿来《尘埃落定》中以一个“傻子”的视角来叙述距我们已经很遥远的土司家族的兴衰史,给读者带来了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以上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缓解了言意矛盾,但从某种角度来看,文学创作中的言意矛盾始终存在,也正是这言意矛盾才使文学作品可以永葆生命,充满活力,带给人回味无穷的审美韵味。

(吴迪迪《文学语言新解》,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语言既要与整篇作品的内容、主旨等巧妙融合,又要具备自身独立的审美价值,拥有不一样的感情和色彩。
B.在文学作品中,言意矛盾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言不逮意”,即作品语言无法百分之百地表达出创作者的思想情感。
C.只要作家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作品,他的作品的字里行间就会充盈着文学语言的独特味道和神奇魅力。
D.古典诗文通过意象传达丰富的情感和意蕴,尽管有时作者的情感很复杂,读者却有可能借助意象最大限度地领会。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话剧《茶馆》的语言真实、形象、口语化,富有幽默感,作者老舍将北京官话与现代白话进行了属于自己语言范式的融合与变通,产生了独特的魅力。
B.现代诗人李金发在《弃妇》一诗中通过塑造“弃妇”形象间接表现自己孤独绝望的心情,与“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的手法是一样的。
C.陶渊明用“菊”的意象表现归隐生活的恬然自得,象征自己的高洁品行,为解决创作中可能出现的“言不逮意”问题做出了有效尝试。
D.王安石《泊船瓜洲》第三句最初写作“春风又到江南岸”,后将“到”字先后改为“过”“入”“满”等,换了十多个字才确定为“绿”,体现了作家对文学语言的严格要求。
3.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二中“陌生化”观点的一项是(     
A.卡夫卡的《变形记》和蒲松龄的《促织》运用人异化为虫的处理手法,利用荒诞和非理性的表达,带给读者新奇独特的审美感受。
B.张爱玲说:“生命就像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前半句似赞美生命,后半句却着以悲凉的颜色,以颠覆的语言唤起读者新奇的感受,表现了文学语言的艺术魅力。
C.“河面上星光荡漾,就像一片爽朗的笑声。”(迟子建《烟火漫卷》)看得见的星光和听得见的笑声在感觉中沟通转移,打破了传统的正常表达,更容易让人产生新鲜感。
D.欧阳修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苏轼说:“言有尽而意无穷。”两人都强调文学语言要运用创造性手段,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4.两则材料均以文学语言的锤炼为话题,但论述各有侧重,请结合文本内容概括说明。
5.《红楼梦》第九十八回林黛玉“魂归离恨天”的场景给许多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林黛玉临终时那句“宝玉!宝玉!你好……”。作者这样处理黛玉的遗言,你怎么看?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3-08-29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八中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