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6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森林为什么是“水库”》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森林为什么是水库

朱清科

①农谚说: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可见,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很早就被人们重视和利用了。实际上,森林的这一功能不仅指拦蓄降水、调节径流、拦洪补枯,还体现于森林各结构层次在产水、净水等方面的具体效应之中。因此,森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水库

②森林通过林冠层、林下灌草层、枯枝落叶层、林地土壤层来拦截、吸收、蓄积降水,从而改变降水的分配形式,使其具有涵养水源的生态服务功能。

③那么,这座森林水库是如何自上而下调蓄水源的呢?

④首先,林冠层就像一把大伞,能够对垂直降雨进行再分配。一部分降水被林冠截留,直接蒸发到大气中;一部分顺着枝叶、树干流到林地,形成树干径流。据统计,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林冠截留率平均值为11%-34%。

⑤接着,林下灌木与草本也能截留降水,截留量与其覆盖度成正比。树叶等森林枯落物也有拦截雨水的作用,能提高林地土壤的渗透能力。

⑥最后,主角林地土壤登场,它是森林涵养水源的主体。林地土壤多孔疏松,透水性强,能蓄积雨水;也能削减洪峰流量,推迟洪峰到来时间;还能增加枯水期流量,推迟枯水期到来时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⑦森林水库不仅能够自上而下调蓄水源,还能提高水分生产力。

⑧林地土壤蒸发总量大于无林地土壤蒸发总量,增加的水分参与森林水分小循环,促进了降水的形成。森林植被的增加还影响到各种降水形态,比如霜、露、雾及雾凇等水平降水,雨、雪等垂直降水。

⑨人们常说,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事实证明,树总是同水联系在一起,森林是不少水系的发源地。例如,塞罕坝的森林每年为滦河与辽河下游地区蓄积降水、净化水质大约1.37亿立方米。大量研究表明,增加森林植被可以涵养水源,是治理水土流失、助力防风固沙的有效举措,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⑩如此看来,森林真的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水库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林冠层能够对垂直降雨进行再分配。
B.林下灌木与草本能截留降水,截留量与其覆盖度成正比。
C.林地土壤能削减洪峰流量,推迟洪峰到来时间。
D.森林植被的增加能影响到霜、露、雾、雨、雪及雾凇等水平降水形态。
2.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树总是同水联系在一起,森林是不少水系的发源地。
B.使用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林地土壤蒸发总量小于无林地土壤蒸发总量。
C.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树总是同水联系在一起,森林是不少水系的发源地。
D.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林地土壤蒸发总量小于无林地土壤蒸发总量。
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引用农谚,引出说明内容,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④段中加点词“主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第⑥段中的“主角”指的是森林涵养水源的主体——林地土壤。
D.本文是总分结构,采用时间顺序进行说明,条理清晰,普及了科学知识。
2023-12-3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高一新东方开学考 语文试卷 02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0年由《人民文学》发起的非虚构写作的倡导,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响应,有一批作家积极参与其中,陆续推出了自己的非虚构作品。非虚构写作的兴盛,对报告文学造成了强大的冲击,消解着报告文学的主体地位。首先是报告文学的受众接受度远不及非虚构写作。黄灯的《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在网上首发阅读量就超过了10万,这种高阅读量就报告文学单部作品来说完全没有可能达到,二者受众接受度的差距一目了然。其次是在社会关注度上有冷热之分。非虚构写作总是在不断地制造出各种社会热点话题,引起全民的关注,并且延伸成为研究的课题,成为当下学术研究的聚焦点。再次是非虚构写作对现实的介入性在广度上超越了报告文学。非虚构写作将一切以现实元素为背景的写作都收入旗下,体现出一种开放性和亲历性。在非虚构写作潮流中,野生的写手遍地开花,体现了大众的参与性。由于是切身的经历与感受,情感和文字表达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种普泛的介入性和可触的现实感是专业化写作的报告文学难以做到的,而这种切近生命感同身受的体验也更具有带入性,容易引发受众的共鸣。

除外部因素的影响外,报告文学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自身。与非虚构作品越来越理直气壮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报告文学近年来显得有些失了底气,因为不论是报告文学作家,还是报告文学的研究者,正在失去对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充分自信,而文体自信的丧失正掣肘着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存续发展。

(摘编自蔚蓝《报告文学与非虚构写作的维度差异》)

材料二:

2003非虚构并未流行之时,评论家们便已预言报告文学的消亡。理由也似乎十分充分:一是报告文学没有像小说、诗歌那样深广的传统根基,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下已经无法生存;二是既报告文学的作品既会伤害报告又会伤害文学。第一点理由逻辑上便已经不能自洽,如果报告文学因为没有深广的传统根基便沦入消亡,那么同样为舶来品的非虚构又如何有信心在此间驻足。虽然报告文学是舶来之物,但在本土语境中并没有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也是事出有因:报告文学既是写实传统的赓续,也是述史传统的现代表达。第二点理由又恰恰是报告文学的魅力所在,所言伤害不如说是一种周全,报告文学既有其报告性(新闻性),又有其文学性,这也是报告文学区别于新闻纪实、小说、散文等体裁而独立门户的原因。

在和平年代及非虚构挑战下,报告文学是否已经丧失内在活力,这一质疑也似乎成为报告文学给非虚构让位的理由之一。马泰。卡林内斯库的《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中说:审美现代性意味着宏大叙事的解构,意味着平面化、琐细化、去深度。这似乎预示承载着认识功能、教育功能的报告文学注定要被狂欢的现代主义抛弃。但现实是优秀报告文学作品的题材却呈现着多样姿态,如张子影的《试飞英雄》关注中国空军试飞员的忠诚无畏,纪红建的《乡村国是》记录脱贫攻坚的累累硕果。赵遐秋的《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史》里说:伟大的时代需要优秀的报告文学,优秀的报告文学产生于伟大的时代,正是伟大的时代推动了报告文学的发展。在远离战火和号角的和平时代,仍有着不见硝烟的伟大,仍有着激荡卓越的不凡。报告文学在快餐化、娱乐化、媚俗化的文学生态格局中更显出严肃的庄重、真诚的悲悯。在解构的狂欢之中,报告文学将情感宣泄的碎片捡起,力图重新建构出深广和完整的时代面貌。

实际上,在现代主义的狂欢之下,焦虑感如影随形,人们比以往更加渴望生活的真实、生命的真实。但那些碎片化的信息、只言片语的评论,常常遮蔽真实,曲解真实。2019年年初咪蒙团队所写的非虚构作品《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被指造假,撕破了非虚构的堂皇。这时,长于个人经验叙事引起大众共鸣的非虚构应该意识到,自己的敌人并非报告文学,两者之间并非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借助新媒体蓬勃发展的非虚构为独立性摇旗,暗合现代主义忠于当下鲜活的个人经验的命题;但这也意味着在某些时候,非虚构极力逃离主流,刻意回避积极,从而陷入消极悲观等情绪之中,借渲染以共情,点燃更广的社会负面情绪,而报告文学却常可以光明的心地和远大的眼光安抚个人的焦虑和不安。

非虚构的发展之中,报告文学也应取其长处,躬亲自省。在宏大叙事之中如何避免陷于言不及物的尴尬境地,以及在媚俗和颓废猖獗的名利场中如何自持,这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无法引起共鸣的言不及物的尴尬,一来可能是因为大而空的书写内容无法切中肯綮,二来可能是呆板滞塞的书写方式不够形象生动。这两点恰恰丢失了报告文学新闻性和文学性并重的文体原则。非虚构的警钟敲响,正是报告文学的自救契机。介入生活,落到实处,宏大而不夸张,载道而不说教,回归初心和本真。

(擿编自丁佳雯《在非虚构挑战下的报告文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报告文学传到中国后,虽赓续了写实传统和述史传统,并非如一些评论家所说的那样,没有深广的传统根基。
B.非虚构作品的理直气壮决定了它的受众接受度高、关注度高和对现实的介入度广,而报告文学因底气不足正好相反。
C.材料一中提到的“非虚构写作对现实的介入性”,与材料二中提到的“非虚构”“长于个人经验叙事”,两者内涵相同。
D.如果没有《人民文学》倡导“非虚构”写作从而引起热烈响应,报告文学的主体地位也就不会被“非虚构”写作消解。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报告文学是专业化写作,不能像非虚构写手那样写切身的经历和感受,生命体验的“带入性”相对处于劣势。
B.名为“非虚构”的《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受到批评,文章以此证明人们渴望生活及生命的真实的观点。
C.报告文学需要克服自身“言不及物”的问题以保持“新闻性”和“文学性”,也需要克服外部名利场的不良影响。
D.报告文学要认准“介入生活,落到实处,宏大而不夸张,载道而不说教”这个方向和目标,否则难以自救。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A.美国学者索尔·贝娄:“现代主义在形式上千变万化,传统的现实主义再也无法深刻地表现现代人复杂的生活。”
B.艺术评论家:“作家要立足生活的真实,因为艺术的真实来源于生活的真实,没有真实的生活,就没有艺术的真实。”
C.作家丁晓原:“人生历程丰富多彩,个体生命跌宕起伏,报告文学关注其中的故事性、传奇性,会使叙事充盈饱满。”
D.作家胡平:“报告文学能够写实、写全时代精神,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并促进对历史真相与历史现象的还原和反思。”
4.请分析材料二第一段针对报告文学消亡理由的反驳,充分有力。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5.有人说:“非虚构作品是报告文学消亡的推手。”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3-12-07更新 | 134次组卷 | 21卷引用:浙江省杭师大附中20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漫漫长河,孕育了厚德载物、德行天下的优良传统,重德作为中国古老的价值观念,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动力。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止于至善的圣贤境界。《大学》开宗明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儒学历来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价值,立德即明明德而完成修身,树立圣人之大德,是内圣的功夫,而立功”“立言外王的功夫,彰显了儒家一贯主张的内圣外王之道。其中,内圣为体,是对内塑造君子人格,具备圣人德才,是一种向内的超越;外王为用,指对外施行王道,建功立业,是一种向外的超越。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正德厚生。当人有了正德,则可敬德保民”“以德配天,使天下归仁,进而通达止于至善的圣贤境界。儒学为仁由己”“忠恕之道”“为政以德”“博施济众等皆是主张正心明道、修身立德,以塑造君子人格、树立家国情怀、涵养圣贤气象。

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礼记·礼运篇》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系统论述了大同社会的基本原则,即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实现定分止争、无诈无虞、和睦太平的美好社会。《论语》提出仁者爱人,认为是人类最高的美德,爱人推己及人,即是孔子所云泛爱众而亲仁。孟子曰: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范仲淹将之概括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实现天下归仁,仁德之君要为民着想,以公心示范天下。诚以仁义公心治理天下国家,则人人效仿,实现天下为公大同社会。

协和万邦的天下情怀。《论语·里仁》有云:德不孤,必有邻。孔子认为,有德者,必有其类从之故人君修德于上,则万姓归心,四夷向化,而天下为一家。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代良传统,在儒学思想中有着深厚的渊源。中国人自古就推崇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远亲不如近邻”“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和合思想与处世之道。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的生息、创造、传承、积累,形成了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对个人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思维方法、行为模式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我国今天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

大道在人心,是非有公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坚定的文化自信,赋予了中华传统文化新的内涵。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中国共产党作为追求人类解放、天下一家的政党,朋友圈必将越来越大;中国主张、中国方案势必为世界持续和平与永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助力世界人民一道开创美好未来。

(摘编自王艳峰《德之所在,天下归之》)

材料二:

中国古人提出的天下大同、天下为公、协和万邦的天下观,表达了中国古人常高的政治理想。中国古人早就提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要达到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目标,需要有天下为公的责任担当。《礼记·礼运篇》中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样才能实现《尚书·尧典》中提出的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先贤都怀有天下的胸怀,这里的天下是指人类的总体,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下观以其宽广的格局超越了狭隘的国家观,显示出中国古人的雄浑气魄和非凡智慧。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发扬了协和万邦的天下观,提倡各个国家之间能够和而不同,相互尊重、携手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和各国的共同利益诉求,提倡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传统文化中的天下观和责任感落实到实践中,为人类的发展规划了一个共同奋斗目标,也为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提供了方向。孔子在《大学》中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不断弘扬每个人内心中的光明美德,使人能够通过学习,去污而自新,达到至善的道德境界。

两千多年前,中国的思想家们就对人的本性进行了思考。很多中国古代思想家都把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道德经》中提出上善若水,老子认为水施利于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这是最接近的品格,道德高尚的人就应该具有水那样的品格。人心和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内在道德原则,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价值基础。

(摘编自孙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统文化根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主张“内圣外王”之道,其中“内圣”为体,强调“立德”;“外王”为用,强调“立功”“立言”。
B.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在儒学思想中有着深厚渊源,爱好和平的思想也是我国今天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
C.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下观有宽广的格局,超越了狭隘的国家观,塑造了中国古人的雄浑气魄和非凡智慧。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诉求,体现了大国的担当。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文明厚德载物、德行天下的优良传统已融入中国人的个人修养、社会理想和天下情怀中。
B.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正德厚生”,有正心明道、修身立德的主张,认为“正德”的终极目标是使“天下归仁”。
C.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承于儒家思想,体现了“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
D.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主张是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命运,有助于世界持久和平与永续发展。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材料二中人性“善”的追求的一项是(     
A.《论语》:“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B.《孟子》:“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C.《老子》:“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D.《墨子》:“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
4.请简要概括材料一的论证结构。
5.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中华传统文化中“重德”的价值观念有怎样的关系?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蚂蚁远征,返回的路线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它们是怎么去的,就会怎么回来,按照原路返回,不在乎这条路是怎样的曲折蜿蜒,也不在乎所走过的路是怎样的艰苦困难。那么,红蚂蚁是靠什么方法原路返回的呢?

可以想一下爬行毛虫,它们外出觅食的时候,会在自己爬行时沿途拉出一条丝线,而这就是它返家时的指向标。红蚂蚁是不是也像爬行毛虫一样有一个笨笨的办法呢?留下某种独特的气味,而返回之时便由这种气味来刺激嗅觉从而找到归路呢?为此,我找了六岁的孙女露丝与我一起进行观察。露丝在发现了红蚂蚁大军的新动向后,便一直悄悄地跟在后面继续监视。每隔一段距离,露丝便在红蚂蚁大军所经过的路上丢下几颗石子作为记号。

我用扫帚沿着蚂蚁所选定的路线扫出几条大约有一米宽的实验带,我在红蚂蚁行军之路上前后扫了四个并不相连的地方,当红蚂蚁满载而归的时候,它们不知不觉到了第一个实验带的边缘。显然,这些久经沙场的战士是有些犹豫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几只敢于冒险的红蚂蚁进入了第一个实验带的范围,剩下的蚂蚁军队紧跟着这几个冒险者。有意思的是,在冒险者带领着蚂蚁大军踏入实验带的同时,还有一些蚂蚁选择了从实验带侧面绕行。不过,不管怎么样,它们在经过第一个实验带之后又重新走上了它们非常熟悉的原路。到了其他的实验带时,红蚂蚁们仍然是非常犹豫的,但是尽管经历非常曲折,最后它们仍然直接或间接地重新找到了原路。虽然我给它们出了不少难题,可红蚂蚁最后返回蚁穴的路线正是露丝监测时用小石子标记出来的路线。这个实验对“蚂蚁靠嗅觉返回”的说法似乎持肯定态度。但对于嗅觉能够给蚂蚁提供方向感的说法还不能过早地肯定,最科学的办法是创造更好的条件来重新进行一次实验,把那些可能指引蚂蚁找到原路的气味全部清除,只有这样才能验证嗅觉论者的说法是否正确。

进行新的实验,需要设计一条具有阻碍作用的激流。这条激流足有一步宽。激流很长,对红蚂蚁来说,这就是一条没有尽头的大河。我用了大量的水,将地面进行了一次十分彻底的冲洗,至少沿途那些粉末物质和它所带有的气味,在“大河”一刻钟的冲洗下完全被清除了。在“大河”面前,蚂蚁们犹豫的时间远比上次实验时长得多,但最终,它们还是顺利地征服了水流,而且依旧坚持了原路返回的传统。

红蚂蚁大军第三次出征时,我按照实验计划,选取红蚂蚁既定路线中的一处,用刚刚从花园中摘下的薄荷叶擦了一下,并将薄荷叶放在既定路线上距擦过的地方稍远的路上。从“战场”上返回的红蚂蚁似乎没有什么异常反应便经过了被薄荷叶擦过的地方;至于放着薄荷叶的地方,红蚂蚁们也只是稍微有些犹豫,但仍然非常坚定地走了过去。

在接下来进行的实验中,我将不改变路面的情况,而只是准备用一些大的纸张或报纸铺在路中央,并将这些纸张用小石块压住。通过这种方法,道路的外貌被改变了,只是这种改变不会影响原本存在的气味。当这些久经考验的红蚂蚁来到“陌生”的路面时,它们表现出了之前从来没有过的迷茫。这一次它们先后进行了多次尝试,并在四周反复进行侦查,或者前进,或者后退,徘徊了很久之后它们才“冒险”似的进入之前未曾见过的“陌生”地域。在成功经过了被纸张遮盖的地带之后,红蚂蚁大军才恢复正常,继续坦然地前进了。

我还为它们设计了另一个圈套。它们认定的道路已经被我用一层薄薄的黄沙覆盖住了,原本浅灰色的地面现在已经被土黄色所替代。这虽然只是非常简单的颜色变化,却让红蚂蚁们在好长时间内都在犹豫,一阵茫然过后,红蚂蚁们还是克服了这个新障碍,重返原路。

我曾经用小石子将红蚂蚁第一次远征的路线标示出来,这是一条总共有二十多米长的路。在这之后的两天,我非常惊讶地发现,红蚂蚁大军的第二次远征重复着首次远征时的路线,沿着一个个石子路标继续前进。假如把部分蚂蚁从大部队中拿出来,将其置身于一个非常不熟悉的地方,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我拿出一片已经枯掉的树叶,将其放在大部队中的一只蚂蚁的面前,并将这只蚂蚁移到了距离蚂蚁大军两三步远的陌生的花园南边。我发现这只蚂蚁在重新落到地面之后,显得手足无措,如同一只没有头的苍蝇一样四处乱闯。我发现它非常急切地想要找到自己的战友,可事实上它把方向搞反了,离自己的战友越来越远。我发现它起初是往回走的,然后又远去,一会儿试试左边,一会儿试试右边,不断探索着四周陌生的环境,可是它从头到尾都没有将方向找对。我还进行了另外一次与此差不多的实验,不过这次我选定的“陌生”区域是这些红蚂蚁相对熟悉的花园北边。实验时被选中的红蚂蚁也有一些犹豫,而且也是四处试探希望找到正确的方向,最后被选中的红蚂蚁还是找到了大部队,原因可能就是它们对花园北边还是十分熟悉的。

(摘编自法布尔《昆虫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红蚂蚁远征,返回的路线是不会发生变化的……红蚂蚁是靠什么方法原路返回的呢”,作者围绕这一疑问,进行了多次实验,但最终也没有什么收获。
B.法布尔之所以在红蚂蚁行军路上扫出四个不相连的地方,是为了能够反复进行实验,观察红蚂蚁的反应,保证实验结果的可信性。
C.当红蚂蚁来到“陌生”的路面时,它们都会有从众的心理,只有回到了原本的路线,红蚂蚁才能恢复正常,坦然前进。
D.红蚂蚁在团体行动时,方向明确,但如果将一只红蚂蚁从大部队中拿出来,使其单独行动,它就会找错方向,无法重新回到远征的队伍中。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写爬行毛虫在沿途拉出一条丝线作为返家时的指向标,引出红蚂蚁靠什么方法原路返回的问题,不仅有趣,还达到了科普的目的。
B.本文的一个特点是作者在描述实验之前会提出疑问,这样做能够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提醒读者注意,引导读者一起思考。
C.文章通篇把红蚂蚁当作人来写,富有趣味,作者通过一次次的实验,赞扬了红蚂蚁顽强执着、团结合作、勇于探索的大无畏精神。
D.“我发现这只蚂蚁在重新落到地面之后,显得手足无措,如同一只没有头的苍蝇一样四处乱闯”运用了比拟、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
3.下列选项中,最能够支持“红蚂蚁不是靠嗅觉返回”这一说法的一项实验是(     
A.扫帚扫断道路法B.激流冲挡道路法
C.纸张遮断道路法D.黄沙覆盖道路法
2023-10-04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躺平族青年作为一个群体代称和生活理念,正在引发讨论。与拼搏努力争取成功相对,躺平族在各种压力面前选择逃避。相比奋斗的收获,他们更愿意过与世无争的生活,甚至一躺了之。这种自外于传统主流观念的青年处世方式,引起了社会的重视。

特定文化现象的出现往往根源于经济社会的转型。20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面临高失业叠加高通胀的经济滞胀危机,朋克文化在承受巨大压力的社会底层中迅速兴起壮大,年轻人以简单的音乐结构、非主流的着装和无所顾忌的言语方式等表达对现实生活的抗争。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经济泡沫的破裂之后,日本开始了长时间的经济停滞,催生了不出社会、自我封闭的蛰居族,并逐渐形成了大前研一笔下的低欲望社会;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深度影响全球经济的背景下,不上学、不工作、不进修的尼特族日益发展壮大,逐步演变为当下世界性社会问题。

躺平族的兴起也有着深层次的经济社会背景。一方面,当下中国正在经历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增长换挡降速和产业结构深度调整,行业发展空间受限,竞争更加激烈,最终反映到个人层面工作和生活上的内卷上。另一方面,中国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为多元化的生活方式选择创造了条件。在物质相对丰裕的当下,人们可以有选择地放慢脚步,以相对舒适的工作方式换取足够的生活条件,或者依靠前期积累安逸度日。由此,那些思维活跃、不拘泥于传统的青年,自然会想到换一种轻松的生活方式——躺平。而与真正付诸行动在身体上躺平的人群相比,那些在岗位上早早失去斗志,消极应对工作的精神躺平者可能也不在少数。

然而,躺平族显然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多不利。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等多方面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离不开青年的创造性贡献。相较于未富先老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促成的客观趋势,未富先躺这一现实问题带来的主观倾向同样需要引起我们警惕。关注躺平族,让躺平族愿意奋斗,对于面临转型发展任务的我国尤为必要。

当然,这绝非要对躺平族进行批判与苛责。出于身心考量选择舒适生活理应得到理解,经过充分思考选择慢节奏生活也需得到更多尊重。基于现实环境自主做出适合个人的生活选择,本身就是社会发展成就的一方面体现。引导躺平族奋斗,更多是需要从培育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积极的社会价值取向角度出发,通过国家、社会和学校等各方共同努力,给予这些青年更多的关怀。

(摘编自汪星余《引导躺平族珍惜韶华、奋发有为》,有删改)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从中国经济转型和多元化的生活方式两个方面论证了“躺平族”兴起的社会背景。
B.“躺平族”与英国尼特族,日本“低欲望社会”危机实质上是不一样的。
C.“未富先老”是客观发展的必然,而“未富先躺”是可以通过积极引导避免发生的。
D.对于“躺平族”,既要有批判与苛责,也要有理解与尊重,更要有关怀和积极引导。
2.有人把“躺平”等同于不思进取、浑浑噩噩;有人认为“躺平”是面对现实困难时采取的一种心理调适、休整和自我治疗,从而进行更清晰理性的人生规划。下列表现属于前者的一项是(     
A.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孟浩然“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C.李白“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D.不工不作,不婚不生,不消不费,世事能奈我何?
3.“躺平族”作为一个群体代称和生活理念,在各种压力面前选择自外于传统主流观念的青年处世方式,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躺平族”。
2023-10-03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英雄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由来已久,它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能够反映东西方基本意识形态的文化现象。

中国的英雄史观着重于守卫国土,维护政权;而西方的英雄史观着重于塑造人格,创造历史。但是两者的共同点就是英雄的理念首先是创立当时人们可以效仿的榜样,这榜样是某一个历史时期人们崇拜和追随的对象。中国的英雄文化诞生于混沌时期,盘古开天、夸父追日以及三皇五帝的传说都包含着英雄主义的浪漫色彩。在此后的漫长岁月中,从诗歌到戏剧,从说唱到小说,一代一代的英雄和伟人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崇拜和追随的目标。在西方文化中,英雄往往站在天意的对立面,一次又一次地通过自身的抗争挑战宿命。比如希腊神话中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希腊悲剧中始终无法摆脱弑父娶母命运的俄狄浦斯,以及中世纪英格兰的不断挑战自身命运的英雄罗宾汉等。而在中国,英雄则替天行道,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孙悟空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水浒英雄造反杀贪官保皇帝都是替天行道。

东西方英雄文化都是宿命论,西方的宿命包含着对命运的挑战和不屈,而东方的英雄往往赋予命运一种妥协和变通。西方英雄是绝对个人英雄主义,他们虽然也讲义气重友情,但始终以自己的利益为最高利益。特洛伊王子出于个人的欲望不顾可能的后果强行拐走海伦,这在西方社会属于小节,无损英雄的形象,而在东方却是不能容忍的自私行为。在东方,英雄意味着比常人更严格地恪守道德规范,所以桀骜不驯的孙悟空还是逃不脱如来佛的手心,还是要做唐僧的门徒;而打虎的武松,粗野的李逵也必须口服心服地服从宋江的领导。

(摘编自潘天强《论中西方的英雄文化》《人文杂志》)

材料二:

最高荣誉授“国士”,凝聚中华磅礴伟力。国士在,不可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一场疫情给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带来羁绊,无数抗疫英雄,挺身而出,全民皆兵,举国战“疫”,我们遏制住了疫情。在这次疫情防控斗争中,橘井泉香医者心,杏林春暖家国情,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是杰出代表,堪称“国士”。钟南山院士敢医敢言,“让大家别去武汉,自己却奔赴一线”,提出存在“人传人”现象;张伯礼院士主持研究制定中西医结合救治方案;张定宇院长冲锋在前,身先士卒;陈薇所长她闻令即动,紧急奔赴武汉执行科研攻关和防控指导任务。他们逆行而上,勇敢冲锋,敢于担当,站成脊梁,他们是人民生命的保护神,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健康大使,对他们的表彰,凝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

(摘编自殷建光《最高荣誉授“国士”浩然正气贯中华》《潇湘晨报》)

材料三:

9月30日是烈士纪念日,一个值得铭记于心的日子。深沉缅怀,致敬英魂。致敬那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捐躯的烈士,致敬那些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而英勇献身的烈士!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英雄、敬仰英雄,中华民族也历来英雄辈出、群英云集。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我国烈士总数约有2000万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能够经历无数灾厄仍不断发展壮大,从来都不是因为有救世主,而是因为在大灾大难前有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挺身而出、慷慨前行!”全民族抗战的同仇敌忾,渡江战役的横扫千军,抗美援朝的英勇无畏,抗洪抢险的勇往直前,抗疫斗争的逆行出征……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处处都有着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处处都有着凯歌以行的英风浩气。

(摘编自《用奋斗向英烈致敬》《人民日报》)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东西方英雄的理念首先都是创立人们可以效仿的榜样,树立永远的丰碑。
B.东西方的英雄都讲义气重友情,都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
C.在中国,英雄往往是叛逆的,通过自身的抗争挑战宿命。
D.特洛伊王子若在中国,他的英雄称号就会被质疑;而夸父若在西方,也会被称为英雄。
2.下列对材料二和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位“国士” 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都是抗疫英雄的杰出代表,对国家和人民有着卓越的贡献。
B.那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捐躯的烈士具有天地英雄气,值得铭记和致敬。
C.国家将“9月30日”定为烈士纪念日,就是希望人们用奋斗向英烈致敬。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在大灾大难前挺身而出、慷慨前行的千千万万个平民英雄。
3.下列选项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所有参加抗疫的人员。
B.四川凉山救火烈士汪耀峰。
C.在飞机驾驶舱挡风玻璃爆裂脱落的情况下,让飞机成功备降的机长刘传健。
D.在维和行动中牺牲了的所有官兵。
4.在中国人眼中,什么样的人可称为“英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3-09-1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进入21世纪,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土社会逐渐出现离乡、离土、离家等生活形态,陌生化社会逐渐取代了传统圈层化的熟人社会,然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以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讯软件的普及,塑造了一个个微信社交圈层,变革了传统社交方式,将人们传统的社交路径由线下演变至线上,将人们重新拉回到熟人社会

②微信圈层作为网络聚合社交空间,它的参与主体无论是个体还是组织,都是基于熟人关系而连接起来的。加微信好友的前提是和对方熟悉,微信朋友圈的点赞、转发、评论往往也是在熟人之间进行。微信圈层相互交叉,不断重叠,但都是以为中心,不断拓展出去。微信圈层建立的目的是信息交互,情感沟通。在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理论中,社会圈子具有很强的伸缩能力,这种伸缩能力简单概括就是,同样的,在微信圈层亦如波纹一般向外推出大大小小不同类型的微信圈层。微信圈层迎合了人们多样化的社交需求,其呈现了一种公域与私人、现实与虚拟、线上与线下混杂互嵌的网络差序格局移动场景,也由此开启了新型社交互动方式。

③微信圈层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原生圈层,是基于血缘、地缘等传统关系而组建的社会交往圈子,工作在不同地区的亲属常常通过这些微信群组建成跨越时空的交流平台,拉近了亲情关系。二是拓展圈层,是通过广泛的社交而新组建的圈层,拓展圈层主要包括学缘、业缘、趣缘等圈子。学缘关系圈层,指的是以外出求学或外出学习而有着共同生活经历的朋友之间建立的关系网;业缘关系圈层,指的是工作中的同事圈子,或者是由于某项工作而有了工作交集的群体;趣缘关系圈层,指的是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而建立起的圈层。所谓拓展,是指作为圈子中心的通过个人努力和其他影响力而扩大圈子,以赢得更多的社会资源。这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国为圈子中心的通过个人努力和其他影响力而扩大圈子,以赢得更多的社会资源。这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国传统社会以为中心的差序格局在微信圈层中的变迁。

(摘编自方楠《互联网时代的新差序格局》有删改)

材料二:

①差序格局在公私、权力和权利这三个维度奠定了乡土社会的基本结构和互动秩序,而互联网对差序格局的重塑也势必作用于以上三个方面。

②一、具体来讲,网络空间中公私结构的剧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民众进入公共领域的门槛降低,途径增多。乡土社会中的公共领域被设置了较高的准入门槛。但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通信和储存成本的下降,互联网击碎了与传统身份相勾连的准入资格,公共领域渐而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性。二是网民由私向公的意愿逐步增强。在差序格局中,爱无差等的理念无法在乡土社会中落地生根,自我主义不仅使得人们公私不分,更令由私向公的转换难以实现。而随着社会化媒体普及,个人间能够凭借互联网进行远距离的沟通和经验传递,并且私人生活也越发地能在网络上获得完整的展示,个体的情感、困惑以及利益诉求也因此可以迅速地引发关注、热议甚至是声援。

③二、在网络社会中,差序格局所产生的权力受到了根本性的挑战。随着微博和微信的出现,读者不光可以通过传统的书写来发表评论,他们更能以转发点赞的形式来再造文本并重塑意义。实际上,转发点赞既是信息的接力和重新编码,又发挥着颠覆权威叙事的功能。有时候,一些不合常理的点赞其实是网民以戏谑的方式来解构差序式的权力,通过破坏权威与庶民之间的传统情境和互动秩序,以获得网络社会中的另类话语权。

④这种另类的话语权即信息权力。网络社会无疑更加看重信息的流动。于是,信息超越了知识和经验的地位,构成了权力的主要来源。具体而言,信息权力是不在场的网民通过观点发布、消息传递、时事评论等行为在交流沟通中展现的权力,它赋予了每一位网民发言的机会和针对时事的能力,由此增强了他们的话语权。信息权力制造出了众声喧哗的去中心化力量,摧枯拉朽式地瓦解了权力的差序格局。近年来,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纷纷开通政务微博政务微信,也直观地反映了信息权力对传统权威的直接挑战及其效果。

⑤三、网络公民权利的成型与危机。差序格局下的中国社会,缺少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普遍而平等的公民权利体系。人们的权利被纲常做了差别化的抑制或放大,个人所拥有的权利往往是根据其所掌控的权力而灵活地进行伸缩。所以,权利与个人所掌握的社会资源存量相关,却得不到法律的平等保障。

⑥互联网的大规模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差序式的公民身份。一方面,网络提升了公民的权利意识。另一方面,互联网也促进了公民权利保护机制的完善和深化。截至200810月,我国有14个部门已推出60余部与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李永刚说:我国成为了全球该领域法律法规最多的国家,这种覆盖面极广的恢恢法网,无疑反映了我国网民权利保障机制的日益健全。网络社会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公民性,这主要归功于权利取向的网络舆论对非正义权力的制约,而这反过来又加深了网民对公民权利的体悟和学习。但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是,我国现实的公民社会发育仍不够充分,其严重滞后于网络公民社会的发展。正如刘学民所言:在西方,网络公民社会仅仅是现实公民社会的一个补充,而在中国,网络公民社会已经成为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尤其是围绕网络事件而产生的网络舆论,对政府的影响有些远远大于现实中的公民社会。从某种程度上看,互联网在我国也就不仅是一种生产与生活的工具,它更充当了公民权利的培养皿,倒逼着国家逐步调整其与社会间的关系,以打开更多的机会窗口,继而创造出不单局限于互联网的多元公民权利。

(摘编自王斌《网络社会差序格局的崛起与分化》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微信圈层中的原生圈层,是基于传统关系而组建的社会交往圈子,将人们传统的社交路径由“线下”演变至“线上”,将人们重新拉回到“熟人社会”,通过交流平台拉近了亲情关系。
B.作为新型社交互动方式,微信圈层虽然以线上取代了线下,但它仍然与传统社会圈层一样具有很强的伸缩性。
C.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纷纷开通“政务微博”和“政务微信”的举措,表明权力中心屈服于信息权力制造出的去中心化的摧枯拉朽般的巨大力量。
D.在我国,互联网使国家逐步调整其与社会间的关系,从而创造出不单局限于互联网的多元公民权利,因此它不是一种生产与生活的工具。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拓展圈层是作为圈子中心的“己”通过个人努力和其他影响力而扩大圈子,以赢得更多的社会资源,例如“文创联盟”群、“数学互助”群,这是费孝通提出“差序格局”在微信圈层中的变迁。
B.差序格局从公私、权力和权利三个维度奠定了乡土社会的基本结构和互动规范,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差序格局,但这种作用依然要从上述三个维度去理解。
C.材料二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具有普遍而平等的公民权利体系,而差序格局下的中国社会个人所拥有的权利往往与其所掌控的权力相关。
D.在网络社会,处于权力中心之外的网民们只能通过破坏“权威与庶民”之间的传统情境和互动秩序的方式,获得网络社会中的“另类”话语权。
3.下列例子中不能证明“互联网从公私、权力和权利三个维度重塑差序格局”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微信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凭借网络平台进行交流,直播或者视频平台更是可以将私人生活完整的展示,个体的情感、困惑以及利益诉求也因此可以迅速地引发关注甚至是声援。
B.人们通过微信群这种跨时空的交流方式,有基于血缘、地缘等传统关系而组建的社会交往圈子,如“王氏一家亲”;也有因学习、工作等社会关系建立的微信群,如“高一(×)班同学群”。
C.2022年,唐山打人事件被曝光后,迅速引起网络热议,众多网友呼吁打掉陈某志背后的黑恶势力保护伞,政府便迅速成立了跨区域专案组对此事件进行独立调查和处理。
D.抖音、头条、快手等传媒的兴盛,成就了大量的具有海量粉丝的网络“大V”,他们比普通网民握有更强的议价能力,其更容易形成一种普遍影响网民的话语权。
4.请根据材料一的相关内容,给“微信圈层”下一个定义。
5.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
2023-09-10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环大罗山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音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 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闩、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它不同于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日暮风吹,叶落依枝”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

摘自林庚《说“木叶”》(略有删改)

材料二:

美感和快感究竟有什么分别?有些人见到快感不尽是美感,替它们勉强定一个分别来。英国有一派主张“享乐主义”的美学家就是如此。他们见到的分别彼此又不一致。有人说耳、目是高等感官,其余都是“低等感官”,只有前者可以尝到美感而后者则只能尝到快感。有人说引起美感的东西可以同时引起许多人的美感,引起快感的东西则对于这个人引起快感,对于那个人或许引起不快感。美感有普遍性,快感没有普遍性。这些学说在历史上都发生过影响,如果分析起来,都是一钱不值的。耳、目得来的有些是美感,有些也只是快感,我们如何去分别?“客去茶香余舌本”,“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等名句是否与“低等感官”不能得到美感之说相容?至于普遍不普遍的话更不足为凭。陈年花雕是吃酒的人大半都称赞它美的,一般人却不能欣赏后期印象派的图画。

美感和快感是很容易分别的。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口渴时要喝水,喝了水就得到快感;腹饥时要吃饭,吃了饭也就得到快感。

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在聚精会神之中我们既忘却自我,自然不能觉得我是否欢喜所观赏的形象,或是反省这形象引起的是不是快感。对一件艺术作品欣赏的浓度愈大,就愈不觉得是在欣赏它,愈不觉得所生的感觉是愉快的。如果自己觉得快感,便是由直觉变而为反省,好比提灯寻影,灯到影灭。美感所伴的快感,在当时都不觉得,过后才回忆起来。比如读一首诗,当时只是心领神会,无暇他及,后来回想,才觉得这一番经验很愉快。

摘自朱光潜《谈美》(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能认识并交织组合语言形象中潜在的力量,形成丰富多彩的诗歌语言,能够说明“木”何以具有暗示性的艺术特征。
B.材料二中作者认为某些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影响的学说,并不真正具有价值。
C.相较于“树”暗示的颜色而言,“木”就显得有些枯黄和干燥,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也具有了这个特点,能给人带来疏朗的秋天的气息。
D.“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的“落叶”形象和“木叶”不同,它没有干燥、微黄、疏朗的秋季的特点,它饱含着水分且较繁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木”仿佛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具有疏朗的特点;而“树”则没有,它具有繁茂的枝叶,与“叶”都带浓荫的联想。
B.材料一主要的写作目的是阐述“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去无几,在艺术形象上却有一字千里的差别。
C.“木”的背后有着“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是“木”的暗示性所在,在此影响下,“木”很难让我们想到叶子。
D.材料二中不少美学研究者走上迷途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弄不清楚美感与快感的分别。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概括及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屈原把“木”准确用在秋风叶落的季节中,“木”似乎就带有一层浓厚的秋意,如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就能传达出萧瑟、凄凉的秋意。
B.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是“木”在中国古诗中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的主要原因。除“木”字外,古诗中“月”“水”“柳”等也具有暗示性。
C.“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是疏朗与绵密交织而成的一个迢远情深的美丽形象,就空阔疏朗之意的传达上,“落木”远远不及“木叶”。
D.材料二中作者引用古人诗句是为了批驳主张“享乐主义”的美学家将感官分为“高”“低”二等的观点。
4.美感与快感的区别分别是什么?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
5.吴均《答柳恽》“寒风扫高木”与曹植《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中的 “高木”和 “高树”能不能互换?为什么?请结合材料阐明理由。
2023-09-10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家国情怀作为个人对家庭和国家共同体的认同与热爱,在中华文明数千年演进历程中有着肥沃的滋生土壤和深厚的历史渊源。

②商周时期,中国已经形成比较稳固的氏族血缘宗法制度。这种以血亲关系为纽带确立嫡长子继承权和主事权的父系家长制,利用父系家族关系的亲疏来决定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把血缘纽带同政治权益结合起来,不仅构成了中国社会组织形态的基本特征,也是组成社会政治结构的重要支架。这与古希腊、古罗马同时期形成的社会结构颇为不同。古希腊、古罗马在掌握铁器等生产工具后,原始性的集体协作生产逐步被家庭个体生产代替,通过清算氏族制、瓦解原始公社、发展家庭私有制的途径步入文明社会发展旅程。中国在使用铁器后,则在相当程度上保存乃至增强了原始公社的组织形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通过发展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社会踏上文明社会发展道路。由于中国进入文明社会时不是剪断而是保留了氏族制的脐带,氏族血缘宗法制的产生实乃自然而又必然之事。

③殷周至春秋,所谓邦国、八百诸侯等,实际是由血缘宗法遗风为基础的氏族——部落——部族国家构成。以父子关系为心脏和骨骼的父系家长氏族,其首领首先要具备优良的才干和德行,在本家族、本部落及部族中得到认可,赢得地位和权威后,才能进一步联络和团结其他氏族、部落、部族,逐步拓展邦国的疆域以一统天下。这种由家而国的真实社会进程和历史事实,既促使人们对家庭、家族、宗族及其人伦关系高度重视,也促使人们形成爱家、爱乡、爱国情感交织的民族心理,从源头上为中国社会发展植入了伦理与政治交叉重叠的紧密关系。

④由这种氏族血缘宗法制所决定,社会自然形成了相应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也就是以周礼为核心的儒家思想。这套思想观念在《礼记》里被归纳为五止十义五止即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十义即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五止十义以君臣、父子的关系为主干,以臣、子的责任或义务为重点,敬是忠,也是孝的表现形式,忠是敬的重要内涵,也是孝的具体形态。就此而言,朝廷的为臣之道与家庭的为子之道,分为异途,实为一理。

⑤与此同时,中国社会演进到夏商周时期,家国同构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以血缘亲情为本位的家庭或家族管理形式,不仅父权与君权互为表里,而且两者的传承方式也如出一辙。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里,国与家虽有大小之别、上下之分,却仿佛一个有机体的微小局部与庞大整体,既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又命运相连休戚与共。一方面,家是国的细胞和缩影,没有家就没有国;另一方面,国是家的放大和延伸,国盛才能家兴,国破则难免家亡。这种家国同构的观念,使我们的先人将家与国的治理几乎看作同一回事。

⑥《左传》说: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⑦这虽然主要是描述春秋早期邦国社会的主从等级秩序,表明尊卑上下之异,但也显示出血缘亲情之和,传达了家与国紧密相连的信息。在这种天子建国,诸侯立家的等级分封、家国胶结的社会结构中,里对父母之中对君主之自然结合在一起,亲亲尊尊很大程度上相互重合、融为一体。孔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先秦思想家常常把家与国的联系看作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关系。一方面,家兴可以影响国运;另一方面,国乱则不免家丧。这种小之定也必恃大,大之安也必恃小的家国同构认识,长期延续、积淀下来,成为我们民族一种稳固的文化理念和心理结构。

⑧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及心理认知,是家国情怀萌生滋长的肥沃土壤适宜气候。换言之,在家国同构的社会现实母体上,自然且必然地要涌流出家国情怀的乳汁,正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

⑨家国意识和家国情怀,不仅成为后世帝王治国理政的基本模式,也是历代胸怀抱负者实现人生理想的实践途径。《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⑩如此,不仅将个人、家庭、国家纳入联动递进的演进链条和轨道,而且为千千万万明德有为之士指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步阶梯和人生目标。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家国情怀数千年来如春雨润物,浸润和滋养着中华儿女的情感与心灵,激励无数仁人志士创造可歌可泣的丰功伟业,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民族精神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钱念孙《家国情怀溯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商周时期,以血亲关系为纽带的氏族血缘宗法制度,主要是通过家族关系的远近来决定财产、土地的继承与分配。
B.殷周至春秋,“由家而国”的社会进程和历史事实,从源头上为中国社会发展植入了伦理与政治交叉重叠的紧密关系。
C.在等级分封、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中,“亲亲”与“尊尊”很大程度上是互相重合、融为一体的。
D.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它既是古代帝王治国理政的基本模式,也是激励无数仁人志士创造丰功伟业的动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氏族血缘宗法制是社会政治结构的重要支架,也决定了社会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形成了以“周礼”为核心的儒家思想。
B.按照家国同构的观念,以事亲之孝移之于君,就可以成为国君所需要的臣子,以理家经验治国,就可以治理好国家。
C.在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下,对“孝”的提倡一方面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一方面有利于国家的统治。
D.家国情怀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后,在逐渐形成稳固的氏族血缘宗法制度和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家国同构”观念的一项是(     
A.以身为家,以家为国,以国为天下。
B.立国君以为国,非立国以为君也。
C.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D.天下大乱,无有安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一家皆乱,无有安身。
4.文章首段提出“家国情怀在中华文明中有着肥沃的土壤和深厚的渊源”的观点,请简要分析第2至10段的论证思路。
5.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这段话的认识。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人凭着经验和智慧,发现人类居住的地球表层的山川水土的差异,影响了生物存在和器物制造的品质,又体验到山川水土上氤氲着一种“气”,与人类呼吸相通,生命相依。地理环境以独特的地形、水文、植被、禽兽种类,影响了人们的宇宙认知、审美想象和风俗信仰,赋予不同山川水土上人们不同的禀性。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受地理环境制约较多,又以为“万物皆灵”,崇拜自然物象,特殊地域的万有物象就在冥冥中嵌入其心灵深处,形成原始信仰,并携带原始信仰这份文化行李,习惯成自然地走向文明。

……

在中国,“地理”向来是经史子集四部中“史部”的分支,这种“以史为干、以地为支”的原生知识结构,使“中国地理学”带有浓郁的人文色彩。“言其地分”“条其风俗”,成为地理学的基本思路,并将之与圣人的学统联系起来,有所谓“凡民含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孔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言圣王在上,统理人伦,必移其本,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乎中和,然后王教成也”。剔除其间的圣王教化说教,可以看出其在知地理中强调“观风俗”,形成非常深厚的“风俗地理观”。

早期文献是史地纵横,文学蕴含于其间,而蕴含则是以“风俗”作为萃取剂的。众所周知,中国诗歌有两个源头,一个是《诗经》,一个是《楚辞》。《诗经》的收集,《汉书·艺文志》根据刘歆《六艺略》,提出了“采诗说”:“《书》曰‘诗言志,歌咏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这里也隐含着一个“风俗地理观”。如此采诗,自然采来了不少平民的或泥土的声音。那么,朝廷乐师又是如何对之结构和编撰,最终经孔子删定的呢?《诗经》分为三体:十五国风,大小雅,以及颂。这个顺序就是由地理的民俗,通向士人阶层,通向朝廷的政教,一直通向宗庙的祭祀,穿越了原野、朝政、天国三界,而这一切是以地理作为基础的。十五国风开始于“周南”和“召南”,就周公、召公在汉水、汝水、长江流域这一带,推行其政治教化,从现实的政治升平而开始,然后再回到地理的方国。先回到卫国,卫、邶、鄘,这是过去殷商王朝的核心地带,然后回到洛水流域,它先从中国要害地方商、周两朝最核心的地方开始十五国风,然后扩散到周围扩散到郑、齐、魏、唐,唐就是晋,现在的太原一带;还有秦、陈,陈就是现在的河南淮阳、安徽亳州一带。从地理的核心转到周边,最后回归幽(今陕西彬县),幽在歧山之北,是周人的祖先公刘崛起之地,所谓“笃公刘,于幽斯馆”“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顺乃宣,而无永叹”,是周朝开国的地方。《诗经》的十五国风,隐藏着一种潜在的地理意识,由中心到边缘,由现实到历史,以漩涡式的地理运转脉络,总揽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五百年之间中原诸国民间的吟唱,颇多“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人间声音。《诗经》的诗歌跳动着二三千年前中国人的精神脉搏,其十五国风以螺旋式的地理结构,牵引着中国人文对中心与边缘、历史与现实的结构性想象和安排。

作为另一个诗歌的源头的《楚辞》,崛起在长江流域,楚人多才,奇思妙想,产生了屈原的《离骚》《九歌》这样的千古绝唱。他用楚国的语言、楚国的声韵、楚国的地名、楚国的名物,展开了富有神话色彩的想象,与天地鬼神进行令人心弦颤动的对话。楚国疆域本是三苗迁移居住之地,这里的巫风祭祀歌舞,自然会刺激长期被流放的屈原,孕育着他神异奇诡的想象力。对此,一千年后的流放文人刘禹锡身临其地,犹有同感。《新唐书·刘禹锡传》说:“禹锡贬连州刺史,未至,斥朗州司马。州接夜郎诸夷,风俗陋甚。家喜巫鬼,每祠,歌《竹枝》,鼓吹裴回,其声伧伫。禹锡谓屈原居沅、湘间作《九歌》,使楚人以迎送神,乃倚其声,作《竹枝词》十余篇,于是武陵夷俚悉歌之。”清人舒位亲临其地,也作《黔苗竹枝词》一卷曰“夫古者轩采风不遗于远,而刘梦得作《竹枝词》。武陵人歌之,传为绝调”。南楚夜郎之地,多民族聚居,而巫风歌舞极盛,对于孕育疏野奇幻的歌诗的产生,长期存在着野性的活力。

因而《楚辞》旷世独步,与《诗经》双峰并峙,成为另一个独立的诗歌想象和语言表达的系统。中国文学开头的时候就和地理空间结下不解之缘,出现了代表着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两个各具千秋的诗性智慧的系统,这样,我们去采风,去发掘民间资源,发掘人文地理资源,以及展开我们的想象方式,就有了两个源头。“诗学双源”是中国文学的根本性特点,单源容易枯竭,双源竞相涌流,“双源性”赋予中国诗歌开放性的动力。这就是地理赋予文学生命现场和意义源泉,即地理造福于人文之所在。

(摘自杨义《“史干地支”的原生知识结构与诗学双源》)

材料二:

在区域文化类型的丰富性上,中国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形成了一块块色彩丰富的、具有独特的环境板块、历史传承和群体行为方式的区域文化“七巧板”或“马赛克”。“区域文化类型的七巧板”使得我们的思想文化的底蕴非常深厚,多姿多彩。

中国思想文化的源流是非常复杂的,并非单线汲取、单源发展的,其底蕴深厚,流派迭出,式样多姿多彩,跟区域文化的交替汇入、相互作用极有关系。……周公的后代封于鲁国,到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唯有在鲁国保存周公礼乐最是完整。鲁昭公二年(公元前540年),孔子十二岁的时候,晋国上卿韩宣子出使鲁国,“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音春秋》”,感叹说:“周礼尽在鲁矣。”各诸侯国往往到鲁国学习周礼和古代文献,鲁国就以“礼仪之邦”驰名。所以,孔子在鲁国创立儒家学派,是得天独厚,以周礼作为他思想的轴心。

但是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孔子十九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荣幸,就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所以孔子与奉祀商朝的宋国,渊源很深。鲁国民间的和官方的文化,加上周边的由杞国传下来的夏文化、由宋国传下来的商文化,使孔子的儒学既能够在鲁的本土区域生根,又渊博丰厚而能传之久远,演变成为古代中国主流的思想文化体系。

(摘自杨义《文学地理学四大领域与区域类型的“七巧板效应”》)

1.下列对材料相应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史为干,以地为支”的原生知识结构既能观风俗,也能施行圣王教化。如要推行王者的说教风化,移风易俗,孔子认为“乐教”是很好的方式。
B.从民间的“诵”“咏”到“风雅颂”,经历了采诗之官、朝廷乐师、孔子、朝廷官员、王者共五重修整,而王朝需要推行政治风化,则反向为之。
C.与十五国风截然不同的独立系统《楚辞》崛起在长江流域,立足楚地风俗风物,展开浪漫想象,与天地鬼神对话,成为长江文明的诗学源头。
D.儒学能在鲁国本土区域生根,源于鲁国保存周公礼乐最为完整,“周礼尽在鲁矣”,又融合了鲁国民间文化及周边的夏、商文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受地理环境制约较多,加之崇拜自然物象,形成原始信仰,人类携带着这份信仰,习惯成自然地走向文明。
B.中国早期文献无“地理”独立分支,后人按照“言其地分”“条其风俗”的方式,从两大源头中,厘清地理结构,寻味文学意蕴。
C.《诗经》十五国风的地理运转脉络是从地理的核心转到周边,最后又回归周朝开国的地方,形成了中心到边缘、现实到历史的地理结构性安排。
D.清人舒位、唐人刘禹锡、战国屈原都感受楚地楚风的原始野性活力,借用楚地语言、声韵、地名、名物创作或仿作,其神异奇诡的想象力造福后人。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作者“风俗地理观”观点的一项是(       
A.《论语》:“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B.《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C.《兰亭集序》(王羲之):“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D.《送董邵南游河北序》(韩愈):“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4.请根据材料简要阐释如何以“风俗”为萃取剂确认“诗学双源”?
5.西汉的建立诞生了正史《三国志》,文学名著《三国演义》。请结合材料,简要阐释《三国演义》如何体现文学地理学的“七巧板效应”?
2023-08-31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