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1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正义”一词古已有之。西方的“正义”,原指“置于直线上的东西”,引申为“符合天性,直截了当,不偏斜”。一般来说,西方正义观从人的本性出发,以强调人的权利为重点,重在从法律和制度的层面对社会加以批判与建构。

而在汉语中,“正义”则可拆成“正”和“义”两个字。“正”是“正中、不偏斜”,这与西方的意思有些相同;而“义”的原意是“宜”,即“恰当、合乎情理”。两字合起来的“正义”,就是合乎正当的情理。在中国古代,经过儒家仁义学说的演绎,“正义”成了最重要的道德价值判断。荀子说:“苟非正义,则谓之奸邪”,代表了正义与邪恶两分法的正义观,具有浓厚的道德化取向。

通过词源考证可以看出,中西方正义观既有总体上的一致,也有思考路径的某些不一致。

首先,中西方的正义观在基本内容和价值取向上是一致的。“正义”的共同本意,可以简单概括为“理应如此”,即“应然之理”。“理”既包含自然之理,也包含人性之理。中外古人凭借自己的想象和追求,创造了“正义”这个最高价值观念,为人类追求高尚的生活提供指南,并让它与一切邪恶、罪行、腐朽等相对立。因此“正义”作为东西方都承认的“普世价值”,已经成为人们的信念及信仰对象,成为一个普遍的评价尺度,这个尺度既适用于评判每个人的每个行为,也适用于评判任何国家社会的制度体系。

其次,中西方的正义观存在着一定差别。从中文角度说,如何理解和处理 “正”和“义”的关系,必然成为一个思考的起点。因为“正”主要是个描述词,源于对人的存在和对象事物本身“实然”状况的认知和理解;“义”则主要是个价值词,源于对人的主体行为的“应然”的认知与理解。因此在“正”与“义”之间,可能包含一种偏正关系:是首先确认“正”之本态,以正为义, 以正导义,以“实然”指导“应然”?还是首先确认“义”之准则,以义为正,以义导正,以“应然”来指导“实然”?这两种可能的选择,正好反映出中西方传统思维的不同特点。大体上可以这样说:西方传统重在“以正为义”,而中国传统则重在“以义为正”。

在西方语言的传统中,从“置于直线上”引申出来的“人人各尽其职”,显示了一种“以正为义”的本意和思路。这就是“存在即合理”,西方思想家以承认和尊重人的天然本性、自在生命和现实状态为根据,去思考和说明什么是应有的善。因此西方思想家对正义的理解和阐述,多从人的权利与社会秩序出发,进行现实性的具体分析,从中揭示现实生活中构成正义的要素和形式,从而将正义一步步地具体化为诸如“实质正义”与“形式正义”,“制度正义”与“程序正义”,“权利正义”与“分配正义”等具体类型,再一一研究如何改进它们的设置。这种日趋实证化的探究,把对正义问题的追究和对正义事业的追求,引上了对社会制度与法律设置加以批判考察的轨道。也正因为如此,“正义”在社会实践中越来越成为一个“强势”概念,这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正义理论的特色。

而在中国历史上,则呈现一种“以义为正”的思考路径。古人先后用“义” 与“利”的对立来强调“义”的内涵,用“天理”与“人欲”的尊卑来阐发“义”的根基,用“君子”与“小人”的身份来展示“义”的形象等,这些都是着意于贯彻“以义为正”的正义观,总体上并未超出个体道德和儒家仁义学说的眼界。特别是,由于其中缺少对人的权利与社会制度的深度联系和思考,“人权”概念往往被掩盖和淡化了。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传统文献中,“正义”长期是一个似有似无、可以被各种道德规范替代的“弱”概念,甚至“正”“义”二字也很少在这个意义上连在一起使用。

直到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面临现代化的挑战,加上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正义”才重新成为一个核心价值范畴,中西正义观进入了一个融汇交通的时期。

(摘编自李德顺《中西“正义”理念之异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来说,作为价值观念的西方正义观是从人的本性出发,强调对社会的批判与建构,进而建立合理的社会秩序。
B.中国的正义是指“合乎正当的情理”,经过儒家的演绎,具有浓厚的道德化取向,是古代最重要的价值判断之一。
C.正义的本义是“应然之理”,作为东西方都承认的“普世价值”,正义已经成为全世界人们的信念和信仰对象。
D.直到近代以来,“正义”在中国才重新成为一个核心价值范畴,中西方正义观进入了一个融汇交通的时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荀子的话,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代在正义观上的“两分法”,强调其道德评判标准。
B.对中西方“正义”理念,文章不仅论述其相同部分,更重点论述两者之间的差异,辩证科学。
C.文章论证中西方“正义”概念强弱性的思路相同:先点明思考路径,继而通过层层因果分析得出结论。
D.文章对“正义”含义在中西方的异同进行论证后,分析了正义概念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地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西方正义观总体上是一致的,但在思考路径上则是完全不同的,西方传统重在“以正为义”,而中国传统则重在“以义为正”。
B.无论是被看做“天经地义”的自然启示,还是来自人类良知的“绝对命令”,都可以看做正义的“理应如此”的“理”。
C.“正”指“实然”状态,“义”指“应然”认知,二者间的指导关系中西方相反,因而“亢旱三年”在西方读者看来是不正义的。
D.中国历史上“义”内涵丰富,总体属于儒家“仁”的学说,淡化“人权”概念,导致缺少对人的权利与社会制度的深度联系和思考。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6年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以来,人民币已稳居全球第五大储备货币地位。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超过70个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2021年,人民币债券被国际三大债券指数悉数纳入,明晟指数继续增持中国A股,国际机构投资者掀起了投资中国证券资产的高潮。

人民币和人民币资产的强势表现,与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金融市场的高水平开放密不可分。中国坚定不移推动金融市场改革开放,简化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投资的程序,丰富可投资的资产种类,持续改善营商环境,不断提升投资中国市场的便利性,为境外投资者和国际机构投资中国市场创造了更有利的环境。

在人民币入篮之前,国际上曾有不少的质疑声:虽然人民币发挥的作用越发突出,但人民币不太可能成为一种主要的储备货币,除非人民币可自由兑换且中国采取开放资本项目的做法。应当看到,此次人民币权重提高,是过去几年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持续不断地推动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的结果。事实证明,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程度以及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程度都在渐进地提高。

总的来看,当前人民币国际化仍处在初级阶段。中国巨大的经济体量和贸易规模优势表明,未来人民币国际化存在较大潜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应当加快。在制约因素尚未消除的情况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能操之过急。

(摘编自姚进《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材料二:

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我国加快金融领域改革开放,人民币在国际贸易、金融交易中使用更加广泛。今年以来,受美元大幅度走强的影响,非美元货币普遍下跌,但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推动了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继续保持上升态势。

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随着各项稳增长政策发力,政策成效逐步显现,人民币汇率预计将在双向波动中维持基本稳定,叠加我国经济增长前景向好,这都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持续推进。

人民币在SDR中权重的提升,也是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越来越受国际社会欢迎的体现。“一方面反映出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以及中国出口市场份额上升;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近年来中国推动金融改革开放、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取得的新成果。”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此前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举行的宏观形势论坛(2022年春季)上表示。

(摘编自杜燕飞《人民币全球外储占比创新高》)

材料三:

当前世界各国经济实力最主要的竞争表现形式就是货币竞争。当前除了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主要世界通用货币外,人民币在世界范围所占使用份额还不足以大范围内流通。人民币国际化从国家层面看将会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以及国际政治话语权,有助于减少我国的外汇储备损失,规避因美元潮汐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美联储通过美元潮汐对美元进行加息与降息从而影响全球经济,实现美元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利益收割。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使各国再次意识到美元世界霸权给国际经济稳定运行带来的风险。正是美元在世界范围的霸权地位,人民币国际化进展到一定程度便会受到美元的威胁,成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一大障碍。

无论是人民币还是美元,要想成为世界货币,就必须要与其他货币之间有稳定的兑换汇率。人民币在国际化进程中汇率还尚未完全市场化,进而对于人民币的“走出去”产生不利影响。人民币要想实现国际化,作为稳定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就必须确保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而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将会是保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重要压舱石,只有中国的经济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世界各国才会对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具有信心,才会进一步将人民币作为世界货币进行储备。

(摘编自《基于经济社会学视角: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国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明晟指数继续增持中国A股,这与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有关。
B.当前人民币国际化仍处在初级阶段,我国应当制定更加开放的金融政策,积极寻求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途径。
C.今年以来,非美元货币受美元影响而普遍下跌,但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保持基本稳定,这得益于我国金融改革政策。
D.人民币在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的权重进一步得到提升,从中可以看出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受到国际社会的欢迎。
3.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着哪些困难。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候鸟通常在一个地方产卵、育雏,然后到另一个地方越冬。有时从山的南坡飞到北坡,而后返回;有时远涉重洋,但也毫不畏惧。

鸿雁是中国常见的候鸟,《吕氏春秋》这样记载鸿雁按时迁徙的现象:“孟秋之月鸿雁北,孟春之月鸿雁来。”令人费解的是,候鸟迁徙时有着准确地辨别方向的能力,如燕子每年春归时总能准确无误地找到它去年搭的窝。唐代诗人韦庄曾有诗云:“去岁辞巢别近邻,今来空讶草堂新。花开对语应相问,不是村中旧主人。”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潜心研究这个问题。

有人猜想,候鸟能通过身体中类似钟表的感觉器官,在天空飞行中计算太阳的位置,不断地调整自身与太阳的角度,确定自己飞行的方向和路线。也有人认为,候鸟是天生的“气象学家”,它们能够在飞行中“自觉”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顺利到达目的地。还有人认为,候鸟对地球磁场的变化十分敏感,能够依据地球磁场辨别方向。

1953年,德国科学家提出了地图罗盘理论。他们认为,候鸟体内拥有一套完善的磁导航系统,可以实时敏锐地感知当前位置的磁场性质及其非常细微的变化,可以把某一地点的地磁场强度和磁倾角看作是“路标”,候鸟经过或在那里停留时,这个磁信息路标会被大脑记录下来,而飞行中实时感觉到的磁力方向可以指引它们前往这一路标地点,这无异于揣了个精准的“指南针”。飞行经验丰富的成年候鸟将一个个路标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方向等信息组合在一起,相当于绘制了一张完整精细的“地图”。

大量行为学实验从各个方面印证了地图罗盘理论的正确性。有科学家在赤道附近制造了一个假磁极,成功诱骗了迁徙中的花园莺飞向错误的方向。还有一批研究人员在撒哈拉沙漠中设置了若干地磁路标,在此放飞的夜莺连续5天都没能飞出沙漠。也有科学家在鸽子头部放置了一个可控的电磁线圈,他们发现,可以通过改变线圈的电磁场来控制鸽子飞行的方向……

由此可以推断,鸟类能将来自视觉、听觉和磁感觉的方向信息综合起来加以分析整理,最终对前行的方向做出正确的判断。当然,要全面解开候鸟迁徙中获得方位信息的疑问,尚待时日。

(取材于李德、朱晓璐、王江云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中国科学院与英国牛津大学、德国奥登堡大学的教授们组成的团队,通过蛋白纯化和控制环境的行为学实验研究发现,迁徙鸟类的隐花色素4a蛋白比非迁徙鸟类的隐花色素4a蛋白的磁场敏感性更强,揭示了由该蛋白介导的磁感应机理。相关研究成果于2021年6月23日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于《自然》杂志。候鸟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中存在一种对蓝光非常敏感的蛋白-隐花色素4a蛋白,它被认为是很多候鸟感知磁场的关键物质。隐花色素4a蛋白由527个氨基酸组成,其中的4个色氨酸组成的电子传递链发挥着关键作用。当光线照射到候鸟眼睛时,与隐花色素4a蛋白紧密结合的一个FAD分子吸收蓝光能量,进入激发态,促使FAD从所处环境中获得一个氢离子变成FADH,产生一个空的电子轨道。此时,电子传递开启,FADH+会从4个色氯酸组成的电子传递链中夺取一个电子来填充空出的轨道,最终形成FADH和一个失去电子的色氨酸。

到这里仍然处于生物化学领域,接下来最玄妙的部分涉及量子力学。

在量子力学中,电子是一种不可分割的基本粒子,具有自旋的内在性质,自旋的指向可以通过操作来改变。当几个粒子彼此相互作用后,各个粒子所拥有的特性则可视作一个整体,即使将这些粒子分开,它们也可以无视距离相互感应,这一现象被称作“量子纠缠”。

得到电子的FADH与失去电子的色氨酸变成了两个自由基,曾经在一起的电子依旧保持量子纠缠,原先自旋时处于单态的电子对转变成三重态,自旋单态和三重态之间微妙的平衡性对地球磁场的强度和角度非常敏感。电子的自旋会产生磁矩,当与磁场作用的时候,自旋不同的电子就会和磁场呈现出相同和相反的排列,导致两个电子的状态出现轻微的差异。

鸟类转动头部的时候,与地球磁场的相对角度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它们眼睛中处于量子纠缠中的许多对电子的自旋状态。如果处于单态,生化反应回到起点,FADH变回FAD,色氨酸收回电子,对应的感光细胞显示为正常亮度。如果处于三重态,FADH不变回FAD,色氨酸仍然处于自由基状态,二者保持纠缠态,对应的感光细胞显示为高亮。那么乌类转动头部的时候,相当于对周边的地球磁场进行扫描,它们所“看到”的景象会随之改变,不同的方向对应的“光亮强度”差别很大,因而能够准确进行辨别,最终找到迁徙的方向。

在我国科学家看来,磁感应和生物导航原理的阐明,可能引发物理学新模型的提出和生物学新机理的发现,甚至将推动新一代的仿生导航仪和定位仪以及生物磁控技术的全面发展。

(取材于赵天昊、韩扬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二,下面对“FADH+”的主要形成过程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科学家可通过技术控制鸟类的一些行为活动。
B.隐花色素4a蛋白由氨基酸组成,对蓝光非常敏感。
C.相互作用过的电子分开后,也会无视距离相互感应。
D.候鸟转动头部,会影响到地球磁场角度的细微变化。
3.人类对候鸟辨别方向之谜的探索是如何不断推进的?请根据上述两则材料简要说明。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籍历史悠久、卷帙浩繁,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古圣先贤的深邃智慧。在内容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是重要方面。古人云万物之中,以人为贵。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我们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人文精神。我们要善于从古籍入手,做好人文精神的归纳总结、提炼升华,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人文一词,最早见于《周易》,本义是指对人进行礼乐教化。西周时期,对人的教化、人自身的修养开始受到重视。后来,孔子称赞周王朝郁郁乎文哉,指的就是文明教化成果斐然。春秋时期,人文精神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了强化。《左传》中记载了郑国执政子产的一个故事,大意是说因为天上出现异常天象,多个国家同时发生火灾,有人主张用珍贵玉器来祭祀,被子产拒绝。因为子产认为∶天道远,人道迩。人的主体性,就这样逐步确立起来,人文精神的内涵也随之越来越丰富。

在个人对自身方面,人文精神强调修身。我们常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来源于《大学》。古人把修身作为教化的起点,包含着作为独立个体的人的人格和尊严首先要得到承认和尊重的思想。同时,人文精神还要求在修身时把天性和修养结合在一起。《论语·雍也》中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修身要求个人高度自律、践行诺言。《论语》中说子路无宿诺,意思是子路践行诺言毫不迟疑,答应的事情就会立刻去办。《新序》中记载的季札挂剑故事,也是古人重然诺、严于修身的千古佳话。

在个人对他人方面,人文精神要求包容。古人认为品行宽厚的君子,对于他人有一颗包容之心。《论语》记载,在孔子周游列国时,子路有一次没能跟上队伍,问种地的老农子见夫子乎?老农毫不客气地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孔子听说后不以为忤,反而称赞老农是隐者。还有一个子产不毁乡校的故事。郑国百姓很喜欢在乡校聚集,议论时政。有人劝子产∶干脆把乡校拆了吧。子产说,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百姓是我的老师啊,我为何要去拆毁乡校呢! 在人文精神中,既强调个人作为人的主体性,也尊重他人作为人的主体性,所以人文精神也要求彼此尊重个性差异,互相理解和包容,在此基础上和而不同、和睦相处,才能构建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在个人对人类方面,人文精神提倡大爱。《周易》中有句名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子认为,君子的核心品行是,而的本质就是爱人。不仅要爱自己的亲人,还应该爱天下之人,这就是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对于全人类的大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中国古人追求的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是《礼记》提到的天下大同天下大同的前提是天下为公。放在今天可以理解为,在发展、安全、气候等关系人类共同命运的大事上,国与国之间应该携手合作、同舟共济。

(摘编自冯胜君《万物之中 以人为贵——做好人文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籍是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组成部分,是传承和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
B.人文精神最早见于西周时期,表现为重视对人的教化、人自身的修养,其内涵逐渐丰富。
C.修身是教化的起点,人文精神强调通过修身来压制天性,个人做到高度自律、践行重诺。
D.人文精神要求人与人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以此实现对自我与他人的主体性的尊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对古籍中体现人文精神的相关内容的分析,主要论述了人文精神的历史源远流长。
B.文章从个人对自身、个人对他人、个人对人类等三个角度分别论述了人文精神的丰富内涵。
C.文章末段引用《周易》中的名言与孟子的话,都是用于论证“大爱”是中华民族优秀品德。
D.除了引用论证,文章还使用了举例论证等方法,让抽象的人文精神内涵概念变得容易理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既要从古籍中汲取先贤智慧,又要与新时代的发展同频。
B.推己及人的仁爱之心,是最高级的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宝贵所在。
C.《史记》中廉颇与蔺相如两人间的故事,表现了人文精神中的修身、包容与大爱。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求同存异,彰显了人文精神在民族、国家层面的时代价值。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屏幕之中的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屏幕上方一行又一行的字符络绎不绝地驰过。如同密集射击的炮弹,令人眼花缭乱:它们就是“弹幕”。

尽管弹幕被纳入“评论”范畴,但是,弹幕文化与传统的文艺批评存在巨大的鸿沟。

传统的文艺批评来自阅读之后的深思熟虑,作品的整体观照与解读、分析、阐释构成了基本的工作方式。尽管金圣叹、毛宗岗、张竹坡等擅长的评点式文学批评与弹幕存在某种相似的形式,但是,文本的细读以及品鉴、沉吟、揣摩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操作程序。

相对地说,弹幕的首要特征是“即时”。评论对象往往是作品的一个短暂碎片,譬如一个角色的相貌,出场那一刻的步态等等,弹幕评论带有明显的即兴意味,令人瞩目的是现场、此刻与交互性的狂欢气氛,而不是严肃的反思与真知灼见。

弹幕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只有神奇的互联网才能支持如此之多的声音即时互动。让各种貌似无法交集的社会关系迅速地在虚拟空间联结起来。这是印刷文化不可比拟的。

印刷文化的节奏相对缓慢,思想的交换不得不接受印刷速度与配送体系的限制。印刷文化的中心是文字符号。文字符号的阅读、理解、阐释形成一种深度文化。至少在目前,速度与深度的恰当比例仍然以印刷文化作为范本。

尽管弹幕的即时评论也诉诸文字符号,但这些字符被加工为另一种奇特的屏幕形象,开启了另一种性质的空间,譬如视觉经验。它与即时性、交互性构成弹幕文化的巨大吸引力。传统的文学批评无法企及这种吸引力,“深度”也无法替代生气勃勃的喧哗产生的号召。一旦“深度”置换为“速度”,零碎化、平面化、喜剧精神与反讽、拒斥精英趣味也就成了弹幕的另一些表征。对于年轻的一代来说,互联网以及电子传媒的传播方式正在隐蔽地重塑他们的感官、躯体和意识。

(摘编自南帆《弹幕:一个奇特的屏幕现象》)

材料二

2020年6月,B站隆重上线四大名著,无数年轻观众都是奔着弹幕,或是弹幕与四大名著的“化学反应”去的。但对于年纪更长,文化取向也更为传统的网友来说,弹幕污染了剧作,庸俗了原著,宛若妖雾遮天蔽日,毫无理性可言。

表面看,这是代际差异。但实际上,弹幕的两极评价,昭示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机制与主体状态,彰显了当下信息读写的双轨制。厌恶者所代表的,乃是印刷文明培育的读写习惯,推崇经典,讲究逻辑与秩序;喜爱者所代表的是互联网文化中跨媒介、多感官、娱乐化的接受方式,注重趣味性与参与感。

弹幕空间中,正确、完整、规范、和谐都变得无足轻重,代之而起的,是无政府主义式的“搅和”。原属不同范畴的信息被一锅乱炖,不同类型的语言形式被杂糅拼贴,如同重回蒙昧时代。经过理性文明的长期洗礼后,短暂地“蒙昧”一下,自编自导“人间喜剧”,反倒成为暂时摆脱文明重负的一种人生选择。

另外,与当代社会中无所不在的“计算”相比,这一场场文字游戏是如此地毫无功利。以共同兴趣为纽带,网友们互称“兄弟”,埋头建设自家“指挥部”,在蓦然而至的弹幕中寻获同好知音。“居然还可以这么看”“居然与我想得一样”,这样会心一击的感受,令孤独的当代人倍感满足。

不同于社会场域中被反复思量过的表达,凭借直觉敲下的弹幕,出于真心、近乎自白,乃是电子时空里的“我手写我口”。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弹幕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便是直抒胸臆。依赖于口语词,形成众声喧哗的交谈氛围。唯有无限趋近言文一致,那个最本真的自我,才能跃然而出,袒露人前。或者更准确地说,弹幕的终点并非呈现完整的自我形象,而是要探入“有趣的灵魂”的某个侧面。

弹幕的游戏性与趣味性,真的可以带来更美好的人生状态吗?

首先必须承认,弹幕文字游戏的创造门槛与理解成本都极低。鉴于运动速度飞快,且面向最广大的受众,所以必须令人“秒懂”,秒懂的前提,是对庸常的臣服,这不仅是指对于媒体流行语的追随,更指向一种“自诩快乐的末人心态”,自嘲或嘲讽,均跳不出金箍棒画下的“安全圈”,保持在尚不触及本质的限度内。

与口头表演一样,弹幕业已创造出了许多“套话”与流行语。比如,2019年B站的年度弹幕是“awsl”(即“啊, 我死了”) 。这是一句再直白不过的赞美语,形容视频内容令自己无比折服,这种缩略语以极其经济的拼音缩写,提高了沟通的效率,召唤出固定的、集体性的反应模式,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语言的“失焦”。格套无可厚非,但其中令人上瘾的传染力,以及凌驾于差异性表达之上的霸权地位,恐怕与解放创造力的初衷恰好相反。

更重要的是,弹幕带给人的趣味性、解放感与反讽意味,也日渐固化为一种模式与立场。在进入弹慕空间之前,观者已做好了发笑准备。我们虽不必重弹“娱乐至死”的老调,但在开放态度之外,更需警惕潜伏着的负面因子:弹幕用户被设定为一群单纯追逐快乐的人,而平台迎合(甚至监控、计算)用户需求来生产内容,从而形成了一个“快乐”的闭环,这一闭环将带来“人的再生产”:它召唤快速、固定、永不停歇的人类反应模式,从每一个神经元做起,在每一次欢笑中起步。

(摘编自夺静《弹幕版四大名著:“趣味”的治理术》)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因印刷速度与配送体系的影响,印刷文化在思想的交换上受到一些限制,而又相对具有深度。因此就印刷文化而言,应追求更为缓慢的节奏。
B.在弹幕环境中,不假思索地直击键盘,更能够袒露一个本真的自我。可见,网络时代的写作要想表达真我,就要避免反复思量,字斟句酌。
C.人们在弹幕的文字游戏中互称“兄弟”,寻获同好知音,获得心理满足,这其实折射出人们在现实中缺乏知音慰藉,为功利所束缚的窘境。
D.在弹幕空间中,不同范畴的信息被一锅乱炖,不同类型的语言形式被杂糅拼贴,流露出参与者在理性文明的洗礼后完全摆脱文明重负的心态。
2.材料二说,弹幕不必呈现“完整的自我”,而要“探入‘有趣的灵魂’的某个侧面”。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时,关羽慷慨陈词,张飞跟着附和“俺也一样”。弹幕“没文化真可怕。”
B.《红楼梦》中,贾母问黛玉读了什么书,黛玉答道:“只刚念了《四书》。”弹幕:“还看了《五三》。”
C.《西游记》中,孙悟空没有受邀参加蟠桃会,于是在园子里肆无忌惮地大吃一通。弹幕:“我是桃饱会员。”
D.《水浒传》中,孙二娘、张青在十字坡开店,武松与两名公差推门而入。弹幕:“请出示健康码和行程码!”
3.面对弹幕,我们应警惕它的哪些负面影响?请结合两则材料内容简要作答。
2022-10-2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说文》有言:俭,约也。《玉篇》亦言:约,束也缠也。意即用绳子进行捆绑、缠束。由缠束而引申出抽象意义的约束、节制,就是俭德的本义。进而,又由约束、节制义引申出在消费财物上的具体要求:节俭、节约和不浪费。节俭节约之重点就在于少用、减用,”“所呈现的是一种内向回缩的收敛趋势,故古人亦以释俭,如俭者,敛也。这一消费上的收敛趋势,因能直观展示出个体的节俭力度和决心而较易得到外界的关注和赞誉,个体由此获得的强烈认同感和愉悦感,又推动其在后续行为中坚持和强化这一趋势。久之,就会形成对物欲的良好管理,使之处于一个合理范围,有效防止物欲泛滥。正是基于俭则寡欲的认识,人们确信俭以养德,甚至认为欲求廉介,必先崇俭朴,俭德是养成廉德的必要前提。至于其中的缘由,古人认为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

俭德的最低标准就是不浪费,其实质是对劳动果实的爱惜和对自然资源的保护。首先,劳动果实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是无数劳动者辛勤工作的共同成果。对劳动果实的爱惜中,就包含着对劳动和劳动者的理解、认可与尊重。需要注意的是,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可直接观察到稼穑之艰难以及劳动果实之不足,从而更易于生发和强化对劳动果实的珍视情感;而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迅速,劳动产品日益丰富,劳动形式也发生转变,故有些人对劳动艰辛的认知以及对劳动果实的珍惜开始弱化,客观上造成了毫不在意的浪费。其次,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物质储备,但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对自然资源不节制使用,即使数量充足最后也会枯竭。不仅如此,无法预知的天灾人祸还会突然打断各类资源的生成链条,可能造成物资的严重短缺,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俭德并不追求无限节俭,而是主张量入为出。即根据自身实际经济能力规划开支,在满足生活需要的基础上鼓励日常有余,以为意外横用之备;反对超出能力的消费。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拥有巨额金钱就可以追逐奢华,肆意消费。一方面,个体金钱虽有明确归属权,但是通过金钱消耗的资源则属于所有人;另一方面,对资源的过度消耗,本身就与节俭要求相背离。因此,人们赞誉那些贵而持俭、富而居俭的典范,这些人虽身居高位或家境富足,但都崇俭戒奢。

俭德并不以对财富的绝对占有为至善,而是主张不吝不啬。吝、啬、俭三字的引申义都有强调爱惜外物的意思,但又具有本质的区别。俭的核心是节己不节人,要节制和控制的乃是自身的物欲和财物消费;至于对他人的救济援助,则尽可慷慨大方,并不需要刻意节制;但吝啬则不同,由于对财物过度爱惜,所以根本不舍得花钱救助他人,节己亦节人。因此,我们在道德实践中要崇俭戒吝,积极弘扬自身虽节俭质朴但却能恤贫救苦的美德和行为。

崇俭反奢,始终是中华民族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导向之一。深入理解俭德意蕴,有助于人们在新时代更好地践行俭德。

(摘编自王颖《俭德的三重意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俭德的重点是少用、减用,这样消费久而久之就可以有效地使物欲处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B.俭则寡欲,节俭有助于君子养成廉德,但是对节己亦节人的小人则难以产生多少影响。
C.虽然现代社会自然资源相对充裕,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不节制使用,依然要居安思危。
D.古人和现代人对劳动的理解、认可和尊重程度不同,决定了古今人俭德方面的差异很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提出论点,然后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形成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
B.文章多次引经据典,既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蕴,也表明个人高度重视“俭”文化。
C.文末通过对比论证,分析了俭与吝、啬的区别,得出要对己节俭、救济贫苦的观点。
D.文章通过俭以养德、爱物惜物、崇俭戒吝三个方面诠释“俭德”的意蕴,层次分明。
3.以下不能印证原文中关于俭德最低标准的实质的体现的一项是(     
A.唐朝颜仁郁《农家》中的“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B.唐诗《悯农》中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C.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中所写“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D.清朱柏庐《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功名之士,决不为泉石淡泊之音;轻浮之子,必不为敦庞大雅之响。故陶潜多素心之语,李白有遗世之句。其心如日月,其诗如日月之光。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编者注:透入肌肉和骨髓,比喻感受深刻)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且举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精神力量。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晚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他不但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在以柔声曼调为主的传统词乐中增添高昂雄壮的因素。到了南宋,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

总的来说,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界的熏陶作用。阅读唐诗宋词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人格境界的感染,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摘编自莫励锋《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

材料二:

在如何阅读和鉴赏唐宋词的问题上,我很认同清末民初词论家况周颐的一席话:“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这样,便能臻于“吾性灵与(词人之性灵)相浃而俱化”(《蕙风词话》卷一)的境地,照我看来,这种读词之法所重视与强调的。即是读者须与古代词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与“对话”,如此才能达到两代人之间的精神沟通和心灵契合。此话如何理解?

首先,从唐宋词人来说,尽管他们早已长眠地下,但其凝聚和贮存在那些不朽词篇中的人生体验却至今犹保持着顽强的生命活力。美国优秀作家福克纳曾说:“艺术家的宗旨,无非是要用艺术手段把活动——也即是生活——抓住,使之固定不动;而到一百年之后有陌生人来看时,照样又会活动——既然是生活,就会活动。”虽然唐宋词人在主观上或许并无此种意愿,但在客观上他们又通过写词而把其生命活动和人生体验“抓住”并“固定”了下来;而当后之读者重读这些词篇时,词人的歌哭啼笑、词人的音容笑貌,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就都会得到复活和浮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古老的唐宋词其实不老,尤其是它所贮存的丰厚人生意蕴则更保持着“常绿”的状态。故而读词实际就是在人生体验方面向前代词人“讨教”“求援”的过程,也是在古代先行者中间寻觅精神知音和良师益友的文化活动。这时,读者处于“受众”的地位,他们必须澄思渺虑,静静地倾听和深深地思索发自唐宋词人的种种心声。

其次,在此同时,读者在阅读和欣赏唐宋词时,却又会依据自身特定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对原作的意蕴作出多种多样的诠释和解读,并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到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解之中,这就会进而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读者在读词过程中并不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可以且肯定会将其自身的某些人生体验反射给唐宋词篇,缘此就形成了读者与前代词人之间的跨时代“交流”与“对话”。而惟有这样的读词之法——读者尽可能地调动自身的人生经验和艺术想象力,“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这才能真正把词读深读透。

(摘编自杨海明《唐宋词与人生》)

1.下列对唐宋诗词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宋诗词应成为我们学习古典诗歌的首选阅读对象,作出这一判断不仅是基于作品阅读价值。
B.唐宋诗词所包含的“志”与“情”是其流传至今仍然能够对读者产生价值和意义的重要前提。
C.唐宋诗词中的典范作品,从读者提升自我人格境界的角度而言,更值得我们与之展开对话。
D.唐宋词人为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故将人生体验“抓住”并融入诗歌创作中进而传递给读者。
2.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莫砺锋对所引用的清人叶燮、沈德潜的相关表述是持认同态度的,这是材料一立论的基础,也是后文分析唐诗宋词的理论指导。
B.莫砺锋举李、杜、苏、辛四例的目的,是为了论证唐诗宋词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与价值判断对现代人而言是有重大意义的。
C.虽然有人认为陆机“诗缘情”的说法与中国古典诗歌“诗言志”的纲领是矛盾的,但在莫砺锋看来,孔颖达的说法更具说服力。
D.读者在阅读唐宋词的过程中会代入自身的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从而对作品作出多样的诠释和解读,这样容易导致过度解读。
3.下列选项中,与材料一所引清人叶燮的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苏轼《答张文潜书》:“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
B.刘勰《文心雕龙》:“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
C.刘熙载《艺概》“苏、辛皆至情至性人,故其词潇洒卓茕。”“英雄出语多本色,辛弃疾词,于是可尚。”
D.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论证了现代人与古代诗词之间的关系,但论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其不同之处。
5.下面材料对王国维读词的评析,充分体现了况周颐的“读词之法”,请对此作简要分析和说明。

王国维读李璟词时,对《摊破浣溪沙》中“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两句大加赞赏,认为“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人间词话》)。他选择这首词中意境绝佳的两句进行鉴赏,不仅读出了萧瑟秋景衬托下女主角哀怨的心境,还因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得出了词中深寓忧患意识的结论。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契约是主体之间达成的合意,具有自由、平等、诚实、守信的基本内涵。基于契约关系产生的契约精神是社会主体主动、善意地遵守约定和规则,尊重他人合法权益、公共利益的思想观念。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指出:“法治意识、契约精神、守约观念是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意识规范,也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的重要要求。”契约精神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有必要对契约精神的渊源进行梳理,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新形势的要求创新契约精神培育。

契约精神在中国传统社会有着深厚的经济、政治、文化渊源。中国传统社会的契约精神包含了对契约的敬畏与尊重,人们在订立、履行契约过程中形成了立信、结信、征信的习惯以及平等意识、公平意识等。首先,从经济方面来看,中国传统社会是以自然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生产所得除了用于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也用于交换其他产品以改善生活和提升劳动效率,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集市贸易,中国传统社会的法律制度重视保护商品交易的契约行为。其次,从政治方面来看,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约定不胜枚举,例如,春秋战国时各个诸侯国之间的攻守约定,汉朝和亲盟约,宋朝城下之盟、澶渊之盟等。最后,不论是儒家思想,还是法家思想,都倡导守信的道德品质,主张不论是君主、官吏还是百姓都应当重信守诺,这些思想和相应的教化措施客观上起到了教育、引导所有人遵守规约、涵养契约精神的作用。

契约精神在西方国家也有其相应的经济、政治渊源。在经济方面,西方国家较早形成和发展市场经济制度以及相应的法律制度和信用体系。在政治方面,17—18世纪有着大量的关于自然状态和契约理论的研究。传统的契约理论认为,人类基于其社会性而订立契约以建立家庭、团体、政府、国家。英国哲学家霍布斯将契约理论建立在利已主义基础上,认为国家的本质就是人们订立契约对其授权,进而形成运用缔约者全部力量来维持和平的人格。

中国传统社会的契约精神以“仁”作为伦理核心,这决定了契约行为的善良本质和诚信导向。“仁”的最初含义是人与人之间的亲近、友善,之后才发展成为儒家思想中道德品质的概括和统称。一方面,在契约行为实施的过程中,双方的行为客观上可能会发生偏差,背离了立约本意,而“仁”作为伦理核心促使双方进行自我的道德反思和道德约束,共同致力于弥补漏洞、缓和矛盾。另一方面,“仁”确保了契约本身的内容符合道德规范。契约自由是契约精神的重要特征之一,人们在订立契约时有权根据自己的意志选择是否订立契约、订立何种契约、与何人订立契约等。但是,契约自由并不是绝对的自由,而是相对的自由,需要受到法律规范道德规范、公序良俗的制约,否则就会出现悖逆伦理的情况。

中国传统社会的契约精神以“义”作为价值导向,这决定了契约行为在义和利之间的平衡和取舍标准。儒家崇尚重义轻利的义利观,求义还是求利是考察君子和小人的分水岭之一。《孟子·告子》提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虽然重义轻利的义利观有一定的历史和社会局限性,例如把仁义道德和财利对立起来,认为商贾重义就难以获利,但是重义轻利观作为一种伦理原则,清楚地阐释了我国传统的价值选择原则,能够引导人们在订立和履行契约时将道义置于首要地位,在利益和道义发生冲突时能够按照道义做出取舍,这对于契约精神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整体的精神风貌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

(摘编自王滨、陈律《新时代契约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契约精神表现为社会主体主动、善意地遵守约定和规则,尊重他人合法权益、公共利益。
B.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模式是自然经济,商品交易的契约行为受到法律制度的重视和保护。
C.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倡导守信的道德品质,这是中国传统社会里契约精神的政治渊源。
D.“仁”是儒家思想中道德品质的概括和统称,后来逐渐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亲近、友善的含义。
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春秋战国时诸侯国之间的攻守约定为例,证明契约精神在中国传统社会有着深厚的政治渊源。
B.文章对契约自由的辩证分析,阐释了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仁”确保了契约的内容符合道德规范。
C.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对契约精神蕴含的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D.文章引用儒家经典中的语句,阐明中国传统社会契约行为在义和利之间的平衡和取舍标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英国哲学家霍布斯将契约理论建立在利己主义的基础上,缺乏对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的尊重。
B.“仁”是中国传统社会契约精神的伦理核心,它在一定程度上能指导双方共同弥补契约实施时产生的漏洞。
C.契约自由的相对性是指主体虽有订立契约的相关选择权,但又需接受法律规范、道德规范和公序良俗的制约。
D.把仁义道德和财利对立起来,认为商贾重义就难以获利,这样的观点有一定的历史和社会局限性。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工匠的出现几乎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习近平总书记说:“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制造工具就是最初的手工艺,这使得前人迈出了人猿相揖别的关键一步。因而手工艺劳动在起源意义上就是创造人类的劳动。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工匠是对所有手工艺(技艺)人,如木匠、铁匠、铜匠等的称呼。荀子说:“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斫削而为工匠。”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为农夫,长期使用斧头等工具的人为工匠。自古以来,任何一个从事工艺劳动的工匠,都是以其毕生精力献身于这一工艺领域的。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现代工艺已经从手工艺发展到机械技术工艺和智能技术工艺。

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伴随手工艺向机械技艺以及智能技艺转换,传统手工工匠似乎远离了人们的生活,但工匠并不是消失了,而是以新的面貌出现了,即现代工业领域里的新型工匠,机械技术工匠和智能技术工匠。我国要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制造强国,面临着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大国的升级转换,对技能的要求直接影响到工业水准和制造水准的提升,因而更需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深蕴的工匠文化在新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网2021118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材料二:

1210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举办,强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迈向新征程,扬帆再出发,急需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亟待让工匠精神在全社会更加深入人心。

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就要创造更多“工匠故事”。做好电线电缆“守门员”的叶金龙,与马达结缘一辈子的吴玉泉,以精湛技能完美诠释“钳工”意义的赵水林……一批批国家级技能大师,坚守产业报国的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了不平凡的业绩。深入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完善工匠政策,提升工匠地位,落实工匠待遇,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更广阔的舞台,才能推动更多工匠竞相涌现。

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还要进一步讲好“工匠故事”。工匠精神是在生产实践中凝聚而成的可贵品质,充分展现着劳动之美、精神之美、时代之美。讲好“工匠故事”,能让人们从大国工匠身上感受到劳动的光荣、精神的魅力。开展以弘扬工匠精神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把崇尚工匠精神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才能让一个个“工匠故事”激励青少年乃至更多人追求卓越。

(摘编自20201225日《人民日报》)

材料三:

为深入学习并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浸润式”实践团于719日至24日,赴湖北武汉开展“走进匠心”实践活动,与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的行业翘楚访谈交流,参观项目现场并深入一线进行“浸润式”实习实践,领悟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

“浸润式”实践团来到中建三局科创公司,与两位行业翘楚开展了大国工匠座谈会议。中建三局建筑工业化设计研究院执行院长范键向大家详细介绍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勉励大家用技术创新助力我国的建筑工业化进程。

“浸润式”实践团依托中建三局广阔的平台,进行了重点项目参观、大国工匠访谈以及“浸润式”在岗实践。同学们且行且思,从实践与访谈中感悟学科专业前沿和建筑业转型趋势,深入体悟大国工匠精神新时代内涵,做勇于担当、开拓创新的建设行业骨干!

(摘编自荆楚网2021729日《浙大学子走进中建三局建设一线体悟大国工匠精神》)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工匠是对手艺工人的称呼,其劳动属于创造人类的劳动,其精神的出现几乎和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
B.浙大学子走进中建三局建设一线,与行业翘楚访谈交流,参观项目现场,深入体悟大国工匠精神。他们一定能成为勇于担当、开拓创新的建设行业骨干。
C.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传统手工工匠虽然远离了人们的生活,但它在悠久的历史中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在新时代,我们仍需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工匠文化发扬光大。
D.工匠精神正是对传统文化中工匠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是一种“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到了工业化时代,手工艺也已经发展到了机械技术工艺和智能技术工艺。
B.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这种精神是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形成的。深入学习践行“工匠精神”,对于我们高中学子来说也有重要意义。
C.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急需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如果能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就能推动更多工匠竞相涌现。
D.要让人们从大国工匠身上感受到劳动的光荣、精神的魅力,除了创造更多的“工匠故事”,还需要讲好“工匠故事”。
3.下列四个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北京故宫工作人员日复一日与孤独相伴,精湛的技艺,修复文物,被称作“文物的医生”。
B.许多具备了“工匠精神”的企业往往是行业里的奢侈品牌,比如瑞士的手表制造行业。因为要做到完美必须耗时长,成本高,因此价格也会更高。
C.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席焊工卢仁峰左手残疾,仅靠右手练就一身电焊绝活,其手工电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型技术堪称一绝。
D.央视新闻推出八集系列报道《大国工匠》,讲述不同岗位劳动者用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
4.请从论证方法的角度赏析“材料二”中画线句子。
5.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传统社会所孕育的工匠精神肯定有坚守的必要,我们该如何弘扬这种精神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很多实际问题上,我们还是时常暴露出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上的欠缺。比如,面对核能、PX项目、转基因等社会事件引发公众关注的热点科普话题,科学界的声音往往显得微弱、迟缓和被动,有些事件甚至陷入双方无法理性对话的逻辑怪圈。再如,生活中一些不科学的观念和行为普遍存在,其中不乏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亦可能无法辨识反科学、伪科学的流言和谣言。

没有基本的科学知识,就无法对实际问题做出客观判断;有一定的科学知识,也不等于有基本的科学素质,我国科普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广大科技工作者是我国科普事业的倚靠力量。当前,科研人员评价机制普遍缺乏对做科普的认可和激励,亟须完善科普人才培养和动员机制,建立科研与科普结合机制,广泛调动知识界做科普的积极性。

(摘编自《让科普之翼更为有力》)

材料二:

对科技工作者来说,科普是“本事”。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是科技工作者的天然使命、崇高职责。把成果创造出来是本事,把成果描述清楚、传播出去,让群众能明白、看得懂、用得上更是本事,我们的科技工作者就是要具备这种本事。

对全社会来说,科普是追求。没有较强科学素养,就无法适应创新大众化的时代,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应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同时,每个公民、每个社会单元都有义务推进科普,因为科普本质是一种社会教育,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群众性。也唯有如此,科普才可持续。应发挥好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和各方面能动性,运用好“互联网+”新方式,打造规模宏大、富有生机的社会大科普。

对政府来说,科普是职责。需要着力补齐短板,着力抓好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的科学普及。需要着力抓融合,把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更好结合起来,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更好结合起来。需要着力营造环境,把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共同抓科普的积极性更好激发出来。

补强科普这只“翅膀”,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两翼”协同,创新发展的“鲲鹏”必将飞得更好、更高、更远。

(摘编自《让科普这只“翅膀”硬起来》)

材料三:

“科学家为什么不能搞怪?”媒体报道,在中科院物理所,一群年轻科学家在某网络社区开直播,做实验,和弹幕互动,回答稀奇古怪的物理问题,短短几个月就成为网红,直播人气最高的一次,有144万人同时在线观看。

“高大上”的板正国家科研机构,与轻松娱乐的网络文化场域相遇,不仅没有出现文化上的巨大冲突、碰撞,反倒形成了一种亦庄亦谐、寓教于乐的可爱画风,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爱。这种意外看似有很大的偶然性,实则是一种科普方式的积极探索创新,预示了穿凿乃至打通两个文化场域的可能性。

现代社会,人的每一个行动都受到其所发生的场域影响,不同场域又往往具有相对独立性。比如在传统观念里,中科院物理所之类的国字头研究院所,代表的是“高端、严肃、权威”的科研文化,它与很多其他领域的权威机构一道,构成了一种严肃正统的文化场域。而在以网络直播、游戏社区、“二次元空间”等为代表的网络文化场域里,人们热衷于轻松跳跃、古灵精怪、个性随意,很少一板一眼地正经表达,构成了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文化场景。

长期以来,一些传统人士认为网络交流的碎片化太不严肃,不值一提。一些新潮青年则认为传统表达太过老气横秋,不好玩。两个文化场域虽并行于世,却泾渭分明,在一些问题上还互不买账。“老派和潮流的冲突”看起来尖锐,很多时候往往只是一种表达方式的差异。同一个科学现象,用高深莫测的相对论、量子力学理论去推导,用密密麻麻的公式去推演是一种方式,用轻松活泼的生活体验去解释,用有些俏皮的搞怪话语去通俗解答也是一种方式。不能要求所有科学家都去开直播、当网红,迁就新潮网民;也很难要求个性十足的年轻人都与“主流表达”保持整齐划一。尽可能多一些交流融合,并不难做到。

“青丝与白发共勉,春华与秋实交辉。”学术研究上讲究新老相继、取长补短,文化交流上也应注重相互了解、交流互鉴。从这个意义上说,中科院物理所的年轻人以网红身份和网民一起认真讨论“如何炸掉月球”之类的荒诞问题,既好玩又有意义。

(摘编自李思辉《科学家网上科普受热捧正能量满满》)

1.下列对材料一、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缺乏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当面对社会事件引发公众关注的热点科普问题时,科学界往往束手无策。
B.科学普及需要科技工作者、全社会以及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科技工作者要加强宣传,全社会要努力追求,政府需承担职责。
C.科学家不仅要有在自己研究领域创新技术的本事,更要有将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描述清楚,能够利用各种各样媒介传播出去的本事。
D.科普传播媒介日趋多样,除了传统媒体外,科普网站、科普类微博、公众号、短视频、科技兴趣社区等“互联网+”新方式应该被运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现实生活中一些不科学的观念和行为只要通过网络直播,与网友面对面解释,就可以解决这些观念和行为。
B.如果有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就会具有了基本的科学素养,就会对实际问题做出客观而准确的判断。
C.材料三从当前媒体报道“中科院物理所一群年轻科学家开直播”成为网红开篇,肯定了年轻的创新,否定了老旧的传统方式。
D.对于同一种科学现象,用严谨的科学语言去推导推演无可厚非,用轻松活泼、俏皮搞怪的话语通俗解答也无不可。
3.材料二中提到“补强科普这只‘翅膀’,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两翼’协同,创新发展的‘鲲鹏’必将飞得更好、更高、更远”,你认为如何才能让科普这只“翅膀”硬起来?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作答。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