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1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所谓建筑风格,或建筑的时代的、地方的或民族的形式,就是建筑的整个表现。它不只是雕饰的问题,更基本的还是平面部署和结构方法的问题。这三个问题是互相牵制着的。所以寻找民族形式的途径,要从基本的平面部署和结构方法上去寻找。而平面部署及结构方法之产生则是由当时彼地的社会情形之下的生活需要和技术决定的。

历史上民族形式的形成都不是有意创造出来的,而是经过长期的演变形成的。其原因就是当时的艺术创造差不多都是不自觉的,一切都在不自觉中形成。

但是自从19世纪以来,因为史学和考古学之发达,以及民族自觉性之提高,环境逼迫着建筑师们不能如以往的“不识不知”地运用他所学得的知识,唯一的方法是去创造。在19世纪中,考古学的知识引诱着建筑师自觉地去仿古或集古;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极端主义的建筑师却否定了一切传统。每一个建筑师在设计的时候,都在自觉地创造他自己的形式,这是以往所没有的现象。个人自由主义使近代的建筑成为无纪律的表现。每一座建筑物本身可能是一项很好的创作,但是事实上建筑物是不能脱离环境而独善其身的,结果,使得每一个城市成为一个千奇百怪的假古董摊,成了一个建筑奇装跳舞会。请看近来英美建筑中的优秀作品,都是在高高的山崖上,葱幽的密林中,或是无人的沙漠上。这充分表明了个人自由主义的建筑之失败,它经不起城市环境的考验,只好逃避现实,脱离群众,单独地去寻找自己的世外桃源。在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土地制度,使资本家将地皮切成小方块,一块一块地出卖,唯一的目的在利润,使得整个城市成为一张百衲被,没有秩序,没有纪律。

在平面的部署上,我们有特殊的民族传统。中国的房屋由极南至极北,由极东到极西,都是由许多座建筑物四面围绕着一个院子而部署起来的。它的起源无疑是因生活的需要而形成的。形成之后,它就影响到生活的习惯,成为一个传统。陈占祥先生分析中国建筑的部署,他说,每一所宅子是一座小城,每一个城市是一所大宅子。因为每一所宅子都是多数单座建筑配合组成的,四周绕以墙垣,是一个小规模的城市,而一个城市也是用同一原则组成的。这种平面部署就是我们基本民族形式之一的重要成分。它是否仍适合于今日生活的需求?今日生活的需求可否用这个传统部署予以合理适当的解决?这是我们所要知道的。

中国建筑结构之最基本特点在使用构架法。中国建筑系统之所以能适用于南北极端不同之气候就是因为这种结构法所给予它在墙壁门窗分配比例上以几乎无限制的灵活运用的自由。它影响到中国建筑的平面部署。现代科学所产生的R.C.及钢架建筑的特征就是这个特征。但这所用材料不同,中国旧的是木料,新的是R.C.及钢架,在这方面,我们怎样将我们的旧有特征用新的材料表现出来?这种新的材料,和现代生活的需要,将影响到我们新建筑的层数和外表。

新旧之间有基本相同之点,但在施工技术上又有极大的距离。我们将如何运用和利用这个基本相同之点,以产生我民族形式的骨干?我们应该找到自己恰到好处的标准。

(摘编自梁思成《建筑的民族形式》,本文是作者1950年1月的讲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建筑风格,就是建筑的整个表现,它不是建筑修饰的问题,而是平面部署和结构方法的问题。
B.历史上民族的艺术创造几乎都是在不自觉中进行的,民族形式的形成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
C.中国建筑的平面部署在世界上独一无二,起源于生活需要,然后对生活习惯产生影响,最终成为传统。
D.构架法让中国建筑系统能适应南北不同的气候,所以构架法在墙壁门窗分配方面拥有完全的灵活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提出“建筑风格”的组成问题,由此引出对建筑的“民族形式”的认识,概念间逻辑关系清晰,因果关系符合事理。
B.文章第三段重点论述了近代城市建筑“没有秩序,没有纪律”的主要原因:建筑师在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形式;资本家为利益分割出卖地皮。
C.文章第四段引用陈占祥先生的分析,阐述了我国建筑在平面部署上的特点,论证了“在平面的部署上,我们有特殊的民族传统”的观点。
D.文章最后一段论述中国建筑结构最基本的特点,运用对比论证,分析传统的木料与新的R.C.及钢架的异同,并指出了新旧融合的方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建筑师不顾建筑物的周边环境而创造自己的形式,会让城市的建筑风格各异,无法统一。
B.作者认为,英美一些在高高的山崖上等地方的优秀建筑,如果放在城市中,就是个人自由主义的建筑的胜利。
C.作者对我国建筑的传统特征的特点和优势持肯定的态度,并对传统民族形式如何适合现代生活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D.在建筑的构架法上,作者希望在中国建筑传统构架法和现代先进技术材料之间找到恰到好处的平衡点。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为现代文明的核心特征,现代化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等在内的综合发展进程。作为人类共同的探索和实践,世界现代化进程呈现多样性特点。后发国家推进现代化,可以借鉴先行者的成功经验,但照抄照搬鲜有成功者。只有走出符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探索出适合自身实际的现代化发展方式,才能平稳有力推进现代化。

近代以来,中国对实现现代化有着强烈的追求,并为之进行了艰辛探索。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开启了独立自主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驶入快车道。我们构建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方式,加快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叠加发展。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摘编自张蕴岭《中国式现代化对推进人类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和形成的。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成立一百多年来所进行的一切奋斗,目的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在战略上不断成熟、在实践上不断丰富,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摘编自曲青山《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材料三: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摘自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改革开放后,我国现代化驶入快车道,开启了独立自主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方式。
B.当下,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C.虽然我国现代化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十四亿多人口已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
D.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各国在现代化发展中互有关联,但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往往并不同步,推进现代化的道路和方式也各不相同。
B.不照搬西方现代化模式,立足本国国情探索适合自己的现代化发展方式,是中国式现代化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C.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只要协调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D.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一些国家通过对外掠夺来实现现代化的老路,为人类探索更好的发展道路提供了中国方案。
3.我国要保障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道路,应坚持哪些重大原则?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来说,语言都是可靠的标志之一,能把原始人的文化行为与非文化行为区别开来。但是,人类的语言并不是一下子创造出来的。它是在漫长的时期中发明、积累并得到社会群体约定的。因此,人类文化的生成也无法以某一天为界,划出一条生成线来,它也是在漫长的时期中逐渐积累起来的。那么,语言为什么这样重要,竟能成为文化生成的标志之一呢?

人类有了语言,才有可能进行高度抽象并具有比较完整的思想活动,因为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也就是说思维是借助语言材料,或者说以语言为载体来进行的。人类思维在反映客观世界方面共有间接性与概括性两大特点,这两大特点与文化创造关系密切。思维的间接性是指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映,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前一句是对感知的记录,是对事物的直接反映,说明孟浩然夜间听到了风雨之声;后来他又运用思维活动,所以虽然并未直接见到落花,却能推测必定有多少花儿由于风吹雨打而落下来了,这就是间接反映。间接反映也就是运用思维来进行推想,可以推想前因,也可以推想后果。

文化不仅只有社会性,而且对社会群体的意识有引导作用。既然如此,就必须具备进行社会联系和社会引导的工具。这工具便是语言。语言是社会交际工具,只有通过它,人们的思想观念、创造经验等文化成果才能得到传播与交流,文化才能获得社会性并发挥引导作用。文化因为具有高度的社会性,所以从横向的发展来看,如果没有交际工具在社会上传播与交流,那么个体无论有多少精神与物质创造,都是没有文化意义的。因为个体的种种意识都难以成为集体意识,更难以在全社会中发生引导作用。相反,如果交际工具与传布媒介高度发展,那么不论是思维经验还是物质创造经验都将具有越来越大的文化意义。

从文化的纵向发展看,它具有世代相传的历史传承性。传承是文化的一个突出标志,而传承又必须借助语言才能实现。文化的传承必须通过教育,而教育的内容主要也就是文化。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存在着有文化与没文化之分,同时也就存在着有教育与没教育之分。动物是没有教育的,所以它们虽然也可能学会一些本领,如牛会耕田,马会拉车,但都是人教它们的,而不是老牛、老马教的。动物只能根据本能做到有,在的过程中使下一代动物再依靠本能去生存和繁衍,它们不能就因为没有语言,而没有语言也就是没有思维。所以既不能创造文化,更不能传承与积累文化。从古至今,动物的本领始终只是依靠本能去求得生存与繁衍,没有多大的长进。反之,从古至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本领却越来越大。这是因为人类不但能运用思维来创造文化,而且能借助语言来传教文化,使文化得到越来越厚的积累,越来越大的发展。

因此,思维、语言、文化、教育,这四者是密不可分的;缺了其中任何一环,其他三者都不会存在。缺少一环的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它们四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相互生发与相互依存的关系。

(摘编自金开诚《语言与文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从人类发展角度看,语言是由社会群体的约定而形成的,因此它是文化生成的标志之一。
B.语言是文化的标志和思维的载体,人类有了语言,就具有了比较完整的思想活动。
C.文化具有世代相传的历史传承性,文化的积累与发展,使人类不断创造、传教文化。
D.传承是文化的一个突出标志,它必须借助语言才能实现,文化传承和教育紧密相连。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指出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论题。
B.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中间部分逐层深入地展开纵向论证,结尾总结并解决问题。
C.文章在论证过程中运用了例证法,如例举孟浩然的诗句,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论点。
D.文章在论证语言与思维、文化、教育之间的关系时,不仅说理通俗易懂而且逻辑严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间接反映是运用思维来进行推想,间接思维必须以语言为载体,它比直接思维更重要。
B.人类思维在反映客观世界方面有间接性与概括性两大特点,所以人类才有可能进行文化创造。
C.如果没有语言在社会上进行传播与交流,那么文化就很难获得社会性并发挥引导作用。
D.聪明的动物如猿猴等,所学习的本领都只是依靠本能,不能像人类一样创造文化。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季羡林先生曾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敦煌处在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才使得其在千年的风云际会里,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文化瑰宝。

讲好敦煌故事,就是要讲好中国文化的自信力和包容性。而善讲故事又是一种高明的对外传播手段,也是外界理解中国的一把钥匙。所以讲述好敦煌故事,对于支撑中国文化走出去意义非凡。

文化的传承不是空泛的,也不一定要高端、抽象。对于大众来说,他们更需要一种容易理解且愉快轻松的传播方式。所以文化传播和故事叙述要剥离复杂和抽象的部分,让大众在一种更易接受的体验中去认知。

古老的文化就放在这个地方,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挖掘它,如此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生态。而文化的删繁就简,就是让人看得见,也让人看得懂,如此才更能激发人们了解一种文化的兴趣,也更便于人们去探寻敦煌与众不同的美。

材料二:

在敦煌考察时,主席强调,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要给予支持和扶持,保护好我们的国粹。敦煌文物种类繁多,莫高窟更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于一体的世界艺术宝库,虽然历经几代人的坚守努力,但长期保护仍然任重道远。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对敦煌文物进行监测保护,让文物延年益寿;另一方面,要妥善处理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关系,合理控制参观游客的人数,不断增强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文物被保护好了,才能更好地诉说曾经的沧桑和辉煌。

敦煌文化瑰丽奇特、博大精深,除了要加以保护,还要做好现代化的传承和弘扬。讲好敦煌故事,需要继续挖掘整理敦煌文化中蕴含的人文价值和现代精神,不断满足群众需要和高标准的审美需求,开发丰富的文化创意产品,创作多彩融合的文艺作品,增强敦煌文化的艺术吸引力。同时,要借助数字化、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开发更加多样的传承载体,拓宽传播渠道,将敦煌故事打造成世界独树一帜的文化品牌。

材料三:

自敦煌学兴起百余年来,学界从社会、历史、宗教、考古、艺术等角度对敦煌进行持续研究,成果卓著,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对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层面的内容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和系统阐释。敦煌是丝绸之路的咽喉锁钥,也是东西方各民族相互交流的通道。在这种环境下形成的敦煌文化,一方面保持着中原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又不断在开放纳新中进行文化再创造,逐渐形成了丰富内涵和独特性格。

崇德向善的价值取向。在敦煌文化的发育过程中,社会变迁十分复杂,有过战争和杀戮,也有过贫穷和饥饿,但是敦煌文化的基调一直是崇德向善、从容乐观、积极向上的。不管洞窟外的自然环境多么单调、严酷,洞窟里总是色彩万千,活力无限。千百年间,这种价值取向一直得以坚守。从敦煌的典籍、壁画中可以明显看出,敦煌文化积累和展现的永远是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观照现实的人本情怀。敦煌文化中处处体现着对现实世界的关怀。例如,唐宋时期的敦煌佛教壁画一直关注人的生存和生活,以对现世幸福的追寻为最终归宿,对此岸的肯定和重视替代了对彼岸世界的玄想,从而凸显了人自身的现实感与现实生活世界的重要性。此外,敦煌的文学作品和绘画艺术也大多聚焦人的生存和生活问题,在这里,现实的生存和生活是具有头等意义的内容。可以说,敦煌的文化精神包含着关于生活实践的思想主张,也在向人们倡导一种过好当下的生活方式。

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敦煌本土文化,中原传统儒家、道家文化,各民族文化,西域文化等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共同形成了多元融合的敦煌文化。值得关注的是,敦煌文化并不是将各种文化简单相加,而是将这些文化有机结合,形成相互依存、多元统一的文化整体。这种综合性和整体性正是敦煌文化的独特优势。我们应从整体上理解敦煌以及敦煌文化。

大盛融通的精神气象。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敦煌虽偏居一隅却气度极大、气象极大。敦煌文化是融合、吸收了各种文化营养而形成的美美与共”“和谐共在的文化。其因融而通,因通而盛,因盛而大,既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又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和多元融合的东方典范。敦煌文化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其中蕴含的交流、理解、包容、共赢等价值共识,对当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对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进行深入挖掘和思考,有助于我们接受历史启迪、增强文化自信。我们应转换研究视角、拓宽研究领域,从宏观和精神的层面入手,揭示敦煌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为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等时代课题提供支撑和帮助。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敦煌文化能够成为世界上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四大文化体系之一,与敦煌处在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有着密切的关系。
B.之所以要传承弘扬敦煌文化,是因为敦煌文化是外界理解中国的一把钥匙,在支撑中国文化“走出去”方面有非凡意义。
C.保护敦煌文物,要从利用现代科技对文物进行监测保护,处理好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关系、增强民众文物保护意识等方面入手。
D.对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进行深入挖掘和思考,可以帮助我们转换研究视角、拓宽研究领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讲好敦煌故事,需要挖掘和整理敦煌文化中蕴含的人文价值和现代精神,在讲述的过程中体现中国文化的自信和包容。
B.敦煌文物的长期保护任重而道远,但并不意味着只进行保护,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将敦煌故事打造成独树一帜的文化品牌。
C.材料一和材料二均提到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材料一重点论述讲好敦煌故事的意义和如何讲好故事,材料二论述的是文物保护问题。
D.“美美与共”“和谐共在”的敦煌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和多元融合的东方典范。
3.下列做法中,不符合材料一所强调的传承敦煌文化的方式的一项是(     
A.编制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以及室内情景体验剧。
B.培养高素质的讲解队伍,向游客讲述敦煌文化的深厚内涵。
C.建设“数字敦煌”项目,满足人们欣赏、研究等方面的需求。
D.设立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保护受损严重的壁画和雕塑。
4.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三则材料均谈到敦煌文化的传承问题,请结合材料谈谈如何才能更好地传承敦煌文化。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文学批评家和作者之间的关系来看,中国古典文论提出“知人论世”的宝贵观点。《孟子·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可以说,“知人论世”是中国古代文论关于批评家和作家之间关系的理想表达。它要求批评家在阐释作品时,要充分了解作者的时代环境、生平经历、思想观念。为何“颂其诗,读其书”要“论其世”呢?孟子接着提出了文学批评根本目的在于“尚友”。这就表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倡导的不是“捧”与“棒”,而是交友。当然,孟子所提出来的“尚友”,并非指批评家和作家之间的一团和气甚至庸俗的友情,而是要对作家的身世、趣味、价值观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理解,目的还是在于正确地阐释文学作品。“尚友”是文学批评的出发点,孟子“知人论世”论因此包含着非常宝贵的思想:文学批评是基于批评家和作家之间的平等关系展开的对话活动,文学批评的整个过程,也是对于作家的同情之了解与了解之同情的过程。

当下文学批评之所以令人不满意,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学批评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忽视了文学作品本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常常把文学作品作为阐释文学史的“材料”来运用。文学批评如何阐释作品,如何科学地建立起批评家和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呢?中国古代文论提出“以意逆志”“春秋笔法”“微言大义”等具体方法。这些方法都强调从作品出发。中国古代文论提倡在面对文学作品的时候,要始终尊重文学作品自身。

“知人论世”的观点把文学作品视为作家个人生活、生命的体现。为此,孟子提出“以意逆志”作为解读文学作品的重要方式。无论是“知人论世”还是“以意逆志”,都把文学作品视为灌注作者生命情感与思想的生命体。因此,文学作品是探究作者思想情感、价值取向的基本出发点。这样来理解文学批评,不是在文学作品和作家之间建立僵化的对应关系。事实上,如何发现作品的缝隙甚至是空白之处,才是批评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之所在。因此,古代文论还提倡“春秋笔法”“微言大义”这两种解读作品的方法。

“春秋笔法”注重发现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意义,去发现文字里隐藏的价值取向。“微言大义”则是希望批评家去发掘作品隐含的意义。文学批评对于文学作品的阐发,虽不能脱离作家和文学作品本身,但可以充分发挥批评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这是“春秋笔法”“微言大义”所包含的重要价值。因此,“春秋笔法”“微言大义”着眼于从批评家和作品之间的双向关系来解读作品。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提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这里的“情动辞发”“披文入情”,所着眼的“情”,也就是刘勰所强调的“知音论”的核心。那么这种“情”如何建立起批评家和作家、批评家和读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呢?刘勰论述“六观”,即“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他认为,要从体裁、语言、创新、风格、引用、音律等看似形式上的问题入手。当文学批评成为冷冰冰的观念阐释载体,当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勾肩搭背,丧失和作家、读者之间的情感传递,文学批评还叫文学批评吗?反观刘勰的“知音论”,倒是批评家应该追求的境界。

(摘编自周新民《在对话中重新感知文学批评的温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最能准确诠释文学批评家和作家密切关系的观点是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论。
B.孟子的“尚友”要求批评家与作家成为朋友,通过高洁的朋友关系对作家有深刻、全面的了解。
C.“以意逆志”是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揣测作者本意,比“微言大义”更能体现主观能动性。
D.当下文学批评让人不满意,它应该重新接续中国文学优秀理论传统,以利于其健康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解说孟子“知人论世”的观点,论证了古代文论对当今文学批评的重要意义。
B.文章提到当今中国文学批评存在的问题,目的是引出“知人论世”观点中的具体方法。
C.对文章提到的中国古典文论的观点进行适当诠释,有助于读者对这些概念的深入了解。
D.末段通过引用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中的有关内容,论述了文学批评与作品都着眼于“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人论世”是批评家首先了解作品中的情感,然后据此进一步深入理解作家内心的情怀的过程。
B.人们不满于当下文学批评忽略文学作品本身,把文学作品当作阐释文学史的“材料”来运用的做法。
C.“春秋笔法”注重发现文字中隐藏的意义和价值取向,解读作品着眼于批评家和作品之间的双向关系。
D.刘勰的“知音论”要求文学批评家和作家、读者间建立和谐的关系,这是文学批评应该追求的境界。
2022-12-2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从命题阶段开始,就以诗词运用为重心,激活古老“赋诗言志”传统,以诗词为武器,打通时间、空间、雅俗壁垒,为生活赋能。第一期中的“身临其境题”正是这样的尝试,题目要求引用古代诗词形容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曲的歌词“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答案则是楚辞《离骚》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典范,《西游记》电视剧主题曲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楚辞》则是中国诗歌的源头之一。在这道题目中,不同时代的经典文本完成了一次隔空对话,从诗歌到小说再到歌词,跨越了三个体裁,让古诗之情融入当下之情,以古人之志表达今人之志。

中国人有一座巨大、开放的语言宝库,供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共享。《中国诗词大会》便将这一共享过程集中呈现,辅之以声光视效等媒体手段,使之成为一场真正的文化盛宴。来自少年团、青年团、百行团、家庭团的诗词爱好者登上舞台,一较高下。让人禁不住感叹,经典诗词绝非高高在上的“王谢堂前燕”,而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词之美也不应被定格于书本,而是需要随着不同职业的人走入生活,融入新时代。只有这样,诗词才能用起来、活起来,最大限度地激起大众共情。第二期中的题目“选一句诗词送给海拔最高边境派出所民警”,答案并不唯一,其中一位选手选择了毛泽东《卜算子》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得到了万人团中大部分人的认同,因而胜出。这是对前五季标准答题模式的重大突破,评判的标准不归于专家学者,而是归于万人团,实现了由个体表达到群体表达的完美融合。

(摘编自《〈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诗词为生活赋能》)

材料二: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大型音乐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为观众打开了一扇气象万千的文学经典之门,通过现代化手段,在思想立意、文化内涵、节目形态等维度上既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点,也让古老文化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人们在经典诗词的引领下一边重温古代文化的创新魅力,一边潜移默化地开阔思想,重塑道德理念,为社会和谐、文化繁荣添油助力。应当说,经典文本的意义不仅在于其优美的词语,更在于其内涵深厚、立意深远。《长歌行》里的惜时之意、《山高路远》中的乐观进取……优秀作品无一不是直抵人心,为现代人的生活、工作注入更加充沛充实的文化元气。

中华民族是长于抒情、长于吟咏诗歌的民族,诗词是我们这个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精神财富,它不应也不会仅仅停留在书本上,更应当时时刻刻活跃在亿万人民群众的生活里。借具有歌声合成、语音识别等新技术的新玩法,“读诗成曲,传唱经典”这一全新概念也促使更多人加入到“经典传唱人”的行列。我们用经典诗词、传统文化培根铸魂,我们希望这些底蕴深厚、魅力无限的艺术经典能够持续引领当代文化风尚。

(摘编自《用经典诗词培根铸魂引领风尚》)

材料三:

古诗词文化的普及,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所谓“普及”究竟指向何处?目前来看,社会上对古诗词的弘扬,着力点主要在于记诵。古诗词文化的普及固然应包括记诵乃至创作,但仅停留在这些“技”的层面实则并非真正的普及。古诗词及其传承有其自身的特性。作为“有意味的形式”,诗词所承载的是人的情感。而一首诗词能够超越时空的界限流传至今并成为经典,这是我们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选择的结果,这些诗词中的“意味”也因此而包含了历史合理性。记诵是我们认识、体会古诗词的途径,以记诵为评判标准的文娱节目对于古诗词文化传播也确有其借鉴意义,但仅从记诵层面“普及”古诗词文化,其局限性是不言自明的。这就需要我们有更多的学者站在历史文化的高度来认识、体会、解读古诗词的文化意蕴,为读者与古诗词之间架起有效的桥梁。

(摘编自《诗词文化普及不能止于记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对前五季的最大突破是由个体表达走向群体表达的完美融合,答案评判的标准不再归于专家学者,而是归于万人团。
B.《中国诗词大会》经过六季的迭代传播,打通了时间、空间、雅俗壁垒,跨越了年龄、职业、学历背景等,是一场真正的文化盛宴。
C.目前,社会上对古诗词的弘扬重点在记诵,实际上,这种做法只停留在了“技”的层面,具有局限性,并不是对古诗词真正的普及。
D.要让底蕴深厚、魅力无限的艺术经典能够融入当代生活,持续引领当代文化风尚,需要学者们站在历史文化的高度来认识、体会、解读古诗词的文化意蕴。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的创新尝试,强调诗词“运用”,让不同时代的经典文本进行隔空对话,让古典诗词在当今呈现出更鲜活的生命力。
B.诗词之美不仅仅美在词语,更美在其内涵深厚、立意深远,不应被限定在书本上,更应该走进我们的生活,融入我们的新时代。
C.传承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可以开阔我们的思想,重塑我们的道德理念,可让我们的人生境界得到提升,社会更加和谐。
D.诗词的“意味”可以体现人的情感,故其本身就具有历史合理性,而能否引发不同时代人们的共鸣,是诗词能否成为经典的重要因素。
3.《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和《经典咏流传》在传播中国诗词文化上有何共同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2-12-2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可是所不同的并不是说乡土社会是无法无天,或者说无需规律。的确有些人这样想过。返朴回真的老子觉得只要把社区的范围缩小,在鸡犬相闻而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里,社会秩序无需外力来维持,单凭每个人的本能或良知,就能相安无事了。不论在社会、政治、经济各个范围中,都有认为无政府是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所谓无政府决不是等于混乱,而是一种秩序,一种不需规律的秩序,一种自动的秩序,是无治而治的社会。

②可是乡土社会并不是这种社会,我们可以说这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③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④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于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在下面一段话里说得很清楚:

⑤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⑥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己。曾子易箦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⑦礼治从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确,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字,用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

⑧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是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选自《乡土中国·礼治秩序》,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不属于“礼治社会”特点的一项是(       
A.礼治社会是将礼作为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
B.礼治社会以合于礼作为判断行为对错的标准。
C.礼治社会依靠传统来维持这种规范的社会形态。
D.礼治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中作者使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把礼治与法治、人治、道德进行比较,揭示了礼治的内涵。
B.老子认为社会秩序无需外力来维持,单凭每个人的本能或良知,就能相安无事了。这和孔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观点一致。
C.作者引用“颜渊问仁”的例子旨在证明:礼并不是从外限制人的,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D.部落是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之前的政治权力之一。在部落里,礼却不需要这种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人治社会与法治社会的区别在于维持社会秩序的国家权力与法律力量不同。
B.乡土社会的“无法”并不影响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C.道德和礼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
D.礼治社会强调内心修炼,法治社会强调外部法律约束,两者是不兼容的,相互排斥的。
2022-12-23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古迄今,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绘画作品在色彩表现上各具特色。以我国传统山水画为例,依设色不同大体分为青绿、金碧、浅绛、水墨见类。青绿山水画在唐宋时期达到高峰,如《千里江山图》是北宋青绿山水画代表作品之一,画面中山的主体部分使用了石青与石绿,辅以赭石底色相衬,高饱和度的蓝、绿色与饱和度较低的橙红色之间形成美妙的对比,营造出绚丽的色彩效果。相似的蓝、绿、红色彩组合方式也常出现在如新疆克孜尔石窟、敦煌莫高窟等壁画作品中。金碧相比青绿增加了金色,与石青和石绿共同构成画面中的主要色彩,金色泛出的暖棕黄色与蓝绿冷色形成对比,呈现出“金碧辉煌”的视觉效果。

明代画家文徵明说:“余闻上之画,全尚设色墨法次之,故多用青绿、中古始变浅绛,水墨杂出。”这段话概括出我国古代绘画设色由青绿向水墨发展的趋势。文微明认为不同时代的绘画作品各有所长,青绿设色的佳作属于“神品”,而浅绛、水墨佳作可归为“逸品”。浅绛设色以水墨勾皴为主,辅以赭石等颜色薄染,相比于青绿设色,浅绛减弱了画面中色相的对比,使之更趋近调和,表现出柔和、简淡、素雅的视觉感受。唐宋以降,水墨随文人画的兴起而快速发展,水墨画以墨色与水调和,将色彩化繁为简,“运墨而五色具”,利用墨色的浓、淡、干、湿等变化表现自然中的缤纷五彩,体现出文人画家淡泊雅逸的审美意趣。

绘画创作兼具描摹客观现实与表达主观情感意图两种诉求。自然界中的客观物象是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的灵感来源,画家需要在观察研究自然的基础上“应物象形,随类赋彩”,无论是南北朝时期《山水松石格》对色彩冷暖现象“炎绯寒碧,暖日凉星”的描述,或是北宋时期《林泉高致》中对不同季节水的色彩呈现出“春绿、夏碧、秋青、冬黑”这一规律的阐述,都体现出古人对于自然色彩细致入微的观察;另一方面,画家主观的感受与思考在绘画创作中同样必不可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客观自然为艺术创作提供了色彩参照,但绘画在描摹自然之外更需着意构建作品内在的色彩秩序,在自然的基础上融入主观体验并进行整合,进而表现出对象的“意蕴”与“骨气”。

中西绘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虽不断有交流互鉴,但在色彩理念和表现方式上各有其发展逻辑。西方绘画在中世纪后期的用色方式与我国青绿设色模式相似,作品中多使用石青、朱砂、金箔等材料,注重色相的对比,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西画出于对自然主义视觉真实性的追求,发展出了在二维画面上表现三维空间错觉的绘画方法。描绘光影明暗是表现三维形体和空间错觉的重要手段,强烈的明暗反差能够凸显光感,营造出具有真实感的空间氛围,这一时期绘画作品大量使用黑、白和低饱和度的土色颜料来表现光影,相比中世纪绘画,整体色彩呈现出色相对比减弱、饱和度降低、明度对比增强的变化,形成了西方古典写实绘画色彩系统。

受限于颜料和媒介的物质属性,有的色彩会随时间而逐渐变化乃至消逝,正如秦陵兵马俑出土时表面鲜艳的色彩迅速暗淡剥落,古希腊纯白的雕塑曾经也绚丽多彩,许多古代艺术作品的色彩已不复原初的模样,今天人们欣赏时常需借助推断和想象。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些作品往昔的色彩能够完整重现,从而让观者得以更为充分地领略到前人的才思与技艺。

(摘自黎独清《丹青:绘画色彩之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依据不同的设色,中国传统山水画分为青绿、金碧、水墨等类型,北宋时期《千里江山图》成为青绿山水画最重要的作品。
B.唐宋时期,我国传统青绿山水画达到高峰,画面中山的主体部分使用蓝绿色与橙红色,形成美妙对比,从而营造出绚丽的色彩效果。
C.上古画中设色多以浅绛,浅绛减弱了画面中的色相对比,设色趋于调和,更具柔和、简约、素雅的视觉感受。
D.西方绘画的用色方式在中世纪后期与我国青绿设色模式基本相同,多用石青、朱砂、金箔等,画面强化了色相的对比。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以传统山水画为例,指出绘画在色彩表现上因时、地不同而各具特点。
B.文章引用文徵明的话是为了论证青绿设色的佳作与浅绛、水墨佳作的不同特点。
C.文章以《山水松石格》《林泉高致》为例,论证客观物象对艺术创作的作用。
D.文章结尾一段阐明科技进步可重现往昔色彩,让人领略到前人的才思与技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绘画中“金碧辉煌”的视觉效果,是青绿中增加金色,金色泛出暖棕黄色与蓝绿冷色对比的视觉效果。
B.画家在创作时,可以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思考融人自然界的色彩中,进而表现出对象的“意蕴”与“骨气”。
C.文艺复兴时期的西画用光影的明暗凸显绘画的三维和空间错觉效果,突出真实性,但跟中世纪绘画相比,艺术性降低了。
D.颜料和媒介的物理属性会使色彩随时间而逐渐变化甚至消逝,欣赏古代艺术作品的色彩常需借助推断和想象。
2022-12-2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部分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信息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安全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多处重点提及地理信息技术,鼓励壮大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理信息等产业发展,这必将为整个地理信息产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在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的“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实施部际联席会议中,有近80项与地理信息产业相关,涉及交通强国、国家水网、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等重大项目。多年来,基础测绘、卫星遥感以及重大工程,已产生和储备了海量地理信息数据,如何盘活这些数据,是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将这些数据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是行业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

要推动共享化、资产化、市场化协调发展,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开放、流通和受益问题,才能实现“盘活”“赋能”“互惠”,进而切实发挥数据的关键生产要素作用。当前最紧迫的是制定法律保护国家的数据安全并进行高效利用,通过相关法律规定进行统一管理、合理配置和共享使用。同时,建立数据交易平台,推动数据资产的市场化。

地理信息产业从业单位数量持续增长,吸纳就业人员作用更为明显。一组数据值得关注,截至2021年末,全国地理信息产业从业单位超过16.4万家,同比增长18.5%。地理信息产业市场主体中,企业占94.7%。2021年新登记市场主体约3.58万户,同比增长29.2%。截至2021年末,从业人员超过398万人,同比增长18.5%。地理信息产业通过“数实融合”,不断催生出新服务、新业态,成为各界看好的“时空信息新基建”。

(摘编自孙亚慧《2021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产值达7524亿元,同比增长92%——地理信息技术都能干什么?》)

材料二:

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基础支撑,提供位置服务的地理信息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在疫情防控中,地理信息产业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导航定位等技术在保障疫情监测人口迁徙分析、交通监控、资源储备、医疗废物处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向全球提供疫情动态地图服务。

在浙江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全国首家AI全科诊所“地理信息小镇智慧诊所”模式开始走向全国。德清智慧养老再升级,“健康小管家”配备福利院每位老人并在居家老人尤其是独居、失能失智老人中推广,老人信息实时反馈至医生,需要时上门服务。

解决老龄化、慢性病增长、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成为医疗信息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互联网巨头纷纷巨资投入。作为领先的病理行业服务平台,91360智慧病理网完成新一轮数千万元融资,领投的乾兆基金及其关联基金在体外诊断领域完成投资已近20亿元。91360创始人狄峰说,病理领域人工智能化将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诊断效率,使宝贵的病理资源惠及更多人。

(摘编自《地理信息服务成为民生新需求》)

材料三: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为筑牢国家地理信息安全屏障,我国科学家、学者便开始了国产自主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科研之路,有力推动了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当前,我国地理信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融合发展效应显著,产业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转型阶段,整体技术水平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部分细分行业和领域已经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地理信息产业国产化替代条件已经成熟。

为加速我国信创产业发展,地理信息产业需要做的是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产业链生态,实现全产业生态化。信创产业拥有一条庞大的产业链,地理信息产业亦是如此,主要涉及CPU芯片、服务器等IT基础设置,操作系统、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中间件等基础软件,办公软件、政务应用等应用软件,边界安全产品、终端安全产品等信息安全部分。

实现全产业生态自主的必由之路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携手并肩,资源整合,共同发力。可喜的是,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生态链上一些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有识之士已经就此达成共识,并付诸行动。

2020年6月,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龙芯中科、统信软件、达梦数据库、烽火信息集成、中地数码、安天信息等七家国家地理信息系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单位发起组建了GIS产业联盟地理空间信创产业生态专业委员会,旨在促进地理空间信创产业链的建议和发展,推动地理空间领域的科技创新,实现关键技术和产品的自主创新。

(摘编自《信创产业发展迫在眉睫地理信息安全该如何守护》)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都提到了地理信息技术,这将为整个地理信息产业带来了无限的发展契机。
B.“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中有近80项与地理信息产业相关,未来的工作重点是储备海量地理信息数据。
C.地理信息服务成为民生新需求,全国首家AI全科诊所“地理信息小镇智慧诊所”模式开始在全国推广。
D.地理信息产业是一条庞大的产业链,包括IT基础设置、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以及信息安全等,涉及面非常广泛。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理信息产业从业单位数量的增长对就业人员产生了巨大作用,截至2021年末,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同比增长。
B.31360智慧病理网完成新一轮融资,使病理领域人工智能化,减少了资源浪费,提高了诊断效率,使病理资源惠及更多人。
C.地理信息产业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除了保障疫情监测、人口迁徙分析、交通监控等之外,还提供了疫情动态地图服务。
D.2020年6月组建的GIS产业联盟地理空间信创产业生态专业委员会,涵盖工程技术、软件、数据库、信息集成等领域。
3.地理信息产业成为新基建的一支强兵,那么,如何才能更好推动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022-12-1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部分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身体美学这一名称是由美国实用主义美学家理查德·舒斯特曼率先提出的。舒氏尝试性地给身体美学下了一个暂时性定义:身体美学就是对一个人身体——作为感觉审美欣赏及创造性自我的塑造场所——经验和作用的批判的、改善的研究。

盛行西方的意识美学强调灵魂、理念等非身体的范畴,身体美学立足于以身体来反对意识美学的独白,对意识美学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由于囿于意识美学沉重的历史传统,西方身体美学不仅具有各执一端、见仁见智的特点,而且其更多地着眼于“解构”而非“建构”。中国美学非常重视身体践履,注重身体力行,并且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美学就是直接从身体出发的美学。笔者以为,如果说西方美学是以“意识—概念—宇宙”为思维模式的意识美学的话,那么中国美学则是以“身体—两性—族类”为思维模式的身体美学。

在中国美学看来,意识美学以先验的范畴来整理外在的审美对象,把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美的对象变成了一个毫无生气和失去时间维度的僵化之物,而中国古典美学对于认识论的致思进路采取了存而不论态度,放弃抽象概念的讨论和对美的本质的追寻,直抵事物本身,从而达到“身与物接而境生,身与事接而情生”的审美境界,使得外在生机盎然的感性事物灿烂呈现,而这种呈现不仅仅是自然的感性体现,更是生命的象征。另一方面,中国古典美学的很多审美范畴,譬如文论中的形神、气韵、风骨、肌肤、血肉、眉目、皮毛、肥瘦、刚柔等等,其直接就是身体的写照。

中国古代美学还体现在“造化赋形,肢体必双”的两性关系的对话中。正是基于两性对话的身体美学使我们看到中国美学没有西方美学决然的对立与冲突,而是对话与互补。而文学艺术作品中所强调的“虚实相生”“刚柔相济”“高下相形”等无一不是两性对话在文学艺术的生动体现。再者,这种两性的对话还体现在“和”这一中国美学审美范畴里,这种“和实生物”,既是两性对话的体现,又是一种“亲密的差异”,这一既本体化又两性化的身体既体现在“嘉会寄诗以亲”(钟嵘)的人我之“和”,又体现在“四时佳兴与人同”(程颢)的物我之“和”,还体现在“大乐与天地同”的宇宙之“和”。

中国古代美学是一个族类化的过程。这一族类化的思想来源于《周易》的“君子以族类辨物”“万物睽而其事类”的古老思想中。也就是说,文学艺术虽然是对个别殊象的描绘,但是通过殊象却通达了一般和典型的共象,从而使作品既是原发生命机制的“互文之象”,又是在“族类之理”主旋律下作家生命的绵延变奏。正是在此意义上古人讲“诗人感物,联类无穷”“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此外,这一族类化思想尤其在中国古代的核心审美范畴“意境”中得到了最为充分的体现,因为意境虽然是作者的应时应景之作,却因其将人类的古与今、瞬间与永恒相互沟通而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曹丕称文学艺术超越了个体生命的有限性而成为不朽之盛事,与此不谋而合的是,尼采也把文学艺术看作“形而上学的慰藉”。

总而言之,从“身体——两性——族类”这一思维模式出发,让我们别具慧眼地看到了中国美学特异于西方美学的不同之处,也为我们实现中国美学的返本开新提供了新的阐释视野,并从中可能昭示出身体美学未来的一个研究方向。

(摘编自张再林《西方和中国的身体美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身体美学就是把人的身体作为审美欣赏及自我塑造的场所,研究其经验和作用。
B.意识美学强调用先验的范畴来整理外在的审美对象,使审美活动变得毫无生气。
C.西方身体美学建立在对意识美学批判的基础之上,更多着眼于“解构”而非“建构”。
D.中国古典美学注重身体感受,放弃抽象概念的讨论,而直接抵达事物的美的本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比较中国身体美学与西方身体美学的差异,阐述了中西方身体美学的优点和不足。
B.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开头一段领起全文,而后从四段并列展开,最后归结全文。
C.第5段段首亮明本段分论点,再从“典型”和“意境”两方面展开,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D.文章中多处运用引用论证,如“虚实相生”“君子以族类辨物”等,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身体美学是由美国美学家提出的,但作为美学概念,身体美学在中国古代美学里就出现了,这是中国美学文化对世界的贡献。
B.意识美学强调灵魂、理念等非身体的范畴,窒息了美学的生机。将美学讨论转向身体本身,是美学摆脱困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C.中国古人用形神、气韵、风骨等概念品评文学作品,这种“身体写照”的阐述方式使我们领略文学艺术的生命象征功能。
D.中国古代美学是以“身体—两性—族类”为思维模式的身体美学,这一美学界定可以为中国美学返本开新提供新的阐释视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