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2023·北京·模拟预测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的传统节日经过了几千年自在的、自发的传承,每一个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外延都具有相对稳定的完美和谐的特征,展现出巨大的文化价值。其中二十四节气在民俗节日构成中至关重要。在这里,“节”的概念正是把岁时季候的渐变过程分解成像草节、竹节一样的间距,把节气相互交接的时间叫做“交节”,由此转意为“节日”。因此,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中国人生产与劳作的独特印记,是在农耕文明语境中,由年月日时和气候寒暑变化相结合排定的节气时令,以农作物生长周期的循环往复规律确认的。中国的传统节日还与月亮的运行有关,特别注重一年十二个月的朔望,望日即每月十五,例如正月十五“元宵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中国人把自己的生活节拍与大自然的月圆月缺紧密协调起来,表达了中国人和合与圆满的理念追求。另外,中国的传统节日还反映了中国人思维与记忆的方式,在中国人的节日观念中月日数字代码的重叠是吉祥的神秘数字,人们在许多零散的吉日、祭日中习惯性地选定了月日代码数字相互重叠的日子,作为节日流传下来。例如,“正月正”大年节,“二月二”春龙节(俗称“龙抬头”日),“五月五”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等。

虽说传统节日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但在现实中却有着巨大的文化反差,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与传统节日渐行渐远,我们的很多传统节日中断了,有些甚至名存实亡。如今过节,商业炒作越来越火,通常都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节日本身的意义却被越来越多的人遗忘。摒弃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除夕之夜就是年夜饭,中秋节就是月饼,端午节成为粽子的展销,元宵节成为汤圆的展示……当每一个节日都只剩下一种食品,其文化内涵被掏空,节日氛围也将日益稀释,那么,传统节日在人们眼中也就变得单薄苍白了。

与传统节日式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们似乎越来越热衷于过“洋节”,例如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当然商家和媒体的推波助澜是很明显的,巨大的商业利益使他们不遗余力地发动一切力量来营造这些文化庆典的火热围。或许我们不必过多指责民众对“洋节”表现出的热情,但是,对此进行深刻的思考却是要的。我们在复兴传统节日的时候,惯性地以“法”和制度来铺设复兴的道路,却忽略了对传统节日的根基——文化渊源的守护。文化是相连的,文化也是衍生的,在缺乏文化自觉的状态下复兴传统节日,“法定”只能沦为形式主义的一次文化操演。

(《尴尬的传统节日》仲富兰,有删改)

材料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中国人从小就会背诵的二十四节气歌,二十四节气入选世界非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通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方法,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古代天文学家早在周朝和春秋时代就用“土圭”测日影法来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根据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从西汉起,二十四节气历代沿用,指导农业生产不违农时,按节气安排农活,进行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几千年来,二十四节气一直是深受农民重视的“农业气候历”,也是传统历法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出席本届常会的中国政府代表团表示,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该遗产项目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出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

(选自《科技日报》记者 游雪晴)

材料三

“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间。清明时放风筝好,谷雨西厢宜养蚕。牡丹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这首《二十四节气歌》的第三句说的是惊蛰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自此,大地开始变得有声有色。唐诗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就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

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必不可少的是一些民俗活动。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人们崇奉惊蛰的节气神“雷神”。在这一天,家家户户贴上雷神的招贴画,摆上供品,或者去庙里燃香祭拜。有的地方还会出门擂鼓,因为鼓声与雷声很相似,这也是对“祭雷神”的一种呼应,核心意义还是祈求吉祥。在浙江宁波,农户在这天要拿着扫帚到田间举行扫虫的仪式。此外,各地也有“炒虫”习俗,比如陕西人炒黄豆,广西的瑶家炒玉米,江苏瓜洲炒糯米,福建的客家人炒豆子、炒麦子,取的皆是“炒虫”、“驱虫”之意,提醒人们要及时灭虫除害。如今,农耕方式的改变,节气基本名存实亡,将来节气很可能会变为文化遗产存于书面记载之中。

(取材于“惊蛰”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对我国传统节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传统节日,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每一个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外延都拥有巨大的文化价值。
B.二十四节气在我国的传统民俗节日构成中至关重要,体现了在农耕文明中生产与劳作的重要性。
C.中秋节、元宵节是与月亮有关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定在望日,表达了中国人和合与圆满的理念。
D.端午、七夕等传统节日,月日代码数字相互重叠,数字相叠,读起来顺口,便于人们思维与记忆。
2.根据“材料一”的相关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赤壁赋》中写到“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七月既望”,点明苏轼游赤壁是在农历七月十六日。
B.当文化内涵被掏空,只剩下“吃”的文化时,传统节日在人们眼中自然变得单薄苍白,说明人们的追求已经由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
C.“洋节”日益火爆,离不开媒体和商家的推波助澜,因而民众只要联合起来,一致抵制媒体和商家的炒作,就可以从根源上拯救传统节日。
D.从文化渊源角度说,中国的传统节日并不缺乏节日文化资源,与之相比,在缺乏对西方文化认知的中国,所谓的“洋节”应该处于劣势。
3.下列为“材料二”所拟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二十四节气入选世界非遗名录B.中国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
C.农业气候历——二十四节气D.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二十四节气
4.根据“材料三”,下列对“惊蛰”节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四节气歌》的第三句说的是“惊蛰”节气,是春天的第三个节气,它和立春、雨水、春分、清明、谷雨同属春天节气。
B.“惊蛰”为每年阳历的3月5日或6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的“二月节”是指农历,二者在时间上并不矛盾。
C.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就很重视“惊蛰”节气,为此创作了很多谚语和诗歌,这些创作对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D.“惊蛰”这一天,各地的民俗活动,无论是“祭雷神”,还是“炒虫”,都表达了农民祈求风调雨顺、灭虫除害的美好愿望。
5.根据材料一,概括传统节日渐行渐远的根本原因,并从角度出发,在上述材料提到的传统节日中任选一个(惊蛰节气除外),谈谈如何对该节日加以传承。
2023-05-08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语文-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北京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推动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广大乡村蕴藏着充满特色风情的文化资源。就物质文化层面而言,乡村有着大量文物古迹、民族村寨、灌溉工程遗产以及自然风光等;从非物质文化层面来说,乡村的民族节庆、传统民俗、戏曲曲艺等文化资源也十分丰富。我们要深入挖掘乡村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要因地制宜,立足乡村实际,把乡村文化与现代文明要素、农村农民发展需求等结合起来,汲取城市文明及其他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推动优秀传统乡村文化创新发展,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培育乡村文化人才。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乡村文化创造和实践的主体。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加强对乡村本土文化人才的培育。一方面,打造以普通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研究机构、文化企业等为依托的文化培训基地,着力提升农民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水平。另一方面,引导文化工作者、文化志愿者、艺术类专业师生等深入乡村对接帮扶。专业人员可依托农民掌握的具有潜在价值的文化资源,从作品创作、技能展演、场景构建、活动开展、研学组织、服务提升等方面,帮助农民进行多维度、系统化创新应用,切实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健全引进人才机制,营造良好环境,吸引和保障文化从业者、相关院校毕业生等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力量。

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各地文化资源特色不同,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利用,需要突出地方特色和产业特点。例如,手工艺资源丰富的乡村。可以加强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艺术家等走进乡村,带动农民结合实际,运用现代创意设计、科技手段和时尚元素开展手工艺创作生产,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进行品牌合作,推动手工艺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提升经济附加值。人文底蕴深厚的乡村,可以将更多美术、艺术元素应用到乡村建设中,创办特色书店、剧场、博物馆、美术馆、文创馆等,让欣赏美、追求美、塑造美成为乡村文明新、风尚。生态秀美的乡村,可以通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开发适合大众康养、休闲、体验的文旅产品,推动创意设计、演出等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新模式。

(取材于丛志强、赵宏伊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位于孔子出生地——尼山脚下的鲁源新村,依山傍水,风景迷人。从村口拾级而上,一条青砖灰瓦、古韵悠悠的儒学美德示范街映入眼帘,两侧30根以书卷卷轴加古琴琴弦为造型的竖柱立于街中间,似一条流动的文字长河,寓意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在街区中“儒源乡集”店铺内,可以看到很多带有儒家文化元素的弦丝画。一群村民正聚在一起,手拿弦丝忙活得热火朝天。据了解,很多村民都会利用闲暇时间来这里学习技术,技术比较娴熟的村民一天可以做8件左右的弦丝画,日均收入能达到120元,有效解决了一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在弦丝画的形式内容上,创新性地选取代表性元素,如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和金声玉振中的编钟编磬等,让文化内涵在线与面的碰撞中跃然而出。近年来,鲁源新村还深入挖掘发展现有儒家文化、民俗文化和田园文化,形成尼山圣境、鲁源小镇、耕读书院、鲁源生态采摘园和中华蜜蜂园等主题旅游景区,打造集民宿、餐饮、娱乐、休闲、有机采摘于一体的旅游休闲综合体。

在不远的泗水县龙湾湖艺术小镇,当地政府建立了“乡村振兴合伙人”机制,打造了一整套从“基础合伙人”“成长合伙人”到“高级合伙人”再到“核心合伙人”的考核与晋升机制。在这样一套机制的引导下,当地先后建设了东仲都村阅湖尚儒研学基地、龙湾湖文创商业街区、龙湾书院等项目板块,逐步形成了集修学研学、农事体验、特色美食、手工作坊、休闲度假、生态观光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吸引艺术家、行业带头人、非遗传承人等合伙人30余人,产业融资逾2亿元,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产业市场化运营。

依托这些可观、可感受的文化体验活动,游客满足了精神文化需求,居住于此的村民找到了增收致富的“金钥匙”,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正在这里开出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致富之花。

(取材于丛芳瑶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推动乡村振兴,既要发展乡村经济,建设美丽乡村,也要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B.乡村蕴藏着充满特色风情的文化资源,包括物质类文化资源和非物质类文化资源。
C.乡村文化资源中的文物古迹、民族节庆、戏曲曲艺有凝聚人心、淳化民风的作用。
D.乡村文化振兴要结合农民发展需求等诸多因素,推动优秀传统乡村文化创新发展。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乡村文化振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要加强对本土文化人才的培育,也需要外来的文化从业者贡献力量。
B.专业人员可帮助农民对乡村文化资源进行多维度、系统化的创新应用。
C.由于各地文化资源不同,乡村文化产业需要突出地方特色和产业特点。
D.传统乡村可分为手工艺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和生态秀美三大类型。
3.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源新村的示范街和弦丝画都体现了儒家文化元素。
B.鲁源新村的主题旅游景区已经解决了农民就业问题。
C.“乡村振兴合伙人”机制推动了龙湾湖艺术小镇市场化运营。
D.泗水县龙湾湖打造的旅游综合体,融入了儒家传统文化元素。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农民是乡村文化创造和实践的主体,乡村的振兴主要取决于农民。
B.乡村文化振兴既要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又要融合新业态新模式。
C.鲁源新村和龙湾湖艺术小镇的手工艺品让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D.现代创意设计、科技手段和时尚元素改变了乡村淳朴的民风民俗。
5.昌平区十三陵镇有38个村庄、2个社区,具有绝佳的地理位置,拥有皇家陵园建筑群——“明十三陵”、蟒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有磨盘柿、樱桃、红富士苹果等特产,还有不少民俗村和农家特色菜肴。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为十三陵乡村文化振兴建言献策,至少提三条建议。
2023-05-07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泉,对国家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改善和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新时代新征程,必须与时俱进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能源安全新格局,以能源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22》(下称《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能源供应保障能力稳步提高。2021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43.3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6.3%,增速较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原煤产量41.3亿吨,创历史新高;原油产量1.99亿吨,连续三年稳定增长;天然气产量207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8%;电力生产全年新增发电量超过7500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

《报告》同时提到,我国能源消费增长依然较快,2021年全年能源消费同比增长达5.2%,在全球能源供需矛盾突出的背景下,我国一度出现能源区域性、时段性供应紧张的情况。对于未来国家能源需求,中国工程院武强院士为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2020年我国每人每年耗能约3.5吨标准煤,按照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假设人均能耗翻一倍,2050年将增加到7吨。如果我国能源进口依赖度和能效科技水平不变,那么我国能源总产量需要在目前的基础上也翻一倍,达到80多亿吨标准煤产量,才能满足人均能耗翻倍的需求。

在他看来,根据我国目前“缺油、少气、贫高品位铀、相对富煤”的能源禀赋特征,再加上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逆向分布明显的问题,即中东部地区能源消费量占全国比重超过70%,而重要能源基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同时考虑水土气的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全球气候变化等约束条件,本世纪中叶我国很难有效提供如此巨大的能源产量来满足需求。武强认为,要解决未来社会发展与能源不足的矛盾,就需要赶好“开源、节流、升级”三驾马车,多途径实现能源的高质量发展,切实把能源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

可再生能源是开源的主要增量。我国可再生能源丰富,除了风、光、地热等已开发的,我国在煤层气、页岩气和煤炭地下气化等方面的开发潜力同样巨大。由于可再生能源天生具有间歇性、随机性和波动性,其规模化开发利用必须首先研发调节技术。在解决了具体技术问题后,干热岩、可燃冰和“人造太阳”等能源储量巨大的新能源,也能作为重要的能源供给。

我国能源“提效节流”的空间还很大。目前创造1万美元GDP需消耗约3.4吨标准煤,远高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产生差距的原因除了能效科技水平不足,也与产业结构有关。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以低能耗、高精尖技术产业为主,而我国则以矿山、化工、冶金、水泥等高能耗、单向度产业为主。

鉴于我国能源禀赋特征,我们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尽快打造煤炭工业升级版,着力推进化石能源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化开采,清洁、高效、低碳、集约化利用。

(取材于章建华、里雨曦、党亚萌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核能是人类最具希望的未来能源之一,其应用和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代表了世界核电技术先进水平的“国和一号”,是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标志性成果,集中国核电技术和产业创新之大成。

山东荣成“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建成投运后,平均每年发电量可达603.5万度,节约标准煤约1889吨,减排二氧化碳5167吨。“72”“56”“60”“153.4万”这些数字可以勾勒出“国和一号”的工程效果图:采用非能动安全系统,发生事故后系统自主处理,无须人工干预时间为72小时;建造周期仅56个月;电站主体设备设计寿命为60年;单机组发电功率达153.4万千瓦。

“国和一号”打造了一条先进的产业链。它带动核电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推动能源产业实现基础固链、技术补链、融合强链。核电研发设计、设备制造、建筑安装、调试运行等企业、机构协同创新。产、学、研、用全产业链实现技术升级、产品升级和产业升级。

在已有核能发电基础上,山东荣成“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开启了涵盖光伏发电、核能供热、海水淡化、海上风电、核能制氢等项目的“零碳、智慧、综合”能源发展新模式。“光伏发电”面向核电厂的楼宇集群,综合布置分布式光伏、分布式风电设施,实现了供能的清洁化替代;“核能供热”可满足威海市2700万平方米的供热需求,助力山东省清洁供暖产业发展;“海水淡化”近期将建成日产1万吨海水淡化项目,未来将扩容至日产10万吨,以实现周边供水,保障战略备用水源;“海上风电”将打造集“海上风电+海水制氢+海上牧场+海上观光”于一体的海洋资源立体化开发示范项目。“国和一号”依托智慧能源管控平台,精准采集、显示和处理核、风、光、氢等多能源数据,实时监控,智能调控,达到多能源互补,保证供需平衡。

“国和一号”作为我国调整能源产业结构的代表,在核心技术“卡脖子”的地方下功夫,积极扩大产业链“朋友圈”,带动产业创新和集群式发展。由此可见,做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是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取材于赵冉、丁怡婷、左丰岐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我国能源现状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报告》,2021年煤、油、气、电的产量均创历史新高。
B.能源生产和消费逆向分布的特点直接导致能源进口量上升。
C.能源禀赋特征与环境、生态、气候等条件存在巨大矛盾。
D.可再生能源丰富,但也具有间歇性、随机性和波动性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和一号”技术安全性高,工程建设周期短,供能经济、环保。
B.“国和一号”开启的能源发展模式是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代表。
C.荣成“国和一号”示范工程的“核能供热”项目可以满足山东省清洁供热的需求。
D.荣成“国和一号”示范工程的“海上风电”项目将对海洋资源进行立体化开发。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实现时,人均能耗将会上翻一倍。
B.在未来几年内,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将被新型能源取代。
C.荣成“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建设全方位体现了“开源、节流、升级”的战略。
D.能源结构转型不仅要强调能源质量,更要考虑能源数量和供需平衡等要素。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不符合我国新时代能源发展建设方向的一项是(     
A.化石能源开发利用低碳化
B.能效科技水平持续稳定化
C.全产业链技术创新协同化
D.产业结构发展布局系统化
5.在“新时代·新发展”青年论坛上,有同学提出了“为什么能源高质量发展能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问题。请你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及材料一、材料二的相关内容,以特邀嘉宾的身份回答这一问题。

【链接材料】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十四亿多人口的规模,资源环境条件约束很大,发展途径与推进方式必然有自己的特点。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之前走过不少弯路,但我们坚决遏制住了生态环境破坏的势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取材于孙业礼《中国式现代化有五大特征》)

2023-04-06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各小题。

材料一

当年,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智能并不是新鲜事物。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1950 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 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 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 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答卷。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大脑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他们研究大脑的结构,让计算机去模仿人类的大脑,并且用某种教学模型去重建一个简化的神经元网络。行为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是机器和人类的行为相似,研究人工智能应该研究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而不是高级的逻辑推理,不解决基本问题就无法实现复杂的思维模拟。因而他们让计算机模仿人的行为,建立人工智能系统。

时至今日,研究者们对“智能”的理解仍未形成共识。但是,正是对“何为智能”这个核心问题的不断思考和解答,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层面的发展。

(取材于谭营等人的文章)

材料二

2022年 5月,谷歌 Duple某人工智能语音技术(部分)通过了“图灵测试”。这个消息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思考:当机器人越来越像人,我们应该怎样做?

在人工智能的开发过程中,设计者会遇到伦理问题的挑战。比如著名的“隧道问题”:一辆自动驾驶的汽车在通过黑暗的隧道时前方突然出现一个小孩,面对撞向隧道还是撞向行人这种进退维谷的突发情况,自动驾驶汽车会怎么做?

自动驾驶汽车依靠的是人工智能“大脑”,它会从以往案例数据库中选取一个与当前情景较相似的案例,然后根据所选案例来实施本次决策。当遇到完全陌生的情景时,汽车仍然会进行搜索,即在“大脑”中迅速搜索与当前场景相似度大于某个固定值的过往场景,形成与之对应的决断。如果计算机搜索出来的场景相似度小于那个值,自动驾驶汽车将随机选择一种方式处理。

那么,如果自动驾驶汽车伤害了人类,谁来负责呢?有的学者认为不能将人工智能体作为行为主体对待。因为“主体”概念有一系列限定,譬如具有反思能力、主观判断能力以及情感和价值目标设定等。人工智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智能”,它所表现出来的智能以及对人类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的掌握和遵循,是基于大数据学习的结果,和人类主观意识有本质的不同。因此,人工智能体不可以作为社会责任的承担者。以上述自动驾驶汽车为例,究竟由人工智能开发者负责,还是由汽车公司负责甚至任何的第三方负责,或者各方在何种情形下如何分担责任,应当在相关人工智能的法律法规框架下通过制订商业合同进行约定。

人工智能在未来还可能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奇点(ingularity。所谓“奇点”就是指机器智能有朝一日超越人类智能,那时机器将能够进行自我编程而变得更加智能,它们也将持续设计更加先进的机器,直到将人类远远甩开。尽管研究者对“奇点”到来的时间和可能性还有争议,但是不管“奇点”时刻能否真的到来,在技术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们都要小心被人工智能“异化”。在我们训练人工智能的同时,有可能也被人工智能“训练”了。我们的一举一动、生活爱好都将被人工智能塑造,人工智能在无形中暗暗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当我们还在为自己的自由意志而骄傲的时候,也许已不知不觉地沦为了数据的囚徒。

面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种种冲击,上世纪 50年代美国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大定律,今天对我们依然有借鉴意义。这三大定律是: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见到人受伤害而袖手旁观;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机器人应保护自身安全,但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归根结底,人是智能行为的总开关。人工智能的开发者应该始终把对社会负责的原则,放在对技术进步的渴望之上。人类完全可以做到未雨绸缪,应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威胁。

(取材于芮喆等人的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第一段“人工智能”定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是对一种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B.人工智能是能感知行动的智能体。
C.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对环境的描述和构建。
D.人工智能是对计算机思维的实现。
2.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学家图灵提出了用机器来模拟人类行为的设想。
B.“图灵测试”提出了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判断标准。
C.“中文房间”实验是为了证明计算机无法理解中文。
D.图灵和希尔勒全都认为计算机是可以拥有智能的。
3.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表现为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能力。
B.联结主义学派和符号主义学派都认为应研究人类大脑的结构。
C.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应把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作为研究的内容。
D.三个学派对“智能”的理解不同,因而他们的研究思路也不同。
4.根据材料二,下列现象属于被人工智能“异化”的是(     
A.经常使用“健康手环”来检测自己的运动健康状况。
B.工作繁忙无暇做家务,购买智能产品帮助清扫房间。
C.出行全依赖手机导航,丧失了应有的路线识别能力。
D.从事某一职业过久,习惯了用行业思维来思考问题。
5.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简要说明人类对人工智能的认识是如何不断深化的。
2023-03-31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人爱花赏花之俗由来已久。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刻有盆栽花木纹祥的陶片,证明了距今7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种植和品鉴花卉了。中国还有专属于的节日——农历二月十二日的花朝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花朝节人们赏花、簪花、敬花神……与其他节日里花用以增添节日气氛不同,花朝节里花是主角,人们所有的活动都围绕花展开。重要的节日里赏花,平常的日子里也要赏花。饮酒观花、品茗对花、吟诗花……人们不仅品鉴花的姿色气味,还吟咏花的寓意内涵,从花的生长中感悟生命的律动。赏花在中国早已成为一种文化,根植在中国人的血脉里。

赏花文化发展到唐宋时期达到鼎盛。唐代,赏花品花之风在上层贵族的日常生活中盛行,并且逐渐推广到了民间。宋代,很多地方会举办赏花大会,其中以河南洛阳的牡丹花会最为著名。人们会在牡丹开放之时赶到洛阳参加牡丹花会。在花会上,为花谱曲配乐,进行琴赏;给花画像,进行图赏……这些赏花活动带动了洛阳附近相关产业的发展,赏花文化催生了赏花经济。时至今日,洛阳这座文化古城,依然延续着举办牡丹花会的传统。洛阳人学习和传承赏花文化,让传统的赏花文化在今天依然能展现独特的文化魅力,使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的牡丹花会,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依然是推动洛阳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历史上,赏花胜地多在江南和中原地区,如今北方地区的很多省市也开始大力开发花卉资源,推广赏花文化,发展赏花经济。今年春天,相关网站早早公布了北京景区赏花时间表(见附录),北京的各赏花地也早早做好准备,静待赏花客的到来。地处我国最北端的黑龙江也依据城镇花卉资源推出众多赏花活动,如每年五月举行的哈尔滨丁香节、鸡西杏花节、伊春杜鹃花节等。赏花季来临。祖国处处繁花似锦。真如古人所说: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附录:2023年北京景区赏花时间表(部分)

景区花卉品种赏花时间
卧佛寺、红螺寺、香山公园梅花2月底——4月
大兴庞各庄梨花庄园梨花3月
玉渊潭公园、北京植物园樱花3月中旬——4月中旬
颐和园、大觉寺玉兰3月末——4月上旬
响水湖杏花4月
元大都遗址公园、北海公园海棠4月初——4月中旬
潭柘寺桃花4月——5月

材料二

进入二月,神州大地春意渐浓,百花竞放,人们纷纷迈出家门,开启踏青赏花之旅,各赏花胜地也在发展赏花经济上做足了文章。

金色油菜花海,花浪翻涌,蜂鸣蝶舞,赏花客纷至沓来,这是近年来福建建宁县每到二月都会出现的景象。2021年以来,农业大县建宁县围绕赏花游着力建设休闲观光果园、休闲垂钓渔场、特色村落、精品民宿等,以赏花串联起乡村各种特色旅游项目,延长了赏花经济的产业链条,丰富了文旅业态,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原来只能作为农作物的油菜花,如今成了建宁发展赏花经济的主要资源。赏花,不仅给建宁带来了人气,还给当地农民带来了财气。赏花经济孕育动力、展现活力,成为建宁乡村振兴的新抓手、致富增收的新路径。

无锡拈花湾的近千株早樱、晚樱和吉野樱在三月竞相开放,配上当地唐宋风格的建筑,让拈花湾呈现一派唯美浪漫之景,令游客心旷神怡。2022年元宵节,拈花湾曾凭借一段打开元宇宙传送门的视频在各大社交平台走红。尝到了元宇宙甜头的拈花湾,在今年赏花季顺势而为,运用AR、MR技术让游客体验沉浸式赏樱,真实的花卉与科技手段相结合,为游客开启了虚实相生的奇妙赏花之旅。

相比油菜花和樱花,桃花在我国分布更为广泛。花开时节,大江南北处处都有桃花的身影。然而,每年桃花盛开之时,依然会有很多游客不远千里,长途跋涉,只为去西藏林芝看桃花。为什么要去林芝看桃花?林芝的做法给了我们答案。每到三四月份,林芝都会根据桃花盛开的花期举办盛大的桃花节,每年桃花节都会有主题不同的文化活动。今年林芝就根据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历史传说,为桃花节定制了独具特色的舞台剧。除此之外,林芝在设计赏花路线时将当地的山水融入其中,开发了南峰徒步线路。在这条全长4.2千米的徒步赏花线路。上,人们能看到雅鲁藏布江S型拐弯,还能近距离欣赏被称为西藏众山之父的南迦巴瓦峰。赏花路上,灿如烟霞的桃花,壮丽圣洁的山水,都让游客沉醉。

这个春天,让我们走进春光里,赏花品花,借花事聚人气,集财气,升腾烟火气。

(两则材料取材于《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众多节日中只有花朝节的活动是以花为核心的。
B.人们饮酒观花、吟诗咏花可称之为“酒赏”和“诗赏”。
C.赏花时人们可以从花的盛放与凋零中获得生命感悟。
D.如今,我国北方赏花胜地的数量已超过江南。
2.下列诗句中写到的花开时间,与材料一表格中的信息相符的一项是(     
A.梅花不肯傍春光,自向深冬著艳阳。
B.北山梨花千树栽,年年清明花正开。
C.秋风里许杏花开,杏树傍边醉客来。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香花是哈尔滨较有特色、可以大力开发的花卉资源。
B.福建建宁县从传统农业资源中挖掘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C.独特的建筑让人到拈花湾时仿佛进入网络虚拟世界。
D.伊春和林芝在开展赏花活动时都会考虑到花期因素。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的赏花行为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
B.唐代社会,赏花品花活动已经相当普遍。
C.我国的櫻花、油菜花都没有桃花分布广泛。
D.材料二介绍了各赏花胜地的历史与现状。
5.某地发展赏花经济,可从以上材料中获得哪些经验?请简要概括。
2023-03-30更新 | 3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奥运史上主火炬的点燃方式各有创新,但北京2022年冬奥会主火炬仍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展现在全世界亿万观众面前——微火、屏显、当空舞动,在科技的加持下,冬奥会主火炬实现冰与火的完美结合。

使用微火设计是为了更好地展现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此前的奥运火炬都是熊熊大火,能源消耗量巨大,北京冬奥会将绿色能源——氢气作为燃料,微火设计可实现氢气消耗量每小时小于2立方米。

微火的实现并不容易。北京冬奥会主火炬须长时间燃烧,对环境适应性、稳燃性以及抗低温、火焰显色等方面均提出很高要求,而且氢气的供给需要安全、稳定。航天科技集团的刘悦团队将氢气供给系统设计为撬装结构,使储存、减压、输送、控制集成起来。

火焰本身太小,如何使之壮观?创意团队给出了设计,采用“微火+视频显示”的技术方案。视频显示技术用在火炬的核心装置内,复杂的造型就需要大量采用“异形屏”技术,从设计到制造再到保证系统的可靠性都存在诸多挑战。刘悦团队将结构高度集成并实现轻量化,让观众只关注到唯美的火炬,感受主火炬的晶莹剔透。

北京冬奥会主火炬悬挂在鸟巢上空,宛如飘舞在空中的雪花托举着盛开的火焰,这对系统的高可靠性提出要求。刘悦团队不光在结构的稳定性、承载力、空中姿态方面为主火炬找到最优方案,还在供电、信号、燃烧、机电、播控等方面都进行了冗余设计,确保主火炬在鸟巢上空完美地呈现。

手持火炬“摇身一变”成为主火炬,这是一个悬念,更是一个大胆的设想——火炬手将火炬插入基座,一个“插入”的动作成为开幕式最富创意的“点火”方式,动作虽然简单,但实现的功能却非常复杂。经历了一年多的设计、研制、测试,202224日晚,北京冬奥会主火炬成功点燃。

(取材于202225日《科技日报》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把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当代表达,以一场别开生面的精彩表演,表述人类共同的情感。本届开幕式,体现了人民性,让群众登上了舞台,从5岁小朋友到大中小学生,再到70多岁的老百姓,中国人民齐上阵,载歌载舞,尽情展现风采,从内到外,洋溢热情和幸福。以淳朴的表达,呈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人民形象,更展现了阳光、富强、开放充满希望的国家形象。

2008年夏季奥运会开幕式约有1.5万人参加。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同样是在国家体育场,在摒弃“人海战术”的前提下,如何展示全民奥运的参与热情?这对舞台呈现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科技与当代大众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科技赋能,还是疫情倒逼,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发展,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变革的重要方向。

开幕式上,在科技的助力下,“鸟巢”实现了智慧化升级,在虚拟与现实的交错中,地面屏幕实时捕捉演员的行动轨迹,雪花实现了与演员的精准互动、交流,营造出空灵、浪漫的震撼场景,这是科技带给观众的全新体验。前所未有的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和5G等科技成果的加持,彰显了科技美学的进步,呈现了一场世界独一无二的视觉盛宴,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当代中国的大国气象,以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方式传递给世界,在冬奥会开幕式的历史上谱写了新的经典。

伴随冬奥会开幕式的圆满举办,科技与艺术发展,将会在更多领域迸发出更多中国气质,为中国艺术发展,为讲好中国故事,赋予新的创新动能。

(取材于田沁鑫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让新技术、新理念、新表达具备更多、更强的可行性。更好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文化类综艺节目创作的理念创新、形态创新与技术创新。

目前,越来越多的文化类综艺节目运用先进技术将虚拟场景与现实舞台相融合,让古风习习的诗意舞台,彰显光彩夺目的中华审美风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节目《经典咏流传——致敬英雄》对中华经典文本进行音乐化的创新改编,通过艺术化的手法展现了历史人物生动可感的侧面,表现不屈不挠、刚毅坚韧的英雄品格。如第九期节目中,在情景交融的舞台中《昨夜书》生动诠释了岳飞的英雄气概与民族精神。在这种沉浸式3D视听体验中,观众英雄抒发的家国情怀产生了强烈共振。

在传播上,通过制播联动、多屏联动、深度融合、全媒体传播,精准掌握并充分利用融媒体传播规律,推动节目的口碑式传播,是文化类综艺“破圈”的有益经验。电视台与网络媒体在制作、播出等环节实现全程紧密联动、场内场外全面互动、大屏小屏及时互动,综合提升传播效果。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与多家视频网站深度合作,浙江卫视、北京卫视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与商业网站合作……这些融合传播经验都值得好好总结。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需要久久为功,更需要花大力气,开动脑筋,创造性运用新技术、新理念、新表达,将中华美学精神巧妙熔铸其中,从而真正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质量传播。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持续打动我们、滋润我们、鼓舞我们。

(取材于202217日《人民日报》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北京冬奥会的微火设计能源消耗量较小。
B.撬装结构有助于氢气的供给安全、稳定。
C.微火火焰借助视频显示技术给人壮观感。
D.将手持火炬变为主火炬是最安全的方案。
2.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冬奥会开幕式不仅体现了人民性,也展现了国家形象。
B.科技与艺术融合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变革的重要方向。
C.开幕式上,因雪花的空灵、飘逸,观众获得了视觉盛宴。
D.科技与艺术发展将会给更多的领域赋予新的创新动能。
3.根据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类综艺节目均运用先进技术彰显中华审美风范。
B.现实舞台让观众与英雄抒发的情怀产生了强烈共鸣。
C.电视台与网络媒体借助融合传播来提升传播的效果。
D.只要借助了新技术、新理念就能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22年冬奥会主火炬的点燃方式是一种独到的创新。
B.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将当代中国气象传递给了世界。
C.文化类综艺节目与商业网站的融合传播是新的探索。
D.新技术、新理念、新表达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
5.依据以上三则材料,简要概述科技与艺术相融合的方式及意义。
2023-03-16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北京市平谷区高三一模(质量监控)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小题。

材料一:

“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外传播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新时期的国家形象塑造和对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用中国话语,讲中国故事,选择精彩的文化元素,以平易近人的诉说方式,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既着力跨文化、跨语言、跨区域的对外传播,又重视有深度、有感染力、有共鸣的对内传播,不仅要讲中国故事,更要讲好中国故事。

针对不同年龄层、文化层、社会层的受众进行话语贴合和故事讲述,不仅要讲好现在的故事,更要利用现在的媒介和视角讲好过去的故事。从《中国诗词大会》《汉字听写大会》到《世界青年说》,从央视《远方的家》到大型专题纪录片《一带一路》,从中国式科幻片《流浪地球》到中国式动画《哪吒之魔童降世》《大鱼海棠》,再到汉服文化和国风影视作品的火爆和“出圈”,越来越多的优质国产作品将文化观念作实体转化,通过独具魅力的符号元素传达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内核,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让中国故事和中国形象更鲜活、更饱满。

同时,在复杂的国际传播形势和环境中牢牢把握对内对外“发出声音”和“讲好故事”的契机,融通和对接中西方在话语体系上的差异,改善在故事讲述方式、手段、知识和技能上的不足,培育中国好故事的代言人和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的大型传媒集团,整合多途径、多主体的人力与物力,打造讲好中国故事的合力。2020年,“理塘丁真”凭借一段视频从国内火到国外。他那纯真的笑脸、俊朗的面容、挺拔的身姿、在草原上骑着白马驰骋的飒爽英姿,让无数守在屏幕前的人眼前一亮,心生向往。从签约理塘旅游大使到受邀联合国演讲,丁真以极具特色的个人IP和原生态、藏族青年等符号价值获得极大关注与认可,当地各级政府和媒体也借由互联网思维下新宣传理念的更新和策略实施,以网红、流量和符号化的个人为支点撬动区域形象传播和民族文化推广的新局面。

(取材于陈雨璇、吴丹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当今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通过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以活化的新形式发扬其深厚内涵,涵养中国精神,滋润现代人生。不论是为当代中国人更好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还是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都需要我们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蕴藏的巨大价值,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体验。

数字技术为更好再现文化遗产提供支撑。文化是一条流淌不息的河流,每个时代都有其特色文化形态,即便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其表现形式也不断发生嬗变。近几年,集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各大博物馆纷纷利用数字技术改进展陈方式,优化文化遗产“用户体验”,利用诸如VR技术、虚拟空间技术等生成逼真、实时、三维虚拟场景,强化展览互动性和参与感,满足观众感知和互动需求,加强观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理解。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都让我们以新鲜有趣的形式、真实可感的体验徜徉于历史文化场景,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及其文化精神。故宫博物院等富集文史资源的国有文化单位,基于传统文化“IP”,通过与游戏、动漫、影视、文学以及社交平台全方位融合,设计开发器物产品和数字内容,使传统文化魅力不断传播发酵。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以全新方式获得时空延伸,融入生活日常,提升生活品位。故宫以“跨界”之思和“网红”之势,举办相关文化活动,获得年轻人追捧,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对日常生活的有效融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好传播和更大影响,还要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目前这类具有强势文化传播力的文化产品和品牌媒体还比较少,缺乏像动画电影《功夫熊猫》《花木兰》这样叫好又叫座的品牌产品。有待更新思维模式,重视多元文化背景,找到合适贴切的表达方法,最终呈现出既具备中国文化深远意味又贴近海外受众审美习惯和对中国元素期待的文化产品,进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在交流互鉴中绽放独特魅力,在多元文化合作与竞争中实现共存共荣,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条件借助数字技术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作为一种战略性资产,传统文化资源如何进行“活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伟大时代对文化工作者提出的重要课题,还需要我们在国际国内视野中,顺应时代新要求和文化新趋势,不断实现内涵挖掘与表达创新的双向突破,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取材于高宏存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讲好中国故事,对于国家形象塑造和对外传播,有重要作用。
B.只有选用现在的媒介和视角,才能对不同受众讲好中国故事。
C.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改善能力,整合多方面人力物力,打造合力。
D.互联网思维可以打开民族文化推广新局面,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
2.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数字技术”的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技术为创造性展示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提供了有效支撑。
B.数字技术生成的场景与历史文化场景是一致的,真实、可感。
C.数字技术能够使传统文化魅力不断传播发酵,有效融入生活。
D.只要运用数字技术来传播传统文化,就能创造极大的影响力。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前讲好中国故事要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
B.数字技术可以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实现传统文化创新表达。
C.可以贴合海外受众的审美习惯和文化喜好,讲述中国故事。
D.数字技术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挖掘与创新性的发展。
4.根据上述二则材料,谈谈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该如何传播与创新发展。
2023-03-16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北京市延庆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8月,AI绘制的油画在艺术比赛中斩获奖项,引发热议;8月底,NovelAI模型流出,越来越多的二次元绘画作品登上社交论坛,甚至被用于售卖;9月,图片版权商 Getty Image 禁止上传交易AI作品……AI 绘画“火”了,有人却担心艺术会因此消亡。

AI绘画的爆火,贴合了人们亲近艺术的追求。绘画创作原本是小众的专长,多数人只能望而赞叹。现如今只需提供几张画作参考,并输入个性化词条,每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作品。你可以大胆地将一束花变为美少女,抑或是将梦中模糊的光景记录下来。AI绘画降低了构图作画的门槛,让更多的人能够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

AI 绘画作品流入市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业态。圈内流传着一则玩笑:“7月份,某画师还在鄙视 AI作品,9月份就已经被抢走生意。”这反映出 AI 进步之快与适应能力之强。现如今,AI 能够为画师提供底稿,精简艺术创作流程,或是直接为快消宣传供稿。可以预见,成熟的 AI 绘画在大数据的支持下能够紧跟市场导向,戳中多数人的审美点。

但若要说 AI 可以取代艺术,仍是无稽之谈。德国哲学家本雅明曾用“光韵”的消失来描述传统艺术性的消亡,在 AI 绘画上亦可窥见一二。艺术不仅是纸面上的颜料色块,更是一种独一无二的生活体验。它可以是米勒在秋后麦场上体味的艰辛,是徐悲鸿在飞鬃墨骨间传达的抗争,也可是林间碎叶光影的定格,是深夜的孤独与惆怅。艺术家通过画作传达情感,引起观众的共鸣。AI 绘画尚且需要对既有风格进行模仿,是资源整合而非原创,终究难以触碰到艺术的灵魂。艺术性需要的不是“通解”,更不是基于市场参与的“最优解”,而是直戳人心的“个性解”。

科幻小说中,有了“拐棍”的写手丢掉了名为“灵感”的财富;现实世界中,AlphaGo之后的围棋定式“无聊透顶”。过分追求“最优解”,却忽略了艺术的个性与创意,忽略了人自身的发展和进步,这才是消亡的真相。更多的参与、更快的创作不会毁掉艺术,能取缔艺术的只有人类自己的盲目与无知。

(取材于雒健晴编辑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AI机器人先后击败了人类顶尖的围棋选手、电竞冠军、扑克牌选手,如今又瞄上了画师。张择端用了1年时间绘就了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达·芬奇创作《蒙娜丽莎》大约花了3年。如今在键盘简单敲下几个词语,十几秒后,就能得到一幅 AI 绘画作品。

不过,要说AI人工智能正在干掉绘画师,“统治”绘画行业,那无疑为时尚早。到目前为止,AI主要是运用于一些工作相对简单且重复度高的领域。绘画行业凝结着画师的思想和情感,一幅大师级的作品,往往是经过长期思考、沉淀和打磨的结果。所以, AI可以进行绘画,但它现在还远远无法取代个人,进行一种关于绘画的艺术和思想表达。担心AI绘画造成艺术的消亡,其实是杞人忧天。

另一方面,AI绘画源于不断的深度学习,通过各种数据不断的“投喂”,在融合的基础上进行绘画创作,这也容易衍生出版权争议。综合以上因素,AI绘画现在还远远不具备取代人类绘画的条件,也远远无法产出那种堪称艺术结晶的伟大作品。

其实,作为一种科技发展衍生的新事物,我们对AI绘画不妨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一方面如前所述,AI绘画还远谈不上颠覆性的改造,它目前只能进行一些初级绘画的工作;另一方面,即便人类绘画被AI取代,在造成绘画师失业的同时,也会有新的岗位被创造出来。

科技进步从来不是洪水猛兽,这一点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证明。比如,电商兴起以后,实体店铺并没有彻底倒闭;自动化生产让一些流水线工人失业,但互联网的勃兴下,外卖、快递等新兴行业,成了很多年轻人的新去处。

科技发展不仅是解放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也给我们带来各种便利,现在一部手机就能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这就是技术改变生活的结果。同样,就像 AI 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运用一样,数字化、智能化的赋能之下,各行各业的管理变得更加高效。

所以,我们不必对AI绘画的出现而忧心忡忡,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从围棋到电竞再到绘画行业,AI改造的行业、替代的工种会越来越多。而我们需要做的,除了开放包容外,便是在涉及法律、伦理等问题上尽快调试,为这种变化提前做好准备。

(取材于余璇编辑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AI 绘画爆火的原因之一是贴合了人们亲近艺术的追求。
B.AI 绘画作品流入市场已经完全改变了艺术行业的业态。
C.AI 绘画已经在大数据的支持下戳中多数人的审美点。
D.能取代艺术的不仅是 AI 绘画,也是人类的盲目与无知。
2.根据材料二,对科技发展带来的影响,理解不正确的是(     
A.科技进步不是洪水猛兽,电子商务的出现并未彻底摧毁实体经济。
B.科技的进步,促使失业的流水线工人转向新兴的外卖和快递行业。
C.科技发展给人们带来各种便利,也让各行各业的管理变得更高效。
D.随着科技的发展,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将会替代越来越多的工种。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肯定了 AI 绘画对艺术走向大众和促使业态改变带来的积极影响。
B.材料二指出 AI 绘画基于深度学习的方式,融合各种数据进行绘画创作。
C.两则材料中对于 AI 绘画未来能否造成艺术消亡的看法是不一致的。
D.两则材料中关于绘画艺术是思想与情感的独特表达这一看法是一致的。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AI 绘画技术发展迅猛,但仍无法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伟大作品。
B.作为一种科技发展衍生的新事物,目前 AI 绘画尚处于初级阶段。
C.AI 绘画有技术,而无思想,无法像人一样思考并进行艺术创造。
D.无论 AI 技术如何发展,它终归是为人服务的,无法代替人工作。
5.根据以上两则材料,请简述AI绘画无法取代艺术创作的原因,并说明我们如何应对AI 技术带来的变化与冲击。
2023-01-0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露天球场、草根球队、没有明星、球技业余,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村的篮球赛却“火”了。借助现代科技的翅膀,乘着互联网的东风,这项“村级”赛事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各大平台26个官方账号同步直播,网络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超过1亿人次。网友们按照“CBA”“NBA”的命名规则,给这项比赛起了一个既亲切又响亮的名字——“村BA”。

每逢“村BA”开赛,球场内座无虚席,球场外的屋顶上、山坡上也都是观众。到了关键场次,甚至经常出现彻夜观战的场景,当地人称之为“天亮文化”。“天亮文化”的流行,源于村民们对体育最纯粹的热爱,以及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向往。乡村篮球赛的火热,正是当前群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是全民健身理念扎根生长的生动注脚。由此可见,“村BA”的火爆“出圈”,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体育强国的基础在于群众体育。推动群众体育发展,核心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体育工作思路。人民身体健康,不仅是每个人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眼下乡村篮球赛的火爆“出圈”,为解决“群众体育弱”的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示:要加大公共健身设施供给,进一步提升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水平;要不断建设和完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进一步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的供给;要发展壮大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重视和发挥各种人群和各种行业体育社会组织在全民健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要加强全民健身智慧化建设,借助线上平台普及运动健身知识,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激发群众健身热情。

有评论说,乡村篮球赛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人人都可上场”。创造条件,搭建更广阔的群众体育舞台,便利渠道,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群众体育的火热与发展,必将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和可能性。

(取材于张昊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村的篮球赛在互联网平台上被称为“村BA”,这个称呼表达了网友对这项发端于乡野的体育赛事的偏爱。这项乡村赛事的走红,为我们的乡村文化振兴带来了宝贵启示。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优秀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有了越来越强烈的需求。但是总体来看,这方面的供给还是偏少、偏散、偏弱。有些地方文化产品缺乏、形式单一,远不能满足群众需要;有些地方在文化建设中盲目照搬城市的做法,缺少自发生长的、能和本土联结的文化产品,多是浮光掠影,无法扎根。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建设体现着人的精气神、价值观,对乡村振兴起到基础性、支撑性的作用,不能长期处于短板、配角、从属的地位。如果乡村自己的文化不能搞起来,只是把城市那一套移植过来,就不是真正的乡村文化振兴。“村BA”的走红,让我们看到乡土文化本身具有的强劲活力和强大动能。乡土烟火气中蕴含着最本真的文明基因和精神品格,做好自己的事情、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子,才能真正提升乡村的文化自信。

事实上,回望这些年“火出圈”的乡村文化盛事,或多或少都有着类似的特质。无论是近期风靡全网的贵州“村BA”,还是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鸣惊人的河北省阜平县马兰花儿童合唱团,抑或是助4000余名乡村女孩实现足球梦想的“追风计划”,都展现出乡村文化振兴特别的深度和广度,彰显了乡村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

“村BA”火了之后,有不少地方准备学习,搞起当地的乡村体育赛事。这当然是好事,但也不可盲目照搬。台盘村的“村BA”看起来是一炮走红,实则已经历了近百年的风霜、三代人的积淀,并非短时之功。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文化火种,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文化特长,乡风乡俗、家规家训、农事技艺等,都是优秀的乡村文化资源,是有滋有味的文化瑰宝。尊重文化的群众性,让乡村文化向着更加广阔、更有开创性的方向发展,每个地区都能打造属于自己的“村BA”,从而让乡村文化尽快振兴起来、自信起来。

(取材于郭少雅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有关“村BA”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场地条件、竞技水平有限,但影响力却远超“CBA”“NBA”等赛事。
B.为了满足群众需求、丰富当地人民的夜生活,比赛时间都安排在晚上。
C.其火热反映出当前群众体育的蓬勃发展,表明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
D.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台盘村的村民人人都上场参加了这场盛大的比赛。
2.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前农村文化产品还存在较大的供需缺口,亟待填补。
B.振兴乡村的根本是塑经济之“形”,其次是铸文化之“魂”。
C.优秀的乡村文化项目,影响范围可能不局限于本乡本土。
D.乡村文化活动可有多种形式和内容,不仅仅是文体活动。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公共健身设施完备的地区,群众体育发展的水平就高。
B.体育明星参加健身直播活动有助于激发群众健身热情。
C.具有乡土烟火气的乡村不宜开展城市的各类文化活动。
D.振兴乡村文化并非短时之功,至少要经历三代人积淀。
4.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概括“村BA”的走红为振兴乡村文化提供了哪些启示。
2023-01-07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2年暑期,电视剧《梦华录》在全国热播。此剧生动展现了宋代的市井生活与民俗文化,其中,宋代的茶文化被精致地呈现出来。女主角赵盼儿与胡掌柜斗茶的一幕格外精彩:镜头中,摆满茶碾、茶盏等茶具的桌前,赵盼儿先是以舞蹈功夫来配合制茶,接着在点茶时,她用茶盏奏出了《阳关三叠》的乐曲,而后表演了在茶汤上绘画的技艺茶百戏。这段剧情引发了不少观众对宋代美学、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关注与讨论。

古代烹茶有唐煎宋点之说,说的是唐人品茶以煎茶为主,而宋时茶的品饮技艺,已由煎茶发展为点茶。点茶是一项技艺性很强的沏茶方式。点茶时,将已经碾细的茶末直接投入茶盏,然后冲入沸水,这时水要喷泻而入,不能断断续续。就在一只手往茶盏注入沸水之际,另一只手则持特制茶筅击拂,回旋搅打,最终使茶粉与沸水交融,茶汤表面泛起一层覆满盏面的汤花。如此不断地运筅、击拂、泛花,使点茶进入美妙境地。在点茶过程中,茶汤浮面出现的变幻,又使点茶派生出一种游戏,古人称之为茶百戏,又称分茶或汤戏。

北宋陶谷《清异录》载: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此载表明茶百戏就是由宋人点茶时派生出来的一种茶艺游戏。茶百戏虽出自点茶,但着重点与之不同。茶百戏讲究,更注重,这个,就是使茶汤表面显现出变幻的纹饰图案。现存很多宋人诗词中,我们能看到分茶之称,不见茶百戏汤戏,这也许是因为其起初俗称茶百戏,而文人参与后又给它起了分茶戏的雅名,并简称分茶

宋代茶百戏,将茶饮注入精神和文化,实用和审美兼得,增强了茶艺活动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在当时非常盛行,连边境内外的少数民族包括辽、金的茶饮方式都深受影响。元代后茶百戏逐渐衰落,虽然明代仍有分茶遗韵,但随着朝代的更替,茶百戏这颗明星如流星陨落般消失于历史的长河。

2017年,茶百戏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据《梦华录》的茶百戏技术指导、茶百戏技艺传承人章志峰介绍,历史上,完整的茶百戏表演步骤十分繁复,包括碎茶、碾茶、罗茶、候汤、烫盏、取粉、注汤、击拂、分茶等,而剧中表现的主要是击拂和分茶。他表示:茶百戏是认知宋代文化的重要窗口,是中国茶文化繁盛时期的产物,反映的是宋人高雅的艺术情操和丰富的精神世界。

(取材于谢愚、姚国坤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清异录》记载:沙门有位名叫福全的和尚,精通茶事,他不仅能使茶汤幻化物象,还可成字作诗。他四盏茶杯并用,最终使茶汤表面变幻出一首绝句:生成盏里水丹青,巧画工夫学不成。却笑当时陆鸿渐,煎茶赢得好名声。福全和尚点茶技艺高超,能点出丰富的茶汤泡沫,但泡沫随着茶汤温度的下降,本已溶于水的茶粉会慢慢分离出来,这时,茶汤浮面的图案很快就会消散。福全和尚能在须臾之间,完成茶诗的书写,令人叹为观止。

如今,人们通过影视剧、动画短片、培训活动等方式,将计算机技术、现代元素等融于茶百戏艺术之中,赋予传统艺术以全新的生命,使沉寂多年的传统文化艺术重新呈现在大众面前。但我们也发现,许多视频或报道还远不能完整呈现其全貌,甚至出现了种种错误,进而误导大众。

相关历史文献记载,真正的茶百戏在原料、工序、工具、原理、内容、特色等方面都非常讲究。从原料看,历史上的茶百戏只能以水和研膏茶为原料,不能添加或借助其它材料。从工序看,茶百戏须经两道工序七大步骤方能完成:第一道工序是依靠点茶的方法准备稳定的作画介质——悬浮液,要经过炙茶、碾罗、候汤、烫盏、调膏、击拂等六大步骤;第二道工序是作画,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注汤、运匕这一步骤来完成。从工具看,所用之物都是茶具,包括茶炉、茶臼、茶碾、茶磨、水勺、茶罗、茶帚、盏托、茶盏、汤瓶、茶筅、茶巾等十二种工具。《茶录》等书对每一种器具的形制、规则、质地、用途进行了详细论述。从原理看,是以无色的热水将有色的茶汤悬浮液稀释成白色图案,因此以白色悬浮液为作画介质的不能视为正宗的茶百戏。从内容看,历史上茶百戏所绘内容主要是禽兽、虫鱼、花草以及文字之属。这说明茶百戏的作画技巧和内容是以我国传统书法、绘画为基础的,水丹青这一别称是对其艺术特色的精准概括。而现在在一些培训班的教学视频或是比赛中以现代绘画技艺或西方绘画内容来表现,自然算不上茶百戏。最后,从茶百戏的特色看,其关键在。变有三重含义:其一是无色的水加入茶汤,可使茶汤变为白色;其二是悬浮液上的图案不久就会自然消散,宛如戏法;其三是同一盏茶汤可以变化多次,形成不同图案,即一幅图案显现后,通过自然消散或搅拌使之消散后,仍可再次甚至多次作画。

虽然任何一种文化现象,在发展中都难免产生些许变化,但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如果一门传统技艺在传承的过程中连最基本的原理、特色都发生了改变,我们就很难不去质疑它的真实性了。

(取材于杨多杰、朱佳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茶百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茶百戏又称分茶或汤戏,分茶戏可能是宋代文人所起的雅名。
B.茶百戏是由唐人的煎茶发展而来的,但与煎茶方式有所不同。
C.茶百戏是点茶时不断击拂搅打,使茶汤浮面出现变幻的茶艺游戏。
D.茶百戏技艺性很强,《梦华录》呈现了它完整、繁复的表演过程。
2.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茶百戏不仅具有茶饮的实用价值,也蕴含丰富的文化和精神内涵。
B.由点茶派生出来的茶百戏,增强了茶艺活动中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C.宋代时期茶百戏广泛流行,也影响了周边少数民族国家的饮茶方式。
D.了解茶百戏,我们就能掌握宋时茶的品饮技艺,全面认知宋代文化。
3.根据材料二,下列在传承“茶百戏”技艺过程中做法正确的一项是(     
A.将茶汤悬浮液染成白色或将茶粉撒于汤面,再往上涂色作画。
B.将茶汤调得足够浓稠,然后用毛笔蘸着茶糊在上面写字绘图。
C.经过注汤、运匕等步骤,使茶汤悬浮液浮面呈现变幻的图案。
D.传统技艺培训中,以现代卡通画作为作画内容来表现茶百戏。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梦华录》中用到了“茶碾”“茶盏”等茶具,这些茶具与相关文献关于茶百戏使用工具的种类相符合。
B.《清异录》关于福全和尚在茶汤上绘写茶诗的记载,证明了茶百戏注重“技”,更注重“艺”的艺术特点。
C.茶百戏特色之独特在于悬浮液上的图案宛如戏法般转瞬之间就会自然消散,而且消散之后不能再次作画。
D.“茶百戏”技艺虽然曾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其真实原貌我们已不甚了解,但仍能从文献记载中探寻踪迹。
5.传承传统技艺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明我们应如何传承“茶百戏”这样的传统技艺。
2023-01-07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