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某学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准备了馒头(碎屑与小块等量)、唾液、清水、碘液、恒温箱等实验设备和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管编号

馒头形态

加入的物质

温度环境

实验现象

1

碎屑

2mL唾液和2滴碘液

37℃ 10min

2

碎屑

2mL清水和2滴碘液

37℃ 10min

3

小块

2mL唾液和2滴碘液

37℃ 10min

4

碎屑

______和2滴碘液

0℃ 10min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______。设置2号试管的目的是与1号试管形成______
(2)分析1号—3号试管,能与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的是______号试管。
(3)1号和4号作为对照试验,探究的是______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请你根据对照实验的原则,加入到4号试管的物质还应该有______
2023-01-2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第九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根据文献记载和文物考证,我们的祖先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植桑养蚕了。“一妇不蚕,或受之寒”这一谚语反映了古代人民对采桑养蚕业的高度重视。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家蚕的发育属于______(选填“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能吐丝的时期其发育过程中的______阶段。它比蝗虫的发育阶段多了______期。
(2)某同学进行了“探究温度是否对家蚕卵的孵化有影响”的实验。他选取若干紫黑色的蚕卵(这种颜色的卵是已经受精的卵),分成三组放到多功能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蚕卵数(个)温度(度)湿度孵化出幼蚕所需的时间(天)孵化率
10001675%1090%
10002075%998%
3075%868%

依据实验,丙组的蚕卵数应该是______个。由表可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表中蚕卵孵化的最适温度是______度.该同学最终得出的实验结论应该是:温度对家蚕卵的孵化______(有或没有)影响。
2023-01-1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关于植物的某些生理作用,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图3的实验装置,杯子中装的是清水,并采取了充分的措施保证了装置的气密性。


(1)选用甲、乙两组装置进行对照,探究的是__________(实验变量)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将甲、乙两组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移到光下照射3小时,各摘取一片叶子经脱色等处理后滴加碘液,看到的现象是甲装置的叶片_________(选填“不变色”或“变蓝”)
(2)若要探究“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应选用_________ 两组装置进行对照。
(3)相同光照后,将甲、乙、丙三个装置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浑浊度最高的是_________装置。
(4)若要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可将上述实验装置稍加改动,在杯中滴入植物油覆盖水的表面,如丁、戊装置,放到温暖有阳光的地方数小时后,看到塑料袋内壁水珠较多的是_________装置,水分是由茎中的_________(选填“导管”或“筛管”)向上运 输并由叶片的_________散失出来的。
4 . 广阳区某中学同学对研究鼠妇的生活环境很感兴趣,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鼠妇生活的场所都比较潮湿,在干燥的地方基本找不到鼠妇,难道是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吗?请你一起来探究。
探究的问题是: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吗?
(1)针对此问题,你的假设是:______
准备的材料用具:不透光的纸、一个大小恰当的纸盒、适量的潮湿的土、适量的干燥的土、正常鼠妇 30 只。
(2)实验步骤如下:
A.将纸盒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分别标上甲和乙,其中甲部分的土壤为干燥的,乙部分的土壤应为_____的。
B.将 30 只鼠妇放入实验装置中,在纸盒的两侧各放入_____只鼠妇,然后用不透光纸将整个纸盒盖住。
C.将装置置于适宜鼠妇生活的环境中。
D.过 1 小时后清点甲、乙两处鼠妇个数,并记录。
E.重复此实验 5 次。
实验结束后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1

2

3

4

5

0 只

1 只

2 只

0 只

2 只

30 只

29 只

28 只

30 只

28 只

(3)在本实验中,甲、乙两组起到_____作用,变量是_____
(4)表中共有 5 组数据,对此 5 组数据我们应取平均值,实验步骤 E 中“重复此实验 5 次”,目的是:_____
(5)根据此实验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023-01-0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广阳生物学小组的同学们发现:去餐厅吃饭,有些人愿意使用一次性筷子而不愿意使用消毒筷子,认为一次性筷子没有人使用过,比消毒筷子卫生。他们为了探究哪种筷子更卫生,制定了如下探究计划,请你一起参加,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______?
(2)作出假设:______
(3)制定计划并实施:
①配制适于细菌生活的培养基。
②将两组培养基进行______(选填“高温”、“低温”)处理,并分别标号为1号和2号。
③用无菌棉签擦拭一次性筷子后在1号培养基上轻轻涂抹,另一组用无菌棉签擦拭消毒筷子后在2号培养基上涂抹,这样做的目的是进行______
④将两组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到恒温箱中进行培养。定时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
(4)推测实验结果:
如果1号培养基上的菌落数量多于2号培养基,说明______筷子比较卫生。
如果2号培养基上的菌落数量多于1号培养基,说明______筷子比较卫生。
2023-01-06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周末宁宁去姥姥的农家大院采摘草莓,回来后发现鲜草莓很容易腐烂变质,心想:鲜草莓如何延长保鲜时间?因此她和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作出假设】探究鲜草莓在低温下能延长保鲜时间。
【设计并进行实验】宁宁和同学们在姥姥家采摘了同一品种、大小相近的新鲜成熟草莓,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组别

实验材料

环境温度

其他环境条件

保存时间

变质个数

草莓 10 个

4℃

2 天

草莓 10 个

常温

2 天

7 个


(1)表中其他环境条件①处写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2)设置乙组起_____作用。
【得出结论】该实验结论是_____
【实验反思】该生物学探究活动采用 10 个草莓而不是 1 个草莓进行实验,理由是_____
2022-12-27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第十六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某生物兴趣小组发现,肉汤在夏季容易变质,较咸的肉汤不易变质。为了弄清肉汤变质的原因,他们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第一步实验准备

将不放盐的肉汤在高压锅中煮沸后,冷却后取澄清肉汤备用。将3个玻璃瓶高温灭菌冷却后,分别标记为ABC

第二步实验操作

A

B

C

不加盐

不加盐

加盐

倒入100mL肉汤

倒入100mL肉汤

倒入XmL肉汤

第三步恒温培养

30

5

30

第四步实验结果

肉汤混浊

肉汤不混浊

肉汤不混浊


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第二步中,X代表的数值应为__________
(2)当A组与C组为对照实验时,可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第三步中,三组玻璃瓶应当一直__________(选填“敞开”或“密闭”)。
(4)A组与B组作为对照实验时,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
(5)根据A组与B组对照实验的结果,说明__________条件下有利于肉汤的保存。
9 . 为了更了解2022年北京冬奥会运动员的状态,研究者以“唾液淀粉酶的含量”作为检测指标进行以下实验探究活动,请同学们补充完整。
【提出问题】探究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消化有无影响。
(1)【作出假设】你的假设为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37℃接近人的体温,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的能力最强。淀粉遇碘能变蓝。
【设计并进行实验】请一位受试者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试管编号

1号试管

2号试管

加入淀粉液

2毫升

2毫升

加入碘液

2滴

2滴

温度条件

37℃

加入唾液

施加心理压力后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

褪色时间

X秒

Y秒

(2)2号试管①处应填___________,1号试管②处应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探究实验中1号试管起___________作用。
(4)【得出结论】若试管颜色褪去时间数值X___________Y,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消化有影响;若试管颜色褪去时间X和Y数值相等,则反之。
(5)【实验反思】同学们反思了对一位受试者唾液进行的探究实验,为了避免偶然性,设计实验时若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出的结论才更科学。
2022-10-0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具有螺旋结构及鞭毛的细菌,可引起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幽门螺杆菌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染。
(1)幽门螺杆菌借助其结构中的______在胃液中游动,从而到达胃的上皮。
(2)幽门螺杆菌主要“定居”在人胃黏膜表面,可引起慢性胃炎,甚至胃溃疡。由此推测,幽门螺杆菌的营养方式为______。在细胞结构上,幽门螺杆菌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3)为研究乳酸菌Z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研究者将若干只实验小鼠均分为三组。按如表所示进行处理,几个月后检测三组小鼠胃黏膜炎症因子水平相对值(炎症反应的一个检测指标),结果如图所示。

灌胃乳酸菌Z

-

-

+

三周后灌胃幽门螺杆菌

-

+

+


注:“+”表示进行,“-”表示未进行

Ⅰ第______组和第______组结果对比说明幽门螺杆菌会引起小鼠产生炎症反应。
Ⅱ第②组和第③组结果对比,说明乳酸菌Z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起到______(选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2022-04-04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