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纯电动汽车是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它使用存储在电池中的电来发动.因其对环境影响较小,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乘用车的发展方向.研究发现电池的容量随放电电流的大小而改变,1898年Peukert提出铅酸电池的容量C、放电时间t和放电电流I之间关系的经验公式:,其中为与蓄电池结构有关的常数(称为Peukert常数),在电池容量不变的条件下,当放电电流为时,放电时间为;当放电电流为时,放电时间为,则该蓄电池的Peukert常数约为(       )(参考数据:
A.0.82B.1.15C.3.87D.5.5
2 . 塑料袋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但塑料在自然界可停留长达200~400年之久,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扎实推进污染物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2021年1月1日起,禁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塑料餐具及一次性塑料吸管等,某品牌塑料袋经自然降解后残留量与时间年之间的关系为,其中为初始量,为光解系数.已知该品牌塑料袋2年后残留量为初始量的.该品牌塑料袋大约需要经过(       )年,其残留量为初始量的10%.(参考数据:
A.20B.16C.12D.7
2023-10-13更新 | 1297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绵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四)数学(理科)试题
3 . 经研究发现:某昆虫释放信息素t秒后,在距释放处x米的地方测得信息素浓度y满足函数AK为非零常数).已知释放1秒后,在距释放处2米的地方测得信息素浓度为a,则释放信息素4秒后,信息素浓度为的位置距释放处的距离为(       )米.
A.B.2C.D.4
4 . 垃圾分类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投放和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做好垃圾分类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已知某种垃圾的分解率与时间(月)近似地满足关系(其中为正常数),经过5个月,这种垃圾的分解率为,经过10个月,这种垃圾的分解率为,那么这种垃圾完全分解大约需要经过(       )个月.(参考数据:
A.20B.27C.32D.40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碳14是碳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具有放射性.活体生物其体内的碳14含量大致不变,当生物死亡后,其组织内的碳14开始衰变并逐渐消失.已知碳14的半衰期为5730年,即生物死亡t年后,碳14所剩质量,其中C0为活体组织中碳14的质量.科学家一般利用碳14这一特性测定生物死亡年代.2023年科学家发现某生物遗体中碳14含量约为原始质量的0.8倍,依据计算结果并结合下图中我国历史朝代的时间轴可推断该生物死亡的朝代为(       )(参考数据:)
   
A.西汉B.东汉C.三国D.晋朝
6 . 垃圾分类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投放和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做好垃圾分类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已知某种垃圾的分解率与时间(月)近似地满足关系(其中ab,为正常数),经过6个月,这种垃圾的分解率为,经过12个月,这种垃圾的分解率为,那么这种垃圾完全分解大约需要经过(       )个月(参考数据:
A.20B.28C.32D.40
7 . 荀子《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进步率”和“退步率”都是1%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把看作是经过365天的“进步值”,看作是经过365天的“退步值”,则经过300天时,“进步值”大约是“退步值”的(       )(参考数据:
A.22倍B.55倍C.217倍D.407倍
8 . 某地锰矿石原有储量为万吨,计划每年的开采量为本年年初储量的,且为常数)倍,那么第)年在开采完成后剩余储量为,并按该计划方案使用10年时间开采到原有储量的一半.若开采到剩余储量为原有储量的70%时,则需开采约(       )年.(参考数据:
A.4B.5C.6D.8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的等级,声音的等级d(x)(单位:dB)与声音强度(单位:)满足d(x)=9lg.一般两人小声交谈时,声音的等级约为54 dB,在有50人的课堂上讲课时,老师声音的等级约为63 dB,那么老师上课时声音强度约为一般两人小声交谈时声音强度的(       
A.1倍B.10倍
C.100倍D.1 000倍
10 . 通常人们用震级来描述地震的大小,地震震级是对地震本身大小的相对量度,用表示,强制性国家标准GB17740-1999《地震震级的规定》规定了我国地震震级的计算和使用要求,即通过地震面波质点运动最大值进行测定,计算公式如下(其中为震中距),已知某次某地发生了级地震,测得地震面波质点运动最大值为,则震中距大约为(       
A.B.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