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5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成就的杰出代表作,其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某贾人擅营,月入益功疾(意思是:某商人善于经营,从第2月开始,每月比前一月多入相同量的铜钱),3月入25贯,全年(按12个月计)共入510贯”,则该人1月的入贯数为(       
A.5B.10C.12D.15
2 . 《周髀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书中提到:从冬至之日起,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这十二个节气的日影子长依次成等差数列,若冬至、立春、春分的日影子长的和是37.5尺,芒种的日影子长为4.5尺,则立夏的日影子长为:(       
A.15.5尺B.12.5尺C.9.5尺D.6.5尺
2020-07-13更新 | 229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哈尔滨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文科数学-十五校联考
3 . 在3世纪中期,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提出了割圆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这可视为中国古代极限观念的佳作.割圆术可以视为将一个圆内接正边形等分成个等腰三角形(如图所示),当变得很大时,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之和近似等于圆的面积.运用割圆术的思想,可得到sin3°的近似值为(       )(取近似值3.14)
A.0.012B.0.052
C.0.125D.0.235
2020-07-02更新 | 517次组卷 | 8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题
4 . 刘徽(约公元225年—295年),魏晋期间伟大的数学家,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割圆术中提出的“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这可视为中国古代极限观念的佳作.割圆术的核心思想是将一个圆的内接正边形等分成个等腰三角形(如图所示),当变得很大时,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之和近似等于圆的面积,运用割圆术的思想得到的近似值为(       
   
A.B.C.D.
2020-05-18更新 | 536次组卷 | 7卷引用:2020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高三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数学试题
5 .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芝诺发表了著名的阿基里斯悖论:他提出让乌龟在阿基里斯前面1000米处开始,和阿基里斯赛跑,并且假定阿基里斯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当比赛开始后,若阿基里斯跑了1000米,此时乌龟便领先他100米;当阿基里斯跑完下一个100米时,乌龟仍然前于他10米.当阿基里斯跑完下一个10米时,乌龟仍然前于他1米……,所以,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根据这样的规律,若阿基里斯和乌龟的距离恰好为米时,乌龟爬行的总距离为(       
A.B.C.D.
2020-05-09更新 | 777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0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三综合题(三)数学(理)试题
6 .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秦九韶在《数书九章》提出了“三斜求积术”.他把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称为小斜、中斜和大斜.三斜求积术就是用小斜平方加上大斜平方,送到中斜平方,取相减后余数的一半,自乘而得一个数,小斜平方乘以大斜平方,送到上面得到的那个数,相减后余数被4除,所得的数作为“实”,1作为“隅”,开平方后即得面积.所谓“实”、“隅”指的是在方程中,p为“隅”,q为“实”.即若的大斜、中斜、小斜分别为abc,则.已知点DAB上一点,,则的面积为________
2020-03-21更新 | 1123次组卷 | 1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数学试题
7 . 在进行的求和运算时,德国大数学家高斯提出了倒序相加法的原理,该原理基于所给数据前后对应项的和呈现一定的规律生成,因此,此方法也称之为高斯算法.已知数列,则       
A.B.
C.D.
2020-03-18更新 | 1177次组卷 | 10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返校适应训练数学试题
8 . 公元263年左右,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去逼近圆的面积求圆周率,他从单位圆内接正六边形算起,令边数一倍一倍地增加,即12,24,48,…,192,…,逐个算出正六边形,正十二边形,正二十四边形,…,正一百九十二边形,…的面积,这些数值逐步地逼近圆面积,刘徽算到了正一百九十二边形,这时候的近似值是3.141024,刘徽称这个方法为“割圆术”,并且把“割圆术”的特点概括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刘徽这种想法的可贵之处在于用已知的、可求的来逼近未知的、要求的,用有限来逼近无穷,这种思想极其重要,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按照上面“割圆术”,用正二十四边形来估算圆周率,则的近似值是(精确到).(参考数据
A.3.14B.3.11C.3.10D.3.05
9 . 元代数学家朱世杰在“算学启蒙”中提及如下问题:今有银一秤一斤十两,1秤=10斤,1斤=10两,令甲、乙、丙从上作折半差分之,问:各得几何?其意思是:“现有银一秤一斤十两,现将银分给甲、乙、丙三人,他们三人每一个人所得是前一个人所得的一半”若银的数量不变,按此法将银依次分给5个人,则得银最少的3个人一共得银(       
A.B.C.D.
2020-05-05更新 | 203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0届高三考前模拟训练理科数学试题
10 . 《张丘建算经》是我国北魏时期大数学家张丘建所著,约成书于公元466~485年间.其中记载了这样一道题:今有女子善织,日自倍,五日织五尺,问日织几何?译文是:今有一妇女善于织布,每天织的布都是前一天的2倍,已知她5天里共织布5尺.问这位妇女每天织布多少?在该问题中,若设此女子第n天织布尺,则       
A.7B.C.D.
2020-03-01更新 | 3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第三次模拟数学(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