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 盖斯定律及其有关计算 > 盖斯定律与热化学方程式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 题号:17644113
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以NH3、CO2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该反应实际为两步反应:
第一步:2NH3(g)+CO2(g)=H2NCOONH4(s) ΔH=-272kJ·mol-1
第二步:H2NCOONH4(s)=CO(NH2)2(s)+H2O(g) ΔH=+138kJ·mol-1
写出工业上以NH3、CO2为原料合成尿素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2)有pH均为2的CH3COOH、HCl、H2SO4 三种物质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若分别用这三种酸中和含等物质的量NaOH的溶液,所需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a、b、c,则a、b、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
(3)NaHSO3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用语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4)常温时,BaSO4Ksp=1.08×10-10。现将等体积的BaCl2溶液与3.5×10-3mol/L的Na2SO4溶液混合。若要生成BaSO4沉淀,B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_______
(5)下列方法中,可以使醋酸稀溶液中CH3COOH电离程度增大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滴加少量浓盐酸       b.微热溶液       c.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
(6)用0.1 mol·L-1 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00 mL、0.1 mol·L-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得到滴定过程中溶液pH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而变化的两条滴定曲线。图中M点对应的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所带来的温室效应已经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很大影响。CO2的利用也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以CO2和H2为原料合成甲醇技术获得应用。
(1)已知CH3OH (g)+O2(g)===CO2(g)+2H2O(l )        H1=-363 kJ/mol
2H2(g)+O2(g)===2H2O(1)       H2=-571.6kJ/mol
H2O(1)====H2O(g)        H3=+44 kJ/ mol
则CO2(g)+3H2(g)CH3OH(g)+H2O(g)的反应热H=___________
(2)该反应常在230~280℃、1.5MPa条件下进行。采用催化剂主要组分为CuO-ZnO-Al2O3。催化剂活性组分为单质铜,因此反应前要通氢气还原。写出得到活性组分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不同催化剂时,该反应反应热H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3)该反应可以看作以下两个反应的叠加:
CO2(g)+H2(g)CO(g)+H2O(g),平衡常数K1
CO(g)+2H2(g)CH3OH(g),平衡常数K2
则CO2(g)+3H2(g)CH3OH(g)+H2O(g)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用含K1、K2的代数式表示)
(4)反应过程中,发现尾气中总会含有一定浓度的CO,为了减少其浓度,可以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5)为了提高反应速率,采取的措施可以有___________
A.使用高效催化剂   B.在较高压强下进行   C.降低压强   D.充入高浓度CO2
(6)有人研究了用电化学方法把CO2转化为CH3OH,其原理如图所示:

则图中A电极接电源___________极。已知B电极为惰性电极,则在水溶液中,该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2-05更新 | 280次组卷
【推荐2】2019年10月27日,国际清洁能源会议(ICCE2019)在北京开幕,一碳化学成为这次会以的重要议程。甲醇、甲醛(HCHO)等一碳化合物在化工、医药、能源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1)甲醇脱氢法可制备甲醛(反应体系中各物质均为气态),反应生成1molHCHO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

已知:
则反应______
(2)氧化剂可处理甲醛污染,结合以下图象分析春季(水温约为15℃)应急处理被甲醛污染的水源应选择的试剂为______(填化学式)。

(3)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可用于工业上合成甲醇:
①按投料比将与CO充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定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则a______0(填“>”或“<”);压强p1、p2、p3由小到大的关系是______

②在温度为℃,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CO发生上述反应,起始时。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图中的M点对应的转化率,则在该温度下,对应的M点的平衡常数为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4)工业上利用CH4(混有CO和H2)与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制取H2,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表达式为k为速率常数,在某温度下测得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CO浓度(mol·L-1)H2浓度(mol·L-1)逆反应速率(molL-1min-1)
0.1c18.0
c2c116.0
c20.156.75

有数据可得,c2=______,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常数k=______
2021-10-21更新 | 116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碳、氮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对缓解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1)CO还原NO的反应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已知该反应为自发反应,则该反应的反应热H_______0(填“>”或“<”或“=”)
②已知:   
   
   
H =______(用含a、b、c的表达式表示)。
③一定温度下,将2 mol CO、4 mol NO充入2 L密闭容器。5 min到达平衡,测得N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则:
i.5min内v(NO)=_______
ii.该条件下,可判断此反应到达平衡的标志是_______
A.单位时间内,消耗2 mol CO同时形成1 mol N2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CO与NO的转化率比值不再改变。
④某研究小组探究催化剂对CO、NO转化的影响。将CO和NO以一定的流速通过两种不同的催化剂进行反应,相同时间内测量逸出气体中N2的含量,从而确定尾气脱氮率(即NO的转化率),结果如图所示:

i.由图可知:要达到最大脱氮率,该反应应采取的最佳实验条件为___________
ii.若低于200℃,图中曲线Ⅰ脱氮率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
(2)用焦炭还原NO的反应为:。恒容恒温条件下,向体积均为1 L的甲、乙、两三个容器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焦炭和一定量的NO,测得各容器中NO的物质的量n(NO)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容器
04080120160
甲/400℃2.001.51.100.800.80
乙/400℃1.000.800.650.530.45
丙/T℃2.001.451.001.001.00
①T___________400℃(填“>”或“<”)。
②乙容器达平衡时n(N2)=___________mol。
2022-02-19更新 | 1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