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春秋争霸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历史与西周最明显的一个不同点是王权衰微,周天子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西周王室还能做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春秋则已成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在春秋三百年大国争霸的过程中,大批小国被强国吞并。春秋初期见于史载的120余国,到春秋末只剩大约三分之一。

——《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春秋时大国作战主要是为了争夺中间空旷地带和控制弱小国家,并不倾全力而战,作战时讲究阵形、程序、礼节,多少带有“文质彬彬”的色彩。因此其作战规模也比较有限,大战用兵不过万人左右,一二日即决出胜负,战国时期的作战则大多是为了歼灭对方主力,予敌军以毁灭性打击,“文质彬彬”的色彩完全消失。各国“能具数十万之兵,旷日持久者数岁”。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各国纷纷进行变法,最终各自建立起君主集权的官僚制政治形态,为以后大一统专制帝国出现奠定了制度上的基础。

——《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的政治背景。
(2)根据材料二,我们可以看出从春秋到战国,战争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
2 . 关于春秋的争霸战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衰微
②目的是维护周天子的威信
③争霸的实质是争夺土地、人口、财产和政治上对别的诸侯国的支配权
④争霸战争具有正义性与侵略性的两面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动荡的春秋时期有很多种说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日渐衰微
②争霸战争具有两面性
③争霸的实质是要获取更多的政治权力
④争霸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2022-11-1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春秋战国时期,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之中,兼并战争、制度变革和思想学术的繁荣,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春秋时大国作战主要是为了争夺中间空旷防衔地带和控制弱小国家,并不倾全力而战,作战时……带有“文质彬彬”的色彩,……作战规模也比较有限,大战用兵不过万人左右,二二日即决出胜负。战国的作战则大多是为了歼灭对方主力,……“文质彬彬”的色彩完全消失。各国“能具数十万之兵,旷日持久者数岁”,作战规模明显扩大……战国战争动员之广、杀伤之重远非春秋所及……孟子所抨击“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的状况,在战国是十分普遍的。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问题一: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时期生产力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问题二: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与战国时期战争在目的和特点上的不同?
问题三: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熠熠生辉”局面的名称及其出现的背景。
5 . “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该材料反映了春秋争霸的(     
A.背景B.内容C.性质D.影响
6 . 关于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衰微
B.争霸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
C.争霸的实质是为了争夺地盘,取得号令诸侯的霸权
D.争霸的结果是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也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7 . 社会转型往往引发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诸多方面的变革。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一个充满活力、能量和创造力的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给中国带来了一场农业革命。”

——费正清


(1)材料一中提到的“时期”是哪一时期?为什么说“铁制农具和牛耕给中国带来了一场农业革命”?

材料二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了自身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图拓展疆域。

——摘编自七年级上册教科书


(2)据材料二的描述,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利与弊。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社会急剧变化,各种学说蓬勃兴起。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出现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3)材料三中“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指的是什么?据材料三写出这一局面出现的背景。
2022-12-1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社会转型往往引发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诸多方面的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是一个充满活力、能量和创造力的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给中国带来了一场农业革命。”

——费正清

材料二: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了自身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图拓展疆域。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上》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社会急剧变化,各种学说蓬勃兴起。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辫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出现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材料四: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1)材料一中提到的“时期”是哪一时期?农业革命”?为什么说“铁制农具和牛耕给中国带来了一场。
(2)据材料二的描述,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利与弊。
(3)材料三中“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指的是什么?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局面出现的背景。
(4)材料四提到了“商君”改革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秦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关于春秋争霸战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的衰微
B.争霸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
C.争霸的实质是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的特权
D.争霸的结果是给社会带来灾难,但也客观促进了民族融合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春秋时期,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诸侯争霸成为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关于春秋争霸战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被灭
B.争霸的目的是为了各诸侯国自身的利益
C.争霸的实质是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
D.争霸的结果是给社会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诸侯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