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文化自信是具有科学性的时代命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材料二   皆称(称赞)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叹服他擅于记事说理的能力),辨而不华(不用华丽的词藻去说明),质而不俚(道理质朴却不粗俗),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夸大好的方面),不隐恶(不隐瞒坏的方面),故谓之实录。

——《汉书·司马迁传》

材料三   纵观《伤寒杂病论》一书,结合后世对其学术思想的研究,可见他从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既病防变、愈后防护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蕴之于理法方药之中,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医理论思想研究》

材料四   从永嘉南渡以来,中原百姓不断南下,带来了大量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政府先后采取一系列政策,使得南北农民彻底结合,从而使北方生产工具和技术同南方水田种植经验相结合,使得江南农业得到快速发展。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新编》

(1)材料一中,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熠熠生辉”的局面称为什么?面对战乱和社会巨变,提出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法家集大成者是谁?汉武帝时期,采用谁的哪一建议,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不虚美,不隐恶”是对西汉哪部史学著作的评价?该著作有什么重要的史学地位?
(3)材料三中《伤寒杂病论》一书的作者是谁?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尊称为什么?结合材料说明现在我们接种疫苗预防疾病,应用了他的哪一理论?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回答,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一条即可)。若你想了解同时期北方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最好查阅当时哪一农学著作?它的作者是谁?
2024-01-0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它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这里评价的是(     
A.远古的传说B.百家争鸣C.焚书坑儒D.兴办太学
3 . 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正因为时代、角度不同,所以许多历史人物对思想文化活动见仁见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

——班固《汉书艺文志》

(1)你认为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二   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其对文化上危害也最长远。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2)材料二中,中国古代文化遭受到的第二次“厄运”是指什么?

材料三   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

——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

(3)结合材料二、三,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活动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材料四   其实佛教是一个极广泛的称呼,也可以说是印度带来的文化,渗透到中国的思想,文学,美术,建筑,科技和民俗各方面的一个概称。它一方面需要与中国固有的信仰不发生根本的冲突,才能两者相折中的互相融合。另一方面则是在这条件下,它也就无孔不入。

——倪端《历史的主角黄仁宇的大历史观》

(4)请结合魏晋南北朝文化成就,举出统治者为了宣扬佛教而开凿的两处石窟。
(5)通过对上述材料,你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有哪些认识?
2023-12-2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五四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智慧结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或“广府戏”。2009年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发源于佛山,主要流行于两广、台湾和港澳,在海外广东华侨聚居地区也有演出。粤剧传统例戏忠实地反映了早期粤剧广场演出的形态,至今仍在农村表演。粤剧经典剧目继承了民间传说、京剧、昆剧等著名剧目。随着新媒体的诞生,有些著名粤剧如《帝女花》《红楼梦》等被拍摄成电影、电视剧、话剧、音乐剧等。

——摘编自胡雪峰《粤剧》

材料二   何尊(见题311图)是西周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青铜尊,尊体以雷纹为主,浮雕为饕餮纹,造型精美雄奇。其内底的铭文(见题312图)记述了周成王营建东周、举行祭祀、赏赐臣子的一系列活动。其中“宅兹中国”一词是目前发现的“中国”一词最早的记载。

   

311   何尊题312   何尊内底铭文

——摘编自唐浩明等主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中(佛山版)》

材料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类型

类型涵盖内容
思想型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优秀人文精神
知识型国学经典、节日节气和人文民俗
技艺型绝学绝技、手艺工艺和传统艺术
实物型历史遗址、可移动文物和传统用品

——摘自高文苗《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材料四   对于诸子百家思想是否优秀的评价,仍要以新时代为评判标准,要以是否与新时代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是否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目标的实现相适合。其中,儒家、道家与法家等思想,同样要能够基于新时代的要求,取其精华,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的全面发展,服务于国家、民族、社会与人民的共同进步。

——摘自高文苗《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1)根据材料一,归纳粤剧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何尊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分类,并说说它入选中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的理由。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诸子百家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并选择其中一个学派的重要思想,说明其能成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理由。
2023-09-17更新 | 105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正因为时代、角度不同,所以许多历史人物对思想文化活动见仁见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班固《汉书·艺文志》

材料二: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其对文化上危害也最长远。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材料三: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

——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

材料四:其实佛教是一个极广泛的称呼,也可以说是印度带来的文化,渗透到中国的思想,文学,美术,建筑,科技和民俗各方面的一个概称。它一方面需要与中国固有的信仰不发生根本的冲突,才能两者相折中的互相融合。另一方面则是在这条件下,它也就无孔不入。

——倪端《历史的主角黄仁宇的大历史观》


(1)你认为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中国古代文化遭受到的第二次“厄运”是指什么?
(3)材料二和材料三中,作者分别怎样评价董仲舒?结合材料二、三,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活动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4)请结合魏晋南北朝文化成就,说明佛教怎样“渗透到中国的美术、建筑”。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京师之钱累巨万,贯(穿钱的绳子)朽而不可校(计数);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於外,至腐败不可食。”(译文:京城(国库)中的钱币堆积有百万万之多,串钱的绳子朽烂,钱币散落不可计数:国家粮库中的粮食因为不断地存入新的粮食,而没有多余的地方,只好把新粮放到陈粮的上面,都满溢到粮仓的外面,直到粮食腐烂而无法使用。)

材料二   汉初在沿用秦地方管理制度外,对于一些王公和战争功臣,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国,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材料三   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

材料四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

——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材料五   现代世界文明赖以建立的基本发明创造,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曾经改变了世界,直到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

——坦普尔《中国——发明创造的国度》


请回答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阐述的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出现的第一个治世局面,历史上称之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汉初分封的一些诸侯王后来对中央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汉武帝实行了什么措施来消除这一威胁?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道路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百家争鸣的评价。
(5)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说说,“改变了世界”的中国发明有哪些?
2023-02-2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根据《汉书》记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大约有“千八百国”。到春秋时期,还剩140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期,只剩下十几个诸侯国。

材料三:……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对周王朝的统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评价这一变化。
(3)材料三“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2023-02-1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下列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当时思想和学术的繁荣B.促进了战国时期民族大交融
C.是我国古代一次思想解放运动D.为祖国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
2023-01-0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城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烟烟生辉,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对“诸子百家烟烟生辉”的局面评价正确的是(     
A.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B.古代中国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C.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坚实基础D.历史上第一次民族交融高潮
10 . 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正因为时代、角度不同,所以许多历史人物对思想文化活动见仁见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

——班固《汉书艺文志》


(1)你认为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二   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其对文化上危害也最长远。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2)材料二中,中国古代文化遭受到的第二次“厄运”是指什么?

材料三   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

——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


(3)材料二和材料三中,作者分别怎样评价董仲舒?
(4)结合材料二、三,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活动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材料四   其实佛教是一个极广泛的称呼,也可以说是印度带来的文化,渗透到中国的思想,文学,美术,建筑,科技和民俗各方面的一个概称。它一方面需要与中国固有的信仰不发生根本的冲突,才能两者相折中的互相融合。另一方面则是在这条件下,它也就无孔不入。

——倪端《历史的主角黄仁宇的大历史观》


(5)请结合魏晋南北朝文化成就,说明佛教怎样“渗透到中国的美术、建筑”。
(6)通过对上述材料,你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有哪些认识?
2022-08-1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