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都江堰这一古代水利工程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2)在材料二这件文物上出现了两段铭文,依据材料,分别写出与这两次铭刻直接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并计算这两件事相隔多少年。
(3)材料一、二分析所涉及历史事件产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020-07-3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材料二:



(1)材料一中李白盛赞的“秦王”是谁?他所建立的王朝在中国历史上有何地位?
(2)根据材料二两幅图片所示,概括秦王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2019-12-1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识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它能帮我们构建历史时空概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的诸侯国建立与哪一制度有关?这一制度建立的目的是什么?
(2)从图二到图三发生了什么变化?
(3)根据图四信息,写出秦朝的相关史实。
秦的都城:▁▁▁▁▁       秦统治地方的制度:▁▁▁▁▁     秦的疆域南达:-------------
(4)按照下图提示,概括从图一到图四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2020-08-0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唐 李白

材料二


材料三: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唐 胡曾

材料四: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谁? “扫六合”指的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结构图反映的是秦朝首创的哪一制度?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央政府设置了“三公”,其中分管行政的是哪一职位? 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实行了哪一行政制度?   
(3)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朝统治者在经济、文化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4)材料三中的“胡”指哪个少数民族? 为了抗击这个少数民族,秦王采取了什么措施?   
(5)依据材料四,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2020-03-18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公元前230年起,秦国只用了十年时间,就完成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从此一个广袤的统一帝国就在中国历史上诞生了。

为了防止再次分裂,秦始皇从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出发,采用郡县制牢牢地掌握了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权。他通过在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中实行的官僚制度,形成了一整套高度发达的中央管理体系,并以古今第一帝的始皇帝身份将自己凌驾于政府之上,最终为大一统制度的实现奠定了君主集权和官僚统治的组织保证。

建立起统一国家行政管理制度的秦始皇,又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推行了巨大的统一工程,铸就了中国古代大一统制度的雏形。

秦统一中国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当时消除了国家分裂的局面,使整个中国达到了空前的统一和繁荣,关键在于它找到了一套大一统制度,并使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长期有效的一套规则。

——摘编自杨松华《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


(1)秦国完成“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的时间是哪一年?
(2)秦始皇采用郡县制的目的是什么?
(3)请你从经济、文化两方面分别列举一条秦始皇推行巨大统一工程的措施。
(4)根据材料,概括秦统一中国的意义。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这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变法法令:“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三,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多缴租税者,免其徭役。四、建立县制,全国划分为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

材料二: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他的这种重刑思想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严刑峻罚、惩办威吓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刑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给广大人民带来了许多苦难。

——《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

材料三: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

——维基百科

材料四:秦王扫六合(六合,天地四方。扫六合,横扫天下之意),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节选)


(1)如果你是人群中的旧贵族,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一条措施最为不满?理由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说明商鞅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
(3)材料三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措施,请根据材料三的内容概括这项措施的名称。在这项措施的基础上,秦灭六国后又实行了哪些有利于各地交流的经济文化措施?
(4)材料中的秦王指的是谁?这段材料赞赏的是他于哪一年统一天下?
2019-11-1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高州市九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

——胡曾《流沙》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材料三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 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西汉)贾谊《治安策》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哪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现象?据材料概括该历史时期的最主要阶段特征。
(2)材料二赞颂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
(3)结合对材料三问题的处理及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
2020-05-0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城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秦始皇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二   汉初,在实行秦朝制度的同时,分封了一些王国。诸侯王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三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式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四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由秦始皇首创的“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的制度是什么?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秦朝在全国推行了什么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汉初在地方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诸侯王拥有哪些权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的措施。
(4)依据材料四,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不可抄袭原材料作为答案)
2020-01-19更新 | 29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他驱动万乘战车,点燃遍地烽烟……诸侯割据,十一年间便成了无影无踪的旧梦——这是中国大陆上第一次真正的统一……中国大陆永远联成了统一的整体。”


(1)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谁?该材料描述了什么事件?

材料二:秦统一后“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对政令的推行和文化交流造成了障碍;币制的混乱状况也不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面对存在的问题,政府急需为各行各业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2)针对材料二所述的问题,秦政府制定的统一标准是什么?

材料三:汉初在沿用秦朝地方管理制度外,对一些王公和功臣,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国。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3)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国后来的发展对中央造成极大的影响,汉武帝继位后采取什么措施消除这一影响?针对地方上“铸造钱币”的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四:《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4)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的建议。这一建议被采纳,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六合,天地四方。扫六合,横扫天下之意),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节选)


(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谁?他统天下是哪一年?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秦朝中央掌管监察的是哪一官职?在地方实行什么行政制度?

材料三   汉高祖分封子弟做诸侯王,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3)根据材料三,西汉王朝出现了什么问题?

材料四   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汉书》


(4)根据材料四,“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5)概括以上制度和措施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2020-02-1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曲靖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