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改正。
(1)“文景之治”时,田赋最低降至二十税一。(     )
改正:_________
(2)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西安。(     )
改正:_________
(3)世界上迄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是四羊方尊。(     )
改正:_________
(4)人面鱼纹彩陶盆是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     )
改正:_________
2021-12-0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霍邱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读“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时空观念]
(1)陈胜、吴广在______(地名)发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项羽率领起义军在______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
[历史解释]
(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两条)。

材料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3)西汉建立时,为什么会呈现材料中的状况。
2021-12-0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霍邱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稻香话丰年,农业系民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如图的农作物,……     距今7000年的浙江余姚某遗址也发现了此作物大量谷壳的堆积。


——摘编于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材料三:文帝重视农业,十三年下诏全免田租。景帝元年复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定制。文帝时,丁男徭役减为“三年而一事”,算赋也由每年百二十钱减为四十钱。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


(1)据材料一,指出图中是何种农作物?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某遗址”是哪一原始居民的生活区域?
(2)结合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你从中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它们出现的作用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文帝、景帝发展农业的措施。他们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我国农业发展献计献策。
2021-11-1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六中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无为而治”的“无为”指的是顺应自然,不作过多干预,不妄为。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治国理念的是
A.秦朝“收太半(三分之二)之赋”
B.汉高祖时期实行“十五税一”
C.文景时期实行“三十税一”
D.文景时期改每人每年服徭役一个月为三年一个月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提倡(     
A.以农为本,轻徭薄赋B.以德化民,减轻刑罚
C.勤俭治国,以身作则D.合并郡县,惩处贪官
2021-05-31更新 | 142次组卷 | 9卷引用:安徽省涡阳县王元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文物是物化的历史、凝固的历史,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佐证。从下面这幅汉墓出土的牛车的文物图片中,我们能提炼出的最准确的信息是(     
A.西汉初年牛车普及B.牛力气大,适宜拉车C.当时交通不便D.西汉初年经济凋敝
7 .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者实行了(     
A.统一文字,焚书坑儒B.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C.严刑酷法,勤俭治国D.盐铁官营,统一铸币
2021-01-2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社会状况,西汉统治者采取的治国策略是
A.以德化民B.削弱侯国C.实行分封D.休养生息
9 . 西汉初期,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下列不属于这一政策的是
A.下令“兵皆罢归家”,还乡务农B.释放奴婢为平民
C.大建宫殿陵墓D.轻徭薄赋,减轻赋税
2019-12-1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史实让人们认识到:要想避免王朝灭亡的命运,一国之君应该“以德化民”。以下君王中做到了“以德化民”的是
A.周幽王B.秦始皇C.秦二世D.汉文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