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如图甲某实验小组同学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1)请按图甲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______(要求滑片P向右滑时接入电阻变小)。
(2)实验小组同学通过实验,测出了多组数据记录在了下表中:
实验次数12345
电压U/V0.51.01.52.02.5
电流I/A0.100.200.300.400.50

根据这组实验数据可总结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3)小组同学共用两节新干电池(电源电压为3V)完成上述实验,他们选取的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至少为______Ω。
2021-06-13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湖南省长沙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测试物理试题(一)
2 . 如图王兵同学在做探究声音怎样传播的实验,他的探究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请你将其中所缺的内容补上。

(1)将一只正在响铃的小闹钟放在玻璃罩内,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清楚的铃声;
(2)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
(3)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又能听到清楚的铃声。
通过上述探究,王兵同学通过总结推理得到的结论是:声音可以在______中传播,但不能在______中传播。
2021-10-19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武冈二中2021-2022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
3 . 小丽等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小丽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多次弹开。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产生的;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_,这种思维方法叫做_____(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
(3)若实验过程中小丽同学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将听到音叉发声的响度变大,看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变大。根据实验现象的变化,你又可以总结出_____的结论。
2022-10-09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4 . 欧姆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王锐同学为探究小明提出的问题,设计如图所示电路,并准备了充足的实验器材.   

(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下面是王锐同学写的实验步骤,但是不够全面,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节电流表、电压表,使指针归零;
②断开开关,按照电路连接实物,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________
③用开关试触,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
________
________,用电流表测电阻中的电路I2 , 用电压表测电阻两端的电压U2 , 并记入表格;
⑥重复以上步骤,共做6次试验,将I3、U3、I4、U4、I5、U5、I6、U6记入表格;
⑦收拾试验器材.
(2)如表是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记录的几组实验数据,通过对表中数据的分析,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实验次数12345 6
U/V0.51.01.52.02.53
I/A0.10.20.30.40.5 0.6
(3)王锐还想接着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先后6次改变A、B间的电阻值(如图),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并记录在表中.   
实验次数I/A A、B间电阻值R/Ω
1 0.80 5
2 0.60 10
3 0.48 15
4 0.40 20
5 0.34 25
6 0.30 30
①王锐分析表中数据,发现总结不出电流跟电阻的定量关系,你认为其原因是________
②王锐认真思考后发现了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错误,并采取了正确的实验操作.每次改变电阻值后,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
③正确操作实验后,王锐将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请分析表中的数据,归纳出导体中的电路跟导体电阻的关系________
实验次数12345 6
R/Ω51015202530
I/A1.200.600.400.300.24 0.20
2019-03-16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湖南省岳阳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仿真(二)物理试题
5 .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给出这样一个结论:物体的运动需要靠力来维持。因为这个结论在地球上不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直到一千多年后,才有伽利略等人对他的结论表示怀疑,并用实验来间接说明。这个实验如图所示,他是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观察、比较小车沿不同的平面运动的情况。

(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其目的是让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上开始运动时获得相同的_______________
(2)一般人的思维都局限在直接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但科学家们却能发现,物体运动的表面越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就___________,因此物体运动的距离就越长;并由此推理出进一步的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将______________。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就是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6 . 在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滑,小车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在实验中,影响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距离远近的主要因素是小车的速度和水平面的粗糙程度,实验主要是探究不同粗糙程度的表面对小车运动的影响,应该让小车每次开始时的速度都一样,为了保证小车每次到达斜面底端时,有相同的速度应该___________。这种研究方法叫___________
(2)结论: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运动得___________
(3)推理:如果表面绝对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___________
(4)牛顿第一定律是___________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家的___________而总结归纳出来的;
(5)通过实验探究后,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知识有更深一层的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______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6)如果要测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时所受阻力的大小,正确做法是:___________
(7)在水平面滑行的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7 . 小青用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所用杠杆刻度均匀,各钩码相同。

(1)静止于支架上的杠杠如图甲示,应将杠杠右侧的螺母向_______调节,使杠杠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
(2)在杠杆两边分别挂上数量不同的钩码,改变钩码数量和位置,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记录数据,总结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根据结论可知,要使杠杆呈图乙中的水平平衡状态,应在B点挂_______个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替换B点的钩码,始终竖直向下拉杠杆,使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过一个小角度(图丙),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_______
2022-03-31更新 | 991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3月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8 . 小芳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但稍作思考之后,就将电路改进为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她这样改进有何好处?_____

在实验过程中,她保持电源电压不变,通过调节电阻箱先后6次改变AB间的电阻值,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次数

I/A

AB间电阻值R

1

0.80

5

2

0.60

10

3

0.48

15

4

0.40

20

5

0.34

25

6

0.30

30

(1)小芳分析表1中数据发现总结不出电流跟电阻的定量关系,你认为其原因是_____
(2)小芳认真思考后发现了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错误,并采取了正确的实验操作。你认为小芳每次改变电阻后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____
(3)正确操作实验后,小芳将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2中,请分析表2中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探究结论?_____
表2

电流I/A

1.20

0.60

0.40

0.30

0.24

0.20

电阻R

5

10

15

20

25

30

9 . 阻力对运动物体的影响这个实验如下图所示,实验中是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观察、比较小车沿不同的表面运动的情况.问:

[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让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上开始运动时获得相同的_____
[2]一般人的思维都局限在直接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但科学家们却能发现物体运动的表面越光滑,相同情况下物体受到的_____就小,因此物体运动的距离越长;并由此推想出进一步的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_____.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也称_____定律,就是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这个定律因为是用_____的方法得出,所以它_____[选填:“是”或“不是”]用实验直接得出的.
2019-04-2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澧县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10-11九年级下·北京·阶段练习
10 . 小桦按图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在此实验过程中,她保持电源电压不变,通过调节电阻箱先后6次改变A、B间的电阻值,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次数I/AA、B间电阻值R/Ω
10.805
20.6010
30.4815
40.4020
50.3425
60.3030
(1)小桦分析表1中数据发现总结不出电流跟电阻的定量关系,你认为其原因是______
(2)小桦认真思考后发现了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错误,并采取了正确的实验操作。你认为小桦每次改变电阻后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确操作实验后,小桦将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2中,请分析表2中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探究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2
电流I/A1.200.600.400.300.240.20
电阻R/Ω51015202530
2019-01-30更新 | 901次组卷 | 2卷引用:2011年湖南省涟源市初二第一学期末物理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