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安安同学所在的兴趣小组正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正确连接好电路并检查无误后,安安进行了多次实验,得出如下表所示的数据。进行以上3次实验是通过___________方式实现的;(选填序号)

A.改变小灯泡的规格       B.改变电池节数

实验次数

A处电流

B处电流

C处电流

1

0.2

0.4

0.6

2

0.4

0.8

1.2

3

0.6

1.2

1.8

(2)分析各组数据后,安安总结出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是:并联电路中,___________

(3)完成以上探究后,安安进一步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他把两只小灯泡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如图丙所示。闭合开关时,发现小灯泡不亮,亮,安安于是将电压表连在图中AB两点,测得由此可知,电路中存在的故障是___________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两只小灯泡均能发光,重新测量的结果为:,根据以上测量结果安安得出结论:在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且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等于电源两端电压。同组的宁宁认为安安的结论是错误的,要得出正确的结论,下一步应该是___________

2 . 小明做探究真空是否能传声的实验,如图所示。

(1)如图,把正在响铃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在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变 _____
(2)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又会听到铃声逐渐变 _____
(3)推理过程: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 _____;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电铃响铃的声音了;
(4)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 _____,真空不能 _____
(5)此实验中,用抽气机抽气 _____(填“能”或“不能”)得到真空,实验的结论是通过 _____(填序号)得出的结论,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个理想实验。
A.实验推理
B.实验验证
C.归纳总结
2023-04-14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正道高级完全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题(二)
20-21八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
实验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小明做探究真空是否能传声的实验,如图所示。
(1)如图甲,把正在响铃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在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变___
(2)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又会听到铃声逐渐变____
(3)推理过程: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____;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电铃响铃的声音了;
(4)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真空不能____
(5)此实验中,用抽气机抽气____(填“能”或“不能”)得到真空,实验的结论是通过____(填序号)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学习的第一个理想实验;
A.推理假设       B.实验验证       C.归纳总结
(6)小明还想利用家里的暖水瓶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如图乙所示是暖水瓶的简易剖面图。他把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下列是他设计的几组比较因素,其中合理的是____(填序号);
A.将同一个暖水瓶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B.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
C.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D.把同一个暖水瓶的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2020-09-16更新 | 977次组卷 | 10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4 .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轻质杠杆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可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便于测量______
(2)如图乙所示,杠杆上刻度均匀,在A点挂3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______ 个相同的钩码;
(3)多次实验并记录数据如下表,总结数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 (用表中物理量符号表示);此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

次数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1

1

4

2

2

2

2

3

4

3

3

3

3

3

(4)在图乙实验中,当杠杆平衡后,将AB两点下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将______ (选填“左端下沉”、“右端下沉”或“仍保持静止不动”);
(5)小明同学完成实验后,认为杠杆平衡的条件还可以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小华同学为了证明他的结论是错误的,于是做了如图丙的实验。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地拉着B点,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变成倾斜地拉,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6)人类很早以前就会使用杠杆了。如图丁是我们的祖先在建造宫殿时利用杠杆撬动沉重木料时的情景,该杠杆属于______ 杠杆。
2023-07-0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云南师大实验中学中考物理诊断试题
5 . 如图甲、乙所示是某同学复习力与运动时做的两个实验。

(1)如图甲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①图中AB段的距离____cm。测得时间,则AB段的平均速度____cm/s;
②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______
③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是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
(2)如图乙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所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毛巾、棉布和小车。
①实验时要固定斜面,并让小车从斜面上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等”);
②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选填“大”或“小”),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远;
③牛顿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总结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下列结论的得出与牛顿的方法相同的是______
A.真空不能传声       B.凸透镜成像规律
C.二力平衡的条件       D.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2024-05-0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西双版纳九年级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6 . 如图所示,探究小组利用铁架台、带有刻度的杠杆,细线、若干相同钩码、弹簧测力计等实验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在挂钩码前,小组发现杠杆左端高右端低(如图甲),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中将杠杆调节到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接着小组在杠杆的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若在AB下方再增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______(选填“仍在水平位置平衡”、“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或“逆时针方向转动”);
(3)如图丙是已经调节平衡的杠杆,用弹簧测力计在杠杆C处竖直向上拉,在A处挂上适当的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A处挂的钩码为______个;(每个钩码质量50g)
(4)该小组同学根据图乙实验结果,马上总结结论:杠杆平衡条件是:F1L1=F2L2,你认为这样的探究方法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5)如图丁,工人在使用扳手时,在扳手手柄上加了一个长套筒,通过实验,小华明白这是通过______的办法省力,图中工人沿不同方向施力均能把螺丝拧起,则Fa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Fb,原因是______
2023-12-27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7 . 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实验时,将光屏 ___________放置在平面镜上,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方向射到O点,可在纸板F上看到反射光线,若此时将纸板F沿ON向后折转任意角度,在纸板F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___________;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 ___________(选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
(2)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得出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观察实验数据总结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时,发现表格中有一组数据有误,这组数据是第 ___________次实验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

20°

2

40°

40°

3

60°

30°

4

80°

80°


(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反射光线将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说明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___________的;
(4)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观察反射角的变化,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选填“减小误差”或“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2022-09-0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十中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8 . 某物理小组“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实验器材:电源(4.5V)、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定值电阻R1=5Ω、R2=10Ω、R3=20Ω,滑动变阻器(20Ω 2A)、开关、导线若干。
(1)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
①应保持_____不变,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
②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_____
③小明选用5Ω和10Ω的两只电阻分别进行实验,绘制出I-U图如图乙所示。分析M或N图像可得到实验结论:_____。其中M对应的电阻阻值是_____Ω。
(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①首先将定值电阻R1=5Ω接入AB间,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位置,使R1两端电压为2V;然后电阻R1=5Ω换成R2=10Ω时,闭合开关,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同时眼睛应注视_____(选填“滑片P”、“电流表”或“电压表”);
②最后将R3=20Ω接入AB间,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电压表的示数都无法达到2V。为顺利完成实验,所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为_____Ω;
③更换滑动变阻器完成实验,归纳总结得出实验结论。
2013·江苏苏州·中考真题
9 . 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入射角α0°15°30°45°60°
反射角β0°15°30°45°60°
折射角γ0°11°22.1°35.4°40.9°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_____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___,且折射角___(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
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
是否存在不足?答:___(是/否);请简要说明理由:___
2019-01-30更新 | 692次组卷 | 30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长城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
10 .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①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②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③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④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⑤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
(1)铁块分别在水中1一2一3的位置,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怎样变化?在位置3一4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又怎样变化?能说明什么问题.________
(2)比较实验的整个过程,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变化规律,可以总结出什么结论.能证明上述哪个猜想是正确的?________
2019-03-21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云南省西双版纳国际度假区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