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小明做探究“真空是否能传声”的实验,如图所示。

(1)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在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变_______,最后几乎听不到声音。
(2)推理过程: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小;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电铃响铃的声音了。
(3)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
(4)此实验中,用抽气机抽气不能将玻璃罩内抽到绝对真空,实验的结论是通过______(填序号)得出的,该实验是我们学习的第一个理想实验。
A.假设推理        B.实验验证                         C.归纳总结
2 . 学习分子的有关知识后,小明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在观察研究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
①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有关.
②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明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来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两杯水颜色变化的快慢.
小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了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之间的关系.
问题:(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得到的结论是:_____
(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放入相同质量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_____
(3)做这个实验时,_____(选填“能”或“不能”)搅动杯中的水.
2019-10-21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2019-2020学年九年级9月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3 .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同一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则:

(1)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底的______相同,比较小车经过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运动距离远近的物理研究方法叫:______
(2)结论: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前进得越______
(3)推理:如果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永远做______
(4)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______而总结归纳出来的。
4 . 为了探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某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实验中各元件均完好,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请对照图甲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补充完整;(导线不能交叉)(        )
(2)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正确连接好实物电路后,闭合开关S,缓慢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观察、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同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请你根据表格中实验数据在图丙中描绘出IU图像。(       )

电阻R

10Ω

电压U/V

1.0

2.0

3.0

4.0

5.0

6.0

电流I/A

0.1

0.2

0.3

0.4

0.5

0.6

(4)根据IU图像可得出实验结论: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小组中有同学认为无需借助图像,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也能得出上述结论。但有些同学却认为根据IU图像总结得出实验结论更好一些,其理由是:___________
2023-05-2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C20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学业水平检测物理试题
5 . 表中列出的是一组音乐的频率,同学们通过讨论总结出下面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音符

1

2

3

4

5

6

7

音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频率/Hz

256

288

320

341.3

384

426.7

480

A.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响度越大B.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C.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低D.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色越好
2022-11-09更新 | 166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6 . 学习分子的有关知识后,小明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在观察研究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
①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有关.
②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

小明他们从实验室取来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在其中放入质量相同的热水和冷水,并各滴入一滴红墨水,然后观察两杯水的颜色变化的快慢.
小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之间的关系.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放相同质量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
(3)做这个实验时,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搅动杯中的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
2018-03-30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五十五中2018-2019学年九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
7 . 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

(1)如果要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用的办法有(写出一条即可)______
(2)在观察水的沸腾过程中,这位同学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乙所示,______图(选填“a”或“b”)是水沸腾时的图像;
(3)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温,得到如表的数据,根据数据分析可得水沸腾时的温度是98℃,当时的气压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时间/min0123456789
温度/℃90929496989898989898
(4)请在图丙的方格纸中作出“温度﹣时间”关系图像;______
(5)该同学根据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得出如下结论:
①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②前4min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③你还可以总结出的结论有______
(6)水沸腾后如果停止对水加热,水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继续沸腾,结合上面的实验现象可知水沸腾的条件是______
(7)实验中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丁中a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______
A.a图线
B.b图线
C.c图线
D.d图线
2021-11-2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8 .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选择溢水杯、水、弹簧测力计、石块、小桶、细线等器材进行实验,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A.图甲测量物块的重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
B.图乙测量空桶的重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
C.图丙将水倒入溢水杯中;
D.图丁把挂在测力计下的物块浸没在水中,用小桶接着溢出的水,读出测力计示数为F3
E.图戊测出小桶和被排开水的总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4
F.记录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整理器材。
(1)分析评估上述实验,指出操作步骤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____
(2)改正错误后,进行实验收集测量数据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数据仍用图中物理量符号表示),比较FG的大小关系,如果关系式___________成立,即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3)若把图丁中石块向下移动少许(不接触底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__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的,石块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是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的。
2021-07-14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物理试题
9 .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滑,小车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底端的______相同;
(2)由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运动得______
(3)推理:如果表面绝对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永远做______
(4)牛顿第一定律是在______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______而总结归纳出来的。
2020-10-03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10 . 在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处静止开始下滑,小车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底端的 ____________ 相同;
(2)结论: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运动得 ____________ ;(选填“越远”或“越近”)
(3)推理:如果表面绝对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_________________ 运动;
(4)牛顿第一定律是在 ____________ 的基础上,通过科学 ____________ 而总结归纳出来的;
(5)通过实验探究后,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知识有更深一层次的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 _____________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020-04-26更新 | 2967次组卷 | 20卷引用:【万唯原创】2018年安徽省中考面对面练习册 第5讲 力 运动和力 第2节  牛顿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