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8 道试题
1 . 乐平市第三届师生物理实验操作大赛上,小明组与小作组分别展示了下面两个实验;

(1)图甲是小明组展示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能_________,他在透明玻璃板中既能够看到蜡烛A的像,同时又能看见玻璃板后的蜡烛B,这是因为在玻璃与空气分界面处分别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 (选填“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或“光的折射”);
(2)图乙是小华组展示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各元件位于图中的位置时,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_________的实像;________ (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将蜡烛移至5cm刻度线处,其他元件的位置不变,若使清晰的像呈现在光屏上需在蜡烛与透镜间放置一个_______视眼镜。
2024-01-30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2 . 实验探究是物理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考查的角度也是多方位的。

(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图1所示,组装器材时,应将玻璃板______放置在水平白纸上。益军在玻璃板前放棋子A,他发现棋子A成像不够清晰,可将手电筒对着______(选填“棋子A”“棋子B”或“平面镜”)照射;再拿一只完全相同的棋子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棋子A的像重合,这样做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2)为进一步探究液体沸腾规律,小琴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烧杯与试管内分别装入适量的水,甲、乙温度计分别测量烧杯和试管中水的温度。

①组装器材时,酒精灯应______(选填“点燃”或“熄灭”),以确定烧杯的位置。

②当甲温度计的示数达到99℃时,烧杯中的水开始沸腾,大量气泡______(选填“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从杯底往上升。

③当乙温度计示数达到99℃时,示数保持不变,但试管内的水始终没有沸腾,其原因是______

④当小琴往烧杯中的水加入少量食盐后,发现试管中的水能够沸腾,说明加入食盐后水的沸点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024-01-2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3 . 某同学在进行光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

(1)如图甲探究“光的反射”实验中要使用硬纸板显示光路,在硬纸板上发生的是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如果硬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硬纸板入射时,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2)接着他又探究了“平面镜成像特点”,如图乙所示实验时,为确定像的位置,应在图中的______(选填“”“”或“”)处观察蜡烛的像,若用物理书挡在玻璃板的后面,那么小明在该处______(选填“还能”或“不能")看到蜡烛的像;
(3)随后他完成了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实验时凸透镜不动,不断改变物距,测出对应的像距,绘制出物距和像距关系图象如图甲所示,则凸诱镜的焦距为_______cm。图乙所示,光屏上有清晰的像(未画出),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的实像;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只将凸透镜移到______cm刻度处,就可以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4 . 如图甲,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

(1)为便于观察,实验最好在较________(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
(2)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
(3)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________作为平面镜;
(4)把蜡烛A和B分别竖放在“平面镜”前后,点燃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________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
(5)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竖立光屏,这是为了探究________
(6)移动点燃的蜡烛A,重做实验,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A和它的像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并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次数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cm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1

2.50

2.00

2

4.50

4.00

3

8.00

7.50

小明通过分析数据发现所得的实验结论和其他实验小组不同,他又发现“平面镜”的一面有一层特殊的反射膜。如图乙,他用笔分别接触“平面镜”的两面,一面发现笔尖和笔尖的像重合,另一面发现笔尖和笔尖的像有段距离。分析小明操作过程,可知造成实验数据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进一步分析可知,该“平面镜”的厚度是________cm。
5 . 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将一块玻璃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取两支的蜡烛甲和乙进行实验,如题图1所示: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_______(选填“明亮”或“黑暗”)环境中进行;
(2)小明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甲,把另一个相同的蜡烛乙放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一边移动、一边眼睛在_______(选填“A”、“B”、“C”或“D”)处观察,直到看上去蜡烛乙和蜡烛甲的像________,此时蜡烛乙代替的是________(选填“蜡烛甲”或“蜡烛甲的像”),本实验所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记下这两个位置,这时还可以说明像与物体的________,移动蜡烛,重做实验;
(3)小明了解到平面镜是在平板玻璃的背面均匀地镀上了一层金属膜制成的,如题图2所示:他有一个疑问:物体是通过镜子的AB面反射成像还是CD面反射成像呢?于是他将一支铅笔的笔尖贴在镜子上,如题图2所示,眼睛从侧面观察,若发现________,则说明物体是通过镜子CD面反射成像。
2024-01-23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试物理试题
6 . 如图甲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中A、B是两段外形完全相同的蜡烛。

(1)选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______,玻璃板应选择______(选填“厚的”或“薄的”);
(2)小明将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A,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______
(3)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将蜡烛B移走,在相同位置上放上光屏。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4)小明把蜡烛A向靠近玻璃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则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实验结束后,小明想,若把玻璃板沿MN截成两部分(如图乙所示),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小段距离,则蜡烛通过左右两部分玻璃板成像的情况是______(选填“A”或“B”)。
A.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2024-01-06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7 . 如图甲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中A、B是两段外形相同的蜡烛。
   
(1)实验时小明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原因是玻璃板透光,便于 ___________
(2)小明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将所选玻璃板垂直于桌面放在白纸中央,沿玻璃板 ___________(选填“前”或“后”)表面在白纸上面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将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人眼从蜡烛A一侧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原理是___________,同时也能看到蜡烛B的原理是 ___________;小明通过移动蜡烛B,观察到蜡烛B会在某一位置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小强整理器材时将图丙的白纸沿玻璃板位置对折后,用一枚细针分别在A1A2A3处扎眼,打开白纸,发现B1B2B3处也有了针眼,由此可知,平面镜所成像与物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小明想,若把玻璃板沿MN截成两部分(如图乙所示),则蜡烛通过左右两部分玻璃板成像的情况是 ___________(选填“A”或“B”)。
A.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2024-01-03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8 . 小希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在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平直的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___________放置;取两支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 A、B 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点燃 A 蜡烛,小心地移动 B 蜡烛,直到与 A 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能在观察到 A 蜡烛像的同时观察到 B 蜡烛,从而确定像的___________,也方便比较像和物的___________关系;
(3)实验时在玻璃板上能看到的蜡烛 A 的像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_
(4)如果实验中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蜡烛 A 通过玻璃板在不同位置成了两个清晰的像。若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 0.92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___________cm。
2024-01-0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三中教育集团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9 . 【探究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问题】小明在实验室找到了刻度尺,光屏、火柴、大白纸及如图甲、乙所示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证据】
(1)你认为探究活动中应选用___________作为实验用的“平面镜”,应选用___________两支蜡烛作为实验中的蜡烛AB。(均填序号);
(2)如图丙,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____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蜡烛B替代的是_______________(选填“点燃的蜡烛A”或“点燃的蜡烛A的像”);
(3)通过多次实验得到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如下;

物到玻璃板的距离/cm

2

3

5

6

7

10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

2

3

5

6

7

10

【解释】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______,且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
【交流】小明想进一步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位置关系,他应将蜡烛改成图丁中的______(选填“a”、“b”或“c”)光源进行实验。
2023-12-3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县三江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第二次阶段性评估(期中)联考物理试题
10 .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透明玻璃板放在一块带刻度的木板上,玻璃板与木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A蜡烛为成像物体。

(1)实验时透过玻璃板看到的“蜡烛B”是经玻璃板____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成的虚像;
(2)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关系;
(3)如果在蜡烛像的位置放上一张白纸作为屏幕,则应该在蜡烛___________(填“A”或“B”)这一侧观察,白纸板上___________承接到A蜡烛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4)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把玻璃板沿CD水平向右移动,可以观察到像相对于蜡烛A___________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若玻璃板以5cm/s的速度匀速远离A蜡烛,2s后B蜡烛应远离原来的位置___________cm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5)如图所示,两个平面镜平行竖直放置,两镜相距s,物体A在两镜之间,A中的一个像是中的一个像是,已知相距,当物体A在两镜之间移动时,A在两镜里成的像的距离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023-12-2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科技学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