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4 道试题
1 . 布洛芬(图丁)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下面是其一条高产率的合成路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最多有8个碳原子共平面B.乙转化为丙为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
C.与丙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只有6种D.丁与乙酸互为同系物
2023-01-13更新 | 3425次组卷 | 10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复习检测(二)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2 . 化学工业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氯的许多化合物既是重要化工原料,又是高效、广谱的灭菌消毒剂。回答下列问题:
(1)氯气是制备系列含氯化合物的主要原料,可采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来制取。装置中的离子膜只允许______离子通过,氯气的逸出口是_______(填标号)。

(2)次氯酸为一元弱酸,具有漂白和杀菌作用,其电离平衡体系中各成分的组成分数δ[δ(X)=,X为HClO或ClO]与pH的关系如图(b)所示。HClO的电离常数Ka值为______
(3)Cl2O为淡棕黄色气体,是次氯酸的酸酐,可由新制的HgO和Cl2反应来制备,该反应为歧化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为同一种物质的反应)。上述制备Cl2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ClO2常温下为黄色气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是一种广谱杀菌剂。一种有效成分为NaClO2、NaHSO4、NaHCO3的“二氧化氯泡腾片”,能快速溶于水,溢出大量气泡,得到ClO2溶液。上述过程中,生成ClO2的反应属于歧化反应,每生成1 mol ClO2消耗NaClO2的量为_____mol;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不可与酸性清洁剂混用的原因是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工业上是将氯气通入到30%的NaOH溶液中来制备NaClO溶液,若NaClO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则生产1000 kg该溶液需消耗氯气的质量为____kg(保留整数)。
2020-07-08更新 | 12842次组卷 | 13卷引用:青海省湟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3 . CH4-CO2催化重整不仅可以得到合成气(CO和H2),还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CH4-CO2催化重整反应为:CH4(g)+CO2(g)=2CO(g)+2H2(g)。
已知:C(s)+2H2(g)=CH4(g) ΔH=-75 kJ·mol−1
C(s)+O2(g)=CO2(g) ΔH=-394 kJ·mol−1
C(s)+1/2O2(g)=CO(g) ΔH=-111 kJ·mol−1
该催化重整反应的ΔH=______kJ·mol−1。有利于提高CH4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____(填标号)。
A.高温低压B.低温高压C.高温高压D.低温低压
某温度下,在体积为2 L的容器中加入2 mol CH4、1 mol CO2以及催化剂进行重整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是50%,其平衡常数为_______mol2·L−2
(2)反应中催化剂活性会因积碳反应而降低,同时存在的消碳反应则使积碳量减少。
相关数据如下表:
积碳反应
CH4(g)=C(s)+2H2(g)
消碳反应
CO2(g)+C(s)=2CO(g)
ΔH/(kJ·mol−1)75172
活化能/
(kJ·mol−1)
催化剂X3391
催化剂Y4372
①由上表判断,催化剂X____Y(填“优于”或“劣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在反应进料气组成、压强及反应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某催化剂表面的积碳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升高温度时,下列关于积碳反应、消碳反应的平衡常数(K)和速率(v)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K、K均增加B.v减小,v增加
C.K减小,K增加D.v增加的倍数比v增加的倍数大
②在一定温度下,测得某催化剂上沉积碳的生成速率方程为v=k·p(CH4)·[p(CO2)]-0.5(k为速率常数)。在p(CH4)一定时,不同p(CO2)下积碳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pa(CO2)、pb(CO2)、pc(CO2)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2018-06-09更新 | 14150次组卷 | 23卷引用:青海省湟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元素不同周期且原子的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为1,由组成的物质结构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的VSEPR模型名称为平面三角形
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C.该化合物中原子最外层均满足结构
D.元素所在周期中,第一电离能大于的元素有2种
5 . 下列关于文献记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工开物》中“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文中“丝、麻”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B.《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该提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C.《抱朴子》中“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升华和凝华过程
D.《本草纲目》中“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涉及的实验操作是蒸馏
2019-05-29更新 | 6157次组卷 | 29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单选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2(g)2CO(g)。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气体分压(P)=气体总压(P)×体积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50℃时,若充入惰性气体,ʋ,ʋ均减小,平衡不移动
B.650℃时,反应达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为25.0%
C.T℃时,若充入等体积的CO2和CO,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925℃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P=24.0P
2019-01-30更新 | 6507次组卷 | 84卷引用:青海省湟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测定0.1mol·L-1Na2SO3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pH,数据如下。
时刻
温度/℃25304025
pH9.669.529.379.25
实验过程中,取①④时刻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做对比试验,④产生白色沉淀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a2S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O+H2O HSO+OH-
B.④的pH与①不同,是由于SO浓度减小造成的
C.①→③的过程中,温度和浓度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一致
D.①与④的Kw值相等
2018-06-09更新 | 8603次组卷 | 60卷引用:青海省湟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8 . 硫脲[]是一种白色且具有光泽的晶体,熔点:176~178℃,温度过高时分解,易潮解,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醚,常用于制造药物、染料、树脂、压塑粉等。实验室可通过硫氢化钙[]和氰氨化钙()制备硫脲,按要求回答问题。
(1)制备硫氢化钙悬浊液,装置如图甲所示。

①装置A的作用为_______
②为加快反应速率,可适当增加硫酸浓度,但硫酸浓度不能过大,原因是_______
③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备硫脲。将制得的硫氢化钙悬浊液转移到加热容器中,再加入氰氨化钙,在(80±5)℃下反应3h,制备硫脲粗品,制备装置如图乙所示。

①温度控制在(80±5)℃的加热方式为_______
②制备硫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只有两种生成物)。
③已知氰氨化钙遇水生成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处理的尾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
(3)分离提纯硫脲。将反应所得的悬浊液减压过滤,再将滤液蒸发浓缩、趁热过滤、冷却结晶,离心脱水干燥得到硫脲晶体。
①采用离心脱水干燥而不用加热干燥的原因是_______
②制备时所用原料为13.2gFeS,最终制得硫脲1.74g,硫脲的产率为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2023-02-21更新 | 1102次组卷 | 3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届高三一模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9 . 自2021年美国央行的大量放水,大宗原材料价格猛涨,企业十分重视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某大型企业以工业烧渣(主要含ZnO,还含少量Fe3O4、Al2O3、CuO及SiO2等)为原料制取有机高分子材料的阻燃剂一磷酸锌[Zn3(PO4)2]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室温下,几种金属离子开始沉淀与沉淀完全的pH如下表所示。
金属离子Al3+Fe3+Cu2+Zn2+
开始沉淀的pH3.72.25.26.5
沉淀完全(c=1.0×10-5mol· L-1)的pH4.73.26.78.0
(1)在180 °C对“烧渣灰”进行酸溶最适合的酸是_______(填“盐酸”、“硫酸”或“硝酸”)。
(2)加入双氧水的作用是作氧化剂,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可用NaClO代替双氧水,两者相比,_______ (填化学式)的氧化效率更高。(氧化效率以单位质量的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表示)
(3)加氨水过程中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过滤2”得到的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
(4)通入H2S的目的是_______;加入Na2 HPO4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确认磷酸锌洗涤干净的操作是_______
(6)在通入H2S之前,“溶液3”中A13+的浓度为_______mol·L-1
2022-05-19更新 | 981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2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10 . 在Ni-La表面进行CO2甲烷化的一部分反应历程如图所示,(*CO2表示被Ni-La表面吸附的CO2,TS为中间产物)。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路径1和路径2均分三步进行
B.路径1涉及的反应步骤均为放热反应
C.路径2获得的*CH比路径1更稳定
D.在Ni-La表面进行的CO2甲烷化反应更倾向于通过路径1进行
2023-02-17更新 | 887次组卷 | 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