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的重点研究对象
I.氮及其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尾气的储存还原技术法(NSR)可有效消除机动车尾气中NOx和CO的排放。
已知:

则2NO(g)+2CO(g)⇌2CO2(g)+N2(g)   △H3=___________kJ∙mol-1
(2)在不同压强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初始浓度为3.0molmol∙L-1NO、1.0mol∙L-1,使其发生反应: kJ•mol-1。测得平衡时的体积百分含量随着温度、压强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②下列数据能表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B.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C.    D.混合气体的颜色深浅不变
③温度为时,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填具体数字)。
(3)对于可逆反应,若起始投料mol,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Ⅱ.
(4)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常温下某电解质溶解在水中后,溶液中的mol∙L-1,则该电解质可能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B.HClC.D.NaOH

(5)已知次氯酸是比碳酸还弱的酸,要使新制稀氯水中的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填字母)。
A.再通入B.加碳酸钙粉末C.加氯化钠溶液D.加足量NaOH

(6)常温下,为证明是弱电解质,某同学取出10mL0·10mol•L-1氨水,用pH试纸测其pH为a;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再用pH试纸测其pH为b;只要a、b满足关系___________(用等式或不等式表示),就可确认是弱电解质。
(7)已知:25℃时,两种常见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电离平衡常数
①25℃时,10mL0.10mol⋅L溶液与10mL0.10mol•L-1溶液中,离子总数大小关系:溶液___________溶液(填“>”、“<”或“=”)。
②向溶液中通入过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8)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某离子完全沉淀时,认为该离子浓度小于)
的溶度积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_
完全沉淀的___________
2024-01-28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射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2 . 以红土镍矿主要成分为为原料制备的工艺流程如图:

(1)“酸浸”时,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措施_______写一条即可,滤渣Ⅰ的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
(2)“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若用代替溶液,使转化为,则需至少为_______
(3)的作用是调节溶液使沉淀,根据下表的数据,则调节溶液的范围是_______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
沉淀完全的
(4)“沉镍”后需过滤、洗涤,证明沉淀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
(5)金属可以与形成一种化合物M,M是一种新型超导体,它的临界温度为。已知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的化学式为_______。原子A和B的位置分别为(0,0,0),(,0),原子C的位置为_______用坐标表示
2023-04-18更新 | 24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mol/L的溶液.在FeCl2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________
(2)甲组同学取2mlFeCl2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2可将Fe2+氧化。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mLFeCl2溶液中先加入0.5ml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l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______
(4)丙组同学取10 mL0.1mol/LKI溶液,加入6mL0.1mol/LFeCl3溶液混合。分别取2mL此溶液于3 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① 第一支试管中加入1mLCCl4充分振荡、静置,CCl4层呈紫色;
② 第二支试管中加入1滴K3[Fe(CN)6] 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③ 第三支试管中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
实验②检验的离子是_____(填离子符号);实验①和③说明:在I-过量的情况下,溶液中仍含有______(填离子符号),由此可以证明该氧化还原反应为______
(5)丁组同学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FeCl2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气泡出现,并放热.随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___;生成沉淀的原因是______(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2019-01-30更新 | 5627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7届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
4 . 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Ⅰ.验证同周期主族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1)将钠、镁、铝各1 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___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Al与H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_______现象,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 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Ⅱ.利用如图装置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干燥管D的作用为防止_______
(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的_______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_______溶液吸收尾气。
(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C中加Na2SiO3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的_______现象即可证明。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可进入C中干扰实验,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_______溶液的洗气瓶除去。
2019-01-30更新 | 3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四川省邛崃市高埂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5 . 二氧化硫常温下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液化,易溶于水。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结束时烧瓶中Cu由剩余,某同学认为H2SO4也有剩余,他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来测定剩余H2SO4的量。经冷却,定量稀释后进行下列实验,能达到的目的是        (填序号)
a.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
b.与足量Zn反应,测量生成H2的体积
c.用pH计测溶液pH
d.与足量BaCl2溶液反应,称量生成沉淀的质量
(2)装置B的作用是        ,设计装置C的目的是验证SO2          性,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装置D中NaOH全部转化为NaHSO3的标志是____________
(3)向NaHSO3溶液中加入NaClO溶液时,反应有三种可能情况:
I.HSO3-与ClO-刚好反应完; Ⅱ.NaClO不足; Ⅲ.NaClO过量
甲同学分别取上述混合溶液于试管中,通过下列实验确定该反应属于哪一种情况,请你完成下表:(已知酸性:H2SO3>H2CO3>HClO)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现象
反应的可能情况

加入几小块CaCO3固体
有气泡产生


滴加少量淀粉KI溶液,振荡



滴加少量溴水,振荡



滴入加少量酸性KMnO4溶液,振荡
溶液为紫色

(4)设计简单实验证明:室温下HS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与水解平衡常数Kb的相对大小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困难(0.15) |
6 . “摩尔盐”[(NH4)2Fe(SO4)2·6H2O是分析化学中的重要试剂。查阅文献得知:“摩尔盐”隔绝空气加热至500℃时可完全分解,但产物复杂。某学习小组欲探究其分解产物。
I.【提出猜想】摩尔盐受热分解,小组同学认为分解产物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经认真分析,通过推理即可确定,猜想_______不成立(填序号)。
II.【实验探究】为检验分解产物,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装置的容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一定量“摩尔盐”置于加热管A中,加热至分解完后打开K,再通入N2,目的是__________
(3)观察到A中固体逐渐变为红棕色,B、C中均产生白色沉淀。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4)待A中剩余固体冷却至室温后,取少量置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溶解,再滴几滴KSCN溶液,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5)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A中残留物不含FeO,操作方法及实验现象是:取少量A中残留物放入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实验反思】
乙同学认为:装置B中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证明分解产物中一定含SO3,原因是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2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7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同学们用以下实验的进行探究。
(1)实验一:经研究知Fe3、Cu2对H2O2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该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其它实验条件相同)。

①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比较得出结论。若图甲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为左边>右边,能否一定说明Fe3+比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更好           (填“能”或“否”),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能说明催化效果,此空不填) 。
②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 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用简单的方法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                     。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2)实验二:高锰酸钾酸性(稀硫酸酸化)溶液和草酸(H2C2O4)溶液反应时,发现开始一段时间,反应速率较慢,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
① 写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针对上述实验现象,某同学认为KMnO4与草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导致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的猜想还可能是         的影响。
若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草酸溶液试剂外,还需要选择的试剂最合理的是               。(填序号)
A.硫酸钾B.硫酸锰C.水D.氯化锰
(3)实验三 已知 KI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现有以下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温度(℃)
30
40
50
60
70
显色时间(s)
160
80
40
20
10
①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完成此实验,试剂除了1 mol/L KI溶液、0.1 mol/L H2SO4溶液外,还需要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为                 
③ 由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7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卷
8 . NO能否与Na2O2反应?如果能反应,产物是什么?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①NO不与碱反应;②亚硝酸盐除浅黄色的AgNO2难溶于水外,其余易溶于水;③2NaNO32NaNO2+O2↑,NaNO2热稳定性很高。
【实验探究Ⅰ】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讨论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干燥管D的作用是________
(2)从分液漏斗中加稀硝酸之前,先加入少量稀硫酸让A中锌粉完全溶解,其目的是_________
(3)若无B装置,后果是_______
(4)实验观察到C中固体颜色变白,E中气体先变红棕色,最终又变无色。E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Ⅱ】 该兴趣小组进一步探究C中生成的白色固体的成分。
(5)提出假设:假设1. 白色固体只有NaNO2;假设2. 白色固体只有_________
假设3. 白色固体是两种物质的混合物。
(6)实验验证:①要证明假设2是否成立,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证明是假设1还是假设3成立,称取C中生成的白色固体a g置于坩埚中(坩埚质量为c g),用酒精灯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冷却后称得坩埚和剩余固体总质量为b g,假设3成立时bc的数字范围是____________。(用含a的不等式表示)
9 . 某学习小组推测SO2能与强氧化剂Cl2反应生成SO2Cl2,为此进行探究。
(1)【查阅资料】SO2Cl2名称是氯化硫酰,常温下是无色液体,极易水解,遇潮湿空气会产生白雾。
【讨论】SO2Cl2中S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实验中制取的SO2和Cl2在混合前都必须提纯和干燥。
(2)【实验探究】实验中制得了干燥纯净的SO2和Cl2
按下图收集满Cl2后,再通入SO2,集气瓶中立即有无色液体产生,充分反应后,将无色液体和剩余气体分离,分别对无色液体和剩余气体进行如下探究。
   
Ⅰ.探究反应产物。
向所得无色液体中加入水,立即产生白雾,振荡,静置,得无色溶液。经检验:该无色溶液中的阴离子(除OH外)只有SO42、Cl。证明无色液体为SO2Cl2
SO2Cl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验证无色溶液中含有Cl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Ⅱ.探究反应进行的程度。
用NaOH溶液吸收分离出的气体,用稀盐酸酸化后,再加入BaCl2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
证明SO2与Cl2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阐述证明SO2与Cl2是可逆反应的理由_____________
(3)【质疑】有同学提出:选修四教材习题中介绍SOCl2(亚硫酰氯)常温下是无色液体,极易水解,遇潮湿空气也会产生白雾。SO2与Cl2反应若还能生成SOCl2则无法证明生成的是SO2Cl2
SO2Cl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小组讨论后认为不会生成SOCl2,理由是____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3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三第四次统考化学试卷
10 . 天津港“8.12”爆炸事故中,因爆炸冲击导致氰化钠泄漏,可以通过喷洒双氧水或硫代硫酸钠溶液来处理,以减轻环境污染.
资料:氰化钠化学式NaCN(C元素+2价,N元素﹣3价),白色结晶颗粒,剧毒,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易水解生成氰化氢.
I、(1)NaCN水溶液呈碱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2)双氧水氧化法除NaCN:碱性条件下加入H2O2,可得到纯碱和一种无色无味的无毒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非金属性N______C(填“<”、“>”或“=”),请设计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
Ⅱ、某化学兴趣小组实验室制备硫代硫酸钠(Na2S2O3),并检测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处理后的氰化钠废水能否达标排放.
[实验一]实验室通过如图装置制备Na2S2O3

(3)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c装置中的产物有Na2S2O3和CO2等,d装置中的溶质有NaOH、Na2CO3,还可能有__
(5)实验结束后,在e处最好连接盛__(选填“NaOH溶液”、“水”、“CCl4”中任一种)的注射器,再关闭K2打开K1防止拆除装置时污染空气.
[实验二]测定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处理后的废水中氰化钠的含量.
已知:①废水中氰化钠的最高排放标准为0.50mg/L.
②Ag++2CN=[Ag(CN)2],Ag++I=AgI↓,AgI呈黄色,且CN优先与Ag+反应.
实验如下.取25.00mL处理后的氰化钠废水于锥形瓶中,并滴加几滴KI溶液作指示剂,用1.000×10﹣4mol/L的标准AgNO3溶液滴定,消耗AgNO3溶液的体积为2.50mL.
(6)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7)处理后的废水中氰化钠的含量为_______________mg/L.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