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溶液X中含有下表离子中的某5种,且其浓度均为(不考虑水的电离与离子水解)。向X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经分析,反应前后阴离子种类没有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阳离子

阴离子

A.X溶液中可能含3种阳离子、2种阴离子B.X溶液中不可能含有
C.生成的无色气体是D.根据电荷守恒,原溶液中一定含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困难(0.15) |
名校
2 . 研究表明:丰富的CO2可以作为新碳源,解决当前应用最广泛的碳源(石油和天然气)枯竭危机,同时又可缓解由CO2累积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实现CO2的良性循环。
(1)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加氢合成低碳烯烃。现以合成乙烯(C2H4)为例,该过程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CO2(g)+H2(g)=CO(g)+H2O(g) ΔH=+41.3kJ·mol-1
第二步:2CO(g)+4H2(g)=C2H4(g)+2H2O(g) ΔH=-210.5kJ·mol-1
①CO2加氢合成乙烯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
②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要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CO2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填字母)。
A.减小压强        B.增大H2浓度       C.加入适当催化剂        D.分离出水蒸气
(2)另一种方法是将CO2和H2在催化剂条件下生成甲醇蒸气和水蒸气。现在10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CO2和2.75molH2,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在不同条件下测得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填字母
a.c(H2):c(CH3OH)=3:1               b.容器内氢气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容器内压强不再改变
②上述反应的ΔH___0(填“>”或“<”),图中压强P1___P2(填“>”或“<”)。
③经测定知Q点时容器的压强是反应前压强的,则Q点H2的转化率为___
④N点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工业生产中应用:COS的水解反应为COS(g)+H2O(g)CO2(g)+H2S(g) ΔH<0。某温度时,用活性α—Al2O3作催化剂,在恒容密闭容器中COS(g)的平衡转化率随不同投料比[]的转化关系如图甲所示。其他条件相同时,改变反应温度,测得一定时间内COS的水解转化率如图乙所示:

①该反应的最佳条件为:投料比[]=___,温度___
②P点对应的平衡常数为___。(保留小数点后2位)
③当温度升高到一定值后,发现一定时间内COS(g)的水解转化率降低;猜测可能的原因是___
2021-11-01更新 | 148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学情反馈(二)化学试题
3 . 青蒿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为无色针状晶体,在乙醇、乙醚、石油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6~157℃,热稳定性差,青蒿素60℃以上易分解,青蒿素是高效的抗疟药。已知:乙醚沸点为35℃。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之一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的。
(1)青蒿素在超临界CO2中有很强的溶解性,萃取青蒿素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超临界CO2作萃取剂;中医古籍《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______(填“是”或“不是”)为了提取纤维素。现有四氯化碳(沸点76.5℃)和乙醚两种溶剂,应选用__________作为萃取剂;青蒿素组成元素中电负性较大的两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排序为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某学生对青蒿素的性质进行探究。将青蒿素加入含有NaOH、酚酞的水溶液中,青蒿素的溶解量较小,加热并搅拌,青蒿素的溶解量增大,且溶液红色变浅,说明青蒿素与_________(填字母)具有相似的性质。说明青蒿素的结构中含有_______(填官能团名称)。
A.乙醇B.乙酸乙酯C.乙酸D.酰胺E.葡萄糖
(3)青蒿素的质谱数据中有一个峰值与另一种抗疟药鹰爪素相同,而鹰爪素的该质谱峰对应过氧基团,于是推测青蒿素中含有_____(填粒子的电子式)。青蒿素所属晶体类型为_________。1974年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和生物物理研究所在研究青蒿素功能基团的过程中,屠呦呦团队发明了双氢青蒿素。从青蒿素到生成双氢青蒿素发生了_____反应。
(4)科学家对H2O2分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较为漫长的过程,最初科学家提出了两种观点:甲:、乙: H—O—O—H,甲式中O→O表示配位键,在化学反应中O→O键遇到还原剂时易断裂。化学家Baeyer和Villiyer为研究H2O2的分子结构,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
a.将C2H5OH与浓H2SO4反应生成(C2H5)2SO4和水;
b.将制得的(C2H5)2SO4与H2O2反应,只生成A和H2SO4;
c.将生成的A与H2反应(已知该反应中H2作还原剂)。
①如果H2O2的结构如甲所示,实验c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A写结构简式)________
②为了进一步确定H2O2的结构,还需要在实验c后添加一步实验d,请设计d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4-13更新 | 74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两校2020-2021学年高二4月联考化学试题
4 . 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镁与铵盐溶液的反应,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溶液种类10.50.1
0.480.480.480.48
V(溶液)100100100100
实验现象有气体产生,并产生白色沉淀有气体产生,并产生白色沉淀有气体产生,并产生白色沉淀几乎看不到现象
6h时43325534712
根据上述实验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实验②中发生的反应为
B.由实验①、③可得,溶液中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C.由实验①、②可得,溶液中阴离子的种类对产生的速率有影响
D.由实验①~④可得,溶液的越小,产生的速率越快
5 . 某温度下,分别向10 mL浓度均为0.1mol·L-1的CuCl2和ZnCl2溶液中滴加0.1 mol·L-1的Na2S溶液,滴加过程中溶液中-lg c(Cu2+)和-lg c(Zn2+)与Na2S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Ksp(ZnS)>Ksp(CuS),lg 3≈0.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pH:a<b<e
B.a点的ZnCl2溶液中:c(Cl-)<2[c(Zn2+)+c(H+)]
C.a-b-e为滴定CuCl2溶液的曲线
D.d点纵坐标约为33.9
2021-01-15更新 | 1942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鞍山一中、东北育才学校五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6 . 丙烷与溴原子能发生以下两种反应:
① CH3CH2CH3(g) + Br·(g) → CH3CH2CH2·(g) + HBr(g)
② CH3CH2CH3(g) + Br·(g) → CH3CH·CH3 (g) + HBr(g)
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是放热反应
B.反应②使用了催化剂
C.产物中 CH3CH2CH2·(g)含量比 CH3CH·CH3(g)低
D.CH3CH2CH2·(g)转变为 CH3CH·CH3(g)时需要吸热
2020-12-23更新 | 2372次组卷 | 9卷引用:2021年辽宁高考化学试题变式题11-19
7 . 有一化合物X,其水溶液为浅绿色,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其中B、D、E、F均为无色气体,M、L为常见的金属单质,C为难溶于水的红褐色固体。在混合液中加入BaCl2溶液可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 ,H和M反应可放出大量的热。(电解装置中用石墨做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G的反应中,生成1molG转移1mol电子
B.此转化关系中只有一个置换反应
C.“混合液”电解一段时间后pH不变
D.检验X中是否存在Cl-,所用试剂为HNO3酸化的AgNO3
8 . 已知还原性:SO>I。向含a mol KI和a mol K2SO3的混合液中通入b mol Cl2充分反应(不考虑Cl2与I2之间的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当a=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SO+Cl2+H2O=SO+2H+2Cl
B.当5a=4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4SO+2I+5Cl2+4H2O=4SO+I2+8H+10Cl
C.当a≤b≤a时,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为a mol≤n(e)≤3a mol
D.当a<b<a时,溶液中SO、I与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3a-2b)∶2b
2020-08-18更新 | 3399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9 . 足量的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充分反应,得到4.48L(标准状况)NO2与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一定体积的O2混合后通入水中,恰好被完全吸收生成硝酸。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100mL4mol·L-1NaOH溶液,Cu2+恰好沉淀完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5mol的电子
B.消耗氧气的体积为1.12L(标准状况)
C.参加反应的HNO3是0.45mol
D.混合气体中含2.24L(标准状况)NO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