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3 道试题
1 . 用下列仪器或装置(图中夹持略)进行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BCD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检验浓硫酸与铜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检验溴乙烷消去产物中的乙烯分离酒精和水
A.AB.BC.CD.D
2020-08-19更新 | 8006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0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
2 .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经水湿润的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
B.将4.0 g NaOH固体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配制1.000 mol·L−1NaOH溶液
C.用装置甲蒸干AlCl3溶液制无水AlCl3固体
D.用装置乙除去实验室所制乙烯中的少量SO2
2019-06-10更新 | 6915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9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题
3 . 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氯气并回收氯化锰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
C.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
D.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
2019-01-30更新 | 5672次组卷 | 77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江苏卷)
4 . 为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ZnSO4溶液,将l0 g ZnSO4·7H2O溶解在90 g水中
B.欲制备Fe(OH)3胶体,向盛有沸水的烧杯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并长时间煮沸
C.为鉴别KCl、AlCl3和MgCl2溶液,分别向三种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D.为减小中和滴定误差,锥形瓶必须洗净并烘干后才能使用
2019-01-30更新 | 1307次组卷 | 6卷引用: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综化学部分
5 . 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
B.收集氧气
C.制备并检验氢气的可燃性
D.浓硫酸稀释
6 . 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A除去NaHCO3固体中的Na2CO3将固体加热至恒重
B制备无水AlCl3蒸发Al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
C重结晶提纯苯甲酸将粗品水溶、过滤、蒸发、结晶
D鉴别NaBr和KI溶液分别加新制氯水后,用CCl4萃取
A.AB.BC.CD.D
2017-08-08更新 | 4186次组卷 | 15卷引用: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化学(天津卷精编版)
7 . [2016天津]下列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BCD
制乙炔的发生装置蒸馏时的接收装置除去SO2中的少量HCl准确量取一定体积K2Cr2O7标准溶液
A.AB.BC.CD.D
8 . 根据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可设计测定铜元素相对原子质量Ar(Cu) (近似值)的实验。先称量反应物氧化铜的质量m(CuO),反应完全后测定生成物水的质量m(H2O),由此计算Ar(Cu)。为此,提供的实验仪器及试剂如下(根据需要可重复选用,加入的NH4C1与Ca(OH)2的量足以产生使CuO完全还原的氨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还原炽热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所提供的仪器及试剂中选择并组装本实验的一套合理、简单的装置,按气流方向的连接顺序为(用图中标注的导管口符号表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本实验中,若测得m(CuO)=ag,m(H2O)=bg,则Ar(Cu)= _______________
(4)在本实验中,使测定结果Ar(Cu)偏大的是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CuO未完全起反应               ② CuO不干燥
③CuO中混有不反应的杂质     ④碱石灰不干燥
⑤NH4C1与Ca(OH)2混合物不干燥
(5)在本实验中,还可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实验目的。
9 .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制备Fe(OH)3胶体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的FeCl3溶液中
B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
C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入稀硝酸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D比较水和乙醇中氢的活泼性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
A.AB.BC.CD.D
2016-12-09更新 | 5469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新课标2卷精编版)
10 . 某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条件下氯气与二价锰化合物的反应。
资料:ⅰ、Mn2在一定条件下被Cl2或ClO-氧化成MnO2(棕黑色)、MnO(绿色)、MnO(紫色)。
ⅱ、浓碱条件下,MnO可被OH-还原为MnO
ⅲ、Cl2的氧化性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NaClO的氧化性随碱性增强而减弱。
实验装置如图(夹持装置略):

实验物质aC中实验现象
通入Cl2通入Cl2
得到无色溶液产生棕黑色沉淀,且放置后不发生变化
5%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40%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1)B中试剂是_____
(2)通入Cl2前,实验Ⅱ、Ⅲ中沉淀由白色变为棕黑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对比实验Ⅰ、Ⅱ通入Cl2后的实验现象,对于二价锰化合物还原性的认识是_____
(4)根据资料ⅱ,实验Ⅲ中应得到绿色溶液,实验中得到紫色溶液,分析现象与资料不符的原因:
原因一:可能是通入Cl2导致溶液的碱性减弱。
原因二:可能是氧化剂过量,氧化剂将MnO氧化为MnO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可能导致溶液碱性减弱的原因:_____,但通过实验测定溶液的碱性变化很小。
②取实验Ⅲ中放置后的1mL悬浊液,加入4mL40%NaOH溶液,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且绿色缓慢加深。溶液紫色变为绿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溶液绿色缓慢加深,原因是MnO2_____(填化学式)氧化,可证明实验Ⅲ的悬浊液中氧化剂过量。
③取实验Ⅱ中放置后的1mL悬浊液,加入4mL水,溶液紫色缓慢加深,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④从反应速率的角度,分析实验Ⅲ未得到绿色溶液的可能原因:_____
2023-11-29更新 | 886次组卷 | 29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高考真题化学试题(部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