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56 道试题
1 . 盐碱地是土壤表层集聚过多盐碱成分,对农作物有害的土地。回答下列问题:
(1)盐碱地(含较多)不利于植物生长,盐碱地呈碱性的原因为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已知时,,则当溶液中时,溶液的___________
(2)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常用的铜肥是胆矾,在盐碱地施用胆矾时宜将其溶液___________(填“喷在叶片上”或“随水灌入土壤中”),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
(3)已知:常温下,碳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常温下,向溶液中缓慢滴加盐酸,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盐酸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未画出)。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曲线Ⅰ代表的离子是_______
②A、B两点水的电离程度大小为A_______B。
③根据上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滴加至点时,
b.滴加至点时,
c.滴加至点时,溶液
④已知电离平衡常数约为,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说明结合能力的相对强弱_______
⑤证明是弱电解质,你的设计方案是_______
2 . 氨的催化氧化过程是当下研究的重要课题。
(1)在一定压强和800℃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时,可发生不同反应:
反应i:   
反应ii:   
①该条件下反应生成N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列说法可以证明反应i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B.n个键断裂的同时,有n个键形成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容器内压强不变
③反应i与反应ii有关物质产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氨催化氧化生成时,温度应控制在400℃左右
B.对反应升温可提高反应物转化率
C.提高物料比的值,主要目的的是提高反应速率
D.840℃后,NO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以反应(ii)为主
(2)在两个恒压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仅发生反应ii,测得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___________(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_
②若容器的初始体积为2.0L,则在A点状态下平衡时容器中___________
③B点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用分压表示,气体分压=气体总压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写出代数式,无需计算具体结果)
④若温度为,压强为,容器的初始体积为2.0L时,分别充入、0.2molAr发生反应ii,此时的平衡转化率为图中的点___________(选填“E”、“B”或“F”)。
2024-01-23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3 . 遇水极易发生水解。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制备并探究其性质。
Ⅰ.氯化铁的制备:
(1)图1为湿法制备的装置,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图2为干法制备的装置。反应前后都要鼓入氮气,目的是___________

Ⅱ.氯化铁的性质探究:
(3)查阅资料:氯化铁在水溶液中分多步水解,生成净水性能更好的聚合氯化铁。写出氯化铁水解生成聚合氯化铁的总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为了探究外界条件对氯化铁水解平衡的影响,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的浓度为1mol/L),获得以下数据:
实验n(NaCl)/mol温度/℃pH
110.0090.0000251.62
210.0090.0000351.47
310.00000250.74
410.0090.00a025x
510.0090.000b25y
①实验1和实验2说明的水解是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由实验1和3可知,稀释溶液,水解平衡___________(填“正”或“逆”)向移动;结合表中数据,给出判断理由:___________
③查阅资料,加入强电解质后,由于溶液中离子总浓度增大,离子间的相互牵制作用增强,水解离子的活性会改变。该兴趣小组同学求助老师,利用计算机手持技术得到实验4和实验5的结果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

ⅰ.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和结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实验过程中量取溶液时应选用酸式滴定管
B.实验4和实验5中a与b的关系式为
C.根据图3与图4结果可知,离子的水解活性强弱还受离子种类的影响
ⅱ.有同学猜想图3结果是因为氯离子促进了的水解,请你设计其他简单实验证明该猜想成立:___________(写出实验操作、现象或结果)。
4 . 某学习小组为证实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的反应是离子反应,设计了如下实验。请补充完成该实验报告。当从滴定管中逐渐加入A溶液时,溶液的导电性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1)[实验原理] 溶液的导电性由溶液中______________决定。观察_______,据此判断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的变化,从而证明反应是离子反应。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实验过程与记录]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连接好装置,向烧杯中加入25mL一定浓度的Ba(OH)2溶液和2滴酚酞溶液,逐滴滴加一定浓度的H2SO4溶液直至过量,边滴边振荡_______ (填写支持实验结论的证据)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的反应是离子反应
(3)关于图(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反应前一段导电能力不断减弱,说明生成的BaSO4是非电解质
B.图(2)中最低点导电能力约为零说明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C.图(2)中最低点导电能力约为零时,Ba(OH)2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中和
D.Ba(OH)2、H2SO4和BaSO4都是电解质
(4)书写下列两种情况的离子方程式。
①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恰好完全沉淀:_______
②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溶液显中性:_______
(5)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NaHSO4属于_______(填“酸”、“碱”或“盐”)。
②将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能否出现如图(2)的导电性曲线_______
A.能           B.否
2023-10-30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华大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5 .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短周期部分
   
(1)④、⑥和⑧的简单离子的半径从大到小为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2)②、⑦和⑨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从强到弱为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实验室制备③的简单氢化物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⑨所形成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主族元素砷(As)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   
①砷(As)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
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砷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4
B.推测砷有多种氧化物
C.③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砷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A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一种强酸
(5)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⑨的非金属性强于⑧___________
2023-06-27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I.如图是乙酸乙酯的绿色合成路线之一:

(1)M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作为营养剂供给人体能量,在体内发生的主要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M可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C.所有的糖类都有甜味,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D.用KI溶液可以检验淀粉

Ⅱ.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甲试管(如图)中加入浓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
②按如图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并加入混合液,小火均匀地加热

③待试管乙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
(3)若实验中用乙酸和含的乙醇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反应掉乙酸并吸收乙醇
B.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
C.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更小,有利于分层析出
(5)欲将乙试管中的物质分离以得到乙酸乙酯,必须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分液时,乙酸乙酯应该从仪器___________(填:“下口放”或“上口倒”)出;
(6)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乙醇,同时生成乙酸;
③单位时间里,生成乙酸乙酯,同时生成乙酸。
④单位时间里,生成乙酸乙酯,同时生成
(7)为了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上图所示装置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小试管Ⅱ再测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试管I中试剂试管II中试剂有机层的厚度/cm
A乙醇、乙酸、浓硫酸饱和溶液3.0
B乙醇、乙酸、0.1
C乙醇、乙酸、0.6
D乙醇、乙酸、盐酸0.6
①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相对照,证明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实验D中应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___________mL和___________
②分析实验___________(填实验编号)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
(8)若现有乙酸,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得到乙酸乙酯,试计算该反应的产品产率为___________(产率%=×100%)。
2023-06-20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郑裕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T℃时,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与同一个化学反应有关的A、B、C、D四种物质(D为固体,其余均为气体)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物质D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
(3)若在上述反应中A是SO2、B是O2、C是SO3。下列说法能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填字母);在0~2min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v(O2)=______
A.容器内的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B.物质的量浓度:c(SO2)=2c(O2)
C.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D.化学反应速率:v(SO2)=v(SO3)
(4)某兴趣小组同学拟在实验室中制取SO2,并探究SO2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因。
①用Cu和浓硫酸反应制取SO2,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
②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SO2的漂白性,观察到I中品红溶液不褪色,II中品红溶液褪色。

查阅资料:SO2通入水中存在如下反应:SO2+xH2OSO2•xH2OH++HSO+(x-1)H2O;HSOSO+H+
通过分析上述现象,猜测使品红水溶液褪色的微粒可能是i.H2SO3;ii.______;iii.______
③为了证明上述猜测ii和iii,进行表中实验1和2,记录现象。
实验序号实验1实验2
实验操作
2mL0.20mol•L-1Na2SO3溶液

2mL0.20mol•L-1NaHSO3溶液
实验现象迅速褪色褪色较慢
该实验说明,两种粒子中,______使品红水溶液褪色程度更大。
④取实验1所得溶液直接加热接近沸腾,溶液不恢复红色,在热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则恢复红色;说明______;取实验2所得溶液直接加热,则慢慢恢复浅红色,说明NaHSO3与品红生成的物质不稳定。
8 . 某课外学习小组在一些化学实验中都用了碳酸盐。
(1)利用图装置进行Cu与制取氮氧化物的反应。

①若利用铜与浓硝酸反应制取并收集,为驱赶装置内的空气,可先在三颈烧瓶A中放入少量___________粉末,再滴加浓硝酸。
②若利用该装置制取并收集NO时,则需对集气装置广口瓶B作必要的改动,改动措施是_______
③针对上述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还缺少尾气吸收装置
b.不管是①还是②,每个实验,实验过程中整套装置都至少要组装两次
c.盖上滴液漏斗的玻璃塞,用水封住广口瓶B的长导管口,加热三颈烧瓶A,可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在铜丝与橡皮塞之间涂抹少许凡士林,以润滑铜丝和封闭缝隙
(2)难溶与水。难溶电解质遇到具有不同离子的可溶性强电解质溶液,会使难溶电解质溶解度增大,这种现象叫做“盐效应”。“盐效应”与离子浓度、离子所带电量有关。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是否能与形成络离子,分别取等量的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①不考虑是否能与形成络离子,单就盐效应来讲,相同浓度下,KSCN溶液盐效应___________KCl溶液(填“>”、“=”、“<”)。
②滤液中+2价Fe总浓度:实验I___________实验II(填“>”、“=”、“<”)。
③设计实验II,对实验I的帮助作用是___________
(3)常温下苯酚微溶于水,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苯酚是一种弱酸,常温下,相同温度下碳酸。限用两种药品或试剂(不包括蒸馏水),仪器不限,设计实验证明酸性:>
简要的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酸性:
___________酸性:>
2023-04-28更新 | 44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综合测试(二)化学试题
9 . HN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浓HNO3与Cu反应的装置如图1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在该实验中的作用为_______
(2)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A.该反应需要加热才能进行B.可通过抽动铜丝控制反应开始和停止
C.反应后迅速生成大量红棕色气体D.烧杯中仅发生中和反应
(3)某小组同学发现Cu与浓HNO3反应所得混合溶液为绿色,Cu与稀HNO3反应所得混合溶液为蓝色,针对绿色产生的原因展开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a:Cu(NO3)2浓度大
猜想b:NO2溶解在Cu(NO3)2溶液中
【实验验证】
实验i:配制饱和Cu(NO3)2溶液,溶液呈_______色,证明猜想a不成立。
实验ii:取适量Cu与浓HNO3反应后的溶液,置于图2所示装置中,鼓入空气后,溶液上方可观察到_______,5min后,溶液完全变为蓝色,证明猜想b成立。

(4)另一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NO2能与水反应生成HNO2,进而发生下述反应:
①由此该组同学认为通过实验说明猜想b成立不严谨,理由是_______
②写出NO2与水反应生成HN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③该组同学改进后设计了新的实验:
实验iii:取适量Cu与浓HNO3反应后的溶液,置于图2所示装置中,鼓入氮气后,溶液上方现象与实验ii相同,但5min后,溶液仍为绿色。对比实验ii与实验iii,可推测Cu(NO3)2溶液为绿色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
2023-02-09更新 | 133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3届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一)化学试题
10 . I.大气的成分在工业上有重要的应用。
(1)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下列说法可以证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N2的同时生成2nmolNH3
②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形成
③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2)为提高H2的转化率,实际生产中宜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填字母)。
A.及时移出氨B.适当增大压强C.减小压强D.降低温度

II.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以二氧化碳为原料,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直接人工合成淀粉。已知CO2经催化加氢可以生成多种低碳有机物。
已知:
①CO2(g)+3H2(g)CH3OH(g)+H2O(g) H1=-49.5kJ•mol-1
②CO2(g)+H2(g)CO(g)+H2O(g) H2=+40.9kJ•mol-1
③CO(g)+2H2(g)CH3OH(g) H3
回答下列问题:
(3)反应③的H3_______
(4)一定温度下,在一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①,测得CO2的物质的量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反应进行的前5分钟内,v(H2)=_______;10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_______
   
(5)已知一定温度下按照起始比=2,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③,保持总压为4MPa不变,达平衡时CO的平衡转化率为50%,则该条件下用平衡体系中各气体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Kp=_______(各气体分压=平衡体系中各气体的体积分数×总压)。
2023-06-09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北江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