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还原反应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8 道试题
2022高二上·安徽阜阳·竞赛
1 . 已知氯酸钾和和亚硫酸氢钾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无污染性气体产生),且反应中被氧化被还原的元素个数都只有一个。若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会随着c(H+)的提升而加快,下图为ClO在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时间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速率下降可能是因为c(OH-)的浓度下降导致。
B.纵坐标为v(H+)的v-t曲线在通过平移后可与图中图象完全重合。
C.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t1~t2时间内ClO的物质的量的减少量。
D.系数为最简整数比时,每摩尔反应转移6mol e-并产生3mol质子。
2022-10-26更新 | 48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界首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趣味竞赛化学试题
2 . 已知:将Cl2通入适量NaOH溶液中,反应会放热,当温度升高后会发生如下反应:3Cl2+6NaOH=5NaCl+NaClO3+3H2O。则Cl2通入NaOH溶液的产物中可能有NaCl、NaClO、NaClO3中的两种或三种,且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当参与反应的n(NaOH)= a mol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与碱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参加反应的Cl2物质的量为0.5a mol
C.若某温度下,反应后=6,则溶液中
D.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可能为mol
3 . 铬酸铅俗称铬黄,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固体,也是一种重要的黄色颜料,常用作橡胶、油墨、水彩、色纸等的着色剂。工业上用草酸泥渣(主要含草酸铅、硫酸铅)和铬矿渣(主要成分为,含有少量的)为原料制备铬酸铅,实现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其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将铬矿渣“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草酸泥渣“焙烧”后“水洗”的作用是_______
(2)“滤渣Ⅱ”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
(3)“氧化焙烧”时,被氧化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一系列操作”包括_______、粉碎。
(5)为了使产品更纯,需将“含的溶液”分离提纯,依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信息,“含的溶液”分离提纯的操作是_______。分离提纯后得到的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

(6)“焙烧”时加入碳酸钠是为了将硫酸铅转化为氧化铅,同时放出二氧化碳,该转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022-08-22更新 | 121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4 . 以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活性物质为、附着物为炭黑、聚乙烯醇粘合剂、淀粉等]为原料,制备纳米钴粉和

(1)预处理。将正极材料研磨成粉末后进行高温煅烧,高温煅烧的目的是_______
(2)浸出,将煅烧后的粉末(含和少量难溶杂质)与硫酸混合,得到悬浊液,加入如图所示的烧瓶中。控制温度为75℃,边搅拌边通过分液漏斗滴加双氧水,充分反应后,滤去少量固体残渣。得到和硫酸的混合溶液。浸出实验中当观察到_______,可以判断反应结束,不再滴加双氧水。

(3)制钴粉。向浸出后的溶液中加入NaOH调节pH,接着加入可以制取单质钴粉,同时有生成。已知不同pH时Co(II)的物种分布图如图所示。Co2+可以和柠檬酸根离子()生成配合物

①写出pH=9时制钴粉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②pH>10后所制钴粉中由于含有Co(OH)2而导致纯度降低。若向pH>10的溶液中加入柠檬酸钠(),可以提高钴粉的纯度,原因是_______
(4)请补充完整由浸取后滤液先制备,并进一步制取的实验方案:取浸取后滤液,_______,得到。[已知:易溶于水,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加热时的固体残留率(100%)与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实验中需使用的试剂有:2溶液、0.1BaCl2溶液)]

(5)用下列实验可以测定的组成:
实验1:准确你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盐酸,加热至圆体完全溶解(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只存在),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至100mL。
实验2:移取25.00mL实验1容量瓶中溶液,加入指示剂,用0.01000EDTA()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反应为),平行滴定3次,平均消耗EDTA溶液25.00ml。
实验3:准确称取与实验1中等质量的样品,加入一定量的硝酸和溶液,加热至固体完全溶解。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并定容至100mL。移取10.00mL溶液,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浓度为
计算样品的化学式,并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
5 . 将铁粉和铜粉的均匀混合物平均分成四等份,分别加入同浓度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的体积和剩余金属的质量如下表(设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编号
硝酸体积/mL100200300400
剩余金属/g18.69.600
NO体积/L2.244.486.72V
A.①中溶液存在B.
C.硝酸的浓度为D.④中
6 . 向mg由铁粉和铜粉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NO的体积[V(NO)](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m(固体剩余质量)随加入的稀硝酸的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设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稀硝酸的浓度为0.4mol·L-1
B.a点时,100mL稀硝酸中溶解了Fe和Cu共8.4g
C.b点对应的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金属阳离子为Fe2+、Fe3+、Cu2+
D.加入稀硝酸至400mL时,收集到的V(NO)约为6.91L
7 . 化学上常用标准电极电势φ(氧化型/还原型)比较物质氧化能力。φ值越高,氧化型物质的氧化能力越强,φ值与体系的pH有关。利用表格所给的数据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氧化型/还原型φ(Co3+/Co2+)φ(HClO/Cl-)
酸性介质1.84V1.49V
氧化型/还原型φ[Co(OH)3/Co(OH)2]φ(ClO-/Cl-)
碱性介质0.17Vx
A.推测:x<1.49V
B.Co3O4与浓盐酸发生反应:Co3O4+8H+=Co2++2Co3++4H2O
C.若x=0.81V,碱性条件下可发生反应:2Co(OH)2+NaClO+H2O=2Co(OH)3+NaCl
D.从图中数据可知,氧化型物质的氧化性随着溶液酸性增强而增强
2022-04-30更新 | 1557次组卷 | 4卷引用:押新高考卷10题 氧化还原反应-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临考题号押题(新高考通版)
8 .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求知求真”.某化学兴趣小组以溶液与溶液的反应为素材,探究盐溶液之间的反应情况,体悟反应的复杂性。
(1)实验预测
推测可能发生的反应推测依据预期的实验现象
①氧化还原反应具有一定的氧化性,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过量,则有淡黄色沉淀(S)生成若过量,则有黑色沉淀_______生成
②复分解反应为黑色难溶物,有黑色固体生成
③彻底双水解反应水解能力均较强_______色沉淀()产生,同时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生成
(2)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能否发生反应①,设计装置如下图,能证明反应已经发生的现象有_______[已知:]。

实验二:探究能否发生反应②和③,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解释或结论
ⅰ.向饱和溶液中,滴加2滴饱和溶液有黑色沉淀生成,而后黑色沉淀消失,出现淡黄色沉淀用离子方程式解释黑色沉淀消失的原因:_______
ⅱ.将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直接混合先有黑色和另一种颜色的沉淀生成,而后都变为黑色;同时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生成试解释:沉淀最终都变为黑色的原因是_______。结论:_______发生反应②,_______发生反应③(均填“已”或“未”)。
ⅲ.取ⅱ中最终生成的黑色沉淀样品,用无水乙醇多次洗涤后,干燥称量得黑色固体,然后在空气中灼烧至恒重灼烧后,所得红棕色固体质量为经计算判断,黑色固体样品的成份为_______
实验结论
在溶液中相遇,会因为二者的浓度、用量等不同而反应不同,但都会先发生复分解反应。
2022-04-03更新 | 634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9 . 向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mL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H2
B.A点溶液中的溶质为FeSO4和H2SO4
C.原混合酸中NO和SO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原混合酸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1
10 . 绿色化学在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某科研团队设计了一种熔盐液相氧化法制备高价铬盐的新工艺,该工艺不消耗除铬铁矿、氢氧化钠和空气以外的其他原料,不产生废弃物,实现了Cr—Fe—Al—Mg的深度利用和内循环。工艺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写出高温连续氧化工序中该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工序③操作名称为_______
(3)滤渣I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气体A的化学式为_______
(4)工序④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热解工序产生的混合气体最适宜返回工序_______(填“①”或“②”或“③”或“④”)参与内循环。
(6)工序④溶液中的铝元素恰好完全转化为沉淀的pH为_______。(通常认为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为沉淀完全;)
2022-03-14更新 | 857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