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 . 现有部分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或分子结构的相关信息如表所示:
元素编号元素性质与原子(或分子)结构的相关信息
T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
X常温下单质分子为双原子分子,分子中含有3对共用电子对
YM层比K层少1个电子
Z 其离子是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离子中半径最小的
(1)T、X、Y、Z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2)元素Y与元素Z相比,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Y单质的熔点比Z单质的低
b.Y的化合价比Z的低
c.常温下Y单质与水反应的程度很剧烈,而Z单质在加热条件下才能与水反应
d.Y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强
(3)T、X、Y、Z中有两种元素能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常见化合物,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请指出元素T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
(4)元素X与氢元素以原子个数比1:2化合时,形成可用于火箭燃料的化合物W(W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元素T和氢元素以原子个数比1:1化合形成化合物Q与W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X的单质和的T另一种氢化物,请写出Q与W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024-04-10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十二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声名大振”学习小组围绕新型绿色消毒剂——高铁酸钠()展开探究。如图所示物质转化关系为高铁酸钠的一种制备方法及有关性质实验(部分反应产物已略去)。已知A为气态非金属单质,B为金属单质,E为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F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

请回答:
(1)化合物D中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
(2)的电子式是______
(3)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4)反应③,F在A中燃烧的反应现象是______
(5)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6)请在方框内填入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完成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
2+3++5
2024-03-2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3 . ClO2是新一代高效安全的杀菌剂,可用于自来水消毒。由于其浓度过高时易分解,常将其转化成NaClO2晶体以便储运。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高效氧化剂和漂白剂,主要用于棉纺、纸张漂白、食品消毒、水处理等,消毒时本身被还原成Cl-。亚氯酸钠晶体的一种生产工艺如图:

已知:①ClO2浓度过高时易发生分解爆炸,一般需稀释至含量10%以下。
②H2O受热易分解。
(1)向“反应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
(2)“吸收塔”的作用是将产生的ClO2转化为NaClO2,在此过程中加入的H2O2的作用是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当有1molH2O2参与该反应时,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
(3)“吸收塔”中需要控制温度不超过20℃,其原因是______
(4)写出“反应器”步骤中生成ClO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024-03-2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十二月月考化学试题
4 . 为探究某矿物X(含三种常见元素)的组成和性质,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已知实验中所用试剂均足量,固体B是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混合物,请回答如下问题:

(1)X中所含元素为:___________
(2)溴水是否可以用酸化的双氧水代替,若不可行,请说明理由,若可行,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检验溶液G中的金属阳离子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
(4)溶液G转化为沉淀H的现象___________
(5)X在高温下与氧气充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024-03-2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启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纳米铁可用于制作高密度磁性材料。以铁屑(含少量杂质)为原料制备纳米铁粉流程如下:

已知:草酸是一种二元酸
(1)“酸溶”过程中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和提高浸出率的方法有_______。(写出两种)。
(2)写出“酸溶”时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固体经灼烧后得到红棕色固体和混合气体,若产物中,则“灼烧”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取少量产品分散于水中,_______(填操作步骤),可验证所得铁粉直径是否为纳米级
(5)纳米铁粉可用于处理含氧酸性废水中的,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①在铁粉总量一定的条件下,废水中的溶解氧过多不利于的去除,原因是_______
②该过程中体现了纳米铁粉的_______性(填“氧化”或“还原”)。
2024-01-22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6 . 工业上以NH3为原料按如下流程制取化合物A。

已知:水溶液中,ClO可与反应生成Cl
请回答:
(1)写出NH3催化氧化生成N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等物质的量的HNO3与ClF反应除生成A外,另一种产物为HF。
①电子衍射研究表明,气态HF中存在环状六聚体(HF)6,而其他卤素的气态氢化物却不存在,气态HF中存在环状六聚体(HF)6的原因是_____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尾气的主要成分是NO,可用NaOH溶液直接吸收       B.ClF中的Cl呈零价
C.化合物A具有强氧化性                                           D.TiCl4与A反应能生成Ti(NO3)4
(3)①设计实验验证化合物A中含有Cl元素___________
②写出实验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2024-01-20更新 | 333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首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7 . 下图是使用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法”从海带中提取碘的主要流程。

已知:①强碱性阴离子树脂(用R—Cl表示,可被其它更易被吸附的阴离子替代)对有很强的交换吸附能力;②步骤“交换吸附”发生的反应:
请回答:
(1)写出海带浸出液被氧化生成粗碘水过程中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已知的VSEPR模型为,推测为sp杂化
B.可用KI溶液提取中的碘单质
C.该制备流程中“洗脱”、“酸化”、“洗脱”均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
D.“酸化氧化”过程若选择为氧化剂,反应生成一种无色气体,遇空气立即变为红棕色,则的物质的量比应不少于

(3)“氧化”过程不能加入过量,原因是__________
(4)流程中的中间产物可在淀粉指示剂下与酸化的过氧化氢反应,现象为蓝色—无色—蓝色—无色的重复现象,称为“碘钟实验”,写出a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a.蓝色出现,并伴有大量气泡:__________
b.蓝色消失:
(5)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氧化过程得到粗碘水中碘元素除外可能的存在形式。(不考虑其它杂质阴离子)__________
2024-01-12更新 | 234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首考12月模拟卷化学试题
8 . 是新一代高效安全的杀菌剂,可用于自来水消毒。由于其浓度过高时易分解,常将其转化成晶体以便储运。亚氯酸钠()是一种高效氧化剂和漂白剂,主要用于棉纺、纸张漂白、食品消毒、水处理等,消毒时本身被还原成。亚氯酸钠晶体的一种生产工艺如下:

已知:①浓度过高时易发生分解爆炸,一般需稀释至含量10%以下。
受热易分解
(1)向“反应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吸收塔”的作用是将产生的转化为,在此过程中加入的是作用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当有参与该反应时,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
(3)“吸收塔”中需要控制温度不超过20℃,其原因是___________
(4)在温度高于60℃时易分解生成和NaCl,写出该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写出“反应器”步骤中生成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6)为测定所得(摩尔质量)产品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I:准确称取所得亚氯酸钠样品1.000g于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和略过量的KI晶体,再滴加适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步骤Ⅱ:将所得溶液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稀释定容得溶液A;准确移取25.00mL溶液A于锥形瓶中,向锥形瓶中滴加两滴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标准溶液与之反应,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溶液22.00mL。(反应方程式为:)
计算该产品中的质量分数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2024-01-09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9 . Ⅰ.为比较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的快慢,定性比较得出结论;
(2)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
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
(3)查阅资料得知:将作为催化剂的溶液加入溶液后,溶液中会发生两个氧化还原反应,且两个反应中均参加了反应,试从催化剂的角度分析,这两个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_
Ⅱ.某化学实验小组利用酸性溶液与溶液反应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过程中通过测定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1234
水/mL1050x
溶液/mL510105
溶液/mL551010
时间/s20105
(4)实验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___________,4号实验中始终没有观察到溶液褪色,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6)2号实验中,用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反应后溶液的总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2024-01-0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路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0 .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无毒的多功能水处理剂。K2FeO4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O2,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I.制备K2FeO4

(1)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除杂装置B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
(3)请写出装置C中制备K2FeO4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II.探究K2FeO4的性质
取C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a,经检验气体中含有Cl2.为证明K2FeO4能氧化Cl-而产生Cl2设计以下方案:
方案1取少量溶液a,滴加KSCN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
方案2用KOH溶液充分洗涤C中所得固体,再用KOH溶液将K2FeO4溶出,得到紫色溶液b.取少量溶液b,滴加盐酸,有Cl2产生

(4)方案1中溶液变红可知溶液a中含有Fe3+,该离子的产生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一定是由K2FeO4被Cl-还原而形成的,理由是___________
(5)方案2可证明K2FeO4氧化了Cl-。用K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排除ClO-的干扰。根据K2FeO4的制备实验得出:氧化性Cl2___________FeO(填“>”或“<”),而方案2实验表明,Cl2和FeO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原因是___________
(6)资料表明,酸性溶液中的氧化性FeO>MnO,验证实验如下:
将溶液b滴入MnSO4和足量H2SO4的混合溶液中,振荡后溶液呈浅紫色,该现象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氧化性FeO>MnO。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024-01-0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