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氯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8 道试题
1 . (四乙酸铅,摩尔质量为)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氧化剂,为无色晶体,易溶于热的冰醋酸,在冷溶液中溶解度较小,遇水易分解。通常由在乙酸中反应制得,涉及的反应有:


制备过程如下:
步骤I.如图在三颈烧瓶中加入冰醋酸和醋酸酐,混合均匀,加热至65℃,搅拌下分多次加入,维持温度65℃,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充分反应。

步骤Ⅱ.自然冷却到室温,有大量无色晶体析出,将固液混合物转移到布氏漏斗,并用纸板或陶瓷片进行覆盖,抽滤,真空干燥,得四乙酸铅粗品。
步骤Ⅲ.过滤得到的母液再倒入三颈烧瓶中,加热到℃,搅拌下通入干燥氯气,观察到现象1时,停止通氯气,趁热过滤,滤液冷却结晶,抽滤,真空干燥,得四乙酸铅粗品。
步骤Ⅳ.取步骤Ⅱ和Ⅲ的粗品用冰醋酸重结晶,得纯净四乙酸铅晶体。
回答以下问题:
(1)步骤I采用的加热方式为_______
(2)步骤Ⅱ中,抽滤时,用纸板或陶瓷片进行覆盖的原因是_______
(3)步骤Ⅲ中,需要的仪器如下图所示,按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填仪器接口的小写字母),干燥管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步骤Ⅲ中,现象1为_______

(4)若步骤I中加入,实验结束理论上可生成质量为_______
(5)的纯度测定。组装仪器如图,取样品,溶于氯仿,放入三颈烧瓶,通一段时间后,连接干燥管,向三颈烧瓶中滴入足量,充分反应,再次通一段时间,目的是_______,实验前后,干燥管I质量增加,则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

2024-05-28更新 | 2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化学试题
2 . 某化学小组为了证明二氧化硫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装置:

他们用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制备二氧化硫,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备氯气。
(1)用来制取氯气的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B、D试管中的品红溶液均褪色。停止通气后,再将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___________(填“B”或“D”)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3)装置C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同学将两种气体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中,发现漂白效果并不像预期的一样增强。查阅资料得知:两种气体混合,再与水反应可生成两种常见的酸,因而漂白作用减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2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自主学习成果汇报化学试题
3 . 铋酸钠是一种浅黄色不溶于冷水的固体。它常用作分析试剂、氧化剂。实验室利用氯气在碱性溶液中氧化,制备的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省略)。

实验步骤如下:
Ⅰ.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
Ⅱ._____________,装置C中有白色固体生成,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c。
Ⅲ.开启磁力搅拌器,打开活塞b,充分反应一段时间,关闭活塞b。
Ⅳ.打开活塞a,通入一段时间,取下装置C中的三颈烧瓶,将混合液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1)盛浓盐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__
(2)将步骤Ⅱ操作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
(3)步骤Ⅲ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步骤Ⅳ中“通入一段时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5)测定溶液中含量。
在试管中加入的混合液,然后加入一定量的,充分反应分离出剩余的,向所得滤液中加入足量溶液,充分反应后转移至锥形瓶中,加入淀粉溶液,用溶液滴定生成的,至终点时消耗溶液。(已知:,以上反应均未配平)
①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
②混合液中的含量为_____________(用含、c的代数式表示);在滴定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_____________(填标号)。
a.滴定过程中,锥形瓶内有液体溅出       b.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
c.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             d.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内无气泡,达到终点有气泡
4 . 二氯异氰尿酸钠,具有很强的氧化性(遇酸会生成次氯酸),是一种广普高效的杀菌剂,常温下为白色固体、溶于水,难溶于冰水。实验室常用高浓度的NaClO溶液和(氰尿酸)溶液,在10℃时反应制备二氯异氰尿酸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试剂为______,装置D中,盛放吡啶溶液的仪器名称为______
(2)的制备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加入药品。
②关闭,打开,向A中滴加足量的浓盐酸,当观察到______时,关闭,滴入的吡啶溶液,写出和NaCl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制备过程中要不断通入,其目的是______,反应完成后需进行的操作为______
③取装置D中溶液,制得产品。操作为______、过滤、冷水洗涤、低温干燥得到粗产品
(3)粗产品中纯度测定。取1.5g粗产品溶于少量水,加入过量抗坏血酸(维生素C)充分反应,配成100mL溶液,取20.00mL所配制溶液于锥形瓶中,再加入25.00ml溶液(过量),加入几滴稀溶液,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10.00mL标准液。[已知(白色)]
的纯度为______
②下列有关上述滴定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接近滴定终点时微微转动活塞,使溶液悬挂在尖嘴上,形成半滴,用锥形瓶内壁将其刮落
b.若盛放标准溶液的滴定管没有润洗,使测定结果偏大
c.锥形瓶洗涤后未干燥即加入所配待测溶液,使测定结果偏小
d.滴定前俯视读数,滴定后仰视读数,使测定结果偏小
2024-05-15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下学期高考二模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二氯异氰尿酸钠具有很强的氧化性(遇酸会生成次氯酸),是一种广普高效的杀菌剂,常温下为白色固体、溶于水,难溶于冰水。实验室常用高浓度的NaClO溶液和(氰尿酸)溶液,在10℃时反应制备二氯异氰尿酸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试剂为___________
(2)的制备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加入药品。
②关闭K1,打开K2,向A中滴加足量的浓盐酸,关闭K2,当观察到___________时,滴入的吡啶溶液,写出和NaCl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制备过程中要不断通入Cl2,其目的是___________,反应完成后需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_
③取装置D中溶液,制得产品。操作为___________、过滤、冷水洗涤、低温干燥得到粗产品。
(3)粗产品中纯度测定。取m g粗产品溶于少量水,加入过量维生素C充分反应,再加入过量 的AgNO3溶液,加入几滴稀溶液,用 NH4SCN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液。[已知:(白色)]
(摩尔质量为)的纯度为___________
②下列有关上述滴定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接近滴定终点时微微转动活塞,使溶液悬挂在尖嘴上,形成半滴,用锥形瓶内壁将其刮落
b.若盛放NH4SCN标准溶液的滴定管没有润洗,使测定结果偏大
c.锥形瓶洗涤后未干燥即加入所配待测溶液,使测定结果偏小
d.滴定前俯视读数,滴定后仰视读数,使测定结果偏小
2024-05-1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化学试题
6 . 空气吹出法工艺,是目前“海水提溴”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其工艺流程如下:

(1)步骤②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步骤④利用了SO2的还原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从含溴海水中吹出的溴也可用纯碱吸收,纯碱吸收溴的主要反应是3Na2CO3+3Br2=NaBrO3+5NaBr+3CO2;吸收1 mol Br2时,转移的电子为___________ mol。纯碱吸收后再用硫酸酸化,单质溴又从溶液中析出。
2024-05-08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段考化学试题
7 . 三氯化硼()用于制备光导纤维和有机硼化物等,制备原理:。某小组据此设计实验制备并测定其纯度,装置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的熔点为-107.3℃,沸点为12.5℃,极易水解。
可用于处理尾气CO。
实验(一):制备
(1)写出制备氯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中玻璃管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发生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纯度的测定。
(4)准确称取wg产品,置于蒸馏水中,完全水解。用硝酸银进行含量测定,反应消耗mg质量分数为b%硝酸银溶液,则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用含字母w、b、m的式子表示)
2024-05-0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五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8 .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利用如图装置可验证氯元素和碘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1)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仪器D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A中加浓盐酸,B中加(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
①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有______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
②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___________溶液吸收尾气;
的空间结构相似,其键角大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填“>”、“<”、“=”)。
Ⅱ.验证同周期元素性质变化规律
(3)将钠、镁、铝各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与盐酸反应最剧烈,它的晶体堆积模型如图所示:

该晶胞堆积模型是___________。以镁为例,发现随着反应时间的进行,化学反应速率是先加快后减慢,分析先加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假设不考虑固体质量的减少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填序号)___________
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C.温度升高速率加快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大于盐酸浓度降低速率减慢的影响
D.温度升高速率加快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小于盐酸浓度降低速率减慢的影响
(4)查阅有关氯化铝的一些资料,得到如下一些信息:①将氯化铝加热,在180℃时开始升华;②在条件下,氯化铝的熔点为190℃;③在时,它的蒸气密度(换算成标准状况时)是氢气密度的133.5倍;④氯化铝的结构中含有配位键。
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资料猜测氯化铝是___________(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②通过计算确定氯化铝含有配位键的结构式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B.       C.

③用无水氯化铝进行实验时,发现它在潮湿空气中强烈地“发烟”。进一步查阅资表明,其原因是氯化铝与空气中的水发生了复分解反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024-05-0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一中学北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9 . 二氧化氯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在30℃时分解,50℃时发生爆炸性分解,与Cl2的氧化性相近。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消毒和果蔬保鲜等方面。某兴趣小组通过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其制备、吸收、释放和应用进行了研究。

(1)ClO2的制取:若没有C装置且ClO2在D中被稳定剂完全吸收生成NaClO2,F中淀粉—碘化钾溶液也会变蓝,则A中制取Cl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ClO2的吸收:关闭活塞B,向D中缓慢加入稀盐酸,ClO2在D中被稳定剂完全吸收生成NaClO2,在该反应过程中装置A、D均应控制反应温度低于30C,理由是_______
(3)ClO2的释放:在酸性条件下NaClO2发生反应:,完成ClO2的释放,则在该过程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在ClO2释放实验中,打开活塞E,D中发生反应,说明有ClO2释放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4)ClO2的应用:己吸收ClO2气体的稳定剂I和稳定剂Ⅱ,加酸后释放ClO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若将其用于水果保鲜,稳定剂Ⅱ优于稳定剂I,若稳定剂Ⅱ中ClO2气体的起始浓度为,如图所示剩余时便失去保鲜作用,则该稳定剂的平均失效速率为_______

2024-04-2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师大附中幸福柳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份化学学科阶段性测试
10 . 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I.打开关闭,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关闭,打开,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关闭
Ⅲ.B中继续通气体,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
(1)装置A中m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
(2)能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过程Ⅱ中溶液变为黄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V的目的是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简述其操作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
(5)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__________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2024-04-2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高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