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氯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铁、铝是两种常见的金属,其合金在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

(1)操作X是___________
(2)A与Cl2混合光照可能发生爆炸,A在该反应中作___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3)合金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加入稀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向溶液D中加入NaOH溶液,观察到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氯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下列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Ⅰ: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氯气。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装置B、C中的试剂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E的作用为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实验Ⅱ:利用实验Ⅰ制得的氯气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氯气的性质探究。

已知:G中为干燥的有色布条、H中为紫色石蕊试液、I中为淀粉碘化钾溶液(淀粉遇碘单质变蓝)。
(3)G中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说明___________
(4)H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
(5)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 . 高铁酸钾(,极易溶于水,溶液呈紫红色)是一种绿色净水剂,易溶于水。某小组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备并探究其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制备

(1)仪器M的名称是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
(2)装置C中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实验得知装置C中吸收的量为装置A中生成总量的75%,若装置D中的氧化产物只有0.02mol NaClO,且不考虑其他消耗,则理论上生成的质量为_______g。
实验(二)探究的性质。
Ⅰ.探究在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

已知:实验中观察到试管b中溶液变为蓝色,试管a中溶液由紫红色变黄色并产生气泡。
(4)R溶液为_______(填“稀硫酸”或“盐酸”),写出装置a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不选择另一种酸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5)设计一种方案检验从d中逸出的气体:_______
Ⅱ.探究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
(6)向溶液中滴加少量用稀硫酸酸化后的溶液,溶液呈紫红色。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氧化性:,原因是_______(用文字说明)。
4 . 在光照条件下,甲烷和氯气可以发生一系列反应。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甲烷和氯气的反应:

   

(1)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
A.试管内液面上升,最终充满试管B.试管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深
C.试管内壁出现油状液滴D.试管内有少量白雾生成
(2)用饱和食盐水而不用水的原因是_____
(3)请写出生成一氯甲烷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2023-06-21更新 | 157次组卷 | 3卷引用: 青海省西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同学设计如图装置(省略夹持装置)制备氯气并探究其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盛装浓盐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请结合化学方程式和文字解释该现象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
(3)浸有溴化钠溶液的试纸变橙黄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一段时间之后,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会变蓝(I2遇淀粉会变蓝),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Br2的氧化性比I2强;烧杯中的溶液可以为___________(填标号),倒置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
A.饱和食盐水             B.饱和NaOH溶液
C.澄清石灰水             D.浓盐酸
2023-04-25更新 | 151次组卷 | 3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6 . 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并探究其性质。所用仪器及药品如下图,回答问题。

(1)根据实验设计上述制取氯气装置时,按照各装置的功能,连接顺序为:气体发生装置→___________→收集装置→___________
(2)A中盛放浓盐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E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若要验证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可将下图所示装置连接到原实验装置中,连接的最佳位置是___________(填选项序号)。

①A、B间                           ②B、C间                           ③C、D间
(5)该小组同学将制得的氯气配制成氯水,以探究FeI2的还原性。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一定量的FeI2溶液,向其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某同学对产生黄色的原因提出了假设:
假设1:I-被Cl2氧化
假设2:Fe2被Cl2氧化
完成下表,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结论
①取少量黄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淀粉溶液_________假设1正确
②取少量黄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________溶液变成血红色假设2正确
(6)若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常温常压下1LCl2,计算:理论上需要MnO2的质量是___________克?(已知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Vm≈24.5L/mol;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7 . 化学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验证氯气的部分性质,并探究氯水的成分和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验证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的现象为___________
(3)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研究新制氯水成分和性质。
以装置E的溶液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序号实验1实验2实验3
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溶液变蓝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有白色沉淀生成
资料:淀粉的特征反应一一遇变蓝色;
①根据实验1可知,氧化性:___________(填“>”或“<”)
②实验2中证明溶液中含有___________(填微粒的化学式)。
③若用实验3证明氯水中含有氯离子,则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
2023-02-2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8 . 钌(Ru)是一种极其昂贵的稀有贵金属,广泛应用于电子、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有机合成等领域。钌的矿产资源很少,因此从含钌废液中回收钌尤为重要。某含钌的废渣主要成分为Ru、,回收钌的工艺流程如下:

(1)“氧化碱浸”时,两种氧化剂在不同温度下对钌浸出率和渣率的影响分别如图1、图2所示,则适宜选择的氧化剂为_______;最佳反应温度为_______

(2)滤液1中溶质的主要成分包括等,其中Si的存在形式为_______(填化学式);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滤液1先用盐酸调节滤液pH,后用甲酸“还原”提取钌并同时生成,则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蒸馏”过程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4)“吸收”过程产生的气体X经Y溶液吸收后,经进一步处理可以循环利用,则X和Y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
(5)可用氢气还原重量法测定产品中的纯度,所得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产品的质量/g固体Ru的质量/g
2.42251.0110
2.42251.0090
2.42251.0100
则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022-08-03更新 | 922次组卷 | 4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9 . 某学生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

(1)装置A中的烧瓶内固体可选用___________(填字母)。
A.生石灰B.二氧化硅C.五氧化二磷D.烧碱
(2)装置B的作用为__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为___________
(3)通入装置C的两导管要左边长、右边短,原因是___________
(4)装置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从装置C的G处逸出的尾气中可能含有有毒的黄绿色气体,为避免空气污染可将尾气通入___________溶液。
10 . 天然脑砂含少量,《唐本草》记载脑砂入药可以散瘀消肿。某学习小组设计下列步骤制取,并进行天然脑砂含量的测定。请回答相关问题:
步骤Ⅰ:用氨气与适量氯气反应制取

(1)装置A中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若用浓盐酸与反应制取氯气,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要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C的作用是_______
(3)氨气与适量氯气混合反应可生成和一种无污染的气体,利用E装置模拟该反应,氨气应从_______(填“f”或“g”)通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步骤Ⅱ:天然脑砂中含量的测定。
准确称取一定质量脑砂,与足量的氧化铜混合,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已知:

(4)为完成含量的测定,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加热前,称量H装置的总质量;当观察到G中不再有气泡冒出时,停止加热,冷却,_______
(5)如果不用J装置,测出的含量将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