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 NH4Cl 和 Ca(OH)2 制取 NH3 并探究其性质,按下图装置进行实 验,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实验探究]


(1)装置( I )试管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装置( II )中可用___________作干燥剂。
(3)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装置( III)   中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然后滴加水,观察到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
(4)装置(III)中胶头滴管若改装浓盐酸,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滴加浓盐酸,观察到瓶内充满___________(填“白烟”或“白雾”),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装置( IV )   中稀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
(6)已知:2NH3 + 3CuO3Cu + N2 + 3H2O, 若把装置(III)换为如图装置,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黑色固体变为___________(填“白色”或“红色”)   在这过程中 NH3 表现出___________(填“还原性”或“氧化性”) 。

2024-01-02更新 | 204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利用如图装置模拟“侯氏制碱法”,通过制备的 NH3和 CO2,与饱和食盐水反应制备 NaHC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时装置Ⅰ产生的气体应先通入装置Ⅳ中
B.装置Ⅲ中的试剂为浓硫酸
C.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 aefdcb
D.Ⅳ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 化学在治理空气污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I、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NOx、SO2形成酸雨时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HNO3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
(2)SO2会被雨水吸收形成酸雨,这种酸雨在空气中久置酸性增强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Ⅱ、NOx、SO2等均为大气污染物,需处理后才能排放。
(3)用NaOH溶液可以吸收NO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i.
ii.
①反应i中,每消耗0.3molNO2,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
②反应ii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4)用氨水可以吸收SO2制取铵盐。
①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制取NH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用足量氨水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利用NaClO吸收液可在脱除烟气中NOx的同时脱除SO2。研究发现在不同的初始pH条件下,吸收液对流动烟气的脱硫效率都接近100%,而对NO的脱除率如下图所示。

pH=2时,脱除S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脱硝效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
2023-01-14更新 | 31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4 . 侯德榜先生为我国的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将氨碱法和合成氨工艺联合起来,发明了“联合制碱法”。氨碱法中涉及的反应如下:
反应I:
反应II:
实验室模拟氨碱法制备少量Na2CO3,下列装置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除去CO2中的HClB.制取并收集NH3C.先往b中通CO2,再往a中通NH3D.制取Na2CO3
A.AB.BC.CD.D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硫氰化钾(KSCN)俗称玫瑰红酸钾,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学药品。某实验小组模拟工业制备硫氰化钾的方法,设计实验如图:

已知:是一种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的非极性试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制备溶液
(1)装置A用于制备,圆底烧瓶内的固体a是_______(填名称)。
(2)三颈烧瓶内盛放有、水和固体催化剂,发生反应。实验开始时,打开K2和K1,水浴加热装置B,反应发生。三颈烧瓶左侧导管口必须插入中,其目的是使反应更充分且_______
(3)一段时间后,当观察到三颈烧瓶内_______时,停止通入气体,反应完成。
Ⅱ.制备KSCN溶液
(4)关闭K1,将三颈烧瓶继续加热至100℃,待完全分解后,再打开K3,继续保持水浴温度为100℃,缓缓滴入稍过量的KOH溶液,制得KSCN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酸性溶液除可以吸收外,还能吸收的气体是_______
Ⅲ.制备KSCN晶体
先通过过滤除去三颈烧瓶中的固体催化剂,再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氰化钾晶体。
(5)测定晶体中KSCN的含量:称取10.0 g样品,配成1000 mL溶液。量取25.00 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硝酸,再加入几滴铁盐溶液作指示剂,用0.1000 mol/L 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三次滴定平均消耗标准溶液20.00 mL。
①滴定时发生的反应:(白色),则指示剂的化学式为_______(填序号)。则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
A.       B.       C.       D.
②晶体中KSCN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022-12-31更新 | 473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6 . 碳酸镧[La2(CO3)3]可用于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高磷酸盐血症,制备反应原理为:2LaCl3+6NH4HCO3=La2(CO3)3↓+6NH4Cl+3CO2↑+3H2O,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实验装置模拟制备碳酸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备碳酸镧实验流程中导管从左向右的连接顺序为:F→A→B→D→E→C
B.X中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其作用为干燥
C.Y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2O+CaO=Ca(OH)2+NH3
D.Z中应先通入NH3,后通入过量的CO2
7 . 下图是某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价一类”二维图,其中d为红棕色气体,f和g均为正盐且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室可通过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制取a气体
B.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纯净的c
C.d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f和g
D.常温下可用铁质容器盛放e的浓溶液
2022-07-13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8 .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等产品B.构成原电池C.制取干燥的氨气D.检验乙烯
A.AB.BC.CD.D
2022-05-01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阶段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9 . 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铜与浓硝酸反应制NO2B.分离FeCl3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C.证明补铁口服液中存在Fe2+D.加热NH4Cl固体制NH3
A.AB.BC.CD.D
10 . 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去)制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③中的三颈烧瓶和④中的分液漏斗中可分别盛放饱和食盐水和浓氨水
B.应先向三颈烧瓶中通入足量,再通入足量
C.也可由稀硫酸与碳酸钙粉末反应制取
D.实验中产生的尾气可以通过浓NaOH溶液处理
2022-02-09更新 | 614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