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1 . 把少量过氧化钠投入下列溶液中,一定会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
A.1mol/L氢氧化钠B.饱和碳酸氢钠
C.1mol/L硫酸亚铁D.饱和碳酸钠
2 . 下列实验对应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SO2 通入氯化钡溶液,然后滴入稀硝酸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所得沉淀为BaSO3,后转化为BaSO4
B浓硫酸滴入蔗糖中,并搅拌得黑色蓬松的固体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该过程中浓硫酸仅体现吸水性和脱水性
C向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过氧化钠出现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氯化亚铁部分变质
D向足量的淀粉碘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蓝还原性:I->Fe2+
A.AB.BC.CD.D
3 . 下列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①干燥的Cl2   ②Na2O2   ③NaClO   ④活性炭   ⑤SO2
A.除①外其它都可以B.只有②③⑤C.只有①④⑤D.全部
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SO2具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红溶液、溴水、酸性KMnO4溶液、石蕊试液褪色
B.能使品红褪色的不一定是SO2
C.SO2、漂白粉、活性炭、Na2O2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
D.盐酸能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所以盐酸也有漂白性
5 . 将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 完全反应后最终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生成白色沉淀B.生成红褐色沉淀
C.生成灰绿色沉淀D.没有气泡产生
2016-12-09更新 | 2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6 . 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甲、乙为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B为常见液态化合物,A为淡黄色固体,F、G所含元素相同且均为氯化物,G遇KSCN溶液显红色。
   
请问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_______,G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反应①-⑤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甲与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
(4)在实验室将C溶液滴入F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5)在F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A,发生反应的总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6)已知:酚酞在c(OH) 为1.0×104mol/L~2.5mol/L时呈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向3.9g A和 100g B混合后的溶液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片刻红色褪去(假设过程中液体体积不变)。
①甲同学认为“红色迅速褪去”是由于溶液中c(OH)过大造成的。上述观点是否正确__,请通过计算对比数据加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认为“红色迅速褪去”是由于A+B =碱+H2O2,H2O2具有氧化性和漂白性导致的。试设计简单实验证明烧瓶内溶液中含H2O2,简述实验原理____
2016-12-09更新 | 3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湖北省武汉市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11-12高一上·河北衡水·期末
名校
7 . 下列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其中是利用强氧化性来漂白的是
①活性炭     ②过氧化钠       ③氯水       ④二氧化硫        ⑤臭氧
A.①③④B.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2016-12-09更新 | 285次组卷 | 8卷引用:2010—20111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8 .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①过量Na2O2投入到FeCl2溶液中 ②过量Ba(OH)2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
③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 ④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⑤CaCl2与Na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A.全部B.①⑤C.②③④D.②③④⑤
2016-12-09更新 | 37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五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10 . 有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都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入SO2气体,将带余烬的木条插入试管C中,木条复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小组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生成了Na2SO3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
(2)请设计一简单实验方案证明Na2O2与SO2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中含有Na2S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小组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除了生成Na2SO3和O2外,还有Na2SO4生成。为检验是否有Na2SO4生成,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上述方案是否合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简要说明两点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8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原平市范亭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