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铁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5 道试题
1 . 铸铁的主要成分为和C,用下图所示实验研究铸铁与热的浓硫酸的反应(夹持和加热装置已略去)。

(1)同学们猜想A中生成的气体可能含有两种酸性氧化物,他们依据的反应为___________
(2)检测反应后A中所得溶液中含有,实验方案是取少量待测溶液,将其加入适量水中稀释,___________
(3)实验现象证明A中确实有生成。
①U型管a侧棉花的紫红色褪去,证明有___________生成。
②证明有生成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4)下列试剂中,也可用于该实验中检验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溶液       b.品红溶液       c.紫色石蕊溶液
(5)取上述反应生成的0.56L(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反应完全后,向溶液中加入足量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分离、干燥后得到固体4.66g,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
2024-04-29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2 . 氰化氢(HCN,一元弱酸,易挥发)主要应用于电镀、采矿、药物合成等工业生产。HCN,CN-能抑制人体组织细胞内酶的活性,不能直接排放到环境中。
(1)Na2S2O3在临床上常用于氰化物的解毒剂。解毒的原理是将CN-转化为SCN-。验证该转化过程中生成SCN-的实验方法是:向NaCN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2S2O3的溶液,充分反应后,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酸化,___________
(2)Cu2+可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废水中的CN-
①反应不能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
②在含氰废水总景、过氧化氢用量和溶液pH一定的情况下,反应相同时间,测得CN-的氧化去除率随c(Cu2+)的变化与如图所示。c(Cu2+)超过90mg·L-1时,CN-的氧化去除率有所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

(3)通过电激发产生HO·(从分子式上看由OH-失去一个电子形成)和OH·可处理废水中的CN-,使其转化为N2,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在铜镍为催化剂(Cu、CuO为活性组分,Cu的催化活性效果更好)的条件下,可利用反应:HCN(g)+H2O(g)NH3(g)+CO(g)   △H>0
除去废气中的HCN。将含相同比例的HCN(g)、H2O(g)、CO(g)[或N2(g)]混合气体分别通过催化剂,反应相同的时间,测得HCN(g)的去除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200℃时含CO的混合气体中HCN(g)的去除率较高,而400℃时含CO的混合气体中HCN(g)的去除率较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024-04-27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3 . 化合物甲(化学式可表示为)是德国化学家L。 Leopold Gmelin于1882年发现的一种配合物,可用于颜料、钢铁等行业。X、Y、Z、M为前4周期主族或副族元素,四种元素原子的电子数总和为58;X、Y同周期,Z、M同周期相邻。基态X最高能层的原子轨道为球形,且只填充了1个电子;基态Y的价电子排布中有4个单电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
B.化合物甲中除含配位键,还含离子键、非极性键
C.的VSEPR模型为三角形
D.化合物甲的溶液可用于检验
4 . 利用金属矿渣(含有FeS2、SiO2及Cu2O)制备FeCO3的实验流程如下。已知煅烧过程中FeS2和Cu2O转化为Fe2O3和CuO。

(1)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写化学式),该物质是工业制备硅的原料,写出该物质与焦炭反应制备硅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FeS2在空气中煅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在“还原”步骤,在向酸浸后溶液加入过量铁屑,除了能将转化为外,还能___________。若将6g铁粉加入200mLFe2(SO4)3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得到200mLFeSO4溶液和5.2g固体沉淀物。
①5.2g固体沉淀物的成份为_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②原Fe2(SO4)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4)检验是否完全被还原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
(5)制备FeCO3,写出“沉铁”步骤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024-04-25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5 . 某固体粉末甲中可能含有K2CO3、KNO3、NaNO2、K2SO3、Na2SO4、Fe、FeO、Fe2O3中的若干种。某同学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取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

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固体粉末中含有钠元素,但不含钾元素
B.固体粉末中无法确定是否含有K2SO3
C.固体粉末中至少含有KNO3、NaNO2中的一种
D.固体粉末中可能含有K2CO3、不含Fe2O3
2024-04-22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素养测试试题
6 . 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物质具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丙为白色固体,其悬浊液在空气中会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A→B表示一定条件下A能一步转化为B,A-----B表示一定条件下A能与B反应。
(1)根据分析可知丙为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甲可能是__________(填标号,下同),乙可能是__________
A.稀硝酸       B.溶液       C.       D.溶液
(2)实验室保存溶液时,为了防止其被氧化,可以往溶液中加入适量___________(填药品名称);可以用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来检验溶液中的是否被氧化。
(3)丙的悬浊液在空气中变色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工业上高炉炼铁可以实现③的转化,所得到的炽热的铁水注入模具之前,模具必须进行充分的干燥处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
7 . 工业上以辉铋矿粉(主要成分是,含少量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铋酸钠,浅黄色不溶于冷水的固体,是常用试剂),流程如下:

已知:①难溶于水;
②酸浸后,矿粉中的硫元素完全变为硫单质;
回答下列问题:
(1)中Cu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酸浸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检验“酸浸”液中是否含,可选择溶液。能证明不存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3)氧化后,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粗产品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
(4)上述流程中,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金属元素名称是___________
(5)向混合溶液中通入氯气制备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6)已知常温下,,调节FeCl3溶液至,所得溶液中c(Fe3+)=___________
2024-04-2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华铁粉的主要成分为醋酸亚铁,可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以粗氯化铁(含少量)为原料制备华铁粉的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沉铁1”中可用氨水替代溶液
B.“还原”时加入铁粉的目的是将转化成
C.滤液2的主要成分是
D.“溶铁”的离子方程式为
2024-04-17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
9 . 某实验小组探究SO2与K2FeO4的反应,实验如下。
资料:i.K2FeO4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O2,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ii.Fe3+可以与C2O形成[Fe(C2O4)3]3-
装置操作及现象

实验一:向B中通入SO2,产生暗红褐色沉淀X和溶液Y(略显红色);继续通入SO2一段时间后,溶液呈红色,继而变为橙色,最终沉淀消失,溶液几乎无色。

(1)A中产生S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暗红褐色沉淀X可能含Fe3+、OH-、SO、SO,检验如下:
实验二:向X中加入足量盐酸,沉淀溶解。取少量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变红。证明溶液中存在___________。另取少量溶液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但不能确认含有SO,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三:向X中加入H2C2O4溶液,沉淀溶解。继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向沉淀中加入盐酸,白色沉淀溶解。确认X中不含SO
实验三中用H2C2O4溶液溶解沉淀的目的是:___________
实验四:向X中加入足量盐酸,沉淀溶解。加入几滴碘水(含淀粉),蓝色立即褪去。静置,一段时间后蓝色复现,振荡,不褪色。
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沉淀溶解后的现象:___________
(3)查阅资料:a.Fe3+、SO、H2O(或OH)会形成配合物HOFeOSO2

   

b. SO和O2在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下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过一硫酸(HSO
①向溶液Y中滴加2滴KSCN溶液,未见红色;再加几滴6mol·L-1盐酸,溶液变红。溶液Y中存在Fe(Ⅲ),但直接滴加KSCN溶液未见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取出部分实验一中的橙色溶液,久置不褪色。结合资料a中过程ii分析实验一中溶液最终“几乎无色”的原因:___________
总结:SO2与K2FeO4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并且遵循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规律。
2024-04-15更新 | 596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化学试题
10 . 实验室由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制备软磁性材料。主要转化流程如图:

(1)制绿矾。烧渣到绿矾的工艺中涉及“酸浸”“还原”“除杂”“结晶”等实验流程。
①酸浸。
②还原。向“酸浸”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使完全转化为。该过程除生成外,还会生成_______(填化学式);检验是否还原完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
③除杂。向“还原”后滤液中加入溶液,调节_______,使除去完全。[已知:为沉淀完全,开始沉淀。]
④结晶。结合题图所示的绿矾溶解度曲线,补充完整获得晶体的实验操作。向溶液中再加入稀硫酸酸化,_______,过滤,少量冰水洗涤,低温干燥,得到晶体。

(2)制。将溶液与氨水混合溶液中的一种加入三颈瓶中(装置见图),通过分液漏斗缓慢滴加另一种溶液,充分反应,过滤。

①分液漏斗中的溶液是_______;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生成的沉淀需“洗涤完全”,检验方法是_______
(3)制。将纯净的放入管式炉内煅烧,获得产品。图为其他条件相同时不同煅烧温度对产品中质量分数的影响,当煅烧温度高于时,产品中质量分数降低,铁元素质量分数升高,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
2024-04-07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05 2024年苏州昆山震川中学高一3月月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