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盖斯定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H2O2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化学合成等领域。
(1)已知2H2O2(l)=2H2O(l)+O2(g) △H=-196kJ/mol,趣味实验“大象牙膏”的实验原理是H2O2溶液在KI催化作用下分解,反应的机理可表示为:
i.H2O2(l)+I-(aq)= H2O(l)+IO-(aq) △H1 = +a kJ/moL(a > 0)
ii.H2O2(l)+_______。
则ii中反应机理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
(2)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如下方案完成实验。
实验编号反应物催化剂
溶液
溶液
溶液溶液
溶液少量 HCl溶液溶液
溶液少量 NaOH溶液溶液
Ⅰ.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_______。实验时由于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无法得出结论。资料显示,通常条件下较稳定,不易分解,为达到实验目的,你对原方案的改进是_______
Ⅱ.实验③、④、⑤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结合图分析实验,能够得出什么实验结论?_______

Ⅲ.为比较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1、图2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写出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②利用图1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改为更为合理,其理由是 _______
③若利用图2实验可进行定理分析,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中还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_______
④将粉末加入50mL 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解释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 _______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022-10-2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练习化学试题
2 . I.回答下列问题:
(1)有下列反应:Fe+Cu2+=Fe2++Cu;2Fe3++Cu=2Fe2++Cu2+;在Cu2+、Fe2+、Fe3+中,其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____
(2)根据反应MnO2+4HClMnCl2+Cl2↑+2H2O,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中n(还原剂):n(氧化剂)=____
②该反应中盐酸的作用是____(填字母)。
A.只氧化性       B.只有酸性       C.只有还原性       D.有氧化性也有酸性       E.有还原性也有酸性
③在方程式上用单线桥表示上述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
MnO2+4HCl=MnCl2+Cl2↑+2H2O
④配平方程式:____
______MnO+______C2O+______H+=______Mn2++______CO2↑+______H2O
II.有科学家预言,氢能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能源,而且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
(3)在101kPa下,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的热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
②若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1mol气态水放出241kJ的热量,已知H-O键能为463kJ•mol-1,O=O键能为498kJ•mol-1,计算H-H键能为____kJ•mol-1
(4)氢能的存储是氢能利用的前提,科学家研究出一种储氢合金Mg2Ni,已知:
Mg(s)+H2(g)=MgH2(s)       H1=-74.5kJ•mol-1
Mg2Ni(s)+2H2(g)=Mg2NiH4(s)       H2=-64.4kJ•mol-1
Mg2Ni(s)+2MgH2(s)=2Mg(s)+Mg2NiH4(s)       H3
H3=____kJ•mol-1
2022-11-22更新 | 24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八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煤的洁净技术(包括固硫技术和脱硫技术两类)可有效降低燃煤废气中SO2的含量,已成为我国解决环境问题的主导技术之一。
I.固硫技术:通过加入固硫剂,将硫元素以固体形式留在煤燃烧的残渣中。石灰石是常用的固硫剂,固硫过程中涉及的部分反应如下:
①CaCO3(s)CaO(s)+CO2(g) H1=+178.30kJ/mol
②CaO(s)+SO2(g)+0.5O2(g)CaSO4(s) H2=-501.92kJ/mol
③CO(g)+0.5O2(g)CO2(g) H3
④CaSO4(s)+CO(g)CaO(s)+SO2(g)+CO2(g) H4=+218.92kJ/mol
(1)温度升高,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H3=____kJ/mol。
(3)在煤燃烧过程中常鼓入稍过量的空气以提高固硫率(燃烧残渣中硫元素的质量占燃煤中硫元素总质量的百分比),结合反应②、③、④分析其原因:____
II.电化学脱硫技术是一种温和的净化技术,其基本原理为利用阳极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氧元素为-1价)将燃煤中的含硫物质氧化除去。
(4)将煤打成煤浆加入电解槽的目的是____
(5)补全用羟基自由基除去煤中二硫化亚铁(FeS2)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FeS2+·OH=Fe3++SO+H2O+_____。
(6)对某含FeS2的煤样品进行电解脱硫,测得一定时间内随溶液起始pH的改变脱硫率(溶于水中的硫元素质量占煤样中硫元素总质量的百分比)的变化如图所示。

pH大于1.5后脱硫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有:随着pH的升高,反应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降低;____
2022-05-02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84消毒液”在抗击新冠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其有效成分是
(1)某次实验需要使用溶液,欲用固体配制该溶液,实验中需要称量___________晶体,下图不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_(写出仪器名称),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配溶液浓度___________(填“>”或“<”)

(2)“84消毒液”在存放中会变质,实验室中可用淀粉试纸判断某“84消毒液”是否完全变质,若试纸___________则说明“84消毒液”没有完全变质。在强碱性溶液中,能将氧化为,若用上述所配溶液,能恰好氧化溶液,则___________
(3)已知:①

写出在溶液中分解生成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在不同温度时,测得84消毒液值(表示水溶液中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值越大,氧化性越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试分析,值在不同温度下变化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2022-09-22更新 | 612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煤的洁净技术(包括固硫技术和脱硫技术两类)可有效降低燃煤废气中SO2的含量,已成为我国解决环境问题的主导技术之一。

I.固硫技术:通过加入固硫剂,将硫元素以固体形式留在煤燃烧的残渣中。石灰石是常用的固硫剂,固硫过程中涉及的部分反应如下:

①CaCO3(s)CaO(s)+CO2(g) H1= +178.30kJ/mol

②CaO(s)+SO2(g)+0.5O2(g)CaSO4(s) H2= -501.92 kJ/mol

③CO(g) + 0.5O2(g)CO2(g) H3

④CaSO4(s) + CO(g)CaO(s) + SO2(g) + CO2(g) H4= +218.92kJ/mol

(1)温度升高,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H3=_______kJ/mol。

(3)在煤燃烧过程中常鼓入稍过量的空气以提高固硫率(燃烧残渣中硫元素的质量占燃煤中硫元素总质量的百分比),结合反应②、③、④分析其原因:_______

II.电化学脱硫技术是一种温和的净化技术,其基本原理为利用阳极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氧元素为-1价)将燃煤中的含硫物质氧化除去,其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

(4)将煤打成煤浆加入电解槽的目的是_______

(5)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6)用羟基自由基除去煤中二硫化亚铁(FeS2)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补全并配平):FeS2+·OH =Fe3++SO+ H2O +_______

_______

(7)利用上述装置对某含FeS2的煤样品进行电解脱硫,测得一定时间内随溶液起始pH的改变脱硫率(溶于水中的硫元素质量占煤样中硫元素总质量的百分比)的变化如图所示。pH大于1.5后脱硫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有:随着pH的升高,反应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降低;_______

2021-04-04更新 | 313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6 . 双氧水(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1)双氧水的强氧化性使其对大多数病菌和病毒具有消杀功能。用3%医用双氧水对不传染病房喷洒消毒时,地板上有气泡冒出,该气体是__
(2)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过氧化氢。知0.4mol液态肼与足量的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256.652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
(3)双氧水能将碱性废水中的CN-转化成碳酸盐和一种对环境无污染的气体,CN-的电子式为__,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
(4)如图是工业上制备过氧化氢最常见的方法,写出实际发生反应的总方程式___

(5)如图是一种用电解原理来制备H2O2,并用产生的H2O2处理废氨水的装置。

①Ir—Ru惰性电极吸附O2生成H2O2,其电极反应式是__
②处理废氨水中溶质(以NH3计)的质量是34g,理论上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为__mol。
2021-12-10更新 | 286次组卷 | 3卷引用:解密08 化学反应与能量(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7 . 甲醇是一种优质燃料,在工业上常用CO和H2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
已知:①CO(g)+1/2O2(g)=CO2(g)H1
②H2(g)+1/2O2(g)=H2O(g) ΔH2
③CH3OH(g)+3/2O2(g)=CO2(g)+2H2O(g) ΔH3
回答下列问题:
(1)CO(g)+2H2(g)CH3OH(g)的平衡常数K表达式___________,该反应的反应热ΔH4=__________(用ΔH1、ΔH2、ΔH3)。
(2)若在绝热、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 mol H2,发生CO(g)+2H2(g)CH3OH(g)反应,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行到t1时刻为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单选)。

(3)T1℃时,在一个体积为5 L的恒容容器中充入1 mol CO、2 mol H2,经过5 min达到平衡,CO的转化率为0.8,则5 min内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H2)=___________,T1℃时,CO(g)+2H2(g)CH3OH(g)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
(4)为了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可以将甲醇设计为燃料电池,写出KOH作电解质溶液时,甲醇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该电池负极与水库的铁闸相连时,可以保护铁闸不被腐蚀,这种电化学保护方法叫做___________
(5)含有甲醇的废水随意排放会造成水污染,可用ClO2将其氧化为CO2,然后再加碱中和即可。写出处理甲醇酸性废水过程中,ClO2与甲醇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023-10-0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永春华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8 . 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中的微生物可将H2S经两步反应氧化成,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

1molH2S(g)全部氧化为(aq)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标准摩尔生成焓是指在25℃和101kPa时,最稳定的单质生成1mol化合物的焓变。已知25℃和101kPa时下列反应:
   
   
   
写出乙烷(C2H6)标准摩尔生成焓的焓变=_________(用含的式子表示)。
(3)全钒液流二次电池是利用不同价态的含钒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其电池结构如图1所示。已知酸性溶液中钒以VO(黄色)、V2+(紫色)、VO2+(蓝色)、V3+(绿色)的形式存在。放电过程中,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充电时右侧储液罐中溶液颜色由_________色变成_________色。

(4)我国某科研团队设计了一种电解装置,将CO2和NaCl高效转化为CO和NaClO,原理如图2所示:

通入CO2气体的一极为_________(填“阴极”、“阳极”、“正极”或“负极”),写出该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若电解时电路中转移0.4mol电子,则理论上生成NaClO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mol。
9 .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2Cu2S(s) +3O2(g)= 2Cu2O(s)+2SO2(g) △H1=—768.2 kJ·mol-1
2Cu2O(s) +Cu2S(s)=6Cu(s)+SO2(g) △H2=+116.0kJ ·mol-1
则Cu2S(s) +O2(g)=2Cu(s)+ SO2(g) △H=___________
(2)某兴趣小组同学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两极均有气体产生,Y极溶液逐渐变成紫红色,停止实验后观察到铁电极明显变细,电解液仍澄清。查阅资料知,高铁酸根离子(FeO)在溶液中呈紫红色。

①电解过程中,X极溶液的pH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电解过程中,Y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和___________
(3)已知常温下:
弱电解质H2SH2CO3H2SO3CH3COOHNH3· H2O
电离常数Ka1=1.1 ×10 -7
Ka2=1.3 ×10-13
Ka1=4.5 ×10-7
Ka2=4.7 ×10-11
Ka1=1.4 ×10-2
Ka2=6.0 ×10-8
Ka=1.8 ×10-5Kb=1.8 ×10-5

①浓度均为0.1mol·L-1的Na2S溶液、NaHCO3和Na2CO3溶液,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用“>”连接,下同)。
②S2-、HS-、CO、HCO四种离子结合H+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③NaHSO3的水解常数Kh=___________ (保留 2位有效数字)。
④CH3COONH4溶液显___________性;NH4HCO3溶液显___________性。
2022-02-2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10 . 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实验:向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5gNa2CO3固体和0.5gNaHCO3固体,再分别加入30mL0.3mol·L-1盐酸,充分反应后,用手触摸试管,明显感觉到加Na2CO3固体的试管变热了,加NaHCO3固体的试管变冷了。甲同学由此得出结论:CO(aq)+2H+(aq)=H2O(l)+CO2(g) ΔH1<0, HCO(aq)+H+ (aq) =H2O(l) +CO2(g) ΔH2>0。回答下列问题:
(1)乙同学认为该实验不一定能得到甲同学的结论,你支持谁的观点?_______(填“甲”或“乙”),理由是_______
(2)查阅资料:
反应I :CO(aq) +2H+ (aq)=H2O(l) +CO2(g) ΔH1=-12.14kJ·mol-1
反应II :HCO(aq) +H+ (aq)=H2O(l) +CO2(g) ΔH2= +12.64 kJ·mol-1
①则反应III:CO(aq)+ H+ (aq)=HCO(aq) ΔH3= _______ kJ·mol-1
②向V mLc mol·L-1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2V mL c mol·L-1稀盐酸。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的是_______(填标号)。

(3)该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设计了实验,验证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的热效应。

表格一:
试剂1试剂2混合前温度/°C混合后温度/°C
0.5 g Na2CO340mL HCl 19.021.7
0.5 g NaHCO340 mL HCl 19.018.1
表格二:
试剂1试剂2混合前温度/°C溶解后温度/°C静置后的温度/°C试剂3混合前温度/°C混合后温度/°C
0.5gNa2CO310mLH2O19.022.319.010mLH2O19.019.0
0.5gNaHCO310mLH2O19.017.519.010mLH2O19.019.0
表格三:
试剂1试剂2混合前温度/°C溶解后温度/°C静置后的温度/°C试剂3混合前温度/°C混合后温度/°C
0.5gNa2CO310mLH2O19.022.319.010mLHCl19.020.5
0.5gNaHCO310mLH2O19.017.519.010mLHCl19.018.3
实验操作:将试剂1与试剂2混合,测混合后溶液的温度,静置,冷却至定温,再将试剂3与之前的混合溶液混合,再测混合溶液的温度。
①实验中玻璃搅拌器的使用方法是_______
②表格二对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③反应IV:Na2CO3(s)+2H+(aq)=2Na+(aq)+H2O(l)+CO2(g) ΔH4
反应V:NaHCO3(s)+H+(aq)=Na+(aq)+H2O(l)+CO2(g) ΔH5
则ΔH1_______(填“>”、“<”或“=”,下同)ΔH4,ΔH2_______ΔH5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