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及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高锰酸钾()是化学实验中一种常用试剂.
I.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溶液和酸性溶液之间的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序号

实验温度/K

参加反应的物质

溶液(含硫酸)

溶液

293

2

0.02

4

0.1

0

2

0.02

3

0.1

313

2

0.02

0.1

(1)实验①与②可探究____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且_______mL.
(2)某同学在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平行实验中,保持溶液浓度不变,将溶液的浓度设计为变量.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____
(3)实验①测得溶液的褪色时间为40s,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则此段时间内________
II.溶液常用作氧化还原滴定的标准液.某实验小组欲测定某样品中的含量,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
①称取样品ag,加水溶解,配制成溶液.
②取溶液于锥形瓶中,用标准溶液(酸性)进行滴定,滴定结束后消耗溶液
(4)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5)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测得该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7)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进行润洗
B.酸式滴定管尖嘴在滴定前没有气泡,滴定后有气泡
C.锥形瓶中残留少量蒸馏水
D.读数时,开始俯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仰视读数
2021-01-29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 . 是一种绿色试剂,在化学工业中用作生产过氧乙酸、亚氯酸钠等的原料,医药工业用作杀菌剂、消毒剂。某化学小组欲探究双氧水的性质做了如下实验:
(1)下表是该小组研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时采集的数据[用溶液制取所需的时间(s)]。
30%双氧水15%双氧水10%双氧水5%双氧水
无催化剂、不加热几乎不反应几乎不反应几乎不反应几乎不反应
无催化剂、加热360480540720
、加热102560120
①研究小组在设计方案时,考虑了浓度、________、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2)另一研究小组拟在同浓度的催化下,探究双氧水浓度对分解速率的影响,限选试剂与仪器:30%双氧水、溶液、蒸馏水、锥形瓶、双孔塞、水槽、胶管、玻璃导管、量筒、秒表、恒温水浴槽、注射器。设计实验装置,完成图甲方框内的装置示意图_________(要求所测得的数据能直接体现反应速率大小)。

(3)对于分解反应,也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为比较分解的催化效果,研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可通过观察_________,比较得出结论。
②有同学提出将溶液改为溶液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
(4)已知溶液中主要含有三种微粒,该组同学又做了两种猜想:
猜想1:真正催化分解的是溶液中的
猜想2:真正催化分解的是___________
完成表格,验证猜想:
所需试剂操作及现象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分解无催化作用
3 . 低碳经济成为人们一种新的生活理念,二氧化碳的捕捉和利用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既可变废为宝,又可减少碳的排放。工业上可用CO2和H2制备被誉为“21世纪的清洁燃料”二甲醚(CH3OCH3):
如在500℃时,在密闭容器中将炼焦中的CO2转化为二甲醚,其相关反应为:
主反应I:2CO2 (g)+6H2(g)CH3OCH3(g)+3H2O(g) ΔH1
副反应II:CO2(g)+3H2(g) CH3OH(g)+H2O(g) ΔH2
(1)已知:①CO(g)+2H2(g) CH3OH(g) ΔH=-90.1kJ/mol
②2CH3OH(g)CH3OCH3(g)+H2O(g) ΔH=-24.5kJ/mol
③CO(g)+H2O(g) CO2(g)+H2(g) H= -41.0kJ/mol
则主反应I的ΔH1=______
(2)在一定温度下某密闭容器中按CO2和H2的浓度比为1∶3投料进行反应,测得不同时间段部分物质的浓度如下表:
时间(min)010203040
H21.00mol/L0.68 mol/L0.40 mol/L0.30 mol/L0.30 mol/L
CH3OCH30 mol/L0.05 mol/L0.08 mol/L0.10 mol/L0.10 mol/L

①10-20min内,CH3OCH3的平均反应速率v(CH3OCH3)=_______
②根据以上数据计算主反应I的平衡常数K=______(列式,代入数据,不计算结果)。
(3)欲提高CH3OCH3产率的关键的因素是选用合适的催化剂,其原因是_______
(4)对于反应II,温度对CO2的转化率及催化剂的效率影响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其他条件不变,若不使用催化剂,则250℃时CO2的平衡转化率可能位于Ml
B.温度低于250°C时,随温度升高甲醇的产率增大
C.M点时平衡常数比N点时平衡常数大
D.实际反应应尽可能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以提高CO2的转化
(5)利用太阳能电池将CO2转化为乙烯、丙烯等有机化工原料,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则a为太阳能电池的_______极,写M极上生成丙烯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
2020-04-01更新 | 272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题
4 . 乙酸蒸汽能形成二聚分子:2CH3COOH(CH3COOH)2   △H<0,现欲测定乙酸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应采用的条件为(        
A.低温低压B.低温高压C.高温高压D.高温低压
2019-11-16更新 | 95次组卷 | 12卷引用:2010—2011学年广东省中山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氮的固定是几百年来科学家一直研究的课题。
(1)下表列举了不同温度下大气固氮和工业固氮的部分K值。

反应大气固氮N2(g)+O2(g)2NO(g)工业固氮N2(g)+3H2(g)2NH3(g)
温度/℃27200025400450
K3.84×10-310.15×1080.5070.152

①分析数据可知:大气固氮反应属于 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从平衡视角考虑,工业固氮应该选择常温条件,但实际工业生产却选择500℃左右的高温,解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一定的温度下,把2体积N2和6体积H2分别通入一个带活塞的体积可变的容器中,活塞的一端与大气相通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2NH3(g) △H<0。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为7体积。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固氮反应中,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定N2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2)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下图所示的图示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A”或“B”);比较p1、p2的大小关系: p1_______________p2(填“>”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