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某实验小组从电极反应角度探究银镜反应中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变化。
资料:ⅰ.[Ag(NH3)2]+ [Ag(NH3)]++NH3K1=10−3.81
[Ag(NH3)]+ Ag++NH3K2=10−3.24
ⅱ.AgOH不稳定,极易分解为黑色Ag2O,Ag2O溶于氨水
(1)实验发现:乙醛和AgNO3溶液水浴加热无明显现象;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无明显现象;滴加乙醛的银氨溶液水浴加热,试管壁逐渐出现一层光亮的银镜。
①有研究表明:配制银氨溶液时,AgNO3和氨水生成Ag(NH3)2NO3,写出生成Ag(NH3)2N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发生银镜反应时,氧化性微粒可能是Ag+_______
(2)甲同学查阅资料:银镜反应时,Ag+被还原成Ag。
①电极反应式:
ⅰ.还原反应:Ag++e=Ag
ⅱ.氧化反应:_______。(碱性条件下)
②从电极反应角度分析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变化:
ⅰ.随c(Ag+)降低,Ag+氧化性减弱。
ⅱ.随c(OH)增大,乙醛还原性增强。
③补充实验验证②中的分析。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Ⅰ.插入“饱和KNO3溶液”盐桥,电流表指针偏转;
实验Ⅱ.电流稳定后向右侧烧杯滴加NaOH溶液,指针偏转幅度增大;
实验Ⅲ.电流再次稳定后向左侧烧杯滴加氨水,指针偏转幅度减小
乙同学认为实验Ⅲ不能证明“随c(Ag+)降低,Ag+氧化性减弱”,理由是_______
(3)设计实验进一步验证。
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往盛有银氨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氨水,无明显现象,加入3滴乙醛,振荡,水浴加热闻到刺激性气味,溶液略显灰色,试管壁未见银镜
往盛有银氨溶液的试管中滴加较浓的NaOH溶液至pH与实验Ⅳ相同,振荡,溶液变浑浊,加入3滴乙醛,振荡,水浴加热试管壁立即出现银镜
①乙同学认为通过实验Ⅳ能证明“随c(Ag+)降低,Ag+氧化性减弱”,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_______
②分析实验Ⅴ中“立即出现银镜的原因”,提出假设:随c(OH)增大,可能是也参与了还原。经检验该假设成立,实验方案及现象是_______
(4)总结:ⅰ.银氨溶液和乙醛发生银镜反应时,氧化剂主要是Ag+,还原剂主要是乙醛;ⅱ.银氨溶液中滴加较浓的NaOH溶液能促进银镜反应的发生,此法不适用于检验醛基,请解释原因_______
2 . 资料显示,I2-KI溶液可以清洗银镜。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银镜在I2-KI溶液中的溶解情况。
已知:I2微溶于水,易溶于KI溶液,并发生反应I2+II(棕色),I2和I氧化性几乎相同;[Ag(S2O3)2]3−在水溶液中无色。
探究1:I2-KI溶液(向1mol·L−1KI溶液中加入I2至饱和)溶解银镜
【实验i】

(1)黄色固体转化为无色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2)能证明②中Ag已全部反应、未被包裹在黄色固体内的实验证据是_____
探究2:I2-KI溶液能快速溶解银镜的原因
【实验ii~iv】向附着银镜的试管中加入相应试剂至浸没银镜,记录如下:
序号加入试剂实验现象
ⅰi4mL饱和碘水(向水中加入I2至饱和,下同)和少量紫黑色I2固体30min后,银镜少部分溶解,溶液棕黄色变浅;放置24h后,与紫黑色固体接触部分银镜消失,紫黑色固体表面上有黄色固体,上层溶液接近无色;搅拌后,银镜继续溶解
ⅱi4mL饱和碘水和0.66gKI固体(溶液中KI约1mol·L−1)15min后银镜部分溶解,溶液棕黄色变浅;放置24h后,试管壁上仍有未溶解的银镜,溶液无色
iv4mL1mol·L−1KI溶液放置24h,银镜不溶解,溶液无明显变化
(3)ⅰi中,搅拌后银镜继续溶解的原因是_____
(4)由i、iii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
(5)设计iv的目的是_____
探究3:I的作用
【实验v】
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及现象

1.按左图搭好装置,接通电路,检流计指针向
右微弱偏转,检流计读数为amA;
2.向石墨电极附近滴加饱和碘水,指针继续向
右偏转,检流计读数为bmA(b>a);
3.向左侧烧杯中加入_____,指针继续向右偏转,检流计读数cmA(c>b),有_____生成。
说明:本实验中,检流计读数越大,说明氧化剂氧化性(或还原剂还原性)越强。
(6)步骤1接通电路后,正极的电极反应物为_____
(7)补全步骤3的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
(8)综合上述探究,从反应速率和物质性质的角度分析i中I2-KI溶液能快速全部溶解银镜的原因:_____
2024-04-15更新 | 3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海淀区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化学试卷
3 . 铵盐是一种重要的水体污染物。某课题组利用电解法,在含Cl-的水样中,探究将NH4+转化为N2而脱氮的影响因素和反应机理。
(1)电解法脱氮的原理可能如下:
①直接电氧化
在碱性条件下,发生2NH3 + 6OH- - 6e- = N2 + 6H2O反应的电极为     (填“阴”、“阳”)极;
②-OH(自由羟基)电氧化
在电流作用下,利用产生的强氧化性中间产物OH脱氮,-OH中O元素的化合价
③间接电氧化
利用电解产生的Cl2,与H2O作用生成HClO进行脱氮。请写出HClO在酸性条件下氧化NH4+的离子方程式                  
(2)探究适宜的实验条件
下图为不同电流强度下脱氮的效果,综合考虑能耗因素,电流强度应选择 A。

(3)该课题组进一步探究脱氮过程中的强氧化性的活性中间产物,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三:
假设一:只有·OH;       
假设二:只有HClO;   
假设三:               
(4)请你设计实验探究脱氮过程中是否有·OH产生,完成下表内容。
实验方案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配制一定pH、NH4+和Cl-浓度的溶液,用最佳电流强度,电解样品90min后,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法检测样品中·OH


(5)研究得知,脱氮过程主要以原理③为主,弱酸性溶液中比强酸溶液中更利于使NH4+转化为N2而脱氮,请从化学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2016-12-09更新 | 7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安徽省淮北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4 . 自然界中锰是含量较高的元素,分布在海洋深处与地壳中,它有多种化合价,如KMnO4(Ⅶ)、K2MnO4(Ⅵ)、MnO2(Ⅳ)等具有氧化性,MnSO4(Ⅱ)等具有还原性。
(1)工业上常用锰酸钾溶液电解制备高锰酸钾,写出离子方程式___
(2)某兴趣小组用KMnO4滴定法测定补铁剂乳酸亚铁{[CH3CH(OH)COO]2Fe}中Fe2+含量进而计算产品中乳酸亚铁的质量分数。
①结果测得产品的质量分数总是大于100%,其原因可能是___
②在滴定的时候发现,一开始反应很慢,一段时间后,反应速率迅速加快,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验证的实验方法是___
(3)地下水中往往铁锰元素含量超标,常以Fe2+、Mn2+形式存在,可用ClO2水溶液去除铁、锰元素。随ClO2浓度、pH的增加,铁锰去除率或浓度变化曲线如图:

已知:1.碱性越大,Mn2+越易被氧化为MnO2,MnO2水合物可吸附Mn2+
2.ClO2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消毒中常用作杀菌剂并转化为Cl-,碱性会歧化为ClO和ClO
①ClO2投加1.2mg前后,去除铁锰情况如图的原因是___
②pH6~8锰去除率增大,其原因是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
A和稀硫酸混合产生浅黄色沉淀和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酸表现氧化性,表现还原性
B向酸性溶液中滴加乙苯,溶液褪色乙苯的苯环中含有碳碳双键
CAg与HI溶液生成黄色沉淀和无色气体生成AgI,促进Ag和HI溶液发生反应生成AgI和
D溶液中加入铜粉,溶液变蓝色氧化性:和Cu发生置换反应
A.AB.BC.CD.D
2024-01-05更新 | 96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南阳市TOP二十名校高三上学期仿真模拟理综试题(一)
6 . 某研究性小组结合文献资料进行了比较Fe2+和C2O的还原性强弱的如下实验。
资料:
i.无水氯化铁在300℃以上升华,遇潮湿空气极易潮解。
ii.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酸钾)为亮绿色晶体,光照易分解;FeC2O4·2H2O为黄色固体,微溶于水,可溶于强酸。
iii.配合物的稳定性可以用稳定常数K来衡量,如Cu2++4NH3[Cu(NH)4]2+,其稳定常数表达式为:K=。已知K[Fe(C2O4)]3-=1020K[Fe(SCN)3]=2×103
已知:实验1——用以下装置制取无水氯化铁

(1)仪器X的名称是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
(2)欲制得纯净的FeCl3,实验过程中点燃装置F处酒精灯的时机是___
(3)按气流方向写出制取无水氯化铁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最佳接口顺序为___(用小写字母表示)。
实验2——通过Fe3+和C2O在溶液中的反应比较Fe2+和C2O的还原性强弱。
操作现象
在避光处,向10mL0.5mol/LFeCl3溶液中缓慢加入0.5mol/LK2C2O4溶液至过量。搅拌,充分反应后,冰水浴冷却,过滤得到亮绿色溶液和亮绿色晶体
(4)取实验2中少量晶体洗净,配成溶液,滴加KSCN溶液,不变红。其原因是___。继续加入硫酸,溶液变红,说明晶体含有+3价的铁元素。加入硫酸后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
(5)经检验,亮绿色晶体为K3[Fe(C2O4)3]·3H2O。设计实验,确认实验2中没有生成Fe2+使用的试剂____(写出试剂的化学式)。
(6)取实验2中的亮绿色溶液光照一段时间,产生黄色浑浊且有气泡产生。补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_____[Fe(C2O4)3]3-____FeC2O4↓+___↑+___
7 . 文献表明:相同条件下,草酸根(C2O42-)的还原性强于Fe2+。为检验这一结论, 完成如下实验。
资料:i.草酸(H2C2O4)为二元弱酸。
ii.三水三草酸合铁酸钾K3 Fe(C2O4)3·3H2O为翠绿色晶体,光照易分解。其水溶液中存在:
[Fe(C2O4)3]3-Fe3++3C2O42-   K=6.3×10-21
iii. FeC2O4·2H2O为黄色固体,微溶于水,可溶于强酸。
[实验1]通过Fe3+和C2O42-在溶液中的反应比较Fe2+和C2O42-的还原性强弱。
操作现象
在避光处,向10 mL 0.5 mol·L-1 FeCl3溶液中缓慢加入0.5 mol·L-1 K2C2O4溶液至过量,搅拌,充分反应后,冰水浴冷却,过滤得到翠绿色溶液和翠绿色晶体
(l) C2O4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
(2)取实验1中少量晶体洗净,配成溶液,滴加KSCN溶液,不变红。继续加入硫酸,溶液变红,说明晶体中含有+3价的铁元素。加硫酸后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
(3)经检验,翠绿色晶体为K3 Fe(C2O4)3·3H2O设计实验,确认实验1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实验l中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因是____
(4)取实验1中的翠绿色溶液光照一段时间,产生黄色浑浊且有气泡产生。补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Fe(C2O4)3]3-+_____H2O____FeC2O4·2H2O↓+_____+________
[实验2]通过比较H2O2与Fe2+、C2O42-反应的难易,判断二者还原性的强弱。
步骤操作现象
I向l mL 0.5 mol·L-1 FeSO4溶液中加入1 mL 0.5 mol·L-1 K2C2O4溶液,过滤立即产生黄色沉淀
II洗涤Ⅰ中的黄色沉淀,向其中加入过量的6%H2O2溶液,振荡,静置剧烈放热,产生大量的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
III待充分反应后,向其中加入稀硫酸,调节pH约为4得到翠绿色溶液
(5)证明Fe2+被氧化的实验现象是____
(6)以上现象能否说明C2O42-没有被氧化。请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
(7)用FeC13溶液、K2C2O4溶液和其他试剂,设计实验方案比较Fe2+和C2O42-的还原性强弱。画出装置图并描述预期现象:____
2019-04-19更新 | 529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北京市西城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4月统一测试(一模)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2022·河北·模拟预测
8 . 次氯酸仅存在于溶液中,有很强的氧化性和漂白作用。某学习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知,可用以下两种方法制备次氯酸溶液。
实验1:与水反应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制备装置、装置B中的冷却装置未画出),将氯气和空气(不参与反应)以体积比约为1:3混合通入含水8%的碳酸钠中制备,并用水吸收制备次氯酸溶液。
已知:极易溶于水;的沸点为3.8 ℃,42 ℃以上可分解为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用浓盐酸和漂白粉制备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装置A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反应过程中,装置B需放在冷水中,其目的是___________
(3)若装置B中反应生成8.7 g ,则该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总数为___________(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4)装置C中使用棕色圆底烧瓶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2:饱和氯水与石灰石反应
实验操作:①在试管中加入过量的块状碳酸钙,再加入约20 mL饱和氯水,充分反应,有少量气泡产生,溶液浅黄绿色褪去。
②过滤,滤液即为较浓的HClO溶液。
(5)实验2能得到较浓HClO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
(6)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实验2所得滤液中HClO的浓度比饱和氯水中HClO浓度大___________
2022-03-24更新 | 80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河北省新高考测评卷(六)
9 . 某小组同学以不同方案探究Cu粉与FeCl3溶液的反应。
(1)甲同学向FeCl3溶液中加入Cu粉,观察到溶液的颜色变为浅蓝色,由此证明发生了反应,其离子方程式是__
(2)乙同学通过反应物的消耗证明了上述反应的发生:将Cu粉加入到滴有少量KSCN的FeCl3溶液中,观察到溶液红色褪色,有白色沉淀A产生。
针对白色沉淀A,查阅资料:A可能为CuCl和CuSCN(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中的一种或两种。实验过程如下:

请回答:
①根据白色沉淀B是__(填化学式),判断沉淀A中一定存在CuSCN。
②仅根据白色沉淀A与过量浓HNO3反应产生的实验现象,不能判断白色沉淀A中一定存在CuSCN,从氧化还原角度说明理由:__
③向滤液中加入a溶液后无明显现象,说明A不含CuCl,则a是__(填化学式)。
根据以上实验,证明A仅为CuSCN。
④进一步查阅资料并实验验证了CuSCN的成因,将该反应的方程式补充完整:
_Cu2+_SCN-=_CuSCN↓+_(SCN)2
⑤结合上述过程以及Fe(SCN)3Fe3++3SCN-的平衡,分析(2)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__
(3)已知(SCN)2称为拟卤素,其氧化性与Br2相近。将KSCN溶液滴入(1)所得的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色,则溶液变红的可能原因是____
10 . 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不正确的是
实验方案现象结论
A试管中依次加入3mL乙醇2mL浓硫酸、2mL乙酸及沸石后连接好装置并加热饱和碳酸钠液面上出现有香味的无色油状液体有酯类物质生成
B液体和固体分别暴露在潮湿空气中只有前者会冒“白烟”相同条件下水解程度:
C室温下,将溶液和稀混合溶液变浑浊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既体现还原性又体现氧化性
D溶液中加入5滴溶液溶液由橙色变黄色减小,平衡向减小的方向移动
A.AB.BC.CD.D
2023-05-15更新 | 539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联考二模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