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1 道试题
1 . Ⅰ.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简易量热计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请回答。

(1)图中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
(2)分别取50mL0.50mol/L盐酸和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经测定并计算得出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kJ。写出其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Ⅱ.在I-存在下,H2O2分解的反应历程为:
①H2O2+I-→H2O+IO-
②H2O2+IO-→H2O+O2+I-
其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3)在I-存在下,H2O2分解过程的最大能垒(活化能)为_______,决定总反应速率的是第_______步基元反应。
(4)反应过程中I-和IO-的浓度变化趋势为_______

Ⅲ.向1L容器中加入1molSO2和足量焦炭,发生反应2C(s)+2SO2(g)S2(g)+2CO2(g)。测得反应速率v(S2)和v(SO2)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

(5)A、B、C、D四点对应的状态中,达到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填字母)。
(6)该反应的△H_______0(填>、<或=)。
(7)下列措施能够增大SO2平衡转化率的是_______。
A.降温B.增加C(s)的量
C.减小容器体积D.恒压通入一定量SO2
2024-02-08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考试化学试题
2 . 烟气中常常含有大量等大气污染物,需经过净化处理后才能排放。
(1)除去燃煤产生的废气中的的过程图所示。

①过程Ⅰ是一部分发生催化氧化反应,若参加反应的体积比为4∶3,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过程Ⅱ利用电化学装置吸收另一部分,使得Cu再生,该过程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2)用吸收液脱除的原理如下: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一定条件下测得脱硫率与浓度关系如图所示。

①吸收液经除S后可进行再生,较经济的再生方法是_______
②当的浓度大于10 g⋅L时,浓度越大,脱硫率越低的原因是________
(3)我国科学家研究在活性炭催化条件下将煤气中的协同脱除,部分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中S元素的转化过程可描述为________
②从物质转化与资源综合利用角度分析,该过程初步达到的目的为_______
2024-02-04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化学试题
3 . 甲醇和水蒸气催化重整制取氢气的原理为.重整过程中的主要反应为:
反应1:
反应2:
反应3:
(1)反应______________
(2)在时,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1、2、3.随温度的升高,平衡时容器中的浓度先增大后减小.过程中浓度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选择膜反应器可提高重整效率.膜反应器中金属膜允许通过,而气体等不能通过.膜反应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在催化剂表面上甲醇与水蒸气重整的机理如图所示.

其中“*”表示该微粒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为带有一定电性的吸附位点.表示微粒从催化剂表面脱附.
①用替换,生成氢气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②从电负性的角度分析,均通过原子吸附在催化剂位点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③从化学键断裂和形成以及微粒吸附与脱附的角度,步骤Ⅳ的反应过程可描述为______________
2024-02-04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4 . Ⅰ.传统的“哈伯法”合成氨原理为:   
(1)上述反应在常温下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
(2)工业合成氨选择的催化剂是___________
(3)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一定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的浓度之比为               b.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c.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4)改变下列条件能加快反应速率,且单位体积内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的是___________
a.增大浓度               b.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            d.使用催化剂
(5)工业合成氨中,下列措施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___________
a.将氨气及时液化,分离出反应体系
b.将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的重新输送到反应器中予以循环利用
c.氨合成塔中内置热交换器用来预热后续通入的冷的氮气和氢气
d.可采用1000℃的高温使得反应速率更快
Ⅱ.科研小组模拟不同条件下的合成氨反应,向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不同温度下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与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

(6)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
(7)在条件下,若此时容器体积为后反应达到平衡,则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平衡常数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Ⅲ.东南大学王金兰课题组提出合成氨的“表面氢化机理”,在较低的电压下实现氮气的还原合成氨。
已知:第一步:(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表示)
第二步:(慢)(吸附在催化剂表面)
第三步:(快)
(8)较传统工业合成氨法,该方法具有的优点___________
2024-02-02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等级考)
5 . 钒具有广泛用途。黏土钒矿中,钒以价的化合物存在,还包括钾、镁的铝硅酸盐,以及。采用以下工艺流程可由黏土钒矿制备

该工艺条件下,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pH1.97.03.08.1
完全沉淀pH3.09.04.710.1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氧化”中,被氧化成,同时还有_______离子被氧化。写出转化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中和沉淀”中,钒水解并沉淀为,随滤液②可除去金属离子_______,以及部分的_______
(3)“沉淀转溶”中,转化为钒酸盐溶解。滤渣③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4)利用上述表格数据,计算_______(完全沉淀后其浓度应小于)。
(5)“沉钒”中析出晶体时,需要加入过量,其原因是_______
2024-01-2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雅礼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6 . 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取一定量固体,均配制成0.1 mol⋅L-1的溶液。在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甲组同学取2 mL 0.1 mol⋅L-1 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或滴1滴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3%H2O2溶液(用酸化至),溶液颜色变红。甲组同学通过上述实验分析具有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与KSCN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 mL 溶液中先加入0.5 mL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同时乙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可发生反应,生成无色的配合物。为证实该性质,用过量溶液与溶液反应得到,用于验证发生反应,进行a和b两组实验:

的制备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实验b的目的是___________,从沉淀溶解平衡角度解释实验a和b最终溶液颜色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丙同学设计实验进一步证明可与反应,进行d和c的对照实验。

①X为___________
②实验能够证实可与反应,则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③实验中若未加适量水稀释,则无法通过现象得出结论。推测加水稀释的目的可能有:使后续实验颜色变化易于观察;降低___________
2024-01-21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查化学试卷
7 . 工业上制硫酸的主要反应之一为:,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1)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后,图中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___________
(2)已知:    ;若反应产生,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在接触室中,某温度下,反应的起始浓度,达到平衡后,的转化率为50%,则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数值为___________
(4)在温度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若在此温度下,向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03mol、0.16mol,和0.03mol,则反应开始时向___________(填“正反应方向”或“逆反应方向”)进行,正反应速率___________(填“>”、“=”或“<”)逆反应速率。
(5)恒温恒容条件下,下列叙述能证明该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B.恒容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C.容器内,气体原子总数不再发生变化
D.相同时间内消耗的同时生成
(6)若以如图所示装置生产硫酸,将以一定压强喷到活性电极上反应。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024-01-2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金属铂(Pt)对气体(特别是H2、O2和CO)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因此常用来做电极材料,从某废旧电极材料(主要含有Pt、C、Al2O3、MgO)中回收Pt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Ⅰ中“焙烧”之前将废旧电极“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实验人员采用三种不同的浸出液分别研究过程Ⅱ中Pt的浸出率。所用浸出液甲、乙、丙分别是HCl-H2SO4-NaClO3、HCI-NaClO3和HCl-H2O2
①将浸出液为乙时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
3Pt+___________Cl-+___________+___________=3[PtCl6]2-+___________H2O
②当NaClO3或H2O2作为氧化剂浸出等量Pt时,n(NaClO3):n(H2O2)=___________
③c(H+)相同、浸出时间相同时,甲、乙、丙三种浸出液对Pt的浸出率如下表。[注:c(NaClO3)按照②中的物质的量关系换算成c(H2O2)计]。
编号氧化剂浓度/mol·L-10.10.20.30.4
HCl-H2SO4-NaClO3对Pt的浸出率/%72.778.277.575.4
HCl-NaClO3对Pt的浸出率/%79.685.3.82.181.6.
HCl-H2O2对Pt的浸出率/%80.085.6.83.282.5
a.以HCl-NaClO3为例,说明当其中氧化剂浓度大于0.2mol/L时,Pt的浸出率降低的原因:随着c(NaClO3)增大,其氧化性增强,部分___________还原而消耗。
b.氧化剂浓度均为0.2mol/L时,甲中Pt的浸出率最低的可能原因:由于三种浸出液中的c(H+)均相同,
(3)过程Ⅲ中萃取剂(R3N)的萃取机理如下(O表示有机体系,A表示水溶液体系)。
ⅰ.R3N(O)++R3NHCl(O)
ⅱ.2R3NHCl(O)+(R3NH)2[PtCl6](O)+2
①分离操作x是___________
②“反萃取”时向含Pt的有机物中加入NaOH溶液,可使[PtCl6]2-进入水溶液体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024-01-2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3-2024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理综试题
9 . 氟碳铈矿(主要成分为)是提取稀土化合物、冶炼铈的重要矿物原料,以氟碳铈矿为原料提取铈的工艺流程如图:

(1)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氧化焙烧时不能使用陶瓷容器的原因是产物会腐蚀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氧化焙烧后的产物之一为,则酸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操作I的名称为___________;有机物能将从水溶液中提取出来,该过程可表示为。向中加入稀硫酸能获得较纯的含水溶液,从平衡移动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
(4)写出向悬浊液中通入氧气得到产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024-01-20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松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10 . 探究甲醇对丙烷制丙烯的影响。丙烷制烯烃过程主要发生的反应有
ⅰ.
ⅱ.
ⅲ.
已知:为用气体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物质的量分数×总压。在下,丙烷单独进料时,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见下表。
物质丙烯乙烯甲烷丙烷氢气
体积分数(%)2123.755.20.10

(1)比较反应自发进行(∆G=∆H-T∆S<0)的最低温度,反应ⅰ_____反应 ⅱ(填“>”或“<”)。
(2)①从初始投料到达到平衡,反应 ⅰ、ⅱ、ⅲ 的丙烷消耗的平均速率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②平衡体系中检测不到,可认为存在反应:,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标号)。
a.
b.
c.使用催化剂,可提高丙烯的平衡产率
d.平衡后再通入少量丙烷,可提高丙烯的体积分数
③由表中数据推算:丙烯选择性_____(列出计算式)。
(3)丙烷甲醇共进料时,还发生反应:ⅳ.,在下,平衡体系中各组分体积分数与进料比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进料比n(丙烷):n(甲醇)时,体系总反应:______
②随着甲醇投料增加,平衡体系中丙烯的体积分数降低的原因是______
2024-01-17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