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利用现代传感技术探究压强对 2NO2(g) N2O4(g)平衡移动的影响。在恒定温度和标准压强条件下,往针筒中充入一定体积的 NO2气体后密封并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分别在 t1t2时迅速移动活塞后并保持活塞位置不变,测定针筒内气体压强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移动活塞,使容器体积增大
B.在 B、E 两点,对应的正反应速率:v(B)>v(E)
C.图中除 A、C、F 点外,其他点均为平衡状态
D.在 E,F,H 三点中,H 点的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最大
2021-01-11更新 | 560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2021届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化学试题
2 . 某密闭容器内,可逆反应2X(?) Y(g)+Z(s)达到平衡。则有
A.恒容时升高温度,气体的密度增大,X一定为非气态物质
B.恒温时缩小容积,气体的相对平均分子量有可能不变
C.恒温恒容时,加入少量Z,则平衡向左移动
D.恒温恒容时催化剂加入,Z的质量会增加
2020-12-31更新 | 336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21届高三一模化学试卷
3 . CH4和C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CH4(g)+CO2(g)2CO(g)+2H2(g)-247kJ完成下列填空:
(1)有利于提高CH4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是___(任写两条)。
(2)该反应温度控制在550~750℃之间,从反应速率角度分析,选择该温度范围的可能原因:___
(3)CH4和CO2各1mol充入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
①300℃,100kPa,反应达到平衡时CO2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则n(平衡时气体):n(初始气体)=___

②若A、B、C三点表示不同温度和压强下已达平衡时CO2体积分数,___点对应的平衡常数最小,理由是:______点对应压强最大,理由是:___
(4)反应中催化剂活性会因积碳反应而降低,同时存在的消碳反应又使积碳量减少:
积碳反应:CH4(g)C(s)+2H2(g)-75kJ
消碳反应:CO2(g)+C(s)2CO(g)-172kJ
一定时间内,积碳量和反应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一定温度,增大CO2的浓度有助于减少积碳,其原因是:___
②温度高于600℃,积碳量减少的可能原因是:___(任写一条)。
4 . 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3H22NH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当单独改变下述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加催化剂,v、v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
B.加压,v、v都增大,且v增大的倍数大于v增大的倍数
C.降温,v、v都减小,且v减小的倍数大于v减小的倍数
D.增大氮气的浓度,N2转化率减小,H2转化率增大
5 . 一定温度下,在3个容积均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PCl5 (g) PCl3(g)+Cl2(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容器编号物质的起始浓度/(mol·L-1)物质的平衡浓度/(mol·L-1)
0.4000.2
0.600.2
0.800

A.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I中比容器Ⅱ中的小
B.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I与容器Ⅱ中的总压强之比为3︰4
C.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Ⅲ中的体积分数小于
D.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Ⅲ中0.4mol/L<c(PCl5)<0.8 mol/L
6 . 运用化学链燃烧技术有利于提高燃料利用率。化学链燃烧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借助载氧剂(如Fe2O3、FeO等)将燃料与空气直接接触的传统燃烧反应分解为几个气固反应,燃料与空气无须接触,由载氧剂将空气中的氧气传递给燃料。回答下列问题:

以Fe2O3作载氧剂的化学链燃烧循环转化反应的部分热化学方程式如下,循环转化的原理如图1所示。
①C(s)+H2O(g)═CO(g)+H2(g)△H1=akJ•mol1
②CO(g)+H2(g)+O2(g)═CO2(g)+H2O(g)△H2=bkJ•mol1
(1)写出图1中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
(2)空气经反应器A后得到的尾气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用作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气,原因是_____
Ⅱ.用FeO作载氧剂,部分反应的lgKp[K是用平衡分压(平衡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代替平衡浓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
     
(3)图2涉及的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反应_____(填字母)。
(4)R点对应温度下,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 CO,并加入足量的FeO,只发生反应CO(g)+FeO(s)⇌Fe(s)+CO2(g),则CO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
Ⅲ.在T℃下,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CH4(g)和4mol FeO(s)进行反应:CH4(g)+4FeO(s)⇌4Fe(s)+2H2O(g)+CO2(g)。反应起始时压强为p0,反应进行至10min时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此时容器的气体压强是起始压强的2倍。
(5)T℃下,该反应的Kp_____
(6)若起始时向该容器中加入1mol CH4(g),4mol FeO(s),1mol H2O(g),0.5mol CO2(g),此时反应向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
(7)其他条件不变,若将该容器改为恒压密闭容器,则此时CH4(g)的平衡转化率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7 . 三氧化钼()是石油工业中常用的催化剂,也是搪瓷釉药的颜料,该物质常使用辉钼矿(主要成分为)通过一定条件来制备。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⑴已知:①   
   
   
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⑵若在恒温恒容条件下,仅发生反应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气体的密度不变,则反应一定达到了平衡状态
b.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反应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c.增加的量,平衡正向移动
②达到平衡时的浓度为1.4 mol·L−1,充入一定量的,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浓度________(填“”“”或“”) 1.4 mol·L−1
⑶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若仅发生反应: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压强为起始时的80%,则内,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
⑷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仅发生反应:   。测得氧气的平衡转化率与起始压强、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________(填“”“”或“”)0;比较的大小:________
②若初始时通入,则点平衡常数________(用气体平衡分压代替气体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写出计算式即可)。
8 . 反应N2O4(g) 2NO2(g) ΔH=+57kJ·mol1,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的反应速率小于C点的反应速率
B.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浅,C深
C.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降温的方法
D.A、C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C
9 . 研究CO和CO2的应用对构建低碳、环保的生态文明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以CO和H2为原料可以制取甲醇。已知部分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反应Ⅰ   CO(g)+2H2(g)CH3OH(g) ΔH=-99 kJ·mol1
反应Ⅱ CO2(g)+H2(g)CO(g)+H2O(l) ΔH=-3 kJ·mol1
反应Ⅲ H2O(g)=H2O(l) ΔH=-44 kJ·mol1
(1)反应CO2(g)+3H2(g)CH3OH(g)+H2O(g)的ΔH=____kJ·mol1
(2)向T1℃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发生反应Ⅰ,保持温度不变,测得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下列条件可以判定反应到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填字母)。
A.2v(H2)=v(CH3OH)                    
B.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变
C.容器内压强不变                           
D.反应不再释放热量
②在图中作出当其他条件不变,温度改为T2℃(T1<T2)时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_____
(3)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起始n(H2)/n(CO)=2.60时,反应Ⅰ体系中CO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α(CO)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原因是____
②图中压强p1、p2、p3中最大的是____
③若起始CO、H2、CH3O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 mol、1.2 mol、2 mol,保持温度为530K、压强为p2,反应达到平衡时,CH3OH的转化率是____
(4)以二氧化钛表面覆盖Cu2Al2O4为催化剂,可以将CO2和CH4直接转化为乙酸。在不同温度下乙酸的生成速率如图所示。250~300℃时,温度升高而乙酸的生成速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
10 . 甲、乙、丙三个容器中最初存在的物质及其数量如图所示,三个容器最初的容积相等、温度相同,反应中甲、丙的容积不变,乙中的压强不变,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时各容器内c(NO2)的大小顺序为乙>甲>丙
B.平衡时N2O4的百分含量:乙>甲=丙
C.平衡时甲中NO2与丙中N2O4的转化率不可能相同
D.平衡时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甲>乙>丙
2019-11-06更新 | 2243次组卷 | 28卷引用:黑龙江省龙东南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