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铋酸钠,浅黄色不溶于冷水的固体)是分析化学常用试剂。工业上以辉铋矿粉(主要成分是,含少量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铋酸钠的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浸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用硝酸替代“盐酸,”也可以实现“酸浸”,从环保角度考虑,存在的缺点是_______
(2)检验“酸浸”液中是否含,可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填标号)。
A.KSCN溶液       B.溶液       C.KSCN溶液和双氧水
(3)“除铁”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已知的平衡常数的平衡常数_______
(5)探究的性质:
实验操作现象
取少量粉末于试管中,加入浓盐酸,振荡;用镊子夹一块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置在试管口上方浅黄色固体溶解,产生黄绿色气体,试纸变蓝
在稀硫酸酸化的溶液中加入粉末,振荡无色溶液变紫红色溶液
①实验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结合上述实验及所学知识,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填化学式)。
③结合上述流程中“氧化”步骤中发生的反应,说明的氧化性相对强弱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2 . 某小组实验验证“Ag++Fe2+Fe3++Ag↓”为可逆反应并测定其平衡常数。
(1)实验验证
实验I:将0.0100 mol/L Ag2SO4溶液与0.0400 mol/L FeSO4溶液(pH=1)等体积混合,产生灰黑色沉淀,溶液呈黄色。
实验II:向少量Ag粉中加入0.0100 mol/L Fe2(SO4)3溶液(pH=1),固体完全溶解。
①取I中沉淀,加入浓硝酸,证实沉淀为Ag。现象是_______
②II中溶液选用Fe2(SO4)3,不选用Fe(NO3)3的原因是_______
综合上述实验,证实“Ag++Fe2+Fe3++Ag↓”为可逆反应。
③小组同学采用电化学装置从平衡移动角度进行验证。补全电化学装置示意图,写出操作及现象_______

(2)测定平衡常数
实验Ⅲ:一定温度下,待实验Ⅰ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取v mL上层清液,用c1 mol/L KSCN标准溶液滴定Ag+,至出现稳定的浅红色时消耗KSCN标准溶液v1 mL。
资料:Ag++SCN-AgSCN↓(白色) K=1012
Fe3++SCN-FeSCN2+(红色) K=102.3
①滴定过程中Fe3+的作用是_______
②测得平衡常数K=_______
(3)思考问题
①取实验I的浊液测定c(Ag+),会使所测K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②不用实验II中清液测定K的原因是_______
3 . 可作大型船舶的绿色燃料,可由CO或制备。工业上用制备的原理如下:
反应1:   
反应2:   (副反应)
(1),该反应的___________
(2)将通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1和反应2,分别在下改变反应温度,测得的平衡转化率()以及生成、CO选择性(S)的变化如图(选择性为目标产物在总产物中的比率)。

①代表随温度变化趋势的是曲线___________(填“a”“b”或“c”)。
②随着温度升高,a、b、c三条曲线接近重合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③P点对应的反应2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④分子筛膜反应器可提高反应1的平衡转化率、且实现选择性100%,原理如图所示。分子筛膜反应器可提高转化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最近,中科院研究出首例在室温条件超快传输的氢负离子导体,将带来系列技术变革。某小组据此设计了如下装置(如图),以电化学方法进行反应1。
   
①电极a为电源的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②生成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③若反应2也同时发生,出口Ⅱ为CO、的混合气,且,则惰性电极2的电流效率___________(×100%)。
4 . 绿色能源是科研工作者研究的主要方向,如氢能源、电能等都属于绿色能源。
Ⅰ.利用乙醇催化制氢气
总反应:CH3CH2OH(g)+3H2O(g)2CO2(g)+6H2(g)
第一步:CH3CH2OH(g)+H2O(g)2CO(g)+4H2(g)H1=+255.9kJ•mol1
第二步:CO(g)+H2O(g)CO2(g)+H2(g)H2=-41.2kJ•mol1
(1)总反应的H=_________
Ⅱ.CO制氢气
(2)工业上利用第二步制H2。在恒容绝热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反应制备H2,下列说法表示该反应达到最大限度的有______(填标号)。
a.装置内的气体无CO       b.装置内的压强不变
c.H2的体积分数不变       d.装置内气体摩尔质量不变
(3)某温度下,若投料比[n(CO)∶n(H2O)=0.5],CO的转化率为50%,则该反应的Kp=______(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研究表明,第二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v=k·yCO·yH2O- ,式中,yCO、yH2O、yH2分别表示相应的物质的量分数,Kp为平衡常数,k为反应的速率常数,温度升高时k值增大,根据速率方程分析,T>Tm时v逐渐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新型绿色电池
(5)某钠离子电池结构如图所示,电极A为含钠过渡金属氧化物(NaxTMO2),电极B为硬碳,充电时Na+得电子成为Na嵌入硬碳中,NaTMO2失去电子生成Na1xTMO2,充电时B极的电极反应:______,放电时A极的电极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4-13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预测卷07-【大题精做】冲刺2023年高考化学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甲烷的直接转化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因此备受科学家关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丝光沸石作催化剂可实现甲烷直接转化制备甲醇,合成方法有以下两种:
方法I:CH4(g)+O2(g)CH3OH(g) △H1=-126.4kJ•mol-1
方法II:CH4(g)+H2O(g)CH3OH(g)+H2(g) △H2
已知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H2O(l)=H2O(g) △H=+44kJ•mol-1,则△H2=_______
(2)某工厂采用方法Ⅰ生产甲醇。在200℃下,向容积为5L的恒容密闭反应器中加入催化剂,并充入6.0kPaCH4、4.8kPaO2和一定量He使反应充分进行,体系的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下列措施可以提高CH4的平衡转化率的是_______(填标号)。
A.升高温度
B.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充入一定量He
C.投料比不变,增大反应物浓度
②达到平衡时体系中CH3OH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精确到0.1%)。
③该反应温度下,方法I的标准压力平衡常数=_______(列出计算式)。[已知:分压=总压×该组分物质的量分数,对于反应dD(g)+eE(g)gG(g)+hH(g), =,其中pθ=100kPa,pC、pH、pD、pE为各组分的平衡分压。]
④若将容器改为绝热容器,初始温度为200℃,其他条件不变,达到新平衡时,甲醇产率降低,原因是_______
(3)为提高生产效率,利用方法Ⅱ进行连续生产时采用如图所示的步骤控制体系温度和通入气体(各阶段气体流速相同)。

已知大多数气体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过程是放热的,He不会在催化剂表面吸附,吸附和解吸附不会导致体系温度的变化。通入CH4发生反应前,要往反应器中通入O2从而活化催化剂,活化催化剂后持续通入He一段时间的目的是_______;请从反应速率的角度说明,通入CH4后反应温度维持在200℃的原因:_______
(4)用ZrO2/NiCo2O4作电解催化剂也可以实现甲烷的直接转化,装置如图所示。

写出ZrO2/NiCo2O4电极的反应式:_______
2023-03-31更新 | 781次组卷 | 3卷引用:T27-原理综合题
6 . Ⅰ.环氧乙烷()常用于医学消毒,工业上常用乙烯氧化法生产,其反应原理为:CH2=CH2(g)+O2(g)H=-120kJ/mol。
(1)该反应在________(填“高温”或“低温”)条件下自发进行。
(2)化工生产设计时,常用串联多个反应器的工艺方法进行合成,并在两个相同的反应器中间加产物吸收装置和热交换降温装置,设计这种工艺的目的是________
(3)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利用乙烯氧化法制备环氧乙烷(不考虑副反应),下列情况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B.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C.乙烯和氧气的物质的量比为2:1D.每消耗同时消耗1mol环氧乙烷

Ⅱ.反应过程中常伴随副反应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乙烯和含1molO2的净化空气,在Ag(耐热)催化下发生上述两个反应,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乙烯的转化率α及O2的分压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4)比较a点________(填“>”“<”或“=”)。
(5)若200℃时测得环氧乙烷的选择性为(某产物的选择性),计算该温度下主反应的平衡常数(用物质分压表示)________。(用含的式子表示)
Ⅲ.有研究人员对该制备过程的催化剂(其他条件相同)催化机理进行研究,发现Ag通过对的吸附完成催化作用,形成的两种中间体相对能量如图所示,研究还发现若原料气(混有等杂质)不净化,两个中间体和产物环氧乙烷都几乎检测不到。

(6)根据以上研究结果下列推测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由图可知中间体更容易形成
B.杂质气体能与催化剂反应而使催化剂失去活性
C.催化剂Ag并未参与反应
Ⅳ.工业上也可以通过电化学方法获得环氧乙烷,原理如图所示:

(7)P电极是该电解池的________极。
(8)该电池阴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2023-12-31更新 | 476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7 . 将煤炭转化为烯烃(乙烯、丙烯等)既可以减少CO2的排放,又可以制备重要的化工原料。该过程先转化为二甲醚CH3OCH3,再转化为烯烃。
(1)制备二甲醚的主要反应: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①“反应Ⅰ”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
②某反应X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则反应X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二甲醚制备烯烃的主要反应:
反应Ⅳ:
反应Ⅴ:
①该反应过程常用的催化剂有两种,ZSM-5以及SAPO-34,它们都是多孔笼状结构,ZSM-5笼状孔径约为0.55nm,SAPO-34约为0.4nm。相同条件下,催化剂SAPO-34反应(如图1)获得的产物中,n(C2H4):n(C3H6)更大的原因是_______

②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2mol CH3OCH3发生“反应Ⅳ”和“反应Ⅴ”,初始总压为po,反应到达平衡时总压为1.2po,且n(C2H4):n(C3H6)=1:1。则平衡时体系CH3OCH3转化率α(CH3OCH3)=_______。“反应Ⅴ”的平衡常数Kp=_______
(3)用下图装置电解二氧化碳可制取甲醇,控制在一定温度左右,持续通入二氧化碳,电解过程中物质的量基本不变。a是电源的_______极,阴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2023-03-24更新 | 306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8 .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是人工合成淀粉的首要步骤之一,同时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该过程总反应为: 。在特定催化剂条件下,其反应机理为:
Ⅰ.     
Ⅱ.     
回答以下问题:
(1)_______
(2)压下,按进行合成甲醇的实验,该过程在无分子筛和有分子筛时甲醇的平衡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分子筛能选择性分离出)。

①根据图中信息,压强不变,采用有分子筛膜时的最佳反应温度为_______℃。
②有分子筛膜时甲醇产率高的原因是_______
③某温度下,反应前后体系中某些物质的物质的量如表中数据,则达到平衡时水蒸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若该体系的总压强为,则反应Ⅱ的平衡常数_______(以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进行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反应前1mol3mol0mol
平衡时
(3)如果在不同压强下,的起始物质的量比仍为1∶3,测定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压强_______(填“>”或“<”)。
②图中温度时,两条曲线几乎交于一点,试分析原因:_______
(4)光电催化转化制备的装置如图,写出右侧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
2022-03-05更新 | 607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2届高中毕业班(3月)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9 . 2021年9月24日,我国科学家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了到淀粉的从头合成研究成果,其关键反应是将还原为甲醇。
(1)利用催化加氢合成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①反应Ⅰ的_______;该反应的活化能_______(填“>”或“<”)。
②反应温度和压强对平衡转化率、选择性[选择性]影响如图所示。据图判断,压强相对较大的是_______;分析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转化率增大,选择性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

③起始温度均为,体积为的两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Ⅰ,反应过程中部分数据如下:
装置反应时间/
ⅰ恒温02600
54.5
101
151
ⅱ绝热00022
达到平衡时,装置ⅰ、ⅱ中的浓度_______(填“>“<”或“=”);测得装置ⅰ的起始压强为,则_______ (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对装置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时向容器中再充入,则平衡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2)科学家用饱和处理的溶液为离子导体,利用电催化还原制备甲醇。写出生成甲醇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
2022-01-17更新 | 313次组卷 | 4卷引用:T27-原理综合题
10 . 氮的化合物在生产实践及科学研究中应用广泛
(1)目前工业上使用的捕碳剂有NH3和(NH4)2CO3,它们与CO2可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2NH3(1)+H2O(1)+CO2(g)(NH4)2CO3(aq)K1
NH3(l)+H2O(1)+CO2(g)NH4HCO3(aq)K2
(NH4)2CO3(aq)+H2O(1)+CO2(g)2NH4HCO3(aq)K3
K3=___(用含K1K2的代数式表示)。
(2)利用CO2制备乙烯是我国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具体如下:CO2催化加氢合成乙烯,其反应为:2CO2(g)+6H2(g)C2H4(g)+4H2O(g);ΔH=akJ·mol-1。起始时按n(CO2):n(H2)=1:3的投料比充入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不同温度下平衡时H2和H2O的物质的量如图甲所示:

①a___0(选填“>”或“<”)。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填字母序号)。
A.使用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
B.其它条件不变时,若扩大容器容积,则v减小,v增大
C.测得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不随时间改变时,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③393K下,该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中按n(CO2):n(H2)=1:3投入CO2和H2,则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N2H4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与氨相似,常温下,向10mL0.1mol/L的联氨溶液中,滴加0.1mol/L的HCl溶液xmL溶液中N2H4、N2H、N2H的物质的量分数δ随溶液pOH[pOH=-lgc(OH-)]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25℃时,写出N2H4在水中第一步电离方程式___
②25℃时,N2H4在水中的第二步电离常数值为___
③工业上利用NH3制备联氨(N2H4)装置如图,试写出其阳极电极反应式:___
2021-06-11更新 | 324次组卷 | 2卷引用:【一飞冲天】5.杨村一中二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