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为探究Ag+与Fe3+氧化性的相关问题,甲乙两位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相关物质的溶解度(20℃)AgCl:1.5×10-4g、Ag2SO4:0.796g
(1)甲同学的实验如表:
序号操作现象
实验I将2mL1mol/LAgNO3溶液加入到1mL1mol/LFeSO4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随后有黑色固体产生
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
注:经检验黑色固体为Ag
①甲同学得出氧化性强于的依据是___
②Ag+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2)乙同学采用如图的电化学装置进行验证。补全电化学装置示意图___

实验中,乙同学发现电流计指针为0后,继续向左侧烧杯中加入___溶液,Ag电极溶解,指针反向偏转,说明Ag+氧化Fe2+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3)丙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测定上述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
实验II:一定温度下,将0.0100mol·L-1Ag2SO4溶液与0.0400mol/LFeSO4溶液(pH=1)等体积混合,产生灰黑色沉淀;
实验III:待实验II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取vmL上层清液,用c1mol/LKSCN标准溶液滴定Ag+,至出现稳定的浅红色时消耗KSCN标准溶液v1mL。
资料:Ag++SCN-AgSCN↓(白色) K=1012
Fe3++SCN-FeSCN2++(红色) K2=102.3
①滴定过程中Fe3+的作用是____
②测得平衡常数K=____。(用含c1,v1,v的代数式表示)
③取实验II的浊液测定c(Ag+),会使所测K值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2022-05-2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甲醇是一种理想的储氢载体,我国科学家研发的全球首套千吨级太阳能燃料舍成项目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计划。该计划利用太阳能电解水产生氢气,然后将二氧化碳与氢气转化为甲醇,以实现碳中和的目的。生产甲醇过程主要发生以下反应:



(1)反应③活化能(正)___________(逆)(填“>”、“<”或“=”),该反应在___________(填“高温”或“低温”)条件下自发进行。
(2)当只发生以上反应时,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投料与转化率、产率之间关系如下表:
转化率%11.613.715.918.7
产率%3.04.15.36.9
根据资料,氢气12000元/吨,二氧化碳1200元/吨,甲醇的选择率=甲醇的产率/二氧化碳转化率。若单纯从选择率角度看,上表中氢气与二氧化碳的最佳投料比应为___________(填字母);若从碳中和的目的及原料成本因素考虑,实际生产中氢气与二氧化碳的最佳投料比应接近___________(填字母)。
A.2∶1          B.3∶1          C.5∶1          D.7∶1
(3)工业生产对催化剂进行选择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催化剂的效率以外,催化剂的稳定性也是很重要的参考条件,一般工业生产所用催化剂更换间隔为半年到一年,请根据下图信息,选出最适合的催化剂___________。
A.B.C.D.


(4)在恒温密闭容器中,往容器中注入一定量发生以上反应,若反应达到平衡时浓度相等,则平衡时的的浓度=___________
(5)通过设计燃料电池(图1),可以将甲醇中蕴藏的能量释放出来,酸性电解质溶液中,甲醇在电极上反应,产生碳氧化物

请写出燃料电池负极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2024-02-03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二中学、福州第四中学、连江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题
3 . 利用熔融碱焙烧工艺可从铝热法生产金属铬所得铬渣(Al、Al2O3、 Cr2O3等)中浸出铬和铝,实现铬和铝的再生利用。其工作流程如下:

(1)铝热法冶炼金属铬,是利用了金属铝的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溶液1中的阴离子有_______
(3)过程I,在Cr2O3参与的反应中,若生成0.4 mol ,消耗氧化剂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
(4)通入CO2调节溶液pH实现物质的分离。
①滤渣A煅烧得到Al2O3,再用电解法冶炼Al。冶炼Al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②滤渣B受热分解所得物质可以循环利用,B是_______
③已知:2+2H++H2O K=4.0×1014,滤液3中的浓度是0.04 mol/L,则的浓度是_______mol/L。
(5)过程II的目的是得到K2Cr2O7粗品,粗品再重结晶可制得纯净的K2Cr2O7,不同温度下化合物的溶解度(g/100gH2O)
化合物名称0℃20℃40℃60℃80℃
NaCl35.736.036.637.338.4
KCl28.034.240.145.851.3
K2SO47.411.114.818.221.4
K2Cr2O74.712.326.345.673.0
Na2Cr2O7163183215269376
结合表中数据分析,过程II得到K2Cr2O7粗品的操作是:_______,过滤得到K2Cr2O7粗品。
4 . Ⅰ.探究实验。
(1)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反应速率的影响:取等量和表中有关物质,在相同温度下进行4组实验,分别记录收集20.0mL 所需时间。
实验编号1234
10%的体积/mL10.010.010.0
20%硫酸的体积/mL00.51.01.5
水的体积/mL15.014.513.5
所需时间t/s
已知酸性条件下:
①表中___________mL。
②实验测得,则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
(2)一定温度下,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为速率常数)。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用表示)。
Ⅱ.常温下,几种物质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
物质 CuClCuI
(3)某酸性溶液中含少量的,为制得纯净溶液,宜加入___________调至溶液pH=4,使转化为沉淀,此时溶液中___________
(4)过滤后,将所得滤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得到晶体。由晶体得到纯的无水,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Ⅲ.加热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pH变化如表所示:
温度(℃)102030加热点沸后冷却到50℃
pH8.38.48.58.8
(5)甲同学认为,该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的水解程度增大,故碱性增强。而乙同学认为,该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受热分解生成了,并推断的水解程度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的。
(6)丙同学认为甲、乙的判断都不充分。丙同学认为:将加热煮沸后的溶液冷却到10℃,若溶液的pH>8.3,则___________(填“甲”或“乙”)同学判断正确。
2023-11-11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醇气相脱水制甲醚的反应为:2CH3OH(g) CH3OCH3(g)+H2O(g),200℃时,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H3OH(g)发生上述反应,测得CH3OH(g)的浓度随时间(t)的变化如表:
t/min0102030405060
c(CH3OH)/(mol•L-1)1.000.650.500.360.270.200.20
①10~30min内,用CH3OCH3(g)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
②该反应在200℃时的平衡常数Kp=_______(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③200℃时,向该容器中投入三种成分的浓度如表:
物质CH3OH(g)CH3OCH3(g)H2O(g)
c/(mol•L-1)0.540.680.68
该时刻,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v(CH3OH)_______v(CH3OH)(填“>”“<”或“=”)
(2)室温下,探究 NH4HCO3溶液的性质。
NH3•H2OH2CO3
Kb=1.8×10-5Ka1=4.4×10-7
Ka2=4.7×10-11
①室温时,NH4HCO3溶液显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②将浓度均为0.1mol/L的NH4HCO3溶液与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和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③向1mol/L的NH4HCO3溶液中加入0.1mol/L的AlCl3溶液,发生剧烈的反应,则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
(3)由重晶石矿 (主要成分是 , 还含有 等杂质)可制得氯化钡晶体,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①浸取将固体由块状变为粉末状,可以加快浸取的速率。将固体由块状变为粉末状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
②为提高产品产率, 结晶得到的氯化钡晶体常用_______进行洗涤。
2023-02-06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6 . I.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下:

(1)反应Ⅰ:2H2SO4(l)=2SO2(g)+2H2O(g)+O2(g)   ΔH1=+551 kJ·mol-1
反应Ⅲ:S(s)+O2(g)=SO2(g)   ΔH3=-297 kJ·mol-1
反应Ⅱ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对反应Ⅱ,在某一投料比时,两种压强下,H2SO4在平衡体系中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p2___________p 1(填“>”或“<”),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___________
(3)I-可以作为水溶液中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可能的催化过程如下。将ii补充完整。
i.SO2+4I-+4H+=S↓+2I2+2H2O
ii.________
I2+2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I-
(4)探究i、ii反应速率与SO2歧化反应速率的关系,实验如下:分别将18 mL SO2饱和溶液加入到2 mL下列试剂中,密闭放置观察现象。(已知:I2易溶解在KI溶液中)
序号ABCD
试剂组成0.4 mol·L-1 KIa mol·L-1 KI
0.2 mol·L-1 H2SO4
0.2 mol·L-1 H2SO40.2 mol·L-1 KI
0.0002 mol I2
实验现象溶液变黄,一段时间后出现浑浊溶液变黄,出现浑浊较A快无明显现象溶液由棕褐色很快褪色,变成黄色,出现浑浊较A快
①B是A的对比实验,则a=___________
②比较A、B、C,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③实验表明,SO2的歧化反应速率D>A,结合i、ii反应速率解释原因:___________
(5)一定温度下,反应I2(g)+H2(g)2Hl(g)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时,测得c(I2)=0.11mmol•L-1,c(H2)=0.11mmol•L-1,c(HI)=0.78mmol•L-1.相同度温下,按下列4组初始浓度进行实验,反应逆向进行的是___________

ABCD
c(I2)/mmol•L-11.000.220.440.11
c(H2)/mmol•L-11.000.220.440.44
c(HI)/mmol•L-11.001.564.001.56
(注:1mmol•L-1=10-3mol•L-1)
Ⅱ.以银锰精矿(主要含Ag2S、MnS、FeS2)和氧化锰矿(主要含MnO2)为原料联合提取银和锰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酸性条件下,MnO2的氧化性强于Fe3+
“浸银”时,使用过量FeCl3、HCl和CaCl2的混合液作为浸出剂,将Ag2S中的银以[AgCl2]-形式浸出。
(6)将“浸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_
□Fe3+ + Ag2S +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2[AgCl2]- + S
(7)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浸出剂中Cl-、H+的作用:___________
2023-10-3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日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检测化学试题
7 . 草酸(H2C2O4)是生物体的一种代谢产物,广泛分布于植物、动物和真菌中,并在不同的生物体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Ⅰ)草酸是一种二元有机弱酸,具有还原性。
(1)已知:25℃时,草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1=5.0×10-2Ka2=5.4×10-5;碳酸(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1=4.4×10-7Ka2=4.7×10-11
①向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草酸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②常温下,用0.01mol•L-1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20mL0.01mol•L-1的草酸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a点溶液呈___(填“酸”“碱”或“中”)性;b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___
(2)酸性KMnO4溶液可将草酸氧化为CO2,还原产物为M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Ⅱ)草酸分解生成CO和CO2,以CO或CO2,为原料均可制得甲醇。
(3)已知:i.2H2(g)+O2(g)=2H2O(l) ΔH1=-285.0kJ·mol-1;ii.CH3OH(l)+O2(g)=CO2(g)+2H2O(l) ΔH2=-726.0kJ·mol-1。则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液态甲醇和液态水(该反应为可逆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
(4)利用CO与H2合成甲醇的反应原理为CO(g)+2H2(g)CH3OH(g)。现向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CO(g)和20molH2(g)发生上述反应,CO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T)、压强(p)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为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A、B、C三点的平衡常数K(A)、K(B)、K(C)的大小关系为___,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1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p2
②若A点时,保持容器容积和温度不变,向容器中再充入2molCO(g)、4molH2(g)和2molCH3OH(g),则v___(填“>”或“<”)v
2020-03-0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8 . 重铬酸钠晶体()为橙红色,是一种重要的无机盐产品。可以由铬铁矿[主要含,还含少量等]制备,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在水溶液中常以等形态存在;本实验条件下,当约为3.5时转化为
②酸性条件下,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易被还原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煅烧”时,转化为,写出铬铁矿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中和除杂”时,先用水将浸取液稀释,并加热至接近沸腾,然后调节溶液约为7。
①加热至接近沸腾的目的为_______
②若持续加热较长时间,可以通过生成而将硅除去,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室温下,“中和除杂”后所得的滤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室温下,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酸化时,通常用硫酸而不用盐酸,原因是_______
9 . 甲醇是一种优质燃料,在工业上常用CO和H2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已知:①CO(g)+O2(g)=CO2(g) H1=-283.0kJ/mol
②H2(g)+O2(g)=H2O(g) H2=-241.8kJ/mol
③CH3OH(g)+O2(g)=CO2(g)+2H2O(g) H3=-192.2kJ/mol
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CO(g)+2H2(g)CH3OH(g)的反应热H4=________________
(2)若在绝热、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mol H2,发生CO(g)+2H2(g)CH3OH(g)反应,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行到t1时刻为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3)T1℃时,在一个体积为5L的恒容容器中充入1mol CO、2mol H2,经过5min达到平衡,CO的转化率为0.8,则5min内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H2)=__________。T1℃时,CO(g)+2H2(g)CH3OH(g)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
(4)为了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可以将甲醇设计为燃料电池,写出KOH作电解质溶液时,甲醇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含有甲醇的废水随意排放会造成水污染,可用ClO2将其氧化为CO2,然后再加碱中和即可。写出处理甲醇酸性废水过程中,ClO2与甲醇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2019-12-30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砀山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10 . 二氧化硫为重要的含硫化合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1)在实验室中,若用70%的硫酸溶液和亚硫酸钠粉末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并要求方便控制反应速率,可选用下图所示气体发生装置中的_____(填下列序号字母)。

(2)SO2经催化氧化可生成SO3,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2SO3(g) △H="a" kJ·mol-1;在T1℃时,将2 mol SO2、1mol O2充入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A中,充分反应并达到平衡,此过程中放出热量98.3 kJ,测得SO2的平衡转化率为50%,则a=_____,T1℃时,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1=____L·mol-1。若将初始温度为T1℃的2 mol SO2和1 molO2充入容积为2 L的绝热密闭容器B中,充分反应,在T2℃时达到平衡,在此温度时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2。则K1______K2(填“>”、“<”或“=”)。
(3)某热电厂上空大气中所含二氧化硫严重超标,现对该区域雨水样品进行探究。首先用pH试纸测定雨水样品的pH,操作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得样品pH约为3;为进一步探究由SO3所形成酸雨的性质,将一定量的SO2通入蒸馏水中,配成pH为3的溶液,然后将溶液分为A、B两份,向A中加入适量的NaOH固体,使溶液恰好呈中性(不考虑氧化性物质和其它酸性物质的影响),则此中性溶液中离子的浓度间存在的关系式为:[Na+]=______________;将溶液B久置于空气中,与久置前相比,久置后的溶液B中水的电离程度将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工业上常用如下图所示的流程处理工业尾气中的SO2

上述流程中有一种物质可以再生循环利用,该物质再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