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5 道试题
1 . 含氮化合物是化工、能源、环保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1)工业上常用NH3和CO2合成尿素[CO(NH2)2],利用该反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温室效应。该反应可分两步进行,其能量变化和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①以NH3、CO2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②合成尿素总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___________(填“高温”或“低温”)。
(2)一定温度下,将NH3和CO2按2:1的物质的量之比充入一容积恒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总反应。15min时达到平衡,各物质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上述条件下,从反应开始至15min时,CO(NH2)2的平均生成速率为___________gmin1
②下列叙述中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体系压强不再变化
B.NH3和CO2的浓度之比为2:1
C.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
D.NH3的消耗速率和CO2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1
③25min时再向容器中充入2mol的NH3、1molCO2和2molH2O,则此时平衡 ___________(填“正向移动”或“逆向移动”),再次平衡时总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___________
(3)汽车尾气已成为许多大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其中存在大量NO。中国科学家在以H2为还原剂清除NO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其化学方程式为2NO(g)+2H2(g)⇌N2(g)+2H2O(g)     ΔH<0。当固定比例的NO(g)和H2(g)的混合气体,以相同流速分别通过填充有两种催化剂的反应器,测得NO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新型催化剂优于传统催化剂的理由为 ___________
②M、N、P、Q四点中一定未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___________(填字母)。
2024-05-07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五校(省实、广雅、执信、二中、六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2 . “氢经济”是“双碳”转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大量安全制空是关键技术之一。
方法一:甲烷-水蒸气催化重整法。其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I:   
反应Ⅱ:   
(1)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_(填“高温”“低温”或“任何温度下”)
(2)为了提高的平衡转化率,同时提高CO的浓度,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填字母)。
A.使用高效催化剂B.升高温度
C.增大压强D.增大物质的量之比

(3)恒定压强为时,将的混合气体投入反应器中发生反应I和Ⅱ,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图中表示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变化曲线是________(填字母)。
②系统中的含量在700℃左右出现峰值,试从化学平衡的角度解释出现峰值的原因:________
③600℃时,计算反应Ⅱ的平衡常数________是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结果可用分数表示)。
方法二:甲醇催化脱空法。催化反应的部分机理如下:
历程i:       历程ii:
历程iii:       历程iv:
(4)在一个2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20min后,测得甲醇的转化率(X)与甲醛的选择性(S)分别与温度的关系如左图所示。700℃时,历程iii能量~反应过程如右图所示,在图上画出历程ii的“能量~反应过程”示意图________

     

2024-05-0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化学试题
3 . 气态的一种工业制法流程如图:

已知:①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②时,次磷酸()的电离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液态次磷酸分解反应为熵增过程
B.是非极性分子,所含价层电子对数为
C.白磷与浓溶液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D.常温下,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4 . 将还原转化为有用的化学产品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Ⅰ.用铜铝催化剂可将加氢合成甲醇,已知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如下:
ⅰ.      
ⅱ.      
ⅲ.      
(1)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2)查阅资料可知,,则_____(填“低温"“商温”或“任意温度”)条件下有利于反应ⅲ自发进行。
Ⅱ.以1:3的物质的量之比通入某密闭容器中,仅发生反应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气体的总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3)反应速率:______(填“>”“<”或“=”)
(4)平衡常数:____(填“>”“<”或“=”)
(5)压强:______(填“>”“<”或“=”)
(6)b点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Ⅲ.常温下,CH4和CO2都是比较稳定的分子,科学家利用电化学装置实现两种分子的耦合转化,其原理如图所示:

(7)若生成乙烯和乙烷的体积比为6:5,则消耗的的体积比为______
2024-04-2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学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5 . 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杭州亚运会火炬使用的燃料为“零碳甲醇”,是利用焦炉气中的H2与从工业尾气中捕集的二氧化碳反应合成,实现废碳再生、循环内零碳排放。
(1)已知:某温度下物质的相对能量如下图1所示,在In2O3催化下用CO2(g)和H2(g)制备CH3OH(g)的反应原理如图2。

                 

请写出制备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①该反应在___________ (填“高温”或“低温”)下能自发进行。
②向一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H2和CO2进行反应,下面不能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B.总压强不变
C.平衡常数不变                                D.H2的转化率保持不变
(2)煤制甲醇的生产工艺中,由合成气(组成为H2、CO和少量的CO2)可直接制备甲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反应:
ⅰ.CO2(g)+H2(g)CO(g)+H2O(g)   H1=+41.1kJ/mol
ⅱ.CO(g)+2H2(g)CH3OH(g)   H1=+90.1kJ/mol
ⅲ.CO2(g)+3H2(g)CH3OH(g)+H2O(g) △H3
t℃、100kPa下,将3molH2(g)、1molCO2(g)和6molKr(g)投入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容器中CH3OH(g)为0.5mol、CO(g)为0.2mol。
①CO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
②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x=___________(保留位小数)[对于反应aM(g)+bN(g)cZ(g)+dQg),Kx=,x为物质的量分数]。
(3)2023年11月20日,福岛核电站第三批次核污水排放结束,从8月24日正式开启排污,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己有超2.3万吨核污水流入太平洋,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担忧。铀(U)可用作核燃料,核废料中+6价的铀[]可以通过电化学还原法处理,+6价的铀被还原为U4+的电化学装置如图所示:

①阴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
②阴极上可能发生副反应:+3H++2e-=HNO2+H2O、2HNO2+U4+=+2NO↑+2H+,为了减少副反应造成的影响,可向阴极区溶液中加入N2H5NO3,发生的反应为:2HNO2+=N2O↑+N2↑+3H2O+H+,溶液中加入N2H5NO3的具体作用是___________
③电还原处理+6价的铀转移1rnole-,阴极区H+减少___________mol(不考虑副反应)。
2024-04-27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6 . “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的关键技术之一是CO2的再资源化利用。
(1)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催化剂作用下主要发生以下反应:
Ⅰ.   
Ⅱ.   
Ⅲ.   
反应Ⅲ自发进行的条件及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2)保持压强,将起始的混合气体匀速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反应管,只发生上述反应Ⅰ和反应Ⅱ,测得出口处CO2的转化率和甲醇的选择性[%]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图2所示。

①催化剂催化效率%,计算340℃时三种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之比__________
②随着温度的升高,CO2转化率增大,但甲醇选择性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
(3)甲醇再应用:在催化剂作用下,工业用甲醇空气氧化法制甲醛。
       
该反应为下面两个基元反应的合并:
反应Ⅰ:       
反应Ⅱ:       
k、k1、k2为速率方程常数,分压p等于其物质的量分数乘以总压,为氧化态催化剂的物质的量分数;为还原态催化剂的物质的量分数;反应Ⅰ为决速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改用更高效的催化剂可提高反应Ⅰ的平衡转化率
B.
C.Catred在体系中含量很低,升高温度会适当增加Catred在体系中的含量
D.若的分压增大相同倍数,对总反应速率的影响大
(4)处理CO2吸收液:用惰性电极电解吸收液(成分为饱和NaHCO3溶液),阴极区通入CO2共同电解,阴极产物为常见有机物,阳极气体产物吸收后再应用。
现用溶液吸收阳极逸出的气体,不考虑气体溶解残留,当电路中转移时,所得溶液中__________
(已知的电离常数
2024-04-26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7 . 光催化是新发展的一个催化技术,TiO2是目前研究成功的应用广泛的光催化剂,它是由金红石矿(主要成分为TiO2)先制备为TiCl4,再转化为纯TiO2
物种TiO2(s)TiCl4(g)Cl2(g)O2(g)C(s)CO(g)
ΔrΗΘm /kJ∙molˉ1–944.7–763.2000–110.5
SΘm/J∙molˉ1∙Kˉ155.02354.9223.1205.15.74197.7
请根据表中数据作答:
(1)计算反应:TiO2(s) + 2Cl2(g)= TiCl4(g) + O2(g) 298K的ΔrΗΘm和ΔrSΘm,该反应能否正向进行___________
(2)计算反应2C(s) + O2(g) = 2CO(g) 298K的ΔrΗΘm和ΔrSΘm,并判据反应在298K进行的方向___________
(3)为得到纯的TiCl4,有人设计如下方案:TiO2(s) + 2Cl2(g) + 2C(s) = TiCl4(g ) + 2CO(g)。计算该反应298K的ΔrΗΘm和ΔrSΘm,并判据反应进行的方向___________
2024-04-1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竞赛选拔赛化学试题
8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时,0.1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小
B.保持温度不变,向稀氨水中缓慢通入,溶液中的值减少
C.反应达平衡时,将容积缩小一半,混合气体颜色不变
D.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该反应一定为放热反应
2024-04-09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9 . 一个化学反应在给定条件(通常指温度、压强)下能否自发进行以及在什么条件下有可能按预期的方向发生,需寻求一种客观的判据,用它来判断一个化学反应能否正向自发进行。研究表明,可逆反应在适当条件下进行一段时间后一定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在研究了大量实验的基础上,人们发现可以用化学平衡常数来定量描述化学反应的限度。
(1)下列关于自发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自发反应的逆过程在相同条件下也必定是自发的
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属于非自发反应
C.自发过程可以是物理过程,不一定是自发反应,而自发反应一定是自发过程
D.自发反应与外界条件无关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若,化学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B.在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C.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D.加入合适的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改变反应的焓变
(3)某温度下,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下列对K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温度越高,K一定越大
B.如果,则
C.若缩小反应器的容积,增大压强,则K增大
D.K值越大,表明该反应越有利于C的生成,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
(4)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数值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该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B.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数值约为
C.该温度下,反应①、反应②的逆反应、反应③产生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在某密闭容器中把CO和的混合物加热到800℃,存在平衡:,且平衡常数。若在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和1mol的混合物并加热到800℃,则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A.40%B.50%C.60%D.83.3%
(6)地下水中的氮污染主要是由引起的,人们对的转化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目前主要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其中化学方法主要包含活泼金属还原法和催化反硝化法。催化反硝化法是一种经济可行的脱氮方法,其原理是在Pd/Cu双金属催化剂作用下,将硝酸盐还原成氮气:
①氮肥溶于水的过程中熵值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Pd/Cu双金属催化剂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决定反应自发发生的决定因素。
②已知:(a、b均为正值),该反应___________(填“能”“不能”或“无法判断是否能”)自发进行。
(7)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T℃25125225
K
①试判断___________(填写“>”、“=”或“<”)
②T℃()的某时刻下,,此时该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___________(选填“是”或“否”),此时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_(选择“>”、“=”或“<”),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024-04-0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建平世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练习二 化学(等级)试题
10 . 氯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1)舍勒制氯气的方法至今仍是实验室制氯气的常用方法,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制得的中有大量的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可除去,且溶液中有白色固体产生,这个固体是_______(填化学式)。
(2)可用于生产一种化工产品。已知有关反应如下:



_______(用含的式子表示)。已知,则反应①_______(填字母)
A.一定自发   B.一定不自发   C.高温自发   D.低温自发
(3)还可在工业上用于生产亚硝酰氯:时,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
①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有_______(填字母)。
A.单位时间内消耗的同时,生成
B.容器内总压强不再变化
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E.NO与NOCl的体积分数相等
②已知上述反应中正、逆反应速率的表达式为变化如图所示,则该反应_______0(填“>”、“<”)。时,平衡转化率为,则的比值为_______

③若在温度为,容积为的容器中,充入,则_______(填“<”“>”或“=”)。
(4)氯气—铝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若电解质溶液为溶液,电极分别用铝条和碳棒,负极反应为_______
2024-03-2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学科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